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7)
2023(7837)
2022(6534)
2021(6067)
2020(5109)
2019(11506)
2018(11654)
2017(21351)
2016(11830)
2015(12915)
2014(12686)
2013(11904)
2012(10781)
2011(9678)
2010(9788)
2009(9389)
2008(9646)
2007(8376)
2006(7689)
2005(7310)
作者
(31809)
(26780)
(26617)
(25538)
(16914)
(12722)
(12057)
(10233)
(10202)
(9395)
(9211)
(9017)
(8766)
(8681)
(8594)
(8229)
(7920)
(7843)
(7787)
(7681)
(6923)
(6574)
(6374)
(6142)
(6099)
(5954)
(5909)
(5772)
(5326)
(5321)
学科
管理(39304)
(38565)
经济(38484)
(33313)
(30671)
企业(30671)
(17061)
(15923)
方法(13769)
(12397)
中国(11483)
业经(11470)
数学(11207)
数学方法(11025)
体制(10783)
(10670)
(9434)
财务(9412)
财务管理(9382)
(9096)
企业财务(8957)
(8789)
银行(8778)
(8396)
(8334)
(8089)
金融(8086)
税收(7869)
(7790)
理论(7481)
机构
大学(160868)
学院(158391)
(62892)
经济(61457)
管理(59848)
研究(55919)
理学(50760)
理学院(50163)
管理学(49372)
管理学院(49044)
中国(43474)
(36667)
(33919)
科学(32499)
(27529)
财经(27048)
中心(25713)
(25381)
研究所(24532)
(24517)
(22974)
(21624)
师范(21417)
北京(21410)
(21001)
业大(20547)
财经大学(20150)
(19508)
经济学(19442)
(17644)
基金
项目(104867)
科学(84127)
研究(78074)
基金(77728)
(68127)
国家(67606)
科学基金(58388)
社会(51003)
社会科(48202)
社会科学(48187)
基金项目(40823)
(39615)
自然(37035)
教育(36596)
自然科(36166)
自然科学(36158)
自然科学基金(35533)
(34048)
编号(31127)
资助(30147)
成果(27022)
(25876)
重点(24447)
(23982)
课题(22208)
(22187)
国家社会(21687)
(21471)
教育部(21015)
创新(20897)
期刊
(74467)
经济(74467)
研究(51675)
中国(37927)
(30990)
管理(24291)
学报(24213)
科学(22968)
教育(21458)
(20987)
大学(19267)
学学(17916)
(16716)
金融(16716)
财经(14043)
农业(13280)
技术(12690)
(12042)
经济研究(11643)
业经(11247)
问题(9180)
(8032)
财会(7573)
理论(7547)
会计(7490)
(7338)
科技(7238)
(7156)
现代(7063)
改革(6879)
共检索到251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何代欣  
预算改革承载了财税改革,乃至全面深化改革的先头任务。透明预算则成为预算改革的主要切入点。中国预算制度的公开透明,有着鲜明的历史脉络。其探索革新的演进轨迹,往往与特定时期的改革背景密切关联。如今,现代国家治理结构下的现代财政制度,对透明预算的治理机制提出了新要求。当下中国透明预算的治理特征:首先是权利运行机制的公开规范;其次是政府间条块关系的清晰合理;再次是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信息体系作用的充分发挥;最后是政府微观治理结构的建构完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海涛  
预算公开实质上就是政府行为的透明规范。它是进行依法行政、防范财政风险的需要,更是建立阳光型政府、责任型政府的需要。建立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有利于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建设法治政府。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有利于让政府接受社会监督,控制政府权力边界,规范政府权力运行,促进政府部门更加自觉地依法理财、依法决策、依法行政。2014年8月31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海燕  
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财政预算及其管理制度,有其特定内涵、发展历程、改革目标等。新一轮财税改革,围绕预算制度、税收制度、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制度这三大任务,正在有序推进。其中,预算制度改革是基础,要先行,需结合实际,重点推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泽彩  李云峰  张依群  费之光  
预算信息公开是治国理政的本质要求。为保障纳税人依法履行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强化规避"塔西陀陷阱"1的风险意识,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必须做到依法公开透明。笔者以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助力现代财政建设,贵在加强有效的制度供给。本文从制度供给的视角,认真总结了分税制以来我国预决算公开取得的成效,深入分析了预决算公开的制度性缺陷,归纳梳理了发达国家预决算公开的经验启示,创新性提出在整合"四本预算为一本预算"的基础上,加快预决算公开的法制供给、责任供给、标准供给、方式供给和绩效供给等制度设计,将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纳入预决算公开制度建设中去,特别指明,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远比现行预决算"表格式"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俊培  龚旻  
公共预算透明的核心含义是公共选择的白箱化,而公共选择的白箱化本质上需要靠制度保障,因此公共预算制度透明才是问题的关键。公共预算制度透明的基本特征是:硬预算约束、公共预算中性以及预算信息公开。这有别于已有相关研究主要关注预算信息透明的视角。本文论证了公共预算透明的制度安排,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下公共预算的透明度现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公共预算透明度不高的现状加剧了国内市场主体的消费行为和投资行为的波动幅度,整体上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这为我国关注建构透明的公共预算制度提供了经验上的支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课题组  王元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一系列改革和政策,逐步形成了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打补丁"式的形成过程使得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带有明显的过渡特征,存在较多问题,一方面是转移支付制度本身目标不清晰、功能不健全,难以有效解决纵向和横向财政失衡问题,一些应给予地方财政的补偿性转移支付数额不足或缺失;另一方面是转移支付体系还不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难以对主体功能区形成产生推进作用;此外,在具体的分配方法、计算公式、资金管理、透明度方面也有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要求,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制度统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学功  崔潮  
