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17)
- 2023(3968)
- 2022(3254)
- 2021(2693)
- 2019(4907)
- 2018(4766)
- 2017(9566)
- 2016(4778)
- 2015(5359)
- 2014(5447)
- 2013(5641)
- 2012(5563)
- 2011(5156)
- 2010(5438)
- 2009(5301)
- 2008(4825)
- 2007(4416)
- 2006(4366)
- 2005(4167)
- 2004(3749)
- 学科
- 济(49771)
- 经济(49748)
- 地方(14577)
- 管理(12774)
- 方法(12519)
- 地方经济(11640)
- 数学(11405)
- 数学方法(11375)
- 业(10015)
- 中国(8727)
- 学(7582)
- 业经(7337)
- 企(6778)
- 企业(6778)
- 农(6709)
- 经济学(6300)
- 财(5399)
- 环境(5391)
- 农业(5199)
- 发(4830)
- 产业(4802)
- 融(4780)
- 金融(4780)
- 制(4716)
- 体(4554)
- 和(4265)
- 资源(4243)
- 税(4232)
- 贸(4209)
- 贸易(4204)
- 机构
- 学院(80082)
- 大学(79848)
- 济(49154)
- 经济(48465)
- 研究(32601)
- 管理(27493)
- 中国(24391)
- 理学(22993)
- 理学院(22711)
- 管理学(22468)
- 管理学院(22307)
- 财(20166)
- 经济学(17295)
- 科学(16568)
- 所(16445)
- 京(16025)
- 财经(15888)
- 经济学院(15206)
- 研究所(14599)
- 经(14344)
- 中心(13521)
- 江(12353)
- 财经大学(11550)
- 院(11230)
- 北京(10402)
- 科学院(10214)
- 社会(10075)
- 经济研究(9947)
- 农(9931)
- 范(9491)
- 基金
- 项目(46130)
- 科学(36698)
- 基金(34535)
- 研究(34239)
- 家(29452)
- 国家(29251)
- 社会(25207)
- 科学基金(25008)
- 社会科(24020)
- 社会科学(24012)
- 基金项目(17424)
- 省(17164)
- 资助(14538)
- 教育(14347)
- 自然(13675)
- 划(13596)
- 自然科(13333)
- 自然科学(13330)
- 自然科学基金(13100)
- 济(12430)
- 经济(12328)
- 编号(12131)
- 发(11844)
- 国家社会(11388)
- 重点(10483)
- 部(10422)
- 发展(10335)
- 展(10210)
- 成果(10070)
- 教育部(9287)
共检索到134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常改姣 孙海渔
近年来,政府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努力推动积极的就业政策,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就业增长弹性却在下降,城镇登记失业率不降反升。如何辨证地认识目前这种经济高速增长,失业率亦在增长,就业压力日益严重的形势,转变发展观念,将"就业优先"放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就业措施,对于顺利实现市场经济转型、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意义重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尼古拉斯·克拉夫茨 王年咏 何江
本文从历史视角审视了全球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导因于技术进步和政策变化的全球化,扭转了国际经济不平等扩大的趋势,有助于各国经济增长,同时制度质量和法律框架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影响重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文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A·格比 J·B·耐特 R·H·萨伯特 陆昂
本文是英国几位经济学家近期合成的力作。文中既运用了“公共选择”学派的寻租理论,又对发展中国家公共部门的就业理论进行了实证性的分析,同时丰富和发展了刘易斯的发展模式。这一研究成果,对我国这样一个以公有部门就业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匡家在
速度·效率·增长方式——1949—1979年中国经济增长透视匡家在速度高、效率低是建国三十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最显著的特征。在这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历程中,粗放型增长即主要依靠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带动的增长是常态,是主流。决定这种增长方式的主要变量是什么...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万小红
亚洲经济已经见底回升,但目前仍面临着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全球通货紧缩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亚洲国家经济基础较好,通过体制改革和创新,努力扩大内需,经济正在持续好转,将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关键词:
经济结构 金融危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杜卫华
生活质量包括客观生活质量和主观生活质量。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尽管经济增长通常被认为会带来生活质量的相应提高,但是本文基于近20多年来有关中国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质量时间序列和横截面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无论从客观生活质量还是从主观生活质量方面,都没有带来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这无疑违背了传统微观经济学的绝对收入效用理论。将相对收入引入效用函数可以有很强的说服力并得到实证检验的支持。但是,相对收入理论有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变得毫无意义,所以亟待完善。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客观生活质量 主观生活质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建江
