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26)
2023(3170)
2022(2530)
2021(2334)
2020(1699)
2019(3695)
2018(3452)
2017(6186)
2016(3397)
2015(3668)
2014(3506)
2013(3263)
2012(2876)
2011(2571)
2010(2528)
2009(2292)
2008(2186)
2007(2075)
2006(1740)
2005(1522)
作者
(10452)
(8854)
(8727)
(8436)
(5469)
(4322)
(3889)
(3605)
(3280)
(3092)
(2975)
(2919)
(2786)
(2784)
(2702)
(2689)
(2668)
(2615)
(2559)
(2535)
(2234)
(2197)
(2111)
(1994)
(1982)
(1970)
(1915)
(1875)
(1842)
(1813)
学科
(11902)
经济(11889)
管理(9178)
(8522)
(7238)
企业(7238)
方法(5276)
数学(4351)
数学方法(4144)
(4101)
业经(3424)
(3219)
中国(3165)
(2884)
农业(2824)
地方(2289)
理论(2276)
(2256)
(2139)
财务(2129)
财务管理(2123)
技术(2078)
企业财务(2034)
(2006)
(1970)
环境(1966)
教育(1931)
人事(1906)
人事管理(1906)
(1903)
机构
学院(47698)
大学(45581)
研究(16628)
管理(16214)
(15162)
经济(14719)
理学(14039)
理学院(13840)
管理学(13363)
管理学院(13294)
科学(12196)
中国(12173)
(10909)
(9874)
(9126)
业大(9104)
农业(8879)
研究所(8403)
中心(7562)
(7257)
(6956)
技术(6757)
(6294)
北京(6252)
(6223)
(6076)
师范(5993)
财经(5893)
科学院(5859)
(5805)
基金
项目(34333)
科学(26376)
研究(24012)
基金(23696)
(21875)
国家(21700)
科学基金(17858)
(14414)
社会(14150)
社会科(13380)
社会科学(13373)
(12436)
自然(12022)
基金项目(11907)
自然科(11757)
自然科学(11756)
自然科学基金(11502)
教育(11032)
编号(10089)
资助(9610)
重点(8111)
成果(8056)
(7883)
课题(7427)
(7415)
计划(7401)
创新(6917)
(6792)
科研(6604)
科技(6600)
期刊
(17049)
经济(17049)
研究(11619)
(11109)
学报(10640)
中国(9862)
科学(8135)
农业(7786)
大学(7327)
学学(7102)
教育(6139)
管理(6097)
(5538)
技术(4705)
(3811)
统计(3767)
业经(3466)
业大(3257)
(3215)
(3167)
金融(3167)
(3016)
决策(2918)
农业大学(2774)
经济研究(2661)
科技(2590)
财经(2428)
职业(2339)
技术经济(2319)
中国农业(2192)
共检索到684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毛建昌  张世煌  李向拓  
阐述了玉米近交衰退的理论基础,强调了加性遗传效应对杂种优势的作用以及穗部性状的配合力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了系谱法不同世代家系的测交产量与家系世代的关系。提出了采用系谱法与家系内小群体轮回选择相结合的选育方法,并从S3家系开始进行家系内轮回选择和选育高产、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的技术方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江民  李雁  李槐芬  
采用Griffing方法4 模型Ⅰ,对7个自交系10个性状进行配合力的研究。其结果表明, 一般配合力的效应值及特殊配合力的效应值在同一亲本的性状之间或同一性状在不同亲本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异。4113、7922、云143、云146在多数性状中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高。就单株粒重而言, 4113、云143、云146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 4113在单株粒重方面具有较小的特殊配合力方差, 表明它能将高产性能稳定地遗传给子代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伯陶  蒋有绎  李春红  陈海林  赵克勇  孟祥启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对6个玉米自交系组配成的15个单交种的单株粒重配合力和花培出愈率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个自交系中京4380的单株粒重一般配合力(gca)最高,出愈率的gca较高,而B670的单株粒重gca最低,但出愈率的gca却很高;单株粒重的gca与出愈率的gca两者不呈正相关;京4380×B670这一单交种在15个杂交组合中出愈率最高,花培反应最强。因此在进行玉米花培育种时,如果选用含有出愈率gca较高的亲本自交系的组合作材料,会有较高的出愈率,有可能培育出高配合力的花培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爱花  韦新兴  吴永升  陈国品  郑德波  莫润秀  邹成林  黄开健  谭华  
选用具有Suwan血缘的25个自交系作为被测系,以温带自交系掖478、黄早4、MO17、丹340作测验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出F1杂交组合100个。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11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并估算群体遗传参数。结果表明,Su2-6-5-1、Su2-2-2-2、Su124、Su137-3、Su102、SW93-2-2-2、SW98-1-2自交系在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大部分表现为正值,其综合性状较好,利用它们作亲本,较容易组配出强优势组合。而Su119-1、Su127和Su5-8-2综合性状表现较差,需改良后方能利用。对于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表现为较大正效应值的组合有S...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琴  刘纪麟  熊秀珠  
用8个配合力不同的玉米测验种测定了6个待测系的配合力,结果表明,亲本自交系的GCA与SCA都对杂交种的产量有着重要作用,且二者的作用是平行的,不能相互代替。为此,提出了综合评价玉米自交系GCA与SCA的指标“gi'+Ssi'”,称之为“总配合力效应”,并验证了这一指标的可靠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雪  胡学爱  杨荣  梁燕  刘世建  卢双才  
以四川省雅安市玉米研究开发中心近年来育成的部分玉米新自交系和骨干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其主要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所表现的配合力不同,同一个自交系不同性状间和同一个性状不同自交系间的配合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自交系YA3729、YA3237、YA8201和YA8801能显著改进F1的产量,其产量配合力显著高于平均效应,属于高配合力自交系,用其作亲本易组配出高产杂交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易红华  蔡治荣  周胜  周茂林  陈荣丽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重庆市选育的8个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所表现的配合力不同,同一自交系不同性状间和同一性状不同自交系间的配合力存在一定差异;自交系S181和N805是较好的亲本,可配制出高产的优良组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安贵  陈泽辉  祝云芳  郭向阳  李娟  赵丽  胡兴  兰琴英  