预算制度是财政制度的核心,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政府预算制度现代化过程中,技术工具性、完整统一性和法治监督性等特征逐步凸显。现代政府预算制度,经过先发现代化国家英国、美国长期演化,形成与经济政治发展较适应的制度体系,对各国预算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古代政府预算制度有一个长期演化过程,近代开始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的预算制度。从中外政府预算制度现代化脉络的对比中可以发现,继续强化预算的完整统一性十分必要,提升法治监督水平是当前我国深化政府预算改革的关键着力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代欣  
1.透明预算是权力运行机制的公开规范。预算制定、执行和监督都是权力运行的体现。"2014预算法修正案"重申了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基本要求,并将上一级政府预算与下级政府预算之间的汇总关系相衔接。与以往不同,无论是本级人大批准的预算、预算调整、决算、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及报表,除有保密要求部分之外,都被要求于20日内向社会公开。各级部门预算、决算的公开时间及项目,也参照此标准。这仍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外经贸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联合课题组  
许可证制度是世界各国实行管理贸易所普遍采用的一种重要的行政手段,它包括有关许可证的申请、审查、颁发、使用、效力、撤消和废止等各方面的法律制度,具有严格、简便易行、效果显著等特点。 实施许可证制度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各国政府可以通过该制度收集有关贸易统计和其他贸易信息,维护进出口秩序,为本国制定外贸政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由于许可证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任意性,因而有些国家通过许可证制度限制贸易,如规定复杂的发放程序、实施歧视性待遇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长革  
预算信息准确、及时、全面地披露,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前提,更是人大对政府预算实现有效审议的关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透明预算改革,是公共预算制度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切实需要从政府、人大、社会三个层面共同发力,从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环节着手,先易后难,逐步推进。首先在政府层面,要在改进预算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闫海  王洋  
政府性基金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工具,在我国财政收入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法治化程度较低,成为我国财政法治建设的薄弱环节。透明化治理是财政法治、财政民主对政府性基金法治构建的制度需求。根据透明化治理的要求,政府性基金设立法治应当构建专家和利益主体参与机制。为完善政府性基金开征透明化治理,我国应当推进审批信息外部流动,引入听证制度,增加征缴要件为清单形式要件,推进以理由解释为中心的实质化清单管理。以政府性基金预算公开为核心,从预算公开的范围、标准、载体和责任四个方面加强政府性基金运行的透明化治理。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朱翘楚  
随着气候变暖等全球性风险的日渐凸显,如何促进企业经营的ESG发展已经成为了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不容忽视的潮流与课题。与ESG所倡导的“环境、社会与治理”责任不同,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经历了从相关利益者理论与股东利益至上理论的争论与竞争,最终以股东利益至上为中轴,形成了一系列的责任追究与监督机制制度。回溯日本战后的公司治理制度发展,其经历了从相关利益者、股东利益至上主义到ESG嵌入的股东利益至上的转变过程,可以为我国ESG浪潮下的公司目的讨论提供有益启示。日本在营利性社会企业与双轮驱动的软法治理上,充分展现了其对舶来制度进行本土调适的过程与方法。我国有必要结合本土特点,探究是否可通过股东长期利益判断、企业负外部性责任等工具将ESG责任融入现代公司法理论之中,营利法人与非营利法人的二分法式分类是否会阻碍真正以社会责任为目的成立的企业生存与发展,如何活用软法治理引导企业及驱动投资者开展ESG信息披露与投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鹏  
预算透明是良好的财政治理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实现财政民主和有效财政监督的生命线。本文基于对预算透明的环境因素分析,提出政府预算透明度提升的动力机制,研究提升中国预算透明度的实施路径与改革措施。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军旗  
WTO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危机的表现之一是通知义务履行状况差,TPRM运行的质量也相应受到影响。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情况下成员有意不认真履行透明义务,有些情况下则需要多次适用复杂规则才能确定通知义务的范围。现有的法律责任制度无法对违反透明义务的行为形成有效制约。发展中成员履行透明义务存在一定困难,成员的法律体制和历史文化因素也对其有一定影响。美日欧等成员提出,应为不履行透明义务的行为规定行政责任。有些发展中成员则强调其能力不足,反对惩罚性措施。中国应总体上支持强化贸易政策透明机制的效能,以维护WTO多边贸易体制,建议支持适当条件下对违反透明义务的行为规定行政责任,适当简化通知义务规则,肯定和鼓励广泛的反向通知,强化对第三方资料的利用,不支持直接将未按时通知的补贴规定为禁止性补贴或视为导致严重侵害。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赞  
在当前我国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中,明确透明价格机制在改革中的意义,梳理出当前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讨论制定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的策略,有效实现透明价格机制,以便发挥价格透明机制在能源价格市场化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