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10)
2023(13406)
2022(10777)
2021(9731)
2020(7960)
2019(17929)
2018(17334)
2017(34547)
2016(18470)
2015(20332)
2014(20327)
2013(19818)
2012(18105)
2011(16394)
2010(16499)
2009(15122)
2008(15013)
2007(13699)
2006(12344)
2005(11192)
作者
(53894)
(45116)
(44791)
(42718)
(28731)
(21424)
(20387)
(17321)
(17179)
(16428)
(15384)
(15098)
(14477)
(14228)
(14049)
(13853)
(13390)
(13335)
(13139)
(12856)
(11104)
(11095)
(10958)
(10155)
(10133)
(10063)
(9981)
(9861)
(9213)
(8852)
学科
(80941)
经济(80869)
(55514)
管理(54593)
(43915)
企业(43915)
方法(33285)
数学(29342)
数学方法(29034)
(24387)
中国(22897)
(20181)
业经(19866)
地方(16868)
(16387)
农业(15722)
(14899)
贸易(14890)
(14506)
(14335)
产业(13839)
(13687)
银行(13657)
(13272)
金融(13272)
技术(13245)
(13147)
(12921)
(12576)
财务(12542)
机构
学院(268961)
大学(266377)
(118646)
经济(116372)
管理(104727)
研究(92428)
理学(90415)
理学院(89458)
管理学(88036)
管理学院(87519)
中国(70324)
(54938)
(54888)
科学(53924)
(47008)
(46099)
财经(43511)
中心(42241)
研究所(41627)
(41057)
业大(39852)
(39658)
经济学(37118)
农业(36821)
北京(34213)
经济学院(33499)
(33487)
师范(33143)
(33122)
财经大学(32428)
基金
项目(179141)
科学(143663)
基金(132579)
研究(130456)
(115799)
国家(114843)
科学基金(99503)
社会(86284)
社会科(82160)
社会科学(82137)
(70075)
基金项目(69318)
自然(63739)
自然科(62370)
自然科学(62356)
自然科学基金(61334)
教育(59725)
(58549)
资助(54141)
编号(51049)
成果(40917)
重点(40455)
(40335)
(40093)
(37865)
国家社会(36363)
课题(35945)
创新(35371)
教育部(34911)
人文(34161)
期刊
(132303)
经济(132303)
研究(82317)
中国(52602)
(43252)
(41268)
学报(40840)
管理(39893)
科学(38969)
大学(31737)
学学(30160)
(30071)
金融(30071)
农业(29109)
教育(26352)
业经(23613)
经济研究(23040)
财经(22511)
技术(22248)
(19539)
问题(17547)
(15191)
(14406)
商业(14335)
技术经济(13751)
现代(12422)
国际(12208)
统计(12193)
科技(12182)
(12065)
共检索到402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蔡艳  
本文基于2007-2020年流通产业省级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选择性产业政策对流通产业升级的影响,并揭示要素市场化与配置效率的链式中介效应。双向固定效应检验发现:选择性产业政策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控制相关变量后,选择性产业政策促进流通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结构高级化的影响不显著。独立中介效应检验发现:要素市场化和配置效率在选择性产业政策影响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中均存在独立中介效应;要素市场化的调节效应均为正;要素配置效率在结构合理化中的调节效应为正,在结构高级化中为负。链式中介效应检验发现:选择性产业政策通过提高要素市场化水平抑制要素配置效率的链式中介渠道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生正向影响,对结构高级化产生负向影响;存在三条链式路径:“选择性产业政策→要素市场化→产业升级”(控制要素配置效率)、“选择性产业政策→要素配置效率→产业升级”(控制要素市场化)和“选择性产业政策→要素市场化→要素配置效率→产业升级”,其中路径三的中介效应最大,路径二的中介效应最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常尚新  
本文基于200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创新要素空间配置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从消费需求与制度变革的中介视角检验其促进流通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研究发现,创新要素空间配置显著促进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其中人力要素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正向改善均明显高于资本要素;创新人力要素空间配置对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消费需求和制度变革的双重中介效应,创新资本要素空间配置存在单一的消费需求中介效应。基于实证结论,文章提出破除创新要素空间配置中的区域制度性壁垒,以及拓展创新要素空间配置渠道等对策,以科学引导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中的创新要素流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彭伟辉  宋光辉  
当前,世界正处于第五次技术革命由导入期向拓展期的转折点,我国也处于技术赶超的关键阶段,产业政策在推动产业升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功能性产业政策与选择性产业政策分类视角看,二者对我国产业升级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政策效果受到地区市场化水平的影响。选择性产业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兼容特征,保证了伴随我国市场化水平的提高,选择性产业政策依然能发挥重要作用。政策制定的部门分工导致我国政策协调性较差,提高功能性产业政策与选择性产业政策协调性成为政策改革的重点内容。本文以我国主要城市为样本,通过考察1999~2009年产业政策对城市产业升级的影响,对上述论点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一致性结论。
[期刊] 求索  [作者] 黄少安  张华庆  
信息基础设施是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支撑。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使要素的线上流动和配置成为可能,区块链为要素线上化提供两大基础性保障功能,即增强数据的可信性和共享性,这既可确认在线上流动的要素价值,又最大化其价值实现。区块链上的交易应用智能合约,缩短了交易全流程的签约时间,降低了签约后再协商的可能性。这一变革性交易模式提高了一次性交易的有效性,降低了专用性投资对契约关系的限制,并从源头上提高违约成本、约束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增强合同的完备性、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以技术和制度来替代原科层组织如企业在节约成本、降低风险中的作用,从而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丽  
在中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在“十四五”期间再次强调要进一步挖掘市场发展潜力,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和优化相关产业政策。企业投资行为受多种内外部因素影响,要利用国家产业政策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引导作用,减少环境因素对企业投资的制约。本文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和理论成果,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引入融资约束作为中介变量,实证分析产业政策对流通企业投资效率的直接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的中介机制,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关建议。实证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对流通企业投资不足行为表现出了显著的缓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的投资效率。基于产业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间接影响机制,以融资约束为中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在产业政策对流通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中,融资约束具有显著的中介传导机制,说明产业政策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对流通企业投资效率产生了正向影响。以企业所有权性质不同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产业政策对私营企业投资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对于国有企业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说明产业政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效应与企业特征存在一定关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柳江  程锐  
