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70)
2023(6547)
2022(5204)
2021(4782)
2020(3969)
2019(8782)
2018(8409)
2017(16705)
2016(8426)
2015(9408)
2014(9380)
2013(9423)
2012(8516)
2011(7611)
2010(7893)
2009(7755)
2008(6807)
2007(6376)
2006(5935)
2005(5856)
作者
(23563)
(19156)
(19087)
(18479)
(12272)
(9077)
(8882)
(7641)
(7225)
(7100)
(6679)
(6564)
(6227)
(6173)
(6118)
(6086)
(5816)
(5678)
(5622)
(5176)
(4975)
(4881)
(4533)
(4465)
(4435)
(4390)
(4375)
(4202)
(3933)
(3890)
学科
(33515)
银行(33370)
(32871)
经济(32839)
(31802)
(30423)
(29405)
金融(29403)
(25425)
企业(25425)
管理(25411)
(18155)
中国(17995)
方法(14633)
数学(13063)
数学方法(13004)
技术(12202)
业务(12085)
中国金融(11742)
(11441)
制度(11439)
(11370)
银行制(10517)
(9045)
业经(8381)
(7781)
财务(7759)
财务管理(7749)
地方(7728)
(7585)
机构
大学(113851)
学院(113567)
(53578)
经济(52456)
中国(44345)
管理(43688)
研究(37091)
理学(36134)
理学院(35828)
管理学(35400)
管理学院(35189)
(29851)
银行(28728)
(27369)
(26826)
(23482)
(21827)
中心(21643)
财经(21500)
金融(21462)
(19633)
经济学(18682)
(18530)
科学(18418)
(18093)
人民(18078)
(17893)
经济学院(17104)
财经大学(16470)
国人(16230)
基金
项目(70536)
科学(56173)
研究(53464)
基金(52545)
(44549)
国家(44173)
科学基金(38712)
社会(35721)
社会科(34313)
社会科学(34303)
(27196)
基金项目(27162)
教育(23979)
自然(23202)
自然科(22746)
自然科学(22745)
自然科学基金(22367)
(22070)
资助(21947)
编号(20942)
成果(16857)
(16434)
(16090)
重点(15844)
国家社会(15633)
创新(15499)
(15387)
教育部(14484)
(14300)
(14243)
期刊
(54459)
经济(54459)
(45595)
金融(45595)
研究(40653)
中国(28283)
(21608)
管理(17507)
(16001)
学报(14155)
科学(14008)
财经(11698)
技术(11684)
大学(11488)
学学(11023)
(9941)
教育(9412)
经济研究(9157)
理论(8267)
农业(8149)
实践(7557)
(7557)
业经(7377)
技术经济(7234)
国际(7187)
中国金融(6860)
(6508)
农村(6484)
(6484)
(6460)
共检索到198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武晓岛  陈岩  
当前部分移动信息技术及相关业务应用概述(一)当前部分移动信息技术概述1.3G技术。3G简称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技术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语音、文本和数据服务。3G下行速度峰值理论可达3.6Mbit/s,上行速度峰值也可达384kbit/s。与2G技术相比较而言,3G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能极大地增加系统容量、提高通信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此外利用在不同网络间的无缝漫游技术,可将无线通信系统和Internet连接起来,从而可对移动终端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范晓阳  
国内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迅速,作为风险防范第三道防线的内部审计,应充分发挥审计优势,保障普惠金融稳健有序发展。本文以6个重要审计项目为例,具体介绍如何开展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审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童文俊  
上世纪 90年代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与发达国 家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还明显滞后,但国内商业银行大力拓展个 人金融业务的一系列条件已经具备。从策略上来看,可从六个方面大力推动我国商业 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汪小松  
在"互联网+"时代潮流中,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前景广阔。文章从界定"互联网+"和普惠金融的概念及特征出发,探析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提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佩  
多年以来,商业银行交叉金融业务的创新探索和膨胀发展,在丰富投资产品种类、满足多样化投资需求和活跃金融市场交投等方面成效显著、功不可没。然而该类金融业务最原始的内在动因毕竟还在于摆脱政策规制、实现监管套利,繁荣的表象背后,脱实向虚、刚性兑付、资产出表、规模虚增和期限错配等问题日渐凸显,加之交叉金融业务横跨机构、市场和行业的天然属性,都决定了其蕴含的金融风险具有系统性、结构性特征,且交叉感染、链式传播,风险危害性远大于一般金融业务。本文在归纳揭示交叉金融业务风险特征的基础上,引入传染病模型对金融风险交叉传染进行仿真推演和风控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了管控风险的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鹏  
