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27)
2023(16267)
2022(13672)
2021(12781)
2020(10937)
2019(25195)
2018(24562)
2017(46913)
2016(25331)
2015(28518)
2014(28207)
2013(28086)
2012(25698)
2011(23126)
2010(22765)
2009(21342)
2008(21303)
2007(18625)
2006(15804)
2005(13968)
作者
(74440)
(62457)
(62379)
(59165)
(39765)
(30289)
(28304)
(24527)
(23717)
(21932)
(21312)
(20940)
(19674)
(19632)
(19461)
(19450)
(18860)
(18592)
(18072)
(18034)
(15505)
(15310)
(15094)
(14206)
(14149)
(14002)
(13819)
(13481)
(12591)
(12322)
学科
(108999)
经济(108884)
管理(75470)
(74231)
(61349)
企业(61349)
方法(55791)
数学(50504)
数学方法(50016)
(30555)
中国(28536)
(27390)
(23208)
贸易(23197)
(22618)
业经(21611)
(20826)
(20745)
(20585)
财务(20538)
财务管理(20496)
企业财务(19588)
农业(17979)
(17584)
银行(17530)
(17509)
金融(17506)
地方(17060)
(16608)
技术(15434)
机构
大学(371677)
学院(368657)
(160270)
经济(157518)
管理(145704)
理学(126869)
理学院(125551)
研究(123877)
管理学(123541)
管理学院(122880)
中国(96311)
(76475)
科学(74976)
(72784)
(65368)
(62441)
财经(59608)
中心(57534)
业大(57135)
研究所(57000)
(54479)
农业(52096)
(51833)
经济学(50580)
北京(47731)
经济学院(45907)
财经大学(44808)
(44030)
(43473)
师范(42874)
基金
项目(252454)
科学(199772)
基金(188922)
研究(175737)
(167163)
国家(165871)
科学基金(142472)
社会(115207)
社会科(109584)
社会科学(109552)
基金项目(99558)
(95443)
自然(94966)
自然科(92852)
自然科学(92821)
自然科学基金(91254)
(82126)
教育(80934)
资助(78366)
编号(67322)
(57243)
重点(57093)
成果(53130)
(52714)
(52711)
科研(49774)
创新(49455)
教育部(49226)
国家社会(49210)
大学(47436)
期刊
(161884)
经济(161884)
研究(102233)
中国(63209)
学报(62098)
(58176)
(56829)
科学(56286)
管理(51588)
大学(46355)
学学(44368)
农业(38105)
(35615)
金融(35615)
财经(30248)
技术(29868)
经济研究(27885)
教育(26946)
(25870)
业经(24962)
问题(22126)
(21422)
(20521)
统计(19460)
技术经济(18679)
(18083)
(17626)
国际(17598)
理论(17322)
世界(17010)
共检索到526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俊玮  王一鸣  
股权溢价之谜与无风险利率之谜在不同市场具有不同的表现。从时间频度、消费变量和效用偏好三个选择维度出发,系统探讨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后发现:时间频度的选择偏误容易得到异常的时间贴现率,影响无风险利率之谜的结论;而时间频度和消费变量的选择偏误还容易导致中国市场风险厌恶程度的高估,影响股权溢价之谜的判断;在HFU与GEU偏好下,中国既不存在股权溢价之谜,也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总体上看,不同于西方成熟市场,中国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并且,虽然存在基础意义下(CRRA偏好)的股权溢价之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俊伟  王一鸣  
股权溢价之谜与无风险利率之谜在不同市场具有不同的表现。从时间频度、消费变量和效用偏好三个选择维度出发,系统探讨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后发现:时间频度的选择偏误容易得到异常的时间贴现率,影响无风险利率之谜的结论;而时间频度和消费变量的选择偏误还容易导致中国市场风险厌恶程度的高估,影响股权溢价之谜的判断;在HFU与GEU偏好下,中国既不存在股权溢价之谜,也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总体上看,不同于西方成熟市场,中国不存在无风险利率之谜;并且,虽然存在基础意义下(CRRA偏好)的股权溢价之谜,但稳健性不足。因此,能否准确刻画中国投资者的偏好,成为股权溢价之谜是否稳定成立的关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游家兴  
股权溢价之谜和无风险利率之谜的存在集中反映了收益与风险不对等的关系,对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定价思想构成强有力的挑战,是消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实证检验中急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中国1991年至2003年期间的证券市场为研究对象,讨论了研究方法的选择偏差对两大谜团可能产生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由于存在研究方法的选择偏差,两大谜团存在与否的结论本身不具备很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不能为理性定价学派与非理性定价学派孰是孰非提供直接的证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世达  王镇  
投资者情绪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国股票市场中个体投资者占绝大多数的现实背景,构造衡量投资者情绪的复合指数;并将情绪复合指数作为信息变量加入条件资产定价模型中,在两步回归分析框架下,检验该模型对我国股票市场收益"异象"的解释力度。研究结果表明,包含情绪信息的条件资产定价模型能够显著解释我国股市的价值效应和动量效应,对规模效应的解释效果也大为改善,进而证实投资者情绪因素在资产定价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维奇  武翰章  
本文以2003201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反映投资者情绪的综合指数,结合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分析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市场误定价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股票市场整体存在误定价,在模型加入情绪因子后,股票的误定价消失,表明投资者情绪确实与股票市场的误定价有关。进一步分析得出,投资者情绪与投资组合的超额收益正相关;我国股票市场的资产价格与基准相比存在被高估的情况;乐观的投资者情绪是股票市场误定价产生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瑞安  张金林  
