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0)
2023(10690)
2022(8760)
2021(7913)
2020(6767)
2019(14889)
2018(14518)
2017(28130)
2016(15404)
2015(16568)
2014(16007)
2013(16143)
2012(14593)
2011(12669)
2010(12755)
2009(12212)
2008(12665)
2007(11220)
2006(10032)
2005(9220)
作者
(45793)
(38419)
(38065)
(35898)
(24456)
(18407)
(17002)
(14753)
(14319)
(13666)
(13421)
(12720)
(12410)
(12214)
(12166)
(11517)
(11475)
(11363)
(11048)
(10973)
(9799)
(9449)
(9353)
(8997)
(8550)
(8528)
(8506)
(8491)
(7640)
(7575)
学科
(79240)
(73867)
企业(73867)
(65971)
经济(65878)
管理(61631)
方法(29135)
(28087)
业经(27111)
(23593)
(22026)
数学(21341)
数学方法(21174)
税收(20563)
(20392)
(20373)
财务(20368)
财务管理(20355)
企业财务(19336)
农业(17572)
技术(16273)
中国(13768)
(13722)
(13450)
(13387)
(13251)
(12480)
贸易(12476)
(12147)
企业经济(12122)
机构
学院(226666)
大学(220528)
(94999)
经济(93565)
管理(91159)
理学(79290)
理学院(78507)
管理学(77458)
管理学院(77070)
研究(70567)
中国(55607)
(49755)
(46692)
(44989)
科学(44776)
财经(38646)
农业(37280)
业大(36978)
(36784)
(35136)
(35049)
研究所(33243)
中心(30999)
经济学(28593)
财经大学(28371)
北京(27474)
商学(26930)
(26721)
商学院(26713)
经济学院(26192)
基金
项目(149772)
科学(118957)
基金(111649)
研究(104185)
(99209)
国家(98285)
科学基金(85003)
社会(69147)
社会科(65719)
社会科学(65699)
基金项目(59780)
(59173)
自然(56676)
自然科(55467)
自然科学(55446)
自然科学基金(54575)
(49090)
教育(45512)
资助(44274)
编号(39750)
(38168)
(35023)
重点(33467)
(32415)
创新(31886)
(31839)
成果(30278)
国家社会(29303)
科研(29118)
(28568)
期刊
(105355)
经济(105355)
研究(65472)
(43015)
(41575)
学报(38754)
中国(37306)
管理(36886)
科学(35075)
农业(29394)
大学(28411)
学学(27783)
业经(19691)
财经(18915)
技术(18487)
(18305)
(17689)
金融(17689)
经济研究(17093)
(16811)
(16216)
(15744)
税务(13986)
问题(13892)
技术经济(13342)
财会(12753)
教育(12281)
(11834)
商业(11741)
现代(11349)
共检索到331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永堎  叶艳艳  熊鹰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可通俗地解释为暂时放在税务局的资产和欠税务局的债。通过分析递延所得税资产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可知:因资产减值、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下跌、折旧、"三包费"、应付职工薪酬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其变化方向与利润的变化方向相反;可抵扣亏损与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其变化方向与利润的变化方向一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永堎  叶艳艳  熊鹰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可通俗地解释为暂时放在税务局的资产和欠税务局的债。通过分析递延所得税资产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可知:因资产减值、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下跌、折旧、"三包费"、应付职工薪酬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其变化方向与利润的变化方向相反;可抵扣亏损与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其变化方向与利润的变化方向一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婷  戴昕  
企业价值评估中资产基础法主要是通过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项目展开的,但是针对估值中产生的各种递延所得税项目问题,目前国内尚无具体统一的准则指导,导致实务中分歧较大,也不利于资产基础法的运用。文章主要论述了企业价值评估中现有的两种观点,通过对两种评估观点的对比分析,就估值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项目的有关评估观点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与建议,以期为企业价值评估行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也为后期各种规范准则的健全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婷  戴昕  
企业价值评估中资产基础法主要是通过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各个项目展开的,但是针对估值中产生的各种递延所得税项目问题,目前国内尚无具体统一的准则指导,导致实务中分歧较大,也不利于资产基础法的运用。文章主要论述了企业价值评估中现有的两种观点,通过对两种评估观点的对比分析,就估值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项目的有关评估观点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与建议,以期为企业价值评估行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也为后期各种规范准则的健全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何泽寿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教材——《会计》第20章从"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开讲,然后根据二者的数值高低来判断是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该章节还认为,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众所周知,费用可以税前扣除,但负债如何税前扣除?不好理解。本文结合会计基本原理,对递延所得税进行了重新梳理,认为应完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汪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应当将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负债,将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实践中,有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不能完全按资产和负债的账面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汪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分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企业应当将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负债,将已支付的所得税超过应支付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实践中,有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不能完全按资产和负债的账面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红艳  
当前有关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单个因素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将公允价值计量、所得税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综合考虑,来探讨公允价值计量与所得税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沙沙  
上市公司财务与税(务)会(计)关系协调最为基础和重要的问题是企业利润、盈余管理与递延所得税资产之间的关系,因为递延所得税项目与会计利润和应税所得的暂时性差异的产生同步,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大部分可通过递延所得税费用来反映,使得递延税款成为影响盈余管理的一项更为直接因素。文章对僵尸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畸高与盈余管理关系进行梳理并分析案例企业通过递延所得税资产畸高开展盈余管理的路径和经济后果,以期为企业和相关部门财务、税务风险的防范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降艳琴  刘洪锋  任伟峰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两种类型,并在会计核算中对于两种类型的企业合并区别对待,而相关税收法律文件中并未对企业合并做这样的区分,其税务处理是根据企业重组业务的条件不同分别适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申  钱娟萍  
当集团内有未实现损益时,通常会产生合并递延所得税项目。本文以内部存货与固定资产交易为例,介绍了合并抵销分录的具体构成,解析了合并财务报表附注中"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期末余额"会计等式的不相等原因以及调整方法。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郑可人  
在所得税会计中,确认和计量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存在企业管理层进行利润操纵的可能性。笔者认为,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对此加强管理和控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蒋筱刚  
本文通过分析实务中企业合并时资产评估增值在合并报表层面的账务处理过程,对由此在合并报表层面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展开分析。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刘诗琴  唐妤  
一、引言根据2007年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在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上必须使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之前的利润表债务法、应付税款法和递延法相比较的优势在于,能够体现递延所得税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全面有用的信息(夏文贤,2006)。但其依旧存在一些漏洞与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今施行的所得税会计准则中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条件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只是要求企业从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的可能性进行考量,缺少实际的判断依据和界定条件,因此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往往容易被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继飞  赵惠萍  孙彤  
我国现行所得税准则中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的相关规定为管理层预留了过大的职业判断空间,从而导致上市公司通过高估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盈余管理,严重损害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文章以中孚实业为例开展研究,发现公司不恰当运用职业判断,通过可抵扣亏损过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从而粉饰财务业绩,导致公司整体资产质量下降和财务指标计算不准确,最后结合案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所得税准则、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和完善财务指标计算方法等应对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