本文研究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商业银行如何推进公司金融业务的转型,在考察德国、日本、印度、韩国等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后贷款、存款、利差及利息收入等发生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与趋势。分析表明,利率市场化将对中国商业银行公司金融业务的利差收入、业务结构、服务管理、风险管理等产生重要影响。为更好地应对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必须加快转型,调整优化业务结构,推进综合化、国际化经营,加强业务与产品创新,打造独具特色的经营模式,通过公司金融业务的转型,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淑芳  
<正>商业银行开展养老金融业务的背景及机遇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产业迈入新阶段。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经超过2.6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已接近五分之一(1)。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龄产业的产值将突破100万亿元。可以预见,伴随着养老产业的发展、中产阶级人数增加及人均收入的提高,未来我国将会释放出大量养老需求,由此带来的养老金融需求规模巨大,
关键词: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黄丁聪  
消费金融正迎来大发展的时代,即时化、场景化、个性化和普惠化成为明显趋势。本文尝试就商业银行开展消费金融业务做些有益的探讨,提出商业银行既需要打好地基,加强自身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合纵连横,深入客户消费场景,更需要巩固优势,推进风控模式创新。消费金融包括传统商业银行提供的消费信贷、信用卡、房屋按揭贷款,互联网平台提供的京东白条、蚂蚁花呗,互联网金融公司提供的分期贷款以及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消费信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凤鸣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推动了金融市场环境、客户需求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化,一方面互联网企业迅速跨界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商业银行也在不断进行互联网业务创新,加快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另一方面来自信息技术发展、产业升级、客户需求、跨界竞争等多方面的力量正共同推动银行经营模式向全面数字化的银行4.0时代转变。本文对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互联网业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挑战,以探究其互联网业务未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真  
本文从分析商业银行开展土地金融业务的重要意义入手,探讨了当前商业银行开展土地金融业务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商业银行快速、健康发展土地金融业务的具体应对措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艳  
碳金融共生网络是参与碳交易活动的银行、企业及各中介服务机构,以提升经济效益和自身发展为目的,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实现整体综合效益最大化而形成的关系合集。在共生网络中,企业与"关键种"银行的联系最为紧密,银行信贷业务的调整直接关系着企业的融资活动。因此,银行针对企业制定一套标准化的、服务于碳金融的低碳信贷体系可以有效地促使企业融入碳金融的过程。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拓展碳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构建以银行为"关键种"的碳金融共生网络,以有效促使企业融入碳金融的参与过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俞洁芳  何嗣江  
本文运用系统论原理探讨了消费者需求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从“为谁经营(who)”,“经营什么(what)”,“怎样经营(how)”三个方面,分析了商业银行拓展个人金融业务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俊健  刘纪显  
本文构建一个多部门的DSGE模型,并运用贝叶斯估计、脉冲响应分析、反事实仿真分析和历史分解等方法分析商业银行推行碳金融业务对其储蓄业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开展的碳金融业务有利于优化银行储蓄业务,与其配合实施的有力措施包括:政府可适当提高碳排放配额价格,或适当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或积极的有针对性的财政政策;银行则可适当放宽对非耐心家庭的贷款价值比要求,间接支持厂商进行技术改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连平  
近年来国内碳金融业务发展迅速,从长期看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研究了碳金融体系的核心内容,分析了目前国内银行业在碳金融业务方面的最新进展,论述了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必要性与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体系建设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重要意义,最后给出了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