文章基于信息效率理论,研究股票期权交易对中国股票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选取中国A股市场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上证50指数成份股的日交易数据,通过比较分析上证50指数成份股与上证180指数成份股之间定价效率的差异,以及股票期权推出前后上证50指数成份股的定价效率差异,发现股票期权的推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定价效率有所改善,但其改善程度有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国茂  
本文根据红利贴现理论,采用大量统计数据,运用Gordon模型和两阶段增长模型,对上海证券交易所1997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之间的全部IPO公司的股票发行价格进行了实证分析,计算出股票实际发行价格与理论价格之差与理论价格之比,即偏离率;同时结合中国股票市场的股票发行制度变化背景,对股票发行价格偏离率的影响因素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并引进了相应的计量统计方法,从而揭示了中国股票市场IPO定价的基本特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锦功  徐尧  
从1990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在4年多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是脱胎于计划经济模式,是在短期内人工速成的市场,因此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力主做庄,恶炒个股,内幕交易等等许多不规范的运作行为。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探讨。本文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这一时期的我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我国股票市场的股价波动与宏观经济状况的关系,寻找我国股市行情变化的规律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渝  苟宇  
本文借鉴行为金融理论在资产定价领域的成果,对国外学者的实证方法进行了理论改进和拓展,并运用上海股票市场的A、B股有关交易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我国股票市场具有很高的噪声交易者风险,从而无法运用CAPM对股票进行有效定价。本文在具体实证过程中使用了相关工程技术软件和计量分析软件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处理、运算和运算结果计量分析,得出了具有统计和经济意义的分析结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静如  
本文利用深圳股票市场数据对该市场作了检验,得出CAPM模型不符合我国的深圳股票市场的结论,同时发现了深圳市场同样存在西方发达市场中普遍的小公司效应;对风险结构的分析表明,非系统风险在个股的总风险中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个股价格变动呈现发散性特征,这说明深圳市场已经具备成熟市场的某些基本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继勇  袁威  肖卫国  
本文实证分析了1998—2011年期间中国资产价格极度繁荣与极度萧条时期的流动性特征、资产价格波动的隐含信息和不同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资产价格的效果及其宏观经济影响。结果表明:流动性在资产价格极度繁荣与极度萧条时期扮演着重要角色;股票、房地产价格波动均隐含了一定程度的未来产出和通货膨胀信息;样本期间中国货币政策事实上对资产价格作出了某种程度的反应;货币总量和信贷总量分别对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效果较好,信贷总量调控能在成功抑制资产价格的同时较好地维持宏观经济稳定。本文认为中国货币政策在必要时应干预资产价格,在条件完备时甚至可以盯住房地产价格,应使用货币总量和信贷总量分别对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毓慧  
用微观调研数据分析中国股票市场非参与之谜,验证国外文献对该问题的解释:资金参与成本、认知水平,并进一步探索受教育程度、信息对认知水平的影响。实证分析从参与决策、参与深度两个层次递进展开,首先采用2SPLS克服认知水平和股市参与之间的内生性,证实了股市参与和认知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其次采用Tobit模型研究股票市场的参与深度。研究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参与受财富、教育、认知、信息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认知和信息的影响程度大于财富的影响程度,是影响中国股票市场参与的主要因素。结论凸显了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茂卫  王栎  
本文利用《新财富》2004年对中国上市公司100强的排名结果和有关上市公司的数据资料,采用Fama利French(1992,1993)的三因子模型,依据Solt和Statman(1989)对好公司和好股票的定义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即使是专业的信息交易者,在“好公司”与“好股票”间也会产生普遍地认知错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郝旭光  廉赵峰  
(一)国有股减持政策对股指的影响 国有股不流通的问题是我国股票市场的历史遗 留问题。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国有股股东与 流通股股东同股不同权的问题已经成为投资者心中 的一块心病,也是管理层顺利发展中国股票市场无 法逾越的障碍。管理层颁布国有股减持的相关政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志强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外关于上市首日定价的文献以及影响定价的因素,按流通盘大小选取三组上市公司样本,考察了上证综合指数、发行价、每股税后利润以及流通盘大小与上市首日收盘价的相关关系分析,建立了这四个解释变量与收盘价的回归方程,并从不同的方面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确信模型具有很高的可信度。研究结果表明,解释变量对三组样本的影响各不相同,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这些证据支持了首日定价的部分经验假设。本文还对上海股票市场A股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