美国巨额贸易逆差既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内在需要,也对美国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亦非美国失业率上升的根源,从而巨额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低失业率长期并存。而美元的特殊地位和美国独特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以及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和不同统计口径所得逆差数据的差异,也分别从不同侧面解释了美国经济增长中存在巨额贸易逆差的合理性。虽然巨额贸易逆差暂时未阻碍美国经济增长,但必须重视其未来潜在的风险。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文平
在PICC系统速度与效益问题已成为大家的热门话题。目前,一般的看法是,效益的滑坡是因为速度太快,管理没有跟上,所以,要提高效益就必须放慢速度。笔者认为,效益下降固然与速度过快有关,却不是造成问题的实质症结。因此,本文拟从经济学的角度,特别是从产权角度来对此问题进行探索,以求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淑慧
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正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需要认真分析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原因及新特点、正负效应以及目前外汇储备的合理性,并提出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汇储备 超常增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樊志刚 钱金叶 杨飞
近期出现了一些针对银行业盈利高增长的批评和质疑,对此应冷静思考,进行理性的辨析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整体业绩和盈利连续多年保持了较高增速,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良好的增长势头和银行业改革的显著成效。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冷观
在我国,伴随市场经济大潮滚滚而来的,还有一股地下经济的暗流: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资产的大量流失,大规模的偷漏税收,种种化公为私、盗公、掏公行为;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种种不正当、不规范的竞争手法、特别是钱权交易;假冒伪劣产品到处泛滥、紧俏商品的就地倒卖、价格翻天、以及走私贩私、制黄贩黄、贩毒、暗娼、各类无证经营行为等等。真是浊浪横流,及处遭灾。中国地下经济的猖獗已引起社会和正直人士的不安,它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正如计算机的问世在给人类提供良好的发展手段的同时,计算机病毒的侵袭又对社会造成巨大的混乱一样,地下经济的产生与蔓延对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造成极大困扰。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汪川
我国金融业增长背后存在货币因素的支撑。本文认为,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货币政策过度侧重增长目标使金融业高增长成必然;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影子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兴起对我国金融业高增长起到了助推作用。本文进而提出,在"新常态"条件下,保增长不该成为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为了抑制金融业高增长带来的潜在风险,不仅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亟需改变,货币政策更需要与金融监管政策相协调;同时,还应增加金融供给,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供给体系,降低金融套利风险。
关键词:
金融业增长 货币政策 金融风险 金融供给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汪川
我国金融业增长背后存在货币因素的支撑。本文认为,在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货币政策过度侧重增长目标使金融业高增长成必然;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影子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兴起对我国金融业高增长起到了助推作用。本文进而提出,在"新常态"条件下,保增长不该成为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为了抑制金融业高增长带来的潜在风险,不仅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亟需改变,货币政策更需要与金融监管政策相协调;同时,还应增加金融供给,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供给体系,降低金融套利风险。
关键词:
金融业增长 货币政策 金融风险 金融供给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晋朝 李改霞
知识是社会竞争的关键性资源之一,互联网的便利性和开放性使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知识和情报的重要途径。为验证网络环境下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与其所含知识量之间的关系,在对对数透视原理介绍的基础上,就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与其所含的知识之间量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别分析网络信息增长与网络知识增长的模式,验证网络环境下信息增长与知识增长间的对数转换关系。
关键词:
信息增长 知识增长 对数透视 网络知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