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00)
- 2023(6724)
- 2022(5631)
- 2021(4983)
- 2020(4092)
- 2019(8985)
- 2018(8406)
- 2017(15561)
- 2016(8691)
- 2015(9326)
- 2014(8900)
- 2013(8674)
- 2012(7845)
- 2011(7057)
- 2010(7095)
- 2009(6148)
- 2008(6007)
- 2007(5108)
- 2006(4382)
- 2005(3648)
- 学科
- 济(31927)
- 经济(31893)
- 管理(26411)
- 业(25524)
- 企(20013)
- 企业(20013)
- 方法(15755)
- 数学(14313)
- 数学方法(14200)
- 农(9851)
- 财(9238)
- 贸(8107)
- 贸易(8106)
- 中国(7994)
- 易(7904)
- 学(7890)
- 业经(7621)
- 农业(6837)
- 技术(6148)
- 务(5841)
- 财务(5831)
- 财务管理(5825)
- 环境(5772)
- 制(5750)
- 企业财务(5561)
- 划(5497)
- 人事(5013)
- 人事管理(5013)
- 银(4933)
- 地方(4911)
- 机构
- 大学(125505)
- 学院(124822)
- 济(50316)
- 经济(49529)
- 管理(46757)
- 研究(44482)
- 理学(41936)
- 理学院(41409)
- 管理学(40609)
- 管理学院(40397)
- 农(33148)
- 中国(31308)
- 科学(31113)
- 农业(26781)
- 业大(26738)
- 京(25735)
- 所(24150)
- 研究所(22697)
- 财(20729)
- 中心(19734)
- 农业大学(18326)
- 江(17630)
- 财经(17416)
- 经(16113)
- 院(15831)
- 经济学(15605)
- 北京(15269)
- 省(14937)
- 科学院(14469)
- 经济学院(14450)
- 基金
- 项目(94528)
- 科学(73630)
- 基金(70405)
- 家(65892)
- 国家(65365)
- 研究(59041)
- 科学基金(54638)
- 社会(39241)
- 自然(38613)
- 基金项目(37940)
- 自然科(37785)
- 自然科学(37771)
- 社会科(37363)
- 社会科学(37349)
- 自然科学基金(37165)
- 省(37125)
- 划(32309)
- 资助(27620)
- 教育(26721)
- 重点(21819)
- 计划(20926)
- 编号(20616)
- 创(20316)
- 部(20176)
- 发(19859)
- 科研(19225)
- 创新(19096)
- 科技(18764)
- 业(18723)
- 国家社会(17096)
共检索到168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婷 车凤斌 潘俨 徐斌 饶景萍
【目的】探讨逐步降温处理对‘86-1’哈密瓜果实采后冷害、品质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新疆哈密瓜采后低温贮运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86-1’哈密瓜果实为研究对象,研究直接降温((1±0.5)℃,对照)和逐步降温((8±0.5)℃,1d→(5±0.5)℃,3d→(3±0.5)℃,3d→(1±0.5)℃)处理对其采后贮藏过程中的冷害指数、冷害率以及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玉米素(ZR)含量的影响。【结果】逐步降温处理可使‘86-1’哈密瓜果实的冷害发生时间推迟42d,贮藏63d后冷害率仅为对照的10.53%。逐步降温处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研 曾媛媛 王锡昌 谢晶 周然 袁见
【目的】研究羧甲基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对哈密瓜的保鲜效果,为哈密瓜的采后保鲜提供参考。【方法】将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与肉桂醛复配,制备成2种复合涂膜保鲜剂,对哈密瓜进行涂膜保鲜,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于(19±2) ℃下贮藏。通过测定3组哈密瓜在贮藏期间的失重率、硬度、抗坏血酸(Vc)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感官评分以及霉菌和酵母菌数量,分析2种复合涂膜对哈密瓜的保鲜效果。【结果】常温贮藏35 d时,海藻酸钠组和羧甲基壳聚糖组哈密瓜的失重率分别为7.26%和10.42%,硬度分别为2.82和2.52 kg/cm2,Vc含量分别为11.82和14.80 mg/hg,POD活性分别为2...
