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44)
- 2023(10583)
- 2022(9171)
- 2021(8729)
- 2020(7677)
- 2019(18177)
- 2018(18123)
- 2017(35336)
- 2016(19267)
- 2015(21980)
- 2014(21904)
- 2013(21891)
- 2012(19743)
- 2011(17476)
- 2010(17261)
- 2009(16083)
- 2008(16366)
- 2007(14713)
- 2006(12485)
- 2005(11057)
- 学科
- 济(74588)
- 经济(74512)
- 管理(65596)
- 业(59373)
- 企(51656)
- 企业(51656)
- 方法(40700)
- 数学(35992)
- 数学方法(35568)
- 财(28998)
- 税(21923)
- 税收(20463)
- 收(20285)
- 务(18889)
- 农(18834)
- 财务(18834)
- 财务管理(18792)
- 企业财务(17826)
- 中国(17107)
- 业经(15491)
- 制(14750)
- 贸(13748)
- 贸易(13745)
- 学(13677)
- 易(13379)
- 和(12961)
- 地方(12805)
- 农业(12343)
- 理论(12052)
- 银(11998)
- 机构
- 学院(265828)
- 大学(265731)
- 管理(110027)
- 济(108042)
- 经济(105725)
- 理学(93730)
- 理学院(92796)
- 管理学(91344)
- 管理学院(90804)
- 研究(79132)
- 中国(64121)
- 财(58109)
- 京(54498)
- 科学(48375)
- 财经(44483)
- 农(40727)
- 江(40557)
- 经(40284)
- 中心(39369)
- 所(39103)
- 业大(38296)
- 研究所(35030)
- 北京(33776)
- 财经大学(33081)
- 经济学(33018)
- 农业(32074)
- 州(32027)
- 范(30809)
- 师范(30474)
- 经济学院(30097)
- 基金
- 项目(175668)
- 科学(138236)
- 基金(128680)
- 研究(127253)
- 家(111306)
- 国家(110406)
- 科学基金(96026)
- 社会(80101)
- 社会科(76111)
- 社会科学(76086)
- 基金项目(68517)
- 省(68346)
- 自然(63523)
- 自然科(62016)
- 自然科学(61999)
- 自然科学基金(60897)
- 教育(59166)
- 划(57481)
- 资助(53564)
- 编号(52428)
- 成果(41865)
- 部(39393)
- 重点(39044)
- 创(36842)
- 发(36130)
- 科研(34703)
- 创新(34499)
- 课题(34432)
- 教育部(34093)
- 大学(33694)
- 期刊
- 济(113182)
- 经济(113182)
- 研究(76408)
- 财(49655)
- 中国(46951)
- 管理(41192)
- 学报(38873)
- 科学(35381)
- 农(34438)
- 大学(29558)
- 学学(27945)
- 技术(25170)
- 融(23431)
- 金融(23431)
- 农业(22868)
- 教育(22053)
- 财经(21336)
- 经(18198)
- 务(17994)
- 经济研究(17910)
- 业经(17800)
- 税(15768)
- 财会(15751)
- 问题(14968)
- 业(14466)
- 技术经济(14010)
- 税务(13991)
- 会计(13393)
- 统计(13320)
- 理论(12972)
共检索到389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攀 刘宇宁
我国对于亏损上市公司有特殊风险警示制度,如退市风险警示(*ST)、一般风险警示(ST),且多以企业盈余作为衡量指标,这就使ST公司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本文就ST鞍钢通过确认巨额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的所得税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说明递延所得税资产已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
所得税会计 递延所得税资产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艳林 杨松岩
我国会计准则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转回并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从而为上市公司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盈余管理操纵利润提供了一定空间,也为大股东减持掏空创造了条件。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乐视网高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形成原因、形成路径和最终目标。研究发现,乐视网递延所得税资产主要来源于非全资子公司亏损,乐视网一方面通过过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粉饰了公司的经营业绩,抬高股票价格和公司总市值,另一方面大股东则通过择机减持掏空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沙沙
上市公司财务与税(务)会(计)关系协调最为基础和重要的问题是企业利润、盈余管理与递延所得税资产之间的关系,因为递延所得税项目与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的暂时性差异的产生同步,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大部分可通过递延所得税费用来反映,使得递延税款成为影响盈余管理的一项更为直接因素。文章对僵尸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畸高与盈余管理关系进行梳理并分析案例企业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畸高开展盈余管理的路径和经济后果,以期为企业和相关部门财务、税务风险的防范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可抵扣亏损 盈余管理 递延所得税资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戴德明 唐妤 何力军
递延所得税会计是随着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而逐步引入的,其目的是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最终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2007年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只允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取消了之前可选择使用的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其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使得递延所得税会计信息更符合"决策有用性"的财务报告目标的要求,提供对投资者决策更为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红艳
