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14)
- 2023(4164)
- 2022(3731)
- 2021(3632)
- 2020(2983)
- 2019(6850)
- 2018(6951)
- 2017(13605)
- 2016(7675)
- 2015(8880)
- 2014(9065)
- 2013(9025)
- 2012(8289)
- 2011(7262)
- 2010(7662)
- 2009(7082)
- 2008(7683)
- 2007(7128)
- 2006(6650)
- 2005(6421)
- 学科
- 管理(24513)
- 济(23356)
- 经济(23313)
- 税(21754)
- 业(21026)
- 税收(20296)
- 收(20127)
- 企(18701)
- 企业(18701)
- 财(15804)
- 务(9415)
- 财务(9394)
- 财务管理(9363)
- 企业财务(8817)
- 中国(8575)
- 制(7916)
- 农(7470)
- 方法(7467)
- 银(6178)
- 银行(6175)
- 理论(5990)
- 业经(5969)
- 数学(5783)
- 财政(5738)
- 行(5627)
- 数学方法(5611)
- 学(5055)
- 体(5032)
- 融(4926)
- 金融(4925)
- 机构
- 学院(103220)
- 大学(100130)
- 济(38063)
- 经济(36916)
- 管理(34090)
- 研究(32638)
- 财(31123)
- 中国(29882)
- 理学(26618)
- 理学院(26315)
- 管理学(25820)
- 管理学院(25626)
- 京(21767)
- 财经(21079)
- 江(19352)
- 经(18710)
- 科学(18355)
- 所(17396)
- 州(15772)
- 中心(15720)
- 财经大学(15123)
- 北京(15074)
- 研究所(14260)
- 省(14211)
- 范(13580)
- 师范(13483)
- 农(12163)
- 税(11865)
- 技术(11741)
- 经济学(11692)
- 基金
- 项目(50842)
- 研究(42859)
- 科学(38044)
- 基金(33496)
- 家(27614)
- 国家(27286)
- 社会(24157)
- 科学基金(22938)
- 社会科(22710)
- 社会科学(22702)
- 编号(20386)
- 省(20215)
- 教育(20071)
- 成果(19248)
- 基金项目(16528)
- 划(16401)
- 资助(15126)
- 课题(14322)
- 性(13667)
- 自然(13126)
- 项目编号(13004)
- 自然科(12711)
- 自然科学(12710)
- 年(12588)
- 自然科学基金(12470)
- 阶(11767)
- 段(11726)
- 阶段(11705)
- 重点(11380)
- 阶段性(10953)
共检索到186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焰 郑海英
2006新准则有关所得税核算的一个重大变化,是从原来的"应付税款法"变为"纳税影响会计法",且要求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其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关键问题是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确定了,其暂时性差异也就确定了,相应地,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计量也就迎刃而解了。本文结合国际上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的阐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套确定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切实可行的程序和方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华
所得税会计是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所确定的账面价值与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该基础上确定每一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本文拟就递延所得税资产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做出相关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申山宏
《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成为国内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本文从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出发,结合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与所得税会计实务,研究分析某些特殊情况下递延所得税负债会计确认、计量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可以发现,在实务中,纳税调整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会计准则与税法在内容上存在一些漏洞。因此在今后进行准则修订时,应细化与企业合并相关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内容,也应该明确相关的所得税会计核算过程,为企业会计实务与后续的税收检查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递延所得税负债 税会差异 纳税调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申山宏
《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成为国内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本文从我国现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出发,结合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与所得税会计实务,研究分析某些特殊情况下递延所得税负债会计确认、计量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可以发现,在实务中,纳税调整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会计准则与税法在内容上存在一些漏洞。因此在今后进行准则修订时,应细化与企业合并相关的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内容,也应该明确相关的所得税会计核算过程,为企业会计实务与后续的税收检查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递延所得税负债 税会差异 纳税调整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董明怀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采用资产负债表的债务法,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所得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将两者产生的差异区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由此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产生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一致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实务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邢军 殷丽杰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主要包括两部分:其一是资产负债表中相关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影响,其二是非资产负债表项目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的影响。本文仅对非资产负债表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进行分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伟
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虽然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给出了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定义以及确定方法,但是相关内容难以理解,且容易使人产生误解,给学习和实施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带来了障碍。本文就以上问题进一步加以解析,以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莹
资产基础法基于资产负债表构成导向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但由于缺乏具体准则规范指导,在递延所得税处理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形成运用困扰。本文以"强调企业所得税现金流与抵税权利(纳税义务)归属一致"作为判定标准,对现有递延所得税项目评估观点进行优化选择,并就观点的具体运用提出建议,期冀以此促进形成行业共识,为相关指南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价值评估 资产基础法 递延所得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唐莹
资产基础法基于资产负债表构成导向进行企业价值评估,但由于缺乏具体准则规范指导,在递延所得税处理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形成运用困扰。本文以"强调企业所得税现金流与抵税权利(纳税义务)归属一致"作为判定标准,对现有递延所得税项目评估观点进行优化选择,并就观点的具体运用提出建议,期冀以此促进形成行业共识,为相关指南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企业价值评估 资产基础法 递延所得税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何泽寿
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教材——《会计》第20章从"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开讲,然后根据二者的数值高低来判断是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理解起来非常困难。该章节还认为,负债的计税基础等于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众所周知,费用可以税前扣除,但负债如何税前扣除?不好理解。本文结合会计基本原理,对递延所得税进行了重新梳理,认为应完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方立新
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背景下,高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商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现状,发现计提拨备、核销不良资产和金融资产价值变动损失是商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较大规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可能使商业银行面临资金压力提升、财产损失和经营受限等问题。鉴于此,提出降低拨备覆盖率、提升客户评级与抵押品管理、强化核销转让与诉讼管理等降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政策路径,并建议税务部门和监管部门修改商业银行相关拨备管理要求。文章丰富了商业银行递延所得税资产领域的相关研究,同时对化解商业银行高递延所得税资产风险、促进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递延所得税资产 时间差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裴淑红
如何确认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递延所得税问题一直是新所得税准则执行以来困扰财务人员的难题。本文在研究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对于内部研究开发无形资产递延所得税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资产债务 无形资产 所得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师国敏
一、所得税在会计中的体现在所得税会计的核算应分成两条线来理解,即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是按照税法的规定计算的,即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额)×所得税税率。应交所得税作为负债,在会计上设置"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进行核算并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流动负债中;所得税费用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计算的,作为费用在会计上设置"所得税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并列示在利润表中。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亚镯 王良玉
本文基于EXCEL设计了一个一般情况下的递延所得税会计核算模型,将递延所得税会计核算八个步骤中的步骤五到步骤八通过EXCEL公式设计自动完成性质判断和金额计算,只需在特定模型区域中输入步骤一到步骤四中原始数据,就可以一步得出最终会计核算账务处理分录,同时保留了账务处理的处理过程,留存了处理痕迹,不仅方便以后查询考证,又为以后年度账务处理留下参考数据和线索,增强了会计业务处理连贯性。另外,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借助于EXCEL的数据处理功能,模型从横向上可以处理多年账务数据,纵向上可以处理多个递延所得税暂时性差异项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蔡旺清 蔡旺 蔡成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若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则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记录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然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递延所得税存在"法外开恩"的条款,这给企业合法、合规和合理避免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留下了可供选择的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