关键词:
哈密瓜 复合涂膜 保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海英 王有年 韩涛 李丽萍 许丽
【目的】研究甜菜碱处理对黄瓜果实低温贮藏期间冷害发生发展的影响,探讨甜菜碱对黄瓜果实抗冷性的作用机理,为甜菜碱应用于果蔬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农8号’黄瓜为试材,用5、10、15mmol·L-1的外源甜菜碱处理,贮于4℃,观察冷害现象并测定与抗冷性相关的生理指标。【结果】甜菜碱处理可提高黄瓜果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加强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有效抑制丙二醛(MDA)的产生和积累,降低细胞膜透性,增加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含量。【结论】甜菜碱能减轻黄瓜果实贮藏期间的冷害,提高其抗冷性;处理浓度以10mmol·L-1为适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雯茹 赵紫迎 左小霞 金鹏 金文渊 郑永华
[目的]本文旨在探索高湿贮藏对减轻黄瓜果实冷害的作用及机制,为黄瓜果实采后冷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典型的冷敏性水果黄瓜为试验材料,将其果实分别置于4℃的干雾控湿高湿冷库(相对湿度为95%~98%,高湿组)和普通冷库(相对湿度为70%~75%,低湿组)中保存15 d,每隔3 d取样测定果实冷害、品质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结果]高湿贮藏显著降低黄瓜果实的冷害指数(P<0.05),能较好保持其贮藏期品质。在整个贮藏期间,高湿组黄瓜果实的冷害指数和失重率均显著低于低湿组。与低湿贮藏相比,高湿贮藏还可以显著延缓黄瓜果实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较高的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力,抑制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的积累,有效提高黄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结论]高湿贮藏可通过提高黄瓜果实的抗氧化能力来维持活性氧代谢平衡,从而减轻果实冷害发生,保持较好的品质。
关键词:
黄瓜果实 高湿贮藏 冷害 活性氧 失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勇进 冯双庆 李丽萍 张绍铃 刘招龙
采用热处理的方法,研究了黄瓜在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情况和多胺含量变化。通过贮前37℃处理24h和42℃处理12h可以显著延缓黄瓜2℃贮藏条件下冷害的发生,冷害较对照推迟2d发生,贮藏6d冷害发生率和冷害指数分别比对照减少38.2%和0.17、39.3%和0.13,均显著低于对照。热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内源腐胺(Put)的含量,贮藏6~8dPut的含量是对照的2倍以上,而且高峰的出现时间与黄瓜冷害的发生时间基本一致,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含量也有显著提高,在贮藏过程中保持较高的内源多胺水平。研究表明内源多胺水平的提高与黄瓜的耐冷性具有很大的相关性。
关键词:
热处理 黄瓜 冷害 多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玉萍 饶景萍 李萌 赵海亮
【目的】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徐香’猕猴桃0℃贮藏期间冷害和贮藏品质的影响,为猕猴桃的采后贮藏保鲜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徐香’猕猴桃果实为材料,用0.5μL/L的1-MCP在20℃下处理果实24h,以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然后将其置于0℃下贮藏90d,每隔10d取样测定冷害指数、冷害率、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细胞膜透性、MDA含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分析1-MCP处理对猕猴桃冷藏冷害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0.5μL/L的1-MCP处理显著延缓并减轻了猕猴桃冷害的发生,1-MCP处理的果实较对照晚20d发生冷害,0℃贮藏90d...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郜海燕 陈杭君 陈文烜 宋丽丽 毛金林 周拥军 郑永华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南方软质型水蜜桃在低温下的贮藏效果及抗冷性,以探索适宜的果实采收成熟度,为软质型水蜜桃低温贮藏提供依据。【方法】以7-8成熟和9成熟2种不同采收成熟度的"湖景蜜露"水蜜桃为材料,测定在1℃28d贮藏期间果实腐烂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相对电导率、褐变指数和SOD、POD等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7-8成熟的水蜜桃在冷藏过程中果实硬度增加,出汁率在7d后开始下降,不能正常后熟,出现明显的冷害症状,果实的品质降低;而9成熟的水蜜桃在冷藏期间果实硬度缓慢下降,出汁率平稳增加,能正常后熟,未出现明显的冷害症状,保持了较高的商...
关键词:
水蜜桃 成熟度 低温贮藏 冷害 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郝敬虹 李天来 杜哲 阚素娥
【目的】探讨薄皮甜瓜内源激素对夜间不同温度的应答及果实内源激素与果实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果实膨大期不同夜温处理后薄皮甜瓜果实中内源激素的含量,分析不同夜温处理下内源激素含量与单果重增长率的相关关系。【结果】薄皮甜瓜果实中内源GA3和ZT含量均在果实膨大前期出现高峰,IAA在果实膨大后期出现高峰,ABA含量一直维持较低的水平。不同夜温处理后薄皮甜瓜果实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明显。与其它处理相比,夜温9℃处理后,果实内源GA3、ZT、IAA含量均明显降低,GA3/ABA、ZT/ABA明显减小,ABA含量在果实发育后期明显升高,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夜温18℃处理后果实内源GA3、...
