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0)
2023(5175)
2022(4618)
2021(4311)
2020(4021)
2019(9527)
2018(9573)
2017(19261)
2016(10722)
2015(12413)
2014(12816)
2013(13006)
2012(12356)
2011(11108)
2010(11336)
2009(10799)
2008(11049)
2007(10187)
2006(8577)
2005(7760)
作者
(32259)
(27061)
(27054)
(26128)
(17164)
(13029)
(12674)
(10618)
(10086)
(9763)
(9199)
(9118)
(8662)
(8615)
(8523)
(8506)
(8456)
(8029)
(7885)
(7870)
(6842)
(6748)
(6714)
(6251)
(6187)
(6185)
(6138)
(6080)
(5524)
(5492)
学科
(50685)
经济(50642)
管理(30508)
(27536)
方法(25105)
数学(22810)
数学方法(22610)
(21615)
企业(21615)
(12853)
(12062)
中国(10488)
(9509)
贸易(9508)
(9464)
(9243)
(8825)
地方(8344)
(8048)
财务(8032)
财务管理(8008)
农业(7917)
(7905)
银行(7884)
业经(7882)
企业财务(7481)
(7419)
(7242)
金融(7240)
(6709)
机构
大学(160330)
学院(158257)
(66484)
经济(65019)
管理(60381)
研究(51837)
理学(51371)
理学院(50801)
管理学(49913)
管理学院(49614)
中国(42916)
(33576)
科学(32264)
(31906)
(30472)
(27393)
中心(26005)
财经(25448)
业大(25004)
(24828)
研究所(24716)
农业(24214)
(22998)
北京(21234)
经济学(21143)
(19681)
(19501)
师范(19477)
经济学院(19398)
财经大学(18846)
基金
项目(100918)
科学(77843)
基金(72772)
研究(72326)
(63169)
国家(62662)
科学基金(52690)
社会(44953)
社会科(42628)
社会科学(42610)
(39242)
基金项目(38816)
自然(34153)
教育(33489)
自然科(33325)
自然科学(33312)
(33092)
自然科学基金(32720)
资助(30826)
编号(29982)
成果(24886)
(23018)
重点(22536)
(21187)
(20385)
课题(20026)
科研(19985)
教育部(19481)
大学(19304)
创新(19170)
期刊
(70327)
经济(70327)
研究(46022)
中国(27933)
(26703)
(26375)
学报(25975)
科学(22374)
(20819)
金融(20819)
大学(19107)
管理(18654)
学学(18055)
农业(16719)
教育(13185)
技术(13082)
财经(12827)
经济研究(11077)
(10906)
业经(10876)
问题(10018)
理论(9302)
(9281)
统计(8676)
技术经济(8590)
实践(8558)
(8558)
(8217)
(8065)
商业(7520)
共检索到234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梁维和  
等额本息还款法是国际上常用的一种消费贷款还款方式。由于是每期还款一次,每期支付所有本金在本期所产生的利息后再还一部分本金,因而,其复利本质不易被人们觉察。通过研究,本文向读者详尽地剖析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的复利政策,并揭示其实质与内涵。同时,本文研究发现,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两种不同方式计算出应归还的贷款本金金额和所支付的贷款利息金额两种截然相反的构成,并探讨了产生这一矛盾性结果的根源,以及个贷还款自始至终每期还款所含本金逐步减少的事实。由此可能导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和不良消费信贷金额统计差异。此外,本文还分别研究两种计算方法下的提前还款等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良财  
文章基于货币时间价值理论对住房贷款中两种最常用的还款方法———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和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从节省利息、可得贷款总额、贷款利率上升时还款以及提前还贷四个角度论述了这两种还款方法的利弊。最后,给出了两种还款方法所适用的购房群体,对贷款购房者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疆  游江  
近年来,提前还款成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提前还款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出发,重点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前还款的现状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福林  贾生华  
本文分析了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的现状、成因与风险的表现形式,介绍了国外银行管理提前还款风险的三种基本模式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新平  邓琳  闫妍  
本文以国内某商业银行省级分行2015年的1 184笔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作为资金池,并以该资产池为基础发行RMBS。本文研究表明,国内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居民提前还款行为与国外文献中描述的情况差异很大,因此国内在为RMBS的定价时不能简单套用国外的提前偿还模型。我们首先对资产池中居民的提前还款行为进行分析,得到居民提前还款时间的概率分布,基于agent模拟借款人的还款行为,从而预测得到资金池未来各期的预期现金流收入。利用SV模型拟合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曲线,将预期现金流折现,实现对RMBS的定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迪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多多少少地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的,那么进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亦是如此。而且,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所存在着的风险还不是一点半点的,而是很大的,具有多个种类的风险。现在,就大概地来阐述、罗列和分析一下。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违约风险首先要阐述的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第一类风险,即违约风险。违约风险,其实就是指贷款人由于一些客观的或者主观的原因及环境影响和制约,导致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萍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虽被国内外研究和实践公认为安全性较高的信贷业务 ,但是由于其专业性很强的特点 ,需要协调好资金来源小与资金投放量大、资金来源分散与资金投放集中以及资金来源短期与资金投放长期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若处理不当 ,便会发生严重的金融震荡。本文阐述了我国住房金融的现状、风险的表现形式以及形成的根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防范对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玉霞  侯英  
近些年,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较快,已成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支柱,是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快速发展的同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还问题开始凸显。但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在个人住房贷款审核和贷后管理过程中主要关注贷款本金的安全,对提前偿还等主动违约风险关注明显不够;金融管理部门主要关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操作风险,未充分重视个人住房贷款提前偿还折射出的金融供给不足及对金融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因此,研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还行为及其影响,并制定治理对策,有助于金融管理部门、商业银行全面评估其经济效应,进行有效的风险管控,推进金融创新,提升消费者福利水平。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宇  刘洪玉  
在现代商业银行理论中,利率风险管理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本文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程度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层次单一、贷款产品模式单调等市场固有缺陷,导致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利率风险过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且潜在风险水平高、可控性差。随着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向下调整程度的加深、未来市场周期性变化特征的显化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蔓延,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蕴含的利率风险正逐步加剧。为降低利率风险、保证银行体系安全稳定运行,除了要求银行采取一些基本管理方法之外,还应当从相关政策制定、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市场拓展等基础机制上寻求解决方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施锡铨  张淼  
本文在介绍住房抵押贷款的三种还款方式即每月等额本息还款、每月等额本金还款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方式的基础上 ,对住房抵押贷款的提前还款行为从借款人和银行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通过构建博弈分析模型得出银行对住房抵押贷款提前还款加收违约金的必要性 ,并从提前还款服务成本补偿、提前还款后资金闲置损失补偿和预期收益减少损失补偿三个方面对违约金的收取标准进行了设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红  陈德棉  
文章主要从三个维度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相关变量选择进行了论述。在微观层面梳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特征变量是建立评分模型的重要步骤。文章基于借款人特征、贷款特性、房产特征三个维度构建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相关变量选择的分析框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高广春  
近十多年来,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持续上涨,2004年余额不到2万亿元,2013年不足10万亿元,2017年一季度突破20万亿元,三季度达到23万亿元与2004年比,平均每年有近一倍的涨幅。那么,如此加速的上涨的效应如何判断,未来还会这么涨下去吗本文拟从两个视角尝试进行解析,其一是对个人债务负担能力可承受性的影响,其二是对金融机构相关的风险可容忍性的影响?个人债务负担可承受性:警报已经拉响如此多的住房抵押贷款犹如洪水般涌入住户或个人财表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