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24)
- 2023(14060)
- 2022(12266)
- 2021(11675)
- 2020(9570)
- 2019(21913)
- 2018(21606)
- 2017(42408)
- 2016(22929)
- 2015(25552)
- 2014(25681)
- 2013(25107)
- 2012(23115)
- 2011(20804)
- 2010(20784)
- 2009(19047)
- 2008(18394)
- 2007(15915)
- 2006(14177)
- 2005(12237)
- 学科
- 济(91753)
- 经济(91662)
- 管理(65789)
- 业(61816)
- 企(50824)
- 企业(50824)
- 方法(40518)
- 数学(34439)
- 数学方法(33998)
- 农(25690)
- 中国(23438)
- 财(22444)
- 地方(22048)
- 业经(20469)
- 学(19988)
- 农业(17314)
- 贸(16419)
- 贸易(16414)
- 易(15915)
- 制(15687)
- 理论(15543)
- 环境(15035)
- 和(14697)
- 务(13941)
- 策(13928)
- 技术(13913)
- 财务(13876)
- 财务管理(13854)
- 银(13330)
- 银行(13296)
- 机构
- 学院(323603)
- 大学(321948)
- 管理(131450)
- 济(127016)
- 经济(124160)
- 理学(114093)
- 理学院(112833)
- 管理学(111023)
- 管理学院(110437)
- 研究(107499)
- 中国(79193)
- 京(67986)
- 科学(67492)
- 财(58536)
- 所(52910)
- 农(49214)
- 中心(48568)
- 研究所(48435)
- 财经(47068)
- 业大(47064)
- 江(46711)
- 范(45085)
- 师范(44751)
- 北京(42925)
- 经(42800)
- 院(39914)
- 农业(38414)
- 州(38347)
- 经济学(37126)
- 师范大学(36192)
- 基金
- 项目(225019)
- 科学(178025)
- 研究(167054)
- 基金(163121)
- 家(141409)
- 国家(140218)
- 科学基金(121004)
- 社会(104904)
- 社会科(99368)
- 社会科学(99346)
- 省(87757)
- 基金项目(87204)
- 自然(78750)
- 自然科(76824)
- 自然科学(76811)
- 教育(76226)
- 自然科学基金(75395)
- 划(73924)
- 编号(69217)
- 资助(67044)
- 成果(55631)
- 重点(50186)
- 部(49552)
- 发(48813)
- 课题(47157)
- 创(46520)
- 创新(43290)
- 教育部(42516)
- 科研(42487)
- 国家社会(42451)
- 期刊
- 济(138817)
- 经济(138817)
- 研究(93961)
- 中国(55833)
- 学报(47600)
- 科学(46273)
- 管理(45770)
- 农(44350)
- 财(41455)
- 教育(36381)
- 大学(36106)
- 学学(33940)
- 农业(31093)
- 融(27251)
- 金融(27251)
- 技术(26681)
- 业经(24266)
- 财经(21558)
- 经济研究(21551)
- 经(18372)
- 问题(18098)
- 图书(16558)
- 资源(15651)
- 科技(15556)
- 理论(15485)
- 业(15154)
- 技术经济(14972)
- 现代(14624)
- 商业(14426)
- 实践(14328)
共检索到462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春晓 于海波 屠金歌 李辉
认识引导旅游者的决策过程,是旅游目的地管理的核心问题。然而,现有的旅游目的地决策研究大多是静态横切面研究,并未深入挖掘整个决策过程中游客偏好的动态变化。本研究选取单身青年游客作为调查对象,基于选择域理论对其决策过程进行动态跟踪调查,并首次增加了旅行后的访谈设计,最终获得了31个完整的旅游目的地决策纵向访谈样本。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比较性分析,提炼出了未来激活域、后期拒绝域以及即兴域三个新的选择域,构建了三阶段合计11个选择域的旅游目的地决策动态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进一步的语义网络分析,揭示了影响游客决策因素的动态变化特点:从多元核心到单一因素主导的聚拢过程(多元—时间—交通),从抽象层次向具体细节过渡的具象过程,以及从正向吸引性因素到情境限制性因素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定位、服务改进和营销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家镜 万秋 刘悦 Christina G.CHI
近年来,负面事件层出不穷,在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旅游目的地遭遇严重的形象危机。辨识负面事件类型,洞悉负面事件影响机制及动态变化,采取适配性应对策略,是化解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危机的关键。文章基于信任理论和情境危机沟通理论,通过3个情境实验,从动态视角考察负面事件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旅游目的地负面事件包括能力型负面事件和道德型负面事件。其中,能力型负面事件通过能力信任降低旅游目的地评价,道德型负面事件通过善意信任降低旅游目的地评价。并且,相对于能力型负面事件,道德型负面事件的负面影响更大。能力型负面事件发生后,旅游目的地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回升,而道德型负面事件发生后,旅游目的地评价持续处于低位。根据负面事件的影响趋势,对于能力型负面事件,旅游目的地商家在事件发生第2天正面应对效果最佳;对于道德型负面事件,旅游目的地政府在事件发生第2天正面应对效果最佳。文章引入时间维度,为负面事件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旅游目的地危机处理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丽霞 赵现红
为了提高我国国际旅游的产业化水平,以入境旅游典型区域收集的第一手数据为基础,应用计算机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入境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旅游交通、旅游服务和设施等促成因素构成了目的地选择的核心影响因素;产品价格、旅行时间和旅行距离等限制性因素的作用位居第二层次;而旅游景区、东道主好客性等核心吸引物的作用最小。由于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和旅游者个体特征的差异,欧美等洲际客源在选择目的地时更多地考虑吸引物因素;而洲内客源则更多地考虑限制性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红
长期以来旅游线路设计主要是旅行社关心的问题,线路中的服务要素和节点的选择主要是基于成本和需求因素的选择。但从本质上看,旅游线路实质上是游客在目的地的停留空间和消费空间的选择与组合,因此这些停留和消费空间即为线路节点。线路节点选择不仅制约着外来旅游者在区内的消费规模和消费水平,还直接关系到目的地区域的资源开发、线路产品的创新、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和目的地的营销。因此,重视区域旅游线路的节点规划布局,对促进目的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赖胜强 唐雪梅 朱敏
本文从网络口碑的视角研究社区留言对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以浙江省2007年的各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人数的数据和国内两个旅游网站上的网络口碑信息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法研究了网络口碑数量、口碑态度和口碑质量与旅游景区接待数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评论、旅游博客的数量以及图片数量等与景区接待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评论评分和评论的质量等与景区接待量的正向关系不显著。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网络口碑 旅游行为 口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琼达 赵宏杰
