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28)
- 2023(12367)
- 2022(10123)
- 2021(9253)
- 2020(7870)
- 2019(17865)
- 2018(17438)
- 2017(33536)
- 2016(17362)
- 2015(19298)
- 2014(18558)
- 2013(18994)
- 2012(17535)
- 2011(15680)
- 2010(15700)
- 2009(14863)
- 2008(14962)
- 2007(13409)
- 2006(11580)
- 2005(10653)
- 学科
- 济(88908)
- 经济(88823)
- 业(82883)
- 企(75192)
- 企业(75192)
- 管理(68737)
- 方法(42911)
- 数学(34963)
- 数学方法(34851)
- 财(28182)
- 业经(27802)
- 农(25837)
- 中国(23755)
- 务(20266)
- 财务(20262)
- 财务管理(20237)
- 技术(20120)
- 企业财务(19267)
- 制(19198)
- 农业(18641)
- 贸(17614)
- 贸易(17601)
- 易(17201)
- 银(15193)
- 银行(15189)
- 策(14887)
- 体(14823)
- 划(14818)
- 融(14749)
- 金融(14749)
- 机构
- 学院(256831)
- 大学(254131)
- 济(126289)
- 经济(124626)
- 管理(108768)
- 理学(94121)
- 理学院(93342)
- 管理学(92559)
- 管理学院(92056)
- 研究(80799)
- 中国(69200)
- 财(58387)
- 京(51579)
- 财经(47159)
- 经(43271)
- 科学(41906)
- 经济学(40875)
- 所(38143)
- 中心(37401)
- 经济学院(37254)
- 江(36896)
- 农(36496)
- 财经大学(35244)
- 研究所(34041)
- 商学(32842)
- 北京(32575)
- 商学院(32559)
- 业大(31617)
- 经济管理(30178)
- 院(28836)
- 基金
- 项目(166704)
- 科学(136747)
- 基金(127919)
- 研究(125467)
- 家(108976)
- 国家(108085)
- 科学基金(96321)
- 社会(87544)
- 社会科(83574)
- 社会科学(83560)
- 基金项目(67057)
- 省(62138)
- 自然(59024)
- 自然科(57859)
- 自然科学(57848)
- 自然科学基金(57007)
- 教育(55653)
- 资助(51702)
- 划(51002)
- 编号(46561)
- 创(41226)
- 部(39555)
- 国家社会(38327)
- 创新(37587)
- 业(37428)
- 重点(36421)
- 成果(36081)
- 发(35840)
- 教育部(35296)
- 人文(34685)
- 期刊
- 济(134952)
- 经济(134952)
- 研究(79750)
- 财(47607)
- 中国(47409)
- 管理(46205)
- 农(33662)
- 科学(32805)
- 融(29518)
- 金融(29518)
- 学报(29298)
- 财经(25126)
- 大学(24598)
- 学学(23510)
- 农业(23353)
- 经济研究(23311)
- 技术(22868)
- 业经(22169)
- 经(21746)
- 问题(17846)
- 教育(17180)
- 技术经济(16865)
- 贸(16800)
- 业(16020)
- 世界(15405)
- 国际(14194)
- 商业(13199)
- 统计(12900)
- 现代(12829)
- 策(12800)
共检索到384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伍文中 高琪
以2009~2017年中国创业板市场有风险投资参与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取横截面多元回归研究风险投资、联合风险投资以及风险投资机构的自身属性对创业公司IPO抑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创业板市场存在"逐名效应",但"认证监督"效应不明显,这导致有风险投资机构参与的创业公司IPO抑价率更高;联合风险投资有效降低了"逐名效应",使得IPO抑价率下降;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其所支持的创业公司IPO抑价越严重,而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越高,IPO抑价率越低。建议政策当局建立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评价机制,完善创业公司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风险投资机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进而降低IPO抑价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立茹 李屹鸥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风险投资角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率和IPO后长期股价表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表现出逆向选择效应而不是认证监督效应。有风险投资背景企业的抑价率高于无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且风险投资占股比例越高,抑价率越低;无风险投资背景企业的长期股价表现优于有风险投资背景的企业,且风险投资占股比例越高,长期股价表现越差。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创业板 IPO抑价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古丽斯坦
本文首先提出创业板新股发行的高市盈率、高抑价率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对于IPO抑价提出的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总结。然后,结合我国创业板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上市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净资产收益率、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在内的10个变量作为衡量IPO抑价的指标。为了能有效衡量IPO抑价,本文选择了从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12月29日上市的356支股票作为样本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运用逐步回归法以及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验证当前新股发行抑价理论对我国创业板的适用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麒麟 李十六 唐英凯 胡小东
以2009~2010年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创投机构及其性质对IPO抑价的影响,得到了当前创业投资机构认证作用有限的结论。总体来看,现阶段的中国创业投资既符合西方资本市场市场发展规律一般性,也具有基于中国新兴市场基础的特殊性。一方面,正如西方创业投资发展的早期阶段,当下中国的创投机构发展有欠成熟,在"逐名动机"与"逐利动机"的共同作用下,其对于创业企业的认证作用尚不明显;另一方面,新兴资本市场催生的民营创投机构得到快速发展,其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投资管理模式和策略正逐渐在对创业企业的认证作用中得到体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蔡昌达 王艺明
