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22)
2023(14976)
2022(12248)
2021(11082)
2020(9182)
2019(20833)
2018(20533)
2017(38459)
2016(21036)
2015(23135)
2014(22968)
2013(22148)
2012(20104)
2011(17994)
2010(17844)
2009(16709)
2008(16519)
2007(14539)
2006(12978)
2005(11740)
作者
(60283)
(50526)
(50290)
(47827)
(32140)
(24407)
(22874)
(19800)
(19313)
(17738)
(17288)
(16988)
(16517)
(15999)
(15821)
(15676)
(14957)
(14949)
(14547)
(14454)
(12674)
(12596)
(12468)
(11545)
(11374)
(11156)
(11109)
(10985)
(10041)
(9945)
学科
(90336)
经济(90229)
管理(57758)
(53030)
(42576)
企业(42576)
方法(38838)
数学(34346)
数学方法(34081)
(26758)
贸易(26748)
(26009)
中国(25835)
(24427)
(24334)
地方(20530)
业经(19224)
(19024)
(17591)
农业(15837)
(14984)
(14685)
(14435)
金融(14427)
(14100)
银行(14052)
(13582)
财务(13548)
财务管理(13517)
(13465)
机构
大学(293739)
学院(291644)
(125675)
经济(123378)
管理(107145)
研究(104328)
理学(92742)
理学院(91686)
管理学(90070)
管理学院(89553)
中国(78107)
科学(62763)
(61641)
(58970)
(54694)
(52747)
研究所(47921)
中心(46703)
财经(46322)
业大(45299)
(44509)
农业(43117)
(42364)
经济学(40143)
(38277)
北京(38261)
(38079)
师范(37564)
经济学院(36508)
(34648)
基金
项目(199659)
科学(157319)
基金(146441)
研究(142808)
(130211)
国家(129178)
科学基金(109439)
社会(93631)
社会科(88963)
社会科学(88942)
(77360)
基金项目(76732)
自然(69796)
自然科(68260)
自然科学(68237)
自然科学基金(67013)
教育(66101)
(65504)
资助(58862)
编号(55459)
重点(46011)
成果(45224)
(44669)
(43674)
(41646)
国家社会(40426)
课题(39635)
创新(39089)
科研(38554)
教育部(38260)
期刊
(133990)
经济(133990)
研究(87802)
中国(60375)
学报(52277)
(49118)
(46036)
科学(44315)
大学(39586)
管理(39013)
学学(37284)
教育(33037)
农业(32627)
(27996)
金融(27996)
经济研究(23828)
财经(23630)
技术(23367)
(21687)
业经(21523)
(20387)
问题(19268)
国际(18476)
(17946)
(15199)
商业(13848)
世界(13765)
统计(13388)
技术经济(13216)
业大(13065)
共检索到4428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天阳  
基于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降低通关成本视角,本文利用2014~2015年中国率先在一些地区实施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了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显著促进了出口贸易,并且多种检验表明这一结论稳健可靠。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通过贸易成本效应和产品时效性偏好机制促进了出口贸易。异质性分析发现,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对加工贸易、海洋运输出口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主要通过提高集约边际促进了出口,对扩展边际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表明应继续加强一体化的海关治理体系建设,提高通关和贸易便利化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建刚  
文章实证检验了经济一体化程度、政治风险与空间效应等变量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中国的出口;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对于政治风险忍受度较高,反而有助于其出口。此外,贸易伙伴国的人均收入与经济开放程度越高,对中国出口越有利。考虑空间固定效果,中国出口具有聚集现象。由于中国近年来出口贸易快速增长,贸易摩擦随之居高不下,因此中国出口的全球化布局,将有助于分散贸易风险,也有助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文瑜  胡求光  
本文在分析产业纵向一体化对水产品出口影响机理的基础上,运用DaviesMorris指数法对我国渔业纵向一体化程度进行测算,并在传统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产业纵向一体化指标,使用典型国家的相关数据,就我国渔业纵向一体化对我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其程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水产行业纵向一体化的提高对我国水产品的出口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研究结论得出,应当鼓励企业规模经营,建立稳定水产品产业链多方合作机制,促使水产品产业标准形成,最终带动水产品出口的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邓羽佳  秦放鸣  
