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52)
2023(18748)
2022(16053)
2021(15287)
2020(12754)
2019(29666)
2018(29258)
2017(54930)
2016(30354)
2015(34249)
2014(34210)
2013(33196)
2012(30651)
2011(27627)
2010(27438)
2009(24870)
2008(24321)
2007(20989)
2006(18187)
2005(16113)
作者
(84364)
(70166)
(69540)
(66698)
(44809)
(33612)
(31903)
(27465)
(26740)
(25020)
(23903)
(23779)
(22176)
(22148)
(21918)
(21672)
(20881)
(20786)
(20187)
(20153)
(17500)
(17257)
(16868)
(15938)
(15652)
(15604)
(15559)
(15298)
(14082)
(13919)
学科
(118191)
经济(118061)
管理(81625)
(77408)
(63656)
企业(63656)
方法(57414)
数学(50591)
数学方法(49924)
中国(36649)
(30245)
(30078)
(27257)
业经(24751)
教育(23798)
(23123)
贸易(23113)
(22502)
理论(21351)
地方(21077)
(20817)
农业(20111)
(18876)
财务(18798)
技术(18796)
财务管理(18763)
(18445)
银行(18398)
(18331)
金融(18329)
机构
大学(427148)
学院(419963)
(169220)
经济(165770)
管理(161516)
研究(146012)
理学(140955)
理学院(139344)
管理学(136654)
管理学院(135871)
中国(105734)
(91514)
科学(88768)
(76266)
(72649)
研究所(66635)
中心(65570)
(65401)
财经(62294)
(61720)
业大(61332)
师范(61164)
(59374)
北京(58484)
(57066)
(53118)
经济学(52249)
农业(51360)
师范大学(50108)
(47897)
基金
项目(290323)
科学(230148)
研究(214096)
基金(211602)
(184843)
国家(183276)
科学基金(157127)
社会(135071)
社会科(127957)
社会科学(127927)
(110992)
基金项目(110701)
教育(103624)
自然(101944)
自然科(99640)
自然科学(99613)
自然科学基金(97831)
(96028)
资助(88546)
编号(86923)
成果(72329)
(66354)
重点(66034)
(61648)
课题(61564)
(60052)
教育部(57564)
创新(55914)
国家社会(55815)
科研(55685)
期刊
(172823)
经济(172823)
研究(129049)
中国(81549)
教育(67059)
学报(66920)
科学(61204)
管理(57926)
(57691)
(56743)
大学(51945)
学学(47777)
农业(40409)
技术(38215)
(34786)
金融(34786)
财经(30298)
经济研究(29471)
业经(26329)
(26013)
问题(22520)
(21729)
图书(21508)
统计(20003)
(19685)
理论(19155)
(19133)
技术经济(19108)
科技(18791)
世界(17862)
共检索到611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雪松  詹姆斯·赫克曼  
本文根据 2 0 0 0年中国的微观数据 ,运用现代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在考虑异质性和选择偏差的基础上 ,估计了 2 0世纪末中国的教育回报。研究结果表明 :与受教育水平相关的收益在人们中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在当今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种重要的实证现象 ,即人们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对教育水平进行选择。传统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以及工具变量法都难以对这种选择做出合理的估计 ,我们的分析框架弥补了上述两种方法的缺陷。 2 0 0 0年中国 6个省区城镇青年大学教育的平均回报率为 43 % (年均近 1 1 % )。中国在经历二十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后 ,较之 80年代及 90年代初期 ,教育的平均...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巍巍  李雪松  
本文基于存在异质性时经济政策微观效应评价的一般理论框架,运用半参数局部工具变量(LIV)估计方法,使用微观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1992~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异质性回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992年、2000年和2009年任意一个随机的个体上大学的年化平均回报率(ATE)分别为5.5%、9.9%和11.4%,呈现上升趋势,反映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项松林  
笔者以1998年~2008年的中国微观企业出口贸易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了企业异质性、技术进步对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在控制了经济规模、贸易成本、汇率、行业产出、区域和所有制差异等变量后,偏向性技术进步比中性技术进步更适合解释中国异质性企业的出口差异问题,且偏向资本的技术进步是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比重下降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比重上升的重要原因。进一步使用偏向性技术进步实证检验中国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后,偏向资本的技术进步有助于防范中国出口贸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实现出口贸易的动态比较优势升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梁银鹤  周建波  董志勇  
采用CHIPS 1995年和2002年、CFPS 2010年的微观数据,研究全国财富不平等变动情况,估计教育的财富异质性回报。结果发现:个人教育水平对于财富的正向影响大于对于收入的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回报率在城乡之间和调查年份之间都存在异质性。分位数回归的结果表明,教育对财富和收入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教育信号对于低财富人群有更大影响。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农村和低财富人群的教育投入,以缓解我国财富差距。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简必希  宁光杰  
本文根据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7年和2006年的数据,在考虑选择偏差和个体异质性的基础上,运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分别估计了中国前后十年高中和大学的教育收益率。局部线性匹配法能有效减轻最小二乘估计因个体自选择和异质性所带来的不一致问题,而且可以对教育的处理效应进行分解。估计结果显示:个体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十年间各阶段教育的平均收益率都得到显著提高;高中的年收益率均大于大学的,而大学的三项政策效应差距有缩小的趋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锦华  刘静  
迁移对农民工教育回报率的提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在理论和实证层面解析并检验了农民工教育回报迁移效应的存在性和异质性,并运用处理效应模型克服了选择偏差。研究发现:第一,农民工的教育回报存在迁移效应。与本地农民工相比,外出农民工虽然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但却获得了更高的教育回报。第二,农民工教育回报的迁移效应存在门槛值。只有达到一定的教育程度,农民工才能通过迁移获得更高的教育回报。第三,在剥离了城市层面的因素后,农民工教育回报的迁移效应依然存在。在大城市,这一效应表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莞娟  王辉  周晓露  
当教育存在比较优势时,个人选择最大化收入的教育程度,某些人高中毕业后的工资比大学毕业后高,另一些人则相反。因此,当存在比较优势时,上大学不一定是最优选择。本文采用Roy模型验证中国教育选择是否存在比较优势。根据1989-2009年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研究数据,本文得到:个人能力是多维的,人们依据比较优势选择教育程度。这对我国大学扩招的教育政策有一定指导意义:当人们依据比较优势选择教育程度时,大学大幅度扩招可能会误导人们错误地选择大学教育,或者误导人们忽视职业技术教育,从而带来高级技工大量空缺的问题。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席艳乐  胡强  