笔者立足于刚启动半年的创业板市场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探索影响IPO抑价的主要因素,并与主板市场的结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的IPO抑价影响因素基本一致,但创业板市场上的发行价格和市盈率均失去解释能力,且非流通股比例与初始收益率负相关而其系数并不显著。要控制IPO抑价应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提高投资者投资水平。
关键词:
IPO抑价 实证分析 创业板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业秋
本文基于我国创业板自开板至2011年3月31日的样本数据,发现创业板市场存在IPO抑价现象,进而分析其IPO抑价成因。实证研究表明,受二级市场投资者投机性、发行人与承销商的定价合理性和IPO抑价滞后效应的多重影响,创业板市场平均抑价幅度为41.23%,高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结合实证结论,本文在倡导理性投资、提高发行人风险意识、提高承销商定价能力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顿雁峰
IPO抑价现象在世界各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研究表明,成熟股票市场上的抑价率相对较低,新兴市场的抑价率相对较高。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创业板市场65家公司的首次公开招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抑价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的主要原因是该市场短期投资、跟风投资的投机氛围浓厚,投资者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价值投资的理念。因此,要加强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培养,让机构投资者成为创业板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关键词:
创业板 IPO抑价 投资者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明琪 朱建华 朱俞洁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抑价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股票市场,在我国主板和中小板市场同样存在这一现象,而且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抑价现象较其他国家更为严重。本文以2009年10月30日至2010年2月26日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58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高抑价的主要原因是上市首日换手率偏高,发行市盈率和发行价偏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运兰
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开通,至今已经有几十家公司在其上市,且都以高成长性著称,在首次新股发行时,其抑价及相关方面等具有别于其他市场的特征。本文结合创业板IPO的抑价率、市盈率、中签率、发行价、每股收益、发行规模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统计性描述与比较,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创业板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葵 向秀红
根据国内外已有的IPO抑价理论,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状况以及创业板自身的特征,选取了8个变量并建立回归分析模型,以截至2010年2月28日在创业板发行并上市的57只股票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深圳创业板市场存在严重的IPO抑价现象;影响创业板IPO抑价的主要因素是从众效应和投机效应。最后提出了强化市场监督,鼓励合格企业上市和加强投资者教育等建议措施,希望为促进创新企业发展、推进创业板市场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
创业板 IPO抑价率 回归分析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炜 于博 宁宜希
本文以2004-2012年间在我国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的625家公司为样本,考察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是否具备监督筛选功能、认证功能和市场力量功能。本文构造"相对发行市盈率"指标,并采用回归模型对上述各假说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与前期大多数研究不一致的结论。研究发现,创投持股与否对我国中小企业的IPO定价影响不显著,但能够显著提高股票二级市场上市首日收盘价,从而增大IPO折价率。因此,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创投的监督筛选假说和认证功能假说不成立,但存在明显的市场力量功能。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参股创投个数越多、创投持股比例越高、创投参股时间越长,则其市场力量越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鹏 沈春亚
引入研发信息披露指数、研发市场错误定价与风险资本调节变量,检验研发投入与IPO抑价关系,能够提高IPO抑价研究的外部效度。本文基于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IPO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信息披露水平、研发市场错误定价对IPO抑价均有较强的解释力,风险资本在新股发行时只发挥了信号作用而没有有效发挥信息作用,从而提高了IPO抑价率。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与强化中介机构对信息监督的社会责任,能有效降低IPO抑价程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鹏 沈春亚
引入研发信息披露指数、研发市场错误定价与风险资本调节变量,检验研发投入与IPO抑价关系,能够提高IPO抑价研究的外部效度。本文基于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IPO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信息披露水平、研发市场错误定价对IPO抑价均有较强的解释力,风险资本在新股发行时只发挥了信号作用而没有有效发挥信息作用,从而提高了IPO抑价率。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与强化中介机构对信息监督的社会责任,能有效降低IPO抑价程度。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游达明 曾蔚
我国创业板市场存在着明显的IPO抑价现象,并且在其上市的公司背后大都有创业投资机构支持,他们通过协助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实现企业和自身投资活动的增值,创业资本对创业板市场IPO现象存在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话题。以2009年10月23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间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153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创业板IPO抑价度的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创业投资 IPO抑价 创业板上市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