通过分析1999~2013年中国与欧亚区域39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一般引力模型结论表明,中国对欧亚区域国家出口贸易与欧亚国家经济总量(GDP)和人均GDP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通过扩展引力模型,得出边界、世界贸易组织、独联体框架对中国出口贸易分别产生3.69%、0.8%和1.39%的正向效应。而反映代表性需求的人均GDP差额、国土面积以及欧亚经济联盟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显著的负向效应。其中,以欧亚经济联盟为代表的欧亚区域一体化进程将对中国出口贸易产生0.42%的贸易转移效应;对中国出口贸易潜力进行测算发现欧亚国家多为贸易潜力巨大型国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美  佟家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人才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使用2000~2016年中国企业出口数据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等数据考察了国际人才网络对中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人才网络显著促进了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这一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出口额的增长上,还体现在出口产品种类数的增长上,且上述结论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发现,降低贸易中的不确定性和贸易成本是国际人才网络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拓展分析表明,相比于非"一带一路"国家,国际人才网络对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促进作用更大,且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这一促进作用有所增强;此外,国际人才网络对出口的积极作用主要来源于来华留学生中的学历生。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上国际人才网络与出口目的国的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成替代关系,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目的国制度的缺失。文章证实了国际人才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为中国加大力度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一带一路"人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基平  魏浩  
本文基于2000~2012年期间美国的移民与贸易数据,实证分析了国际移民流入与美国和48个贸易伙伴双边贸易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国际移民流入能够显著促进美国与移民来源地之间的双边货物和服务贸易;按照官方语言和发展水平分类发现,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地区的国际移民、人类发展指数较低地区的国际移民对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美国的国际移民政策值得我国考虑和借鉴,随着我国在国际舞台经济影响力的提升,应该考虑合理的移民流入政策来吸引国际劳动力流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平丽  张建民  
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无论进出口贸易用进出口贸易额或贸易强度表示,中国企业OFDI显著促进了母国出口,而对进口的影响不显著,总体上显著促进了母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投资至发达国家的OFDI对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与总样本结论一致,投资至发展中国家的OFDI的各种贸易效应均不显著;商贸服务类OFDI显著促进了企业的出口、进口和进出口贸易,技术研发类OFDI的各种贸易效应均不显著;当地生产类OFDI显著减少了企业进口,资源开发类OFDI显著促进了企业进口,这两类投资的出口效应和总的贸易效应均不显著。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靳玉英  胡贝贝  
出口退税作为一项贸易调控政策,在一国政府应对国际贸易的大幅波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企业出口关系持续性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高度细化的出口退税率数据,运用生存分析模型对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系统评估。研究表明:(1)总体而言,出口退税率的变动在短期和长期均对企业出口关系的稳定性产生了显著影响。(2)在短期内,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企业出口持续性的影响不因其所在区域和行业特征的差异而存在显著不同,但在所有制属性层面,民营企业受到的影响程度最大。(3)在长期内,来自东部地区、民营以及低技术行业的企业不仅受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靳玉英  胡贝贝  
出口退税作为一项贸易调控政策,在一国政府应对国际贸易的大幅波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企业出口关系持续性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高度细化的出口退税率数据,运用生存分析模型对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系统评估。研究表明:(1)总体而言,出口退税率的变动在短期和长期均对企业出口关系的稳定性产生了显著影响。(2)在短期内,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企业出口持续性的影响不因其所在区域和行业特征的差异而存在显著不同,但在所有制属性层面,民营企业受到的影响程度最大。(3)在长期内,来自东部地区、民营以及低技术行业的企业不仅受政策变动的作用时效更长,而且受政策调整的影响效果也更明显;而来自西部地区、三资以及高技术行业的企业则对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反应敏感程度最低。因此,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需要结合出口信贷等政策加以综合运用,以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颖  李维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的关键。