本文在企业异质性理论的框架下,采用中国海关数据库2000~2006年高度细分的进出口数据,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全面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与不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相比,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具有更大的出口额、更多的出口产品种类及更高的出口持续可能性。而且,伴随着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这种影响更加显著。同时,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升对其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从中间品的进口来源国看,企业使用从高技术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其出口绩效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结论在去掉加工贸易样本以及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后依然稳健。这一系列结论对中国制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妍妍  周昕  吴书瑶  
笔者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8年、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英语能力对个体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全球化因素时,英语能力对个体年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此时,英语能力对收入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体现;进一步按照受教育程度分组之后,英语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和阅读能力对于低技能劳动者收入的提高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然而英语能力对高技能劳动者收入的影响仍然不显著;引入地域层面全球化的因素后,在贸易开放和FDI进入的条件下,英语能力的提高对个体收入起到了显著正向的影响,并且FDI进入条件下,学习英语的回报相对更大;引入企业层面全球化的因素后,英语能力的提高对...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唐志芳  顾乃华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提高离不开服务劳动收入分配改进。不同行业有基于要素投入结构、技术水平、对外开放度、市场结构和垂直专业化等方面的异质性,从而影响其劳动收入分配效应。从行业异质性角度研究我国制造业服务化与劳动收入占比的关系,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世界投入产出表匹配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制造业服务化投入的不同行业特征对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差别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服务化对劳动收入占比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具有行业异质性特征。分行业看,制造业的资本密集度越大、技术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樊文静  肖文  
生产性服务投入的增加有助于制造业企业利润水平和差异化竞争力的提升,探讨制造业企业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其服务化水平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企业微观视角出发,讨论了制造业企业规模、所有制、生产效率等企业异质性特征对其服务需求的影响机理,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606099个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认为: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与企业规模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因组织结构和经营目标的差异,在控制了制造业企业规模之后,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各类生产性服务投入水平都高于国有企业,且外资企业的各类生产性服务投入水平最高;生产效率越高的企业在生产中、后期的服务投入比重较高,而前期生产性服务投入较低...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段颀  张维迎  马捷  
在一个2×2×2经济中,本文结合比较优势和要素有偏向的企业异质性(factor-biased heterogeneities),分析自由贸易的企业选择效应。开放贸易引起要素相对价格变化,进而引起异质性企业间相对竞争力变化,因此(1)自由贸易也产生企业选择效应;(2)在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和不同要素密集度的部门之间,自由贸易的企业选择效应的方向不同;(3)在体现企业异质性的要素上拥有相对丰裕禀赋的国家,自由贸易的企业选择效应引起异质性行业的技术门槛降低,反之亦反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玉萍  郭郡郡  
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收入分布和性别、城市规模及代际三个群体维度,实证分析了农民工不同层次教育回报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伴随收入分位的变化,不同层次的教育表现出不同的收益变化趋势,收入分位越高,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回报越高,初中和高中/中专学历的回报越低。在不同收入分位上,女性的教育回报均高于男性;当收入分位较低时,中小城市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回报分别高于大城市和老一代农民工,但随着收入分位的提高,则后者的教育回报先后实现反超。教育对不同农民工群体收入差距具有不同影响,不同性别农民工教育回报的差异较小;相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大城市农民工有更好的教育回报;教育的禀赋优势,尤其是更丰裕的高等教育禀赋,则是新生代农民工收入超越老一代农民工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梦滔  
本文基于中国西部三个城市,7949个住户的微观数据,利用内生的处理效应模型测算了城市家庭20—35岁青年的高等教育投资回报率。经验研究的结果显示:1.现阶段青年人的高等教育投资内部报酬率大致在7%左右;按照30年工作时间计算的收入增加现值大约在8万元上下,高等教育使得月收入期望值平均增加80%。高等教育还能够使青年就业的可能性增加8%左右;2.从性别的视角观察,高等教育对于女性的回报率高于男性,女青年内部报酬率大约在8.3%(男青年7.6%);就业概率增加15.9%(男青年4%),每月工资期望值增加122%(男青年67.5%);3.如果高等教育的全部花费增加到平均6万元,则从单纯的现金流意义上说,高等教育没有增加收入的价值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琴  刘亚欣  肖磊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但高校中农村学生比例偏低。利用CFPS 2012年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t回归方法,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区位特征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个体异质性对农村学生高等教育选择的影响,进而在控制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采用PSM方法测度农村高等教育的收入回报,设定不同的年龄分组,研究高等教育的长期收入回报,并分析东中西部农村高等教育的长期收入回报是否存在区域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健康状况、医疗保险、智力、理解能力、外貌、父母学历和家庭地位等特征显著影响农村学生是否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个人收入要高于不接受高等教育时的收入;从长期来看,接受高等教育和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农村个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