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13)
- 2023(10821)
- 2022(9229)
- 2021(8295)
- 2020(7037)
- 2019(16228)
- 2018(16069)
- 2017(31002)
- 2016(16857)
- 2015(19153)
- 2014(19674)
- 2013(19742)
- 2012(19118)
- 2011(17541)
- 2010(18102)
- 2009(16671)
- 2008(16794)
- 2007(15564)
- 2006(13662)
- 2005(12625)
- 学科
- 济(83836)
- 经济(83768)
- 业(46012)
- 管理(43680)
- 企(33865)
- 企业(33865)
- 方法(32170)
- 数学(27917)
- 数学方法(27616)
- 农(25177)
- 中国(24583)
- 地方(24218)
- 业经(19138)
- 农业(17417)
- 学(16040)
- 财(16032)
- 制(15126)
- 贸(14547)
- 贸易(14537)
- 易(13976)
- 地方经济(13924)
- 银(13045)
- 银行(13017)
- 融(12831)
- 金融(12828)
- 产业(12682)
- 行(12565)
- 技术(12507)
- 发(12463)
- 和(12133)
- 机构
- 学院(255335)
- 大学(252197)
- 济(108651)
- 经济(106156)
- 管理(94154)
- 研究(92669)
- 理学(79456)
- 理学院(78459)
- 管理学(77059)
- 管理学院(76558)
- 中国(69723)
- 科学(57316)
- 京(55511)
- 所(49014)
- 财(47826)
- 农(47779)
- 研究所(44241)
- 中心(42359)
- 江(41295)
- 业大(38670)
- 农业(37449)
- 财经(37153)
- 北京(35867)
- 范(34944)
- 师范(34571)
- 经(33371)
- 经济学(33357)
- 州(33060)
- 院(32908)
- 经济学院(30087)
- 基金
- 项目(161657)
- 科学(125441)
- 研究(119174)
- 基金(113155)
- 家(98405)
- 国家(97527)
- 科学基金(82142)
- 社会(74005)
- 社会科(70227)
- 社会科学(70207)
- 省(66048)
- 基金项目(59823)
- 划(54676)
- 教育(53773)
- 自然(51279)
- 自然科(50030)
- 自然科学(50013)
- 编号(49445)
- 自然科学基金(49077)
- 资助(46748)
- 发(41622)
- 成果(40452)
- 重点(36878)
- 课题(35250)
- 部(34918)
- 发展(33643)
- 创(33596)
- 展(33078)
- 创新(31439)
- 科研(30390)
- 期刊
- 济(130463)
- 经济(130463)
- 研究(75943)
- 中国(57959)
- 农(44849)
- 学报(39523)
- 科学(36882)
- 财(36529)
- 管理(34337)
- 农业(30481)
- 大学(29324)
- 教育(28899)
- 学学(27539)
- 融(24629)
- 金融(24629)
- 技术(24550)
- 业经(22764)
- 经济研究(20206)
- 财经(18181)
- 问题(17312)
- 业(16401)
- 经(15802)
- 技术经济(14426)
- 商业(13174)
- 贸(12925)
- 统计(12917)
- 图书(12511)
- 版(12001)
- 科技(11963)
- 理论(11755)
共检索到397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鞠晓峰 叶元煦
本文通过对通信卫星应用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机理的分析,建立了通信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基本要素的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揭示通信卫星应用产业成长的内在规律,对如何利用后发优势,迅速发展我国的通信卫星应用产业,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
动力机理 通信卫星应用产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军 赵天昊
卫星通信产业发展对中国降低网络通信成本、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维护国家通信网络安全、提升硬科技研发能力、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中国应对后疫情时代促进数字化转型,强化网络基础设施,构筑"新基建"的重要领域和着力方向之一。中国卫星通信产业既面临着美国航天技术以及卫星通信技术的"挤出效应",也存在一些制度障碍以及频段资源紧张、频段利用效率低等共性的技术问题。未来,促进中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需要优化政策供给,提升创新能力。
关键词:
卫星通信产业 新基建 挤出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宏伟 迟春洁
小卫星及其应用技术作为航天产业新的技术和经济增长点,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本文针对小卫星的特点、综合我国国情和空间技术发展状况,认为我国小卫星及其应用应该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并对小卫星产业化发展策略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
小卫星 产业化 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来燕 马兴瑞 肖晶 郭建宁
以1991年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成立为标志,我国资源卫星应用事业发展已经15年了。在国家关于大力发展卫星应用事业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在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和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基础薄弱到逐渐壮大的15年。以下是各位领导在庆祝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成立十五周年暨用户大会上的讲话摘要,全面介绍了我国资源卫星应用事业15年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战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耀升 宋立丰 毛基业 刘箭章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改革开放40余年来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而中国卫星导航产业也成为了少数站上国际前沿的高技术产业之一。本文总结了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道路,提炼出"成功秘诀",并对其理论意义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卫星导航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是依靠分步走的研发战略、特色创新的技术方案和重大工程的组织实施方式"三大法宝",自主成功获取卫星导航源头技术,并快速赶上先发国家;再凭借自主源头技术的溢出动力、"国家规划—重大工程"引领下的"政府+市场"合力以及产业技术升级机遇的助力这"三大动力",实现了快速产业化。中国卫星导航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实践创新之路,不仅填补了发展中国家自主技术来源情境下高技术产业发展"无路可走"的空白,而且可以抽象出一条对这一情境下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北斗道路"。这些结论对于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均有借鉴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敏
