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40)
2023(5846)
2022(4932)
2021(4776)
2020(4046)
2019(9427)
2018(9379)
2017(18925)
2016(9575)
2015(10796)
2014(10456)
2013(10589)
2012(10017)
2011(9047)
2010(9179)
2009(8770)
2008(8603)
2007(7699)
2006(7133)
2005(6494)
作者
(26684)
(21979)
(21944)
(21206)
(14009)
(10383)
(10184)
(8401)
(8370)
(8038)
(7346)
(7104)
(7077)
(6801)
(6789)
(6690)
(6540)
(6358)
(6330)
(6320)
(5591)
(5352)
(5289)
(5070)
(5022)
(4957)
(4903)
(4742)
(4484)
(4269)
学科
(43983)
经济(43935)
管理(27081)
(23239)
(17989)
企业(17989)
方法(15830)
中国(14344)
数学(13820)
数学方法(13689)
(10927)
(10789)
(10048)
(8785)
贸易(8775)
(8592)
(8254)
银行(8239)
(7987)
业经(7791)
(7516)
(7107)
金融(7104)
(6582)
农业(6571)
(6436)
税收(6052)
(6006)
教育(5731)
(5696)
机构
大学(141824)
学院(139250)
(62199)
经济(61056)
管理(51144)
研究(47032)
理学(43176)
理学院(42719)
管理学(42157)
管理学院(41882)
中国(37755)
(33155)
(29678)
财经(25970)
科学(25186)
(23596)
(23091)
中心(21109)
经济学(20655)
(20438)
研究所(20358)
财经大学(19491)
北京(19259)
(19241)
经济学院(18689)
(18228)
师范(18087)
业大(16865)
(16723)
(16292)
基金
项目(83713)
科学(66100)
研究(64824)
基金(61576)
(52520)
国家(52088)
科学基金(44097)
社会(42548)
社会科(40218)
社会科学(40205)
基金项目(32043)
(30721)
教育(29934)
(26495)
编号(26398)
自然(26012)
自然科(25399)
自然科学(25390)
自然科学基金(24923)
资助(24563)
成果(23048)
(19877)
重点(18653)
课题(18092)
(17974)
国家社会(17835)
教育部(17604)
(17465)
(17399)
人文(16932)
期刊
(72017)
经济(72017)
研究(48211)
中国(26507)
(24646)
管理(20287)
学报(19233)
(17670)
科学(17367)
(16811)
金融(16811)
教育(16132)
大学(15150)
学学(13933)
财经(13559)
经济研究(12732)
(11824)
业经(11452)
农业(11292)
技术(10459)
问题(10417)
(9923)
理论(8265)
国际(7893)
实践(7401)
(7401)
商业(7320)
现代(6616)
技术经济(6567)
改革(6214)
共检索到218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方志  高大伟  周剑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模型,通过这一模型,能够系统地分析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诸多重要问题,并提供一个对房地产价格的整体性认识。本文将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模型化,并以马克思的原始模型为基础,进行了一定的改进,结合中国实际,分析了房地产市场的一些重要问题。分析表明,中国房地产价格调控最重要的措施在于金融政策和社会发展权利与住房的分割。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磊  赵晓磊  
随着自然力逐渐取代人力,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失业压力,这是AI(人工智能)普及化必然带来的结果。通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与就业机会消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失业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近现代以后出现的社会现象,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并不存在失业;新需求和新产业能够减缓失业,但无法对冲失业;生产力发展创造出了更多的自由时间,而不是更多的工作岗位。因此,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需要以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自由时间为前提,还需要以生产关系的相应变革为条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赵磊  赵晓磊  
随着自然力逐渐取代人力,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失业压力,这是AI(人工智能)普及化必然带来的结果。通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视角,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与就业机会消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失业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是近现代以后出现的社会现象,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并不存在失业;新需求和新产业能够减缓失业,但无法对冲失业;生产力发展创造出了更多的自由时间,而不是更多的工作岗位。因此,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仅需要以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自由时间为前提,还需要以生产关系的相应变革为条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琳  
新马克思主义克服异化消费理论提出,在当今社会由于资本主义制度导致消费领域出现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广告消费、一次性消费和独我消费,导致经济恶性循环、政治动荡不安和价值观念的扭曲变形。面对日益严重的异化消费现象,生态危机开始产生并随之迅速蔓延,人类据此提出了低碳消费理念。实现由异化消费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经济结构转变、政治和谐稳定、生态和谐发展及国际格局的分化重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裴小革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延续至今的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以后,对不同经济危机相关理论的研究日益引起经济学界的高度关注。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对于经济危机相关理论研究的一项重大贡献,就是把对经济问题研究的重点从流通领域转向了生产领域,从而为全面科学阐明经济危机问题奠定了重要基础。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危机相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对于克服经济危机曾经起过非常积极的历史作用。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危机相关理论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的30多年的时间内,对于缓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对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资本...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付小红  梁海峰  
"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第三次研讨会于2013年12月6日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会议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杨静副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樊建新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理部主任胡乐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邱海平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张旭教授分别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凤义  