为了给温带血缘玉米自交系和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作为耐密植育种资源利用提供参考,以5个美国温带血缘玉米自交系为母本和5个生产上应用较好的热带种质玉米自交系为父本,按NCⅡ设计组配25个杂交组合,研究不同密度对其配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3种种植密度条件下,10个玉米自交系中S273和QB193的一般配合力效应随密度增加而增加,J106和449随密度增加而下降,QB1148在3种密度条件下均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在中密度条件下,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的自交系有3个,较低的自交系也有3个。②25个组合中,有3个组合的特殊配合力效应随密度增加而增加,有5个组合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在中密度条件下,特殊配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渝生  
按Griffing方法4模型Ⅰ,研究8个玉米自交系的28个完全双列杂文组合6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同一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在不同自交系间有很大差异,在同一自交系不同性状间屯有一定差异。在卢量方面,云248的一般配合力最高,特殊配合力以云147最高。一般配合力高的亲本易产生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但也不排除从一般配合力都不高的双亲获得较高特殊配合力组合的可能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远春  石永刚  黄宜祥  
导入热带种质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改变现有亲本自交系遗传基础狭窄的途径之一。鉴此,对5份温带自交系、4份导入了热带种质的温带自交系和1份热带种质自交系进行了双列杂交试验,评价籽粒产量、穗长、株高等10个主要性状的GCA和SCA。结果表明,在籽粒产量等多数性状上GCA效应值高的有87001、S37、200B和373-6等;SCA方差(σ_(si) ̄2)值小的有87001和200B;(σ_(si) ̄2)值大的有48-2、478、7851和87002等。以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表明,10个自交系可划分为3类,即87002、7851、478、373-6和3732-3为一类群:7854和200B为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段智利  杨晓婷  陈洪梅  希从芳  汪燕芬  王晶  李建宾  
以4个优良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9个优良温带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36个杂交组合,在云南省昆明、曲靖和德宏3个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田间鉴评,研究其9个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热带自交系CRN3760-1-2-2-1-1-2的产量GCA效应值最高,其次是YML46、[阿1112×T(5003×云146)]##-1-1-1-1-B、2870263-4-2-1-B-B-BB-B、IRF321、8723、23X等自交系,都具有显著的产量GCA正效应值,是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渝生  李本逊  赵磊峰  周苏文  谢世清  
1996~1997年对云南省南部热区冬玉米高产栽培的机理和配套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产田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各叶叶面积、光合势都显著地超过普通田。建立了密度与产量、施肥量与产量的非线性回归方程。高产田的纯收入也较普通田的高。根据上述结果提出了一套冬玉米高产栽培的综合配套技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燕  谭登峰  李建  潘光堂  
以9份北方选系和8份南方选系,按NCII设计组配72个杂交种,分别在北京和雅安两个日照长度环境下进行田间试验,比较分析我国南、北方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的单株产量以及各系单株产量配合力在两种日照条件下的表现。结果表明,两种日照条件下均有部分杂交种表现出较高的单株产量水平和对照杂种优势,"北方系×南方系"这一组配模式不仅可在南方玉米区利用,也可利用于北方玉米区玉米育种。多数自交系的产量配合力在两种日照长度环境下表现不一致,具有不稳定性;YA8210、18-599、7922等自交系有较高的、稳定的单株产量配合力表现;YA8201为具有新颖种质的热带种质自交系,有较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永升  邹成林  黄爱花  郑德波  谭华  韦新兴  莫润秀  黄开健  莫芳华  
以6个玉米南方锈病抗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双列杂交试验设计方法Ⅱ组配15个杂交组合,对玉米自交系南方锈病抗性进行配合力分析,并估算群体遗传参数。研究结果表明,6个自交系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差异显著,自交系沈139 GCA效应为最大负效应,其次是齐319、双M9和X178;黄C和黄早四表现正的GCA效应。结合杂交组合实际抗病性表现与特殊配合力(SCA)效应进行分析,双M9所组配的各组合抗性表现和SCA效应均较好。群体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该性状广义遗传力为82.54%,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存在一定的非加性效应,性状表现受环境影响较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邱正高  祁志云  雷开荣  袁亮  张亚勤  柯剑鸿  吴红  杨华  
以13个不同类型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按格林芬方法Ⅱ遗传交配设计,分析了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采用SSR标记对这13个自交系及5个对照自交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CML162、S181、HN06-10、S147、掖478综合性状配合力表现优良;控制轴粗、穗行数、单粒厚度、百粒重、出籽率和秃尖6个性状的遗传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控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行粒数、粒长、单穗粒重7个性状的遗传以基因非加性效应为主。根据品种间的分子遗传多态性,将18个自交系划分成7个类群:丹340、渝5、HN06-10为一类;B73、掖478、京甜、CML162为一类;MO17、太191o2、青贮、S147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