文章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动力机制,集群的动力包括生成动力与发展动力。产业集群的生成动力源自资源禀赋、社会文化、政府支持、企业间的柔性合作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其发展动力来自于专业化生产的优势、集群学习效应、凝聚效应等方面。对产业集群生产与发展动力的研究为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生成 发展 动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贵军 段菁阳 刘俊昌
"十三五"期间林业发展的重点是盘活森林资产,提升森林资源的利用层次,实现绿色化和生态化发展。森林康养产业的出现是森林资源开发利用深化的结果,是林业生产结构性改革催生的新兴产业。目前在我国还是处于初始阶段,立足产业发展实际运用文献分析法归纳了制约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国家政策、资源供给、消费需求等相关影响因素,并采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方法,阐述了森林康养产业与国家政策、森林资源要素和市场需求因素的内在机理,并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政府要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森林康养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森林资源利用与可持续供给并举,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深度和效率;要强化营销宣传,转变消费观念,培育森林康养市场和构建森林康养资源、产品和消费的多产业融入、智能化综合平台。
关键词:
森林康养 产业发展 系统动力学 制约因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成日
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病”,一些学者提出通过发展“自给自足”的卫星城来分流流向大城市的人口,以此限制大城市的发展。卫星城发展的目的有:(1)截流流向中心城市的人口,控制中心城市人口规模的增长;(2)将中心城市的一些经济职能(特别是工业职能,如污染工业等)转移到新建的卫星城。国际经验表明,卫星城发展战略所起的正面作用有:(1)控制中心城市发展,促进“离心”发展;(2)促进公交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3)为内城居民提供另一个居住选择,从而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卫星城有限的功能可能远远不及卫星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其负面影响包括:(1)卫星城分散或截流人口的效果不佳;(2)就业-居住不平衡。(3)高通勤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傅华
研讨会上,思想与思想汇集,智慧同智慧碰撞。两岸学者就土地规划、节约集约用地、农村建设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尽管两岸学者风格各不相同,但是对于脚下这片土地的赤诚都是相同的。在此,撷取两岸专家的部分论文和演讲,以飨读者。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岭才
<正>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全球卫星通信产业格局加速演变,国际主流卫星运营商加快布局星地融合移动通信领域,我国提出加快打造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作为运营中国电信卫星网络通信业务、承担应急通信保障任务的专业公司,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彭劲松
发展卫星城市是化解城市规模过大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大都市圈化"趋势日益强化,而在都市圈体系构建中卫星城市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重要,必须在都市圈体系结构下发展新型卫星城市。都市圈新型卫星城市不再只是疏解母城的部分职能,而是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消费和居住等复合型功能,并与整个都市圈的经济社会发展联合互动。应建立科学的卫星城市规划体系,依托SOD城市开发模式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完善都市圈中心城区—卫星城市公共交通网络配置,并推进都市圈中心城区与卫星城市产业链整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葛宇菁
本文首次概述了旅游卫星账户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旅游卫星账户的发展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概念发展阶段、探索阶段和融合与深化阶段。本文也讨论了旅游卫星账户运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基本概念、投入产出表和旅游卫星账户中的报表系统。最后,本文也论及旅游卫星账户未来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例如区域和城市旅游卫星账户。
关键词:
旅游卫星账户 发展 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滕堂伟 施春蓓
基于卫星城(子城)与大都市(母城)间的微观区域尺度,以上海临港产业区为例,采用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定量分析了它与上海各市级及以上开发区的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和隶属度,测度了卫星区域的区域经济联系方向以及地域差异,实现了卫星区域的区域经济联系强度和方向的量化表征。结果表明:临港产业区的对外区域经济量远低于其他成熟开发区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其联系方向主要集中在近郊区,并呈现出与滨江沿海发展轴和沪港发展轴的相对一致性。因此,在继续加强临港产业区内部互动结网的同时,加强其与上海其他开发区间的经济联系,则成为临港今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来源与政策着力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新叶 张亚东 彭婵 宋丛文 杨彦伶
微卫星(microsatellite)又称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是指以少数几个核苷酸为单位,多次串联重复的DNA序列,其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及一些原核生物基因组中。基因组序列中微卫星重复序列变异最快,在群体间和不同个体间通常表现出很高的序列多态性,且呈共显性遗
关键词:
水杉 基因组 微卫星 标记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