关键词:
薄皮甜瓜 夜间温度 果实生长 内源激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耀娜 王毅 毕阳 李生娥 姜红 朱艳 王斌
【目的】研究果实发育期间乙酰水杨酸(ASA)4次喷施处理对厚皮甜瓜果实采收及贮藏期间后熟和软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为采后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玛瑙’厚皮甜瓜为试材,采用1 mmol·L-1 ASA分别在甜瓜幼果期(花后2周)、膨大期(花后3周)、网纹形成期(花后4周)及采前48 h四个时期连续喷施处理,测定果实采收及冷藏期间(7℃,RH 55%—60%)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硬度、细胞壁组分以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采前乙酰水杨酸处理可有效降低甜瓜果实采收时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使果实贮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自生
目的研究采后竹笋贮藏期间的木质化机理,探讨采后竹笋内源激素对木质化进程的调控作用。方法以采收后雷竹笋和毛竹笋为材料,分析了两个品种竹笋在(2±1)°C下贮藏期间内源激素(IAA、GA3、ABA)含量和木质素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雷竹笋和毛竹笋贮藏期间,GA3和IAA含量都逐渐减少,而AB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其中雷竹笋的GA3、IAA和ABA含量高于毛竹笋的。两个品种竹笋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先增加后减少,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逐渐增加,导致竹笋组织硬度增加。经相关分析发现,两个品种竹笋的PAL、4CL和POD活性与ABA...
关键词:
竹笋 木质化 内源激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胜利 陈青云 陈小青 高疆生
研究了以香草酸、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为代表的酚酸类物质对嫁接哈密瓜植株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酚酸类物质对嫁接哈密瓜植株生长和产量的抑制作用不显著,而对自根哈密瓜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明显增强,香草酸比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3种酚酸类物质对嫁接哈密瓜根系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均呈上升趋势,并保持较高水平,而对照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显著低于各个处理。另外,高浓度酚酸类物质可使对照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江国良 陈栋 谢红江 孙淑霞 李靖 鲜小林 余国清 彭春华
本文主要研究了程序降温(LTC)技术对大五星枇杷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即将大五星枇杷果实在5℃下锻炼6 d后,再在冷害温度(0℃)下贮藏。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直接进行低温贮藏相比,可以明显降低果实在贮藏过程中的果实腐烂率,减少水分散失,减轻果实褐变程度;同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下降减慢,果皮容易剥落,风味好,汁液丰富;并可明显延长果实在销售过程中的货架期。因此,枇杷果实采用程序降温贮藏技术,可以增强果实抵御低温冷害的能力,较好地保持枇杷果实品质和延长果实货架期。
关键词:
程序降温 枇杷果实 贮藏品质 货架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鹏 王静 朱虹 郑永华
许多热带和亚热带果蔬采后在低温贮藏时易发生冷害,表现为表面组织凹陷、变色、水渍状、褐变和失去后熟能力,从而降低食用品质,缩短贮藏寿命。本文重点介绍了减轻果蔬采后冷害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处理和生物技术。此外,对调控冷害发生的主要机制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果蔬 采后 冷害 调控措施 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友升 王贵禧
概述了在贮藏期间,桃果实受到冷害后其色泽、质地和风味等品质劣变机理及控制冷害的措施。桃果实的低温褐变主要是酶促褐变,但对不同的品种来说,决定褐变的主导因子则不尽相同。在产生絮败的果实中,果胶物质发生了代谢异常,不溶性果胶明显增加,果胶质代谢异常与PE和PG的活性变化密切相关。桃果实的糖分主要是蔗糖,当冷害出现时桃果实中蔗糖含量迅速下降,可滴定酸含量在贮藏期间也显著下降。目前已从桃果实中分离到近百种芳香成分,冷害桃果实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原有桃香气变淡或丧失,甚至产生异味。品种与采收成熟度、采前或采后的化学处理、低温锻炼、热调处理和气调均能够不同程度地减轻桃果实的冷害。
关键词:
桃果实 冷害 品质劣变 贮藏措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兰菊 宋尚伟 胡青霞
进行了不同温度和薄膜包装袋对茄子果实冷害发生、电解质渗透率及果实呼吸强度、果肉Vc含量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3℃下,对照、薄膜包装果实分别在贮藏3,8d后出现冷害症状,且伴随电解质渗透率迅速上升;薄膜包装可使冷害症状推迟4~5d出现,延缓电解质渗透率的增高;在11~13℃及室温下,薄膜包装可明显抑制茄子的呼吸速率,减少果实中Vc的氧化损失。
关键词:
茄子 冷害 温度 薄膜包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