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74)
- 2023(4920)
- 2022(4245)
- 2021(4025)
- 2020(3444)
- 2019(7627)
- 2018(7566)
- 2017(15246)
- 2016(8365)
- 2015(9106)
- 2014(9098)
- 2013(9033)
- 2012(8534)
- 2011(7477)
- 2010(7633)
- 2009(7160)
- 2008(7702)
- 2007(7150)
- 2006(6336)
- 2005(5846)
- 学科
- 济(28961)
- 经济(28917)
- 管理(25250)
- 业(23455)
- 税(21644)
- 企(20646)
- 企业(20646)
- 税收(20197)
- 收(20028)
- 财(14795)
- 方法(14043)
- 数学(12091)
- 数学方法(11870)
- 务(8735)
- 财务(8723)
- 财务管理(8702)
- 企业财务(8350)
- 学(8284)
- 中国(7803)
- 制(7220)
- 农(6360)
- 银(6129)
- 银行(6117)
- 业经(5620)
- 行(5620)
- 融(5597)
- 金融(5597)
- 和(5406)
- 理论(5374)
- 财政(5329)
- 机构
- 大学(117767)
- 学院(116223)
- 济(44244)
- 经济(43244)
- 管理(40523)
- 研究(39640)
- 理学(34322)
- 理学院(33892)
- 管理学(33130)
- 管理学院(32909)
- 中国(31714)
- 财(30535)
- 科学(25667)
- 京(24913)
- 财经(22395)
- 所(21378)
- 经(20238)
- 农(20233)
- 研究所(18835)
- 江(18518)
- 中心(17852)
- 业大(16890)
- 财经大学(16637)
- 农业(16020)
- 北京(15825)
- 省(14758)
- 州(14730)
- 经济学(14216)
- 院(13948)
- 范(13793)
- 基金
- 项目(72557)
- 科学(56183)
- 基金(53631)
- 研究(49969)
- 家(48127)
- 国家(47730)
- 科学基金(40097)
- 社会(31561)
- 社会科(29996)
- 社会科学(29987)
- 基金项目(27564)
- 自然(26833)
- 省(26717)
- 自然科(26219)
- 自然科学(26210)
- 自然科学基金(25763)
- 划(23295)
- 资助(23225)
- 教育(22500)
- 编号(19427)
- 成果(17343)
- 重点(16405)
- 性(16092)
- 部(16052)
- 创(14700)
- 科研(14337)
- 发(14070)
- 创新(13897)
- 计划(13720)
- 国家社会(13710)
共检索到18455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郑可人
在所得税会计中,确认和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存在企业管理层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笔者认为,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对此加强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
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利润操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华
所得税会计是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确定的账面价值与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该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本文拟就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做出相关探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周阳 张志凤
由于合并报表中的调整业务和抵销业务会导致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因此在合并报表中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本文探讨合并报表中对子公司资产负债的调整及母子公司(或子公司与子公司)税率不同两种特殊情况递延所得税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本文认为,特殊性税务处理和一般性税务处理不会改变子公司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母子公司(或子公司与子公司)税率不一致应按资产原持有方(销售方)的企业法人的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确定。
关键词:
合并报表 递延所得税 计税基础 适用税率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董明怀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采用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将两者产生的差异区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由此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一致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实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志凤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范了企业所得税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列报。按准则规定,当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时,则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的应纳税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汪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应当将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负债,将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实践中,有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不能完全按资产和负债的账面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汪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应当将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负债,将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实践中,有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不能完全按资产和负债的账面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何泽寿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教材——《会计》第20章从"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开讲,然后根据二者的数值高低来判断是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该章节还认为,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众所周知,费用可以税前扣除,但负债如何税前扣除?不好理解。本文结合会计基本原理,对递延所得税进行了重新梳理,认为应完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艳林 杨松岩
我国会计准则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转回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从而为上市公司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盈余管理操纵利润提供了一定空间,也为大股东减持掏空创造了条件。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乐视网高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形成原因、形成路径和最终目标。研究发现,乐视网递延所得税资产主要来源于非全资子公司亏损,乐视网一方面通过过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粉饰了公司的经营业绩,抬高股票价格和公司总市值,另一方面大股东则通过择机减持掏空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秦洪平
在资产负债表法下所得税核算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在资产负债表中分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列示。所谓"递延",即当期不确认,在后期进行确认,其产生原因在于暂时性差异的存在,永久性差异不会导致递延确认问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暂时性差异都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现行会计准则对各种例外情形给出了相关说明。下面结合两种情形对该问题进行讨论。情形一:与直接借记或贷记股东权益项目的事项相关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永堎 叶艳艳 熊鹰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可通俗地解释为暂时放在税务局的资产和欠税务局的债。通过分析递延所得税资产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可知:因资产减值、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下跌、折旧、"三包费"、应付职工薪酬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其变化方向与利润的变化方向相反;可抵扣亏损与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其变化方向与利润的变化方向一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永堎 叶艳艳 熊鹰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可通俗地解释为暂时放在税务局的资产和欠税务局的债。通过分析递延所得税资产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可知:因资产减值、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下跌、折旧、"三包费"、应付职工薪酬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其变化方向与利润的变化方向相反;可抵扣亏损与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其变化方向与利润的变化方向一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莹
资产基础法基于资产负债表构成导向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但由于缺乏具体准则规范指导,在递延所得税处理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形成运用困扰。本文以"强调企业所得税现金流与抵税权利(纳税义务)归属一致"作为判定标准,对现有递延所得税项目评估观点进行优化选择,并就观点的具体运用提出建议,期冀以此促进形成行业共识,为相关指南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价值评估 资产基础法 递延所得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莹
资产基础法基于资产负债表构成导向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但由于缺乏具体准则规范指导,在递延所得税处理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形成运用困扰。本文以"强调企业所得税现金流与抵税权利(纳税义务)归属一致"作为判定标准,对现有递延所得税项目评估观点进行优化选择,并就观点的具体运用提出建议,期冀以此促进形成行业共识,为相关指南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价值评估 资产基础法 递延所得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程果
集团内部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具有一定特殊性,其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确认递延所得税的处理亦较为复杂。本文将通过案例深入分析集团内发生上述特殊业务时递延所得税的确认、计算及转回,结合案例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及核算结果的解析。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