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47)
- 2023(7593)
- 2022(6588)
- 2021(6171)
- 2020(5543)
- 2019(12790)
- 2018(12909)
- 2017(24229)
- 2016(14267)
- 2015(16803)
- 2014(17685)
- 2013(16817)
- 2012(15933)
- 2011(14533)
- 2010(14928)
- 2009(13803)
- 2008(13779)
- 2007(12982)
- 2006(11155)
- 2005(10021)
- 学科
- 济(52750)
- 经济(52616)
- 管理(35328)
- 业(32054)
- 方法(25123)
- 企(24334)
- 企业(24334)
- 数学(22226)
- 数学方法(21977)
- 中国(17650)
- 农(16708)
- 财(14077)
- 学(12825)
- 制(11788)
- 教育(11038)
- 理论(10805)
- 地方(10682)
- 农业(10504)
- 业经(10001)
- 贸(9854)
- 贸易(9853)
- 易(9526)
- 银(8814)
- 银行(8779)
- 体(8751)
- 和(8712)
- 融(8483)
- 金融(8475)
- 行(8375)
- 务(7938)
- 机构
- 大学(207577)
- 学院(202791)
- 济(77024)
- 经济(75018)
- 管理(71412)
- 研究(71240)
- 理学(60766)
- 理学院(59957)
- 管理学(58546)
- 管理学院(58180)
- 中国(51470)
- 科学(45571)
- 京(45309)
- 农(40050)
- 所(37722)
- 财(36712)
- 研究所(34307)
- 业大(33166)
- 江(32886)
- 中心(32769)
- 农业(31845)
- 范(30694)
- 师范(30366)
- 北京(28848)
- 财经(28672)
- 经(25844)
- 州(25721)
- 院(25304)
- 技术(24330)
- 师范大学(24215)
- 基金
- 项目(130294)
- 科学(99876)
- 研究(97359)
- 基金(89506)
- 家(77933)
- 国家(77198)
- 科学基金(63868)
- 社会(57687)
- 社会科(54168)
- 社会科学(54148)
- 省(53303)
- 教育(48145)
- 基金项目(47194)
- 划(45146)
- 编号(42443)
- 自然(40326)
- 自然科(39331)
- 自然科学(39313)
- 自然科学基金(38589)
- 资助(37381)
- 成果(37150)
- 课题(31035)
- 重点(29898)
- 部(29071)
- 发(27889)
- 创(26506)
- 大学(26420)
- 项目编号(25168)
- 科研(25093)
- 性(24877)
共检索到311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兴国
当前,我国就业状况非常严峻。据统计,近7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以28.23%的速度递增。2008年毕业生559万;2009年是611万,专家预计2010年将达到630多万,是中国历史上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加上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不良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政府高度的关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利敏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从总体来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但由于劳动力市场所存在的固有的排斥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未能得到明显的改善。文章从社会排斥视角分析了社会排斥的类型和成因并针对我国大学生就业保证体系的建立提出了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失业保障制度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业、规范劳动力市场就业环境等对策。
关键词:
社会排斥 就业保障 大学生 就业指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蒙启成
文章认为,资本导向性的制度安排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境的重要根源,具体体现为:以就业率为核心的就业评价体系和领导政绩评价体系形成大学生就业的虚假空间;产业制度与教育制度的脱节导致大学生就业供需结构失衡;以市场竞争为主体的就业方式不可能实现大学生的平等就业。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构建,要植入和深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导向理念;大学生就业要考虑和做到就业公平、就业真实、就业方向与兴趣爱好相适应;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扩大大学生就业的广度与深度。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大学生就业 人的生存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彬
保障好人的生存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保证他们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公平缺失、就业方向与人的发展方向不一致等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人在经济发展中的非科学定位以及与之相关保障制度的缺失。文章认为,构建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应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中心,重点是要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扩大大学生就业机会和空间;完善就业机会平等的保障制度,提高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均等性和个人发展的能力;健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能力的机制体制,提升其就业的能力和就业的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人崧
国外高校大学生就业扶助体系随着多年的改革发展有着不同的实践模式:美国的就业扶助体现的是高校主导型,政府、企业等社会力量相互协助的就业扶助模式;日本则强调全民参与型的就业扶助模式;英、俄等国的就业扶助模式主要包括政府导向下的高效、优质、全方位的"导向型"就业服务。美日英等国实施就业扶助的经验,给我国建立大学生就业扶助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理论借鉴:一是建立政府、高校、社会企业三维一体的就业综合服务机制;二是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后职业发展的效度评价;三是提高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能力。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扶助 欧美 职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敏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导致的经济衰退,使得世界各国都陷入了一场就业危机之中,就连美国这样的世界经济强国,也在经受着高失业率的煎熬。然而,美国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机构和较为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为美国大学生充分就业提供了重要保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桂萍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改革问题也越来越紧迫。大学生医疗保健是中国医疗保健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于上世纪
关键词:
大学生 医疗保险 公费医疗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丽华 储克森
德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为市场就业模式,注重政府,企业及高校的全方位合作,学生毕业即进入市场,尊重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体现市场机制的价值判断,使培养过程与就业需要相结合,形成了由政府依据法规进行宏观管理,学校提供服务及培训,企业等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
关键词:
德国 高校毕业生 就业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志林
文章阐述了拓展训练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并从职业规划,熔炼团队、激发潜能,深度体验、发现潜能,反思分享、引导升华四个方面来建构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训练体系,并提出高校应将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培训设置为长期课程,以期提升和完善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其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拓展方案体系 建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建国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提高了大学生就业质量,但是,伴随着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面积扩招,大学生就业质量急剧下降。本文在关注大学生就业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探索了建立大学生就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的原则和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亚娟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地调研法对大学生校外兼职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大学生校外兼职权益内部法律保障体系的缺失,在对大学生校外兼职权益保障的现实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具备普及教育、信息跟踪、法律援助、心理辅导基本功能的大学生校外兼职权益内部保障体系,以切实保障大学生校外兼职权益。
关键词:
大学生 校外兼职权益 权益保障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霓
公费医疗、公共商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救助及个人参保等方面存在的政策不完善、覆盖面较窄、资金投入不足、医疗水平低、宣传不到位、投保和报销程序复杂及个人参保意识不强等是制约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文章认为,应通过增强大学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实施的灵活性和可行性;完善制度安排,加大扶持和监管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操作的规范性和拓宽医疗保险的资金投入渠道等措施推进大学生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关键词:
大学生 转型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庞鑫培 陈微微 翁杰
就业形势严峻,这是世界性难题。推进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大学生创业,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实践已有相当长的时间,并得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林
大学教育进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世界各国都为其构建了外部保障体系。首先,对比分析了美国、英国、荷兰三个国家外部保障体系的优势和不足。其次,在国外经验的启示下,为我国大学教育的外部保障体系建设提出四点建议:应始终为大学教育目标服务、应保证学校主体地位、应力求多元化格局构成、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
关键词:
大学教育 外部保障体系 多元化 教育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秀俊 于建波
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保障,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就业指导机构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薄弱、对就业指导服务和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不到位、就业指导服务信息化功能不足、就业指导服务的保障机制不够的问题。为此,文章从完善工作机制、优化队伍建设、强化就业指导职能、建立就业保障机制、搭建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途径。
关键词:
就业指导 服务体系 构建与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