当前有关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单个因素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将公允价值计量、所得税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综合考虑,来探讨公允价值计量与所得税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白玺艳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9-2018年间连续两年ST企业的第三年财务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以理论分析的方式对盈余管理视角下ST公司异常扭亏、商誉减值与审计风险关系进行假设,然后利用实证分析的方式对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商誉减值会加剧审计风险,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商誉减值对审计风险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ST公司异常扭亏会加剧审计风险,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ST公司异常扭亏对审计风险的加剧作用更为显著;ST公司异常扭亏正向调节商誉减值与审计风险间的相关性,出于盈余管理动机下ST公司异常扭亏对商誉减值与审计风险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涛
一直有研究认为递延税款能够被企业当作盈余管理的工具。这些研究认为企业通过对递延税款的操纵,有助于达到以下三个目的:(1)避免利润下降;(2)避免出现负利润;(3)尽量使真实的业绩达到盈余预测的目标。本文试图通过实证检验方法来验证这种假设的正确性。对于盈余管理行为的检验,以往的研究借助了不同的应计模型(Accruals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孟焰 王伟
文章从上市公司、监管者、投资者、分析师、审计机构等多个角度,对某上市公司使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扭亏盈余管理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案例公司使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扭亏盈余管理,监管者对其的行政处罚存在时滞,投资者经历了先过度反应、后又理性回调的过程,分析师能够区分非经常性损益在每股收益中的作用,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案例研究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汪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应当将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负债,将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实践中,有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不能完全按资产和负债的账面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汪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应当将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负债,将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实践中,有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不能完全按资产和负债的账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华
所得税会计是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确定的账面价值与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该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本文拟就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做出相关探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诗琴 唐妤
一、引言根据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在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上必须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之前的利润表债务法、应付税款法和递延法相比较的优势在于,能够体现递延所得税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全面有用的信息(夏文贤,2006)。但其依旧存在一些漏洞与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今施行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中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条件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只是要求企业从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可能性进行考量,缺少实际的判断依据和界定条件,因此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往往容易被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继飞 赵惠萍 孙彤
我国现行所得税准则中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的相关规定为管理层预留了过大的职业判断空间,从而导致上市公司通过高估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盈余管理,严重损害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文章以中孚实业为例开展研究,发现公司不恰当运用职业判断,通过可抵扣亏损过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从而粉饰财务业绩,导致公司整体资产质量下降和财务指标计算不准确,最后结合案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所得税准则、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和完善财务指标计算方法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
递延所得税 资产盈余管理 可靠性职业判断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何泽寿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教材——《会计》第20章从"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开讲,然后根据二者的数值高低来判断是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该章节还认为,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众所周知,费用可以税前扣除,但负债如何税前扣除?不好理解。本文结合会计基本原理,对递延所得税进行了重新梳理,认为应完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齐祥芹 沈永建
以1995~2011年A股主板实现扭亏的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不同市场态势下扭亏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扭亏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控制样本;在引入市场态势后,当扭亏年度恰逢牛市态势时,公司向上调增利润的动机更强,释放的利润也更多。进一步检验发现,连续亏损两年及以上的公司牛市态势下的盈余管理动机较强;牛市态势下扭亏公司利用操控性应计调节盈余被查处的概率较低,而通过线下项目调节利润的风险较高。
关键词:
市场态势 扭亏 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