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理论研究方法上存在三个方面本质区别: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经济人”假设为出发点,把劳动者仅仅作为生产要素研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理论是以“历史的、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把劳动者既看作生产要素,又作为生产主体来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只研究生产一般,因而使用价值(即效用)范畴是其研究的核心;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不仅研究生产一般,更注重研究生产的具体社会形式,因而把价值范畴作为研究的核心。西方经济学用个体主义方法,把生产理论仅仅置于微观领域来研究,致使其理论体系在微观与宏观上形成脱节;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运用唯物辩证法,在宏观和微观的有机联系中研究资本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峰  陈诚  
本文从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三维剥削"视角出发,探讨了金融化时代的金融利润来源问题,将其来源归因于金融资本联合职能资本对全球无产阶级开展"超时间""超空间"和"超界限"的剥削。三个剥削维度是相互联系、互有重叠的有机结合关系。我们以美国数据为基础的经验研究表明,金融资本联合职能资本在金融化时代中对工人阶级开展得愈演愈烈的"超时间"维度的剥削、"超空间"维度的剥削和"超界限"维度的剥削,是这一时期金融利润不断增长的本质原因。但是,当前以"三维剥削"为显著特征的剥削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其发展的结果必然是金融泡沫破裂和更大危机爆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乔晓楠  王璟雯  
本文在吸收借鉴马克思主义最优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RBC模型,并以此来探讨社会再生产视角下的经济周期特征。研究发现,两大部类的技术进步冲击对劳动配置与经济波动的影响截然不同。任何一个部类的技术进步都将引导劳动更多地配置于该部类之中,同时也将改变两大部类的产出量,并进一步引发社会再生产结构的变化。伴随着上述过程,两大部类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价值总量、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相应变动。此外,本文还对反映剥削程度的劳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模拟发现劳资关系的变化将显著改变经济周期在波动性、协动性以及粘持性等方面的特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峰  张建堡  
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之间的动态关系是理解当代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主流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一般认为,技术进步是中性和无偏的;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则认为,技术进步一般会表现出资本生产率下降、劳动生产率上升等特征,这即是马克思偏向型技术进步。中国经济的技术进步正呈现出这种技术进步特征,并影响中国经济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基本结构,表现为技术进步在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资本积累规模的不断扩大和GDP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朝着特定的技术偏向自我强化。其后果是,在一段时间后会带来资本过度积累、供给侧和需求侧结构失衡等问题,限制未来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为了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有必要革新中国技术进步路径,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辅之以需求侧管理的调节,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模式转换,释放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杨天宇  刘国鹏  
本文在整理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的基础上,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给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与现代西方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资产价格渠道和信贷渠道相比,马克思科学地区分了货币在经济正常增长时期和经济衰退时期不同作用的区别,而且指出经济衰退期的主要问题不是新投资需求的不足,而是存货投资如何实现的问题,所以货币扩张的主要作用不是促进新增投资,而是实现存货投资的市场价值。最后论文通过对中国宏观调控实践的实证分析,证明马克思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西方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天宇  
当前 ,我国经济生活中有两个突出的现象 ,一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是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持续。那么 ,这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 ?国内理论界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但是尚未在理论上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本文试图运用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图式 ,将城镇、农村视为社会再生产中的两大部类 ,通过二者收入的对比 ,提出一个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有效需求的理论框架 ,以期为我国调整城乡收入分配格局和扩大内需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旦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市场,其价格决定除受一般的经济学规律影响外,购房者的心理因素对房价的影响也非常大。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心理因素在消费者购房决策中的影响,在国内讨论的还不多。本文通过对我国长三角地区购房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心理因素对购房者购房决策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对最近我国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市场一些典型性事实进行了解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国晖  张如庆  
贸易开放和市场经济改革是实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手段,但贸易开放又会通过贸易条件约束、所有制结构及分配制度变革、非均衡经济增长限制等途径对收入分配均衡造成不利影响。这些传导途径植根于自由市场制度,所以本质上正是由于市场力量的累积性释放才使贸易开放成为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要实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过渡,克服贸易开放对国内收入分配均衡的不利影响,促进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关键是要坚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新刚  王启慧  郑宇博  
我国正处于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不同的改革方案。党和国家多次倡导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本文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视角,基于全球背景和我国国情来考察我国的汇率市场化改革路径。本文认为我国在推进汇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应遵循渐进性、张力性和动态平衡性原则,最终达到既能利用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正面效应,又能避免其负面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