为此,基于2011—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东道国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分别对中国出口与进口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东道国不同类型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进口的促进作用大于出口;(2)从中国对东道国出口来看,港口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出口推动作用最强,随后依次是公路与航空基础设施质量,而铁路基础设施质量的影响不显著,从中国自东道国进口来看,公路基础设施质量对中国进口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港口基础设施质量,而铁路、航空基础设施质量的影响较小;(3)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东道国交通基础设施质量会通过降低贸易成本而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4)交互项分析发现东道国公路、铁路基础设施改善对港口与航空基础设施及港口基础设施改善对航空基础设施贸易促进作用具有正向溢出效应,而公路基础设施改善对铁路基础设施贸易促进作用具有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韩剑  冯帆  李妍  
传统自由贸易协定(FTA)研究关注关税水平下降导致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随着新一代贸易投资规则从边界向后边界规则延伸,知识产权保护等条款对贸易流量和结构的影响越发重要。本文利用中国与16个已签署自贸协定国家产品层面的贸易数据,探讨含有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的FTA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含有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的FTA使中国进出口更多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对专利密集型和版权密集型产品贸易增长影响较大,不同行业所受影响存在差异,FTA引致贸易量增加主要通过数量途径实现。本研究表明,积极参与FTA知识产权条款的谈判,制定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有利于中国挖掘贸易潜力和优化贸易结构,从而获取高水平开放的制度红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怀政  林杰  
文章基于改进的出口贸易碳排放效应理论模型,采用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构建了变系数固定效应计量模型,对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结论显示:工业出口贸易的碳排放效应比较显著,行业规模、贸易结构、市场化程度、出口依存度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既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作用;不同行业碳排放效应的强度与方向存在明显差异;减少碳排放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化贸易结构、提高市场效率、合理调整出口贸易依存度、科学管理出口贸易。最后,就我国如何深层次参与国际气候制度建设,减少与贸易相关的碳排放,促进我国工业行业出口贸易低碳化、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应对思路与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于洋   梁正   宋博   卓子寒  
本文应用2019年7月—2022年4月生物医药领域跨境数据流动的调查数据,分析我国跨境数据流动的表现特征,并考察跨境数据流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跨境数据流入次数远高于流出,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其中与发达国家间的数据双向流动更为频繁;跨境数据流动显著促进了我国生物医药产品的出口贸易,这一作用尤其体现在我国东部地区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所在地;从贸易决策来看,跨境数据流动促进了我国出口产品种类的调整,但并未显著扩大出口贸易范围。本研究初步呈现了跨境数据流动现状及其影响效应,为我国跨境数据流动规制设计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娟娟  郑浩然  
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而滞后的通关服务正在强力阻滞着跨境电商作用的正常发挥,通关一体化因此成为"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诉求。在界定通关一体化的基础上,从跨境电商便捷化、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大规模标准化产品交易、商品性价比区域差异等方面阐述了跨境电商对"一带一路"区域通关一体化的内生需求;同时,从通关标准、物流成本、运输速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阐述了面向跨境电商的通关服务供给现状。针对"一带一路"区域跨境电商通关服务显著的供求缺口,提出从顶层设计层面的互联互通、对接产品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娟娟  郑浩然  
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而滞后的通关服务正在强力阻滞着跨境电商作用的正常发挥,通关一体化因此成为"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诉求。在界定通关一体化的基础上,从跨境电商便捷化、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大规模标准化产品交易、商品性价比区域差异等方面阐述了跨境电商对"一带一路"区域通关一体化的内生需求;同时,从通关标准、物流成本、运输速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阐述了面向跨境电商的通关服务供给现状。针对"一带一路"区域跨境电商通关服务显著的供求缺口,提出从顶层设计层面的互联互通、对接产品标准与管理制度、构建信息化通关平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四个方面弥补通关服务供求缺口,以推进制度设计、组织机构、管理模式、作业平台等子体系一体化进程,进而实现"一带一路"区域通关一体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