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73)
2023(7821)
2022(6329)
2021(5792)
2020(4550)
2019(9852)
2018(9373)
2017(17784)
2016(9498)
2015(10211)
2014(9936)
2013(9482)
2012(8526)
2011(7748)
2010(8114)
2009(8098)
2008(6756)
2007(6151)
2006(5661)
2005(5266)
作者
(26451)
(21755)
(21695)
(20858)
(13643)
(10459)
(9798)
(8467)
(8288)
(7677)
(7405)
(7254)
(6919)
(6905)
(6694)
(6683)
(6399)
(6266)
(6212)
(6179)
(5384)
(5355)
(5228)
(5096)
(4912)
(4895)
(4879)
(4777)
(4497)
(4421)
学科
(31572)
经济(31552)
管理(29353)
(25335)
金融(25333)
(25309)
(23057)
银行(23047)
(22427)
(21011)
企业(21011)
中国(17206)
环境(14976)
(11401)
(11299)
中国金融(11038)
(10873)
地方(10680)
方法(10663)
业经(9600)
数学(9078)
数学方法(8910)
(8354)
财务(8322)
财务管理(8310)
(8133)
企业财务(8008)
农业(7965)
(7644)
生态(6707)
机构
学院(127102)
大学(121683)
(49966)
经济(48673)
管理(44848)
研究(43015)
中国(41060)
理学(37827)
理学院(37412)
管理学(36716)
管理学院(36517)
科学(26528)
(25255)
(24992)
中心(23015)
(21926)
(21576)
财经(19740)
研究所(19723)
(19521)
(18757)
业大(18258)
银行(18105)
(17750)
(17040)
(17014)
(16853)
农业(16662)
金融(16510)
北京(16212)
基金
项目(86161)
科学(66962)
研究(64872)
基金(60450)
(52625)
国家(52132)
科学基金(44280)
社会(41178)
社会科(39105)
社会科学(39090)
(36039)
基金项目(31599)
(29404)
教育(28264)
自然(27011)
编号(26579)
自然科(26211)
自然科学(26207)
自然科学基金(25716)
资助(24275)
成果(21196)
(20786)
重点(20049)
课题(19108)
(18800)
(17636)
创新(17544)
国家社会(17096)
(16855)
发展(16845)
期刊
(56344)
经济(56344)
研究(35744)
(31050)
金融(31050)
中国(26001)
(20844)
学报(19524)
(18955)
科学(16902)
管理(15397)
大学(14769)
学学(14235)
农业(13380)
教育(12629)
业经(10197)
技术(9456)
财经(9410)
经济研究(8277)
(7974)
资源(6841)
问题(6690)
(6452)
理论(6308)
(6001)
实践(5763)
(5763)
科技(5752)
(5664)
现代(5609)
共检索到197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乔永刚  
基于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信用缺失的现状,分析整个金融行业信用缺失产生的原因,从营造信用文化、优化信息资源、强化制度约束、规范信用中介机构等方面提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路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勇阳  
征信建设在我国从90年代开始,已经历了十余年的历史,基本建立了一系列征信和信用管理制度,诞生了各种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逐渐重视信用的管理,采取了很多措施推动信用活动,但目前看来,还不是很理想,信用缺失现象仍然比较突出,各种不利于信用活动的因素依旧存在。因此分析信用缺失现象的目的,是要真正认识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淑彩  
本文从金融会计的视角,通过金融会计信息产权的合理界定、金融会计政策的选择等方面的分析,试图探索出完善金融生态的金融会计创新之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颖  
200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导致次级按揭贷款支持型结构化产品出现了频繁的再定价情况,直接影响资产抵押证券(ABS)和抵押债务工具(CDO)的市场信心和交易。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贺芳  
社会信用缺失是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社会信用缺失的现状及成因,提出了普及信用文化、建立企业信用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诺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生态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特别是近年的金融改革,对金融生态的优化有明显促进作用,但是,我国的金融生态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本文提出,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尊重金融发展的本质规律;最后,本文提出了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冬梅  
后危机时代,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文章从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出发,探讨了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关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潘艳红  
金融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的内核。当前我国成长中的金融信用在转型经济背景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成因亦是多方面的,既是转型经济大背景下的产物,也是经济人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选择的结果,又存在金融信用制度约束的真空。基于此,寻求金融信用法律规范、良好的信用意识形态以及政府的主导性作用的现实进路来建构金融信用,以促进我国金融信用秩序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太后  张红伟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结构具有农村金融机构初步多元化但覆盖率较低、农村金融工具单一,农村金融市场深度与广度不强,农村金融制度外部强制供给等特性,导致金融资源无法合理配置、农村经济主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无法满足、无法有效分散风险、农村金融效率不高等问题。应立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遵循农村金融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通过健全多样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创新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创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以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结构不断优化,实现农村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俊文  
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缺失主要表现为:认知不够,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制度法规不健全,发展不均衡,"双师型"教师缺乏等。提升产教融合的路径包括:从外部环境层面优化产教融合相关的社会文化、科学技术、经济和法律环境;从策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组织结构,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理顺经费保障机制及其与产业对话机制;从制度层面构建产教融合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机制层面推进产教融合模式向纵深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慎恒  
保险业对信用的要求远高于其他行业。可以说,信用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是保险业的生命线。现阶段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保险理赔难、寿险新产品销售中的误导、投保人骗保和骗赔等信用缺失问题,影响了保险业的信用形象。加强信用建设,既是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强做大的迫切需要,更是保险业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和作用的根本前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小林  刘冲  王树春  
本文通过对广饶县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分析,从中得出县域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路径及关键因素:地方政府应成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并发挥主导作用,应以农村为重点,并以合理制度确保其持续优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志伟  
顺应地方金融扩张的发展趋势,超越国家整齐划一的中央垂直金融监管模式,可将金融监管类型化为中央金融监管与地方金融监管,实现金融监管的地方性分权设计。在既有金融监管框架之下,地方金融监管格局已现雏形,但业已进行的金融监管权分置举措实为地方金融具体性事项的监管权下移,缺乏整体性、系统化的金融监管权分置安排。地方金融监管权的系统化配置,须遵循"分置-协同"互动的监管改革路径。在地方金融监管的分权改革中,须确立地方金融监管新范式,即实行中央督察式省级以下垂直监管,同时也应凸显社会权力与民间法在地方金融监管中所应有的地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志伟  
顺应地方金融扩张的发展趋势,超越国家整齐划一的中央垂直金融监管模式,可将金融监管类型化为中央金融监管与地方金融监管,实现金融监管的地方性分权设计。在既有金融监管框架之下,地方金融监管格局已现雏形,但业已进行的金融监管权分置举措实为地方金融具体性事项的监管权下移,缺乏整体性、系统化的金融监管权分置安排。地方金融监管权的系统化配置,须遵循"分置-协同"互动的监管改革路径。在地方金融监管的分权改革中,须确立地方金融监管新范式,即实行中央督察式省级以下垂直监管,同时也应凸显社会权力与民间法在地方金融监管中所应有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雷  曹永锋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整体信用情况严重缺失,企业与银行之间陷入信任危机,证券信用诚信意识淡薄,诚信度不高,保险信用不规范,金融租赁欠租现象普遍,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我国应建立健全金融评估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国家有关部委及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共同参与,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听证会制度、公示制度等;同时建立借款人资信评估机制,设立民办公助的信用调查机构,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进行商业性的信用调查服务,制定银行对借款企业会计报告审核的常规性行为规范,及早发现借款人的不良信用行为,形成示警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