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62)
2023(3381)
2022(3118)
2021(3029)
2020(2509)
2019(5865)
2018(6011)
2017(11663)
2016(6667)
2015(7764)
2014(8044)
2013(7919)
2012(7272)
2011(6378)
2010(6784)
2009(6288)
2008(6784)
2007(6364)
2006(5950)
2005(5741)
作者
(18174)
(14783)
(14662)
(14473)
(9393)
(7260)
(6837)
(5876)
(5575)
(5485)
(5231)
(5063)
(4898)
(4870)
(4764)
(4556)
(4456)
(4302)
(4266)
(4262)
(3947)
(3643)
(3612)
(3568)
(3565)
(3431)
(3310)
(3217)
(3097)
(2920)
学科
(21740)
管理(21013)
税收(20283)
(20114)
(19485)
经济(19442)
(17971)
(15756)
企业(15756)
(13160)
(7363)
财务(7342)
中国(7333)
财务管理(7313)
(7126)
(6931)
企业财务(6865)
方法(5767)
理论(5381)
(5368)
银行(5365)
业经(5204)
财政(5198)
(4909)
教育(4468)
(4455)
(4397)
地方(4341)
(4294)
数学(4289)
机构
学院(89783)
大学(86077)
(31955)
经济(30945)
管理(29247)
研究(27515)
(26671)
中国(25374)
理学(22657)
理学院(22397)
管理学(21936)
管理学院(21772)
(18829)
财经(17964)
(17464)
科学(15815)
(15815)
(14896)
(14239)
中心(13287)
北京(13011)
(13000)
财经大学(12715)
研究所(12082)
(11789)
师范(11706)
(11567)
(10932)
技术(10731)
职业(10540)
基金
项目(42937)
研究(36640)
科学(31666)
基金(27440)
(22474)
国家(22187)
社会(19972)
社会科(18714)
社会科学(18708)
科学基金(18447)
编号(18081)
(17528)
教育(17228)
成果(17105)
(14077)
基金项目(13583)
课题(12725)
资助(12491)
(11787)
项目编号(11409)
(11277)
自然(10477)
(10401)
(10369)
阶段(10348)
自然科(10126)
自然科学(10125)
自然科学基金(9927)
阶段性(9688)
重点(9600)
期刊
(45751)
经济(45751)
研究(37688)
(23461)
中国(21990)
(16010)
教育(15421)
(15416)
税务(13679)
(12270)
金融(12270)
管理(11694)
(10732)
学报(10674)
技术(8776)
科学(8319)
财经(8242)
大学(7955)
业经(7522)
财会(7489)
学学(7048)
(7028)
经济研究(6711)
会计(6617)
农业(6504)
图书(5939)
问题(5846)
国际(5319)
(5287)
职业(5066)
共检索到164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董明怀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采用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将两者产生的差异区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由此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一致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实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莫彩华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若两者存在差异,则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同时记录相应的递延所得税收益(费用)。然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长期股权投资下权益法递延所得税费用存在的"例外"条款,赋予了企业合规避免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的空间。本文建议进行相应调整,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会计信息需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华  
所得税会计是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确定的账面价值与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该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本文拟就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做出相关探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冰  单昭祥  
有关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抵销问题,笔者认为有值得商榷之处。本文先就合并财务报表中有关递延所得税的业务进行梳理,然后就合并财务报表层面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事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确认递延所得税,一方面有违商誉和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确认原则,另一方面有违企业所得税以法人为纳税主体的立法精神,有关账务处理事项尚待进一步商榷。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郑可人  
在所得税会计中,确认和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存在企业管理层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笔者认为,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对此加强管理和控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申山宏  
《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成为国内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本文从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出发,结合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与所得税会计实务,研究分析某些特殊情况下递延所得税负债会计确认、计量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可以发现,在实务中,纳税调整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会计准则与税法在内容上存在一些漏洞。因此在今后进行准则修订时,应细化与企业合并相关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内容,也应该明确相关的所得税会计核算过程,为企业会计实务与后续的税收检查工作提供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申山宏  
《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成为国内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本文从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出发,结合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与所得税会计实务,研究分析某些特殊情况下递延所得税负债会计确认、计量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可以发现,在实务中,纳税调整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会计准则与税法在内容上存在一些漏洞。因此在今后进行准则修订时,应细化与企业合并相关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内容,也应该明确相关的所得税会计核算过程,为企业会计实务与后续的税收检查工作提供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焰  郑海英  
2006新准则有关所得税核算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从原来的"应付税款法"变为"纳税影响会计法",且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其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问题是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确定了,其暂时性差异也就确定了,相应地,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计量也就迎刃而解了。本文结合国际上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的阐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确定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切实可行的程序和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莉  
考虑所得税因素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难度。本文将合并财务报表中涉及的递延所得税事项区分为抵销和确认两种情况进行论述,梳理了"个别企业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内部交易事项中包含的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控股合并取得子公司时会计和税法处理不同"三类事项对递延所得税的抵销和确认问题,进而对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递延所得税的处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宗瑞  谢树志  
关于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虽然相关企业会计准则对此进行了规范,但其中的若干问题仍然不够明确。本文拟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方立新  
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背景下,高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商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现状,发现计提拨备、核销不良资产和金融资产价值变动损失是商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较大规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可能使商业银行面临资金压力提升、财产损失和经营受限等问题。鉴于此,提出降低拨备覆盖率、提升客户评级与抵押品管理、强化核销转让与诉讼管理等降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政策路径,并建议税务部门和监管部门修改商业银行相关拨备管理要求。文章丰富了商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领域的相关研究,同时对化解商业银行高递延所得税资产风险、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裴淑红  
如何确认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递延所得税问题一直是新所得税准则执行以来困扰财务人员的难题。本文在研究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对于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汪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应当将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负债,将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实践中,有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不能完全按资产和负债的账面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汪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应当将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负债,将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实践中,有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不能完全按资产和负债的账面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何泽寿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教材——《会计》第20章从"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开讲,然后根据二者的数值高低来判断是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该章节还认为,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众所周知,费用可以税前扣除,但负债如何税前扣除?不好理解。本文结合会计基本原理,对递延所得税进行了重新梳理,认为应完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