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建构的研究多数以微观经济学、认知心理学与市场营销学等为基础理论,较少从个体与地方感情连结的视角探讨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行为。文章以旅游目的地选择为研究主轴概念,结合地方情感概念中的旅游目的地意象和地方依恋,根据研究文献梳理结果、基础理论界定模型建构的路径变量与逻辑框架,进而提出基于地方情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及模型过程步骤。文章建构模型表明,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始于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形成,随着整体认知意象的深化,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将产生地方认同感,再通过选择决策行为选择意向的旅游目的地从事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星群
通过对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滨海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及选择行为进行大规模问卷调查发现,虽然不同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组别的受访者对滨海旅游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中多个指标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但受访者组别(潜在旅游者、旅游者)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选择滨海旅游目的地时,旅游者更重视旅游体验,而潜在旅游者更关注旅游目的地形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岚 许志晖 丁登山
本文利用1995~2003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资料,采用亲景度分析法,分析了台胞对大陆60个旅游城市选择的空间偏好的变化,等结果为台胞大陆旅游市场预测及营销提供新的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阿敏 吴晋峰 王君怡
旅游经验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作用尚缺乏系统研究。文章基于一手数据,以到访过西安的中国国内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对目的地形象多个维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认知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抽象属性的评价更客观,对目的地旅游吸引物维度的评价更积极。(2)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情感形象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情感体验更积极正面。(3)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是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的影响因素。经验丰富的旅游者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更强烈。(4)非特定目的地旅游经验不是刻板形象、独特形象、整体形象和旅游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岚 李晏墅 侯国林
本文通过查阅国外近20年来关于旅游者重游决策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分析旅游者重游行为的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尤其是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感知评价是影响旅游者重游的主导因素的讨论,分别从旅游经历、感知价值、感知形象以及满意水平等方面进行评叙,概括了具有市场营销与管理应用价值的结构模型,延伸了质量———满意度———行为倾向的基本范式的理论内涵。最后,结合国内旅游者重游行为的研究现状,对今后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旅游者 感知评价 重游决策 结构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岚 周年兴 赵金凌 周玮
随着旅游业竞争加剧,不同旅游地已经将提升初游者和重游者的数量作为主要的目标。因此,重游者数量的提升也成为目的地营销的重要目标。本文就近20年来境外学者对重游决策行为研究进行总结,分析了旅游者重游行为的动机和影响要素,重点就学者应用较多的结构模型进行分类梳理,主要有旅游者动机与满意度及忠诚度模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重游决策模型以及4个重游决策行为的复合结构模型,包括重游意向预测决定因素模型、重游空间行为的模型、质量对满意度及行为倾向范式的结构模型和旅游目的地属性对行为倾向影响模型。综合来看,境外学者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不同的分类标准,就重游者的决策行为模型开展了较为丰富的实证分析和探索研...
关键词:
旅游 重游决策 结构模型 综述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刘梦晓 袁勤俭
本文选取自然类、人文类和主题公园类共6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微博用户发表的旅游目的地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情感倾向和评价角度等方面探究了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正面和负面微博形象,并提出"借助微博获取游客反馈,宣传旅游目的地形象"、"举办赛事、节事活动,展现旅游魅力"、"加强区域合作,建立整合营销机制"、"提升旅游设施要素,保持旅游形象特色"等微博形象提升策略。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景区 微博 形象 内容分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田代贵
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是重庆市"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根据重庆旅游业现有发展基础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文着重从建设三大国际目的地、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创新体制机制等三大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
国际知名 旅游目的地 旅游品牌 制度创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田代贵
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是重庆市"十三五"期间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任务。根据重庆旅游业现有发展基础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本文着重从建设三大国际目的地、打造七大国际旅游品牌、创新体制机制等三大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
国际知名 旅游目的地 旅游品牌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现红
以2008年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桂林、昆明等热点旅游城市收集的一手数据为基础,应用描述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手段,系统分析旅华游客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旅游交通、服务和设施等促成因素构成了目的地选择的核心影响因素,价格、时间和距离等限制性因素的作用位居第二层次,而旅游景区、东道主好客性等核心吸引物的作用最小。此外,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和旅游者个体特征的差异,欧美等洲际客源选择目的地时更多地考虑吸引物因素,而洲内客源更多地考虑限制性因素。
关键词:
入境旅游 目的地选择 促成因素 限制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