交易效率、市场化与流通产业是紧密相连的三个概念,本文利用1997-2009年省级数据,分时段、分地区地进行面板数据回归研究,实证分析发现交易效率的改进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流通产业的发展起着正向促进作用,地区间交易效率与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对流通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交易效率水平与市场化程度越高对流通产业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因此,提高交易效率与市场化程度是促进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蕾  艾新宇  
本文利用2015-2019年386家流通企业数据,分别从经营效益、经营者业绩两个角度,实证研究要素市场化配置、供应链弹性对流通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要素市场化配置、供应链弹性能提高流通企业经营效益,有利于经营者业绩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对物流业经营效益的积极影响最大,对零售业、批发业、餐饮业与旅游业经营效益的正向作用依次降低;供应链弹性对物流业经营者业绩的正向影响最大,对零售业、餐饮业、批发业与旅游业经营者业绩的促进效益逐步降低。未来应从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改革、供应链弹性能力提升与供应链协作商务构建方面发力,助力流通企业绩效落地管理和目标实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林   黄立军  
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检验了要素市场化配置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够显著提升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够通过推动人力资本流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要素市场化配置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在东中部地区、资源禀赋型地区以及高城镇化水平地区更显著。空间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要素市场化配置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据此,应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激发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活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助推全国统一要素市场建设;制定要素差异化配置方针,破除区域间要素流通壁垒,以期对提升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有所助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霞   陈玲玲   尚婷  
本文在对数字普惠金融、创新要素配置和流通产业链韧性展开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三者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产业链韧性具有正向驱动作用,但在不同区域存在异质性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对人力创新要素配置和技术创新要素配置具有正向驱动作用,对人力创新要素配置的驱动作用明显强于对技术创新要素配置;创新要素配置在数字普惠金融与流通产业链韧性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提出推动普惠金融业务数字化转型、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水平、促进流通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政策建议,强化流通产业链韧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婷婷  
商贸流通产业的空间非均衡态势已经日益凸显,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从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的角度出发,使用2000-201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市场环境、产业政策对商贸流通产业地区差异影响。结果表明:市场环境的改善能够有效促进地区商贸流通产业差异性降低,分样本回归进一步证实东部地区市场环境对商贸流通产业差异性的影响力度更大,中西部地区影响力度相对较小。产业政策能够有效促进地区商贸流通产业差异性降低,而东部地区的回归系数明显高于中西部,说明产业结构水平较高的地区对于降低商贸流通产业差异性系数的力度也就越大。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人口红利、外商直接投资水平提升能够有效促进地区商贸流通产业差异性降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家明  冯连勇  李波  林承耀  
文章以2006—2020年我国31个省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基础数据为研究样本,将经典TOPSIS模型改进为PFHWD-TOPSIS模型对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进行测度,进一步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方法、σ收敛与β收敛模型对区域差异及其来源、分布动态演进及收敛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各省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总体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东部地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差异的σ收敛特征并不显著,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追赶效应”;GDP、科技发展水平、城镇化率、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开放水平对全国及三大地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的影响呈现异质性特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薛澜  蒋凌飞  
近年来,学术界和政策界关于产业政策的成效利弊开展了激烈讨论,但对产业政策的讨论只有放到特定经济社会背景与具体的制定和实施背景下才有参考意义。中国2009年以来采用选择性产业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就为这样的讨论提供了鲜活案例。国家产业政策制定者通过一系列选择性较强的产业政策来影响纯电动乘用车的技术选择和市场路径。我们的研究发现,在纯电动乘用车这个关键的细分技术领域中,国家政策支持的产业路径经过曲折过程才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同时其限制的路径也发展出了庞大规模。实证分析发现这个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钱雪松  康瑾  唐英伦  曹夏平  
近年来,如何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中国2009年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为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选择性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这一冲击导致实验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显著下降;而且与选择性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政府直接干预手段发挥作用的经济直觉一致。基于地区和所有制视角的分组检验显示:(1)与政府干预程度较弱地区相比,政府干预程度较强地区企业受产业政策影响相对更大;(2)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受产业政策影响相对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与对照组企业相比,产业政策冲击导致实验组企业投资对投资机会的敏感程度下降,而且该效应对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强地区及国有企业而言更为显著。这揭示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通过资本配置效率渠道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施加了影响。本文不仅识别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厘清产业政策导致实际经济效应的作用机理,而且对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广子  刘力  
基于上市公司逐笔银行贷款合约数据,本文考察了产业政策对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上市公司处于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行业时,公司所拥有的政企关系对银行贷款合约制定的积极作用会更大,全要素生产率对银行贷款合约制定的积极作用会更小,基于分省产业政策以及上市公司全部贷款数据的分析进一步确认了上述结论。从影响因素来看,当上市公司为国有企业、所在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越高、法治环境越差时,产业政策的影响会越明显。本文的证据表明,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为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改善产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能够提升产业政策指导下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