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1)
2023(10376)
2022(8764)
2021(8100)
2020(6593)
2019(14733)
2018(14040)
2017(27707)
2016(15063)
2015(16060)
2014(15555)
2013(15060)
2012(13906)
2011(12513)
2010(12514)
2009(11639)
2008(11869)
2007(10376)
2006(9428)
2005(8364)
作者
(42757)
(35803)
(35446)
(33819)
(22968)
(17185)
(16076)
(13858)
(13584)
(12760)
(12097)
(11685)
(11534)
(11304)
(11183)
(10868)
(10789)
(10658)
(10504)
(10415)
(8856)
(8800)
(8497)
(8152)
(8105)
(7988)
(7927)
(7746)
(7138)
(7059)
学科
(58580)
经济(58508)
管理(50328)
(50196)
(42196)
企业(42196)
方法(27230)
数学(24413)
数学方法(24189)
(21295)
(17343)
(14710)
财务(14696)
财务管理(14681)
中国(14470)
企业财务(14185)
(13998)
业经(13275)
(12666)
贸易(12663)
(12395)
农业(11314)
(11016)
(10290)
银行(10258)
(9902)
金融(9902)
(9722)
(9686)
技术(9458)
机构
学院(212815)
大学(212715)
(92134)
经济(90433)
管理(86154)
理学(75292)
理学院(74594)
管理学(73538)
管理学院(73152)
研究(70264)
中国(54140)
(45780)
(42381)
科学(40570)
(37692)
财经(36290)
(34703)
(33164)
中心(32494)
业大(32108)
研究所(31304)
(30719)
农业(29673)
经济学(27935)
财经大学(27219)
北京(26375)
经济学院(25395)
(25380)
商学(24520)
(24472)
基金
项目(143755)
科学(114780)
基金(108037)
研究(101541)
(95352)
国家(94536)
科学基金(81707)
社会(67906)
社会科(64666)
社会科学(64645)
基金项目(56855)
(54269)
自然(54032)
自然科(52917)
自然科学(52901)
自然科学基金(52045)
(46597)
教育(46506)
资助(44094)
编号(39119)
(32889)
重点(31923)
成果(31069)
(30346)
(29602)
教育部(28572)
国家社会(28567)
创新(28340)
科研(27894)
人文(27830)
期刊
(98087)
经济(98087)
研究(61696)
中国(36439)
(35928)
学报(34279)
(33420)
管理(31511)
科学(31347)
大学(26263)
学学(25326)
(24766)
金融(24766)
农业(22155)
财经(18285)
经济研究(16927)
教育(16517)
业经(16194)
(15506)
技术(15012)
问题(12931)
(11955)
(11342)
国际(11097)
(10379)
技术经济(10283)
商业(10118)
科技(9353)
现代(9352)
理论(9352)
共检索到309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垒  曲晶  刘新民  
基于双重股利政策视角,借助2009-2016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异质机构投资者对双重股利政策的偏好选择及介入治理机理。研究表明,压力抵制型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在投资时都会发挥"选择治理"的功能,选择发放高股利的企业进行持股投资,并且相对现金股利更加偏好股票股利。在低投资环境中,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更偏好股票股利,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相对偏好现金股利;在高投资环境中,压力抵制型和压力敏感型都更偏好股票股利,但综合来看二者都更偏好高投资机会、高股票股利投资组合的企业。从异质机构投资者监督治理角度研究发现,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股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介入治理"作用,表现在企业引入期和成长期阶段,会加强对股票股利而减弱对现金股利的治理效果,而在成熟期和衰退期会加强对现金股利而减弱股票股利的治理;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仅在成熟期改善了现金股利政策。最后,股票股利的改善可推动企业未来异质机构持股的增加,而仅压力抵制型机构持股的增加推动了长期现金股利的改善,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是改善上市公司"难分红"的内生动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刚  朱凯  沈纯  
关键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春玲  褚晓瑛  李玉兰  任莉莉  
文章以2007—2012年派现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股利迎合理论对机构投资者偏好与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派现力度大的公司对机构投资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同时,机构投资者的现金股利偏好又导致上市公司较高的股利支付倾向,即股利迎合理论能够解释机构投资者偏好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李长春  
文章就我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偏好与公司股利分配政策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市场投资者普遍喜好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对现金股利反应较为冷淡;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以股票股利和混合股利为主。在此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文章运用行为金融理论对投资者偏好和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分别进行了分析。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夏云峰  刘朝晖  袁芳  
本文选取了2002—2004年深沪两市派发股利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T检验和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投资者偏好混合股利和股票股利主要是由于这两种股利形式带来较之现金股利更高的回报率。同时,在回报率较高时往往伴随有显著的交易量增加,调整后的判定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是也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寿福  李志军  
异质性决定了不同的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方面会有不同的表现。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10年的样本,本文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考察了异质机构的公司治理功能,检验了独立机构与非独立机构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促进上市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提高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相对而言,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并造成了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效应也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只有独立机构投资者才能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功能。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魏志华  吴育辉  李常青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深入考察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治理效应、投资行为偏好,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之间是否存在异质性。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监督效应;(2)高派现上市公司吸引了更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显示机构投资者将现金股利视为其构建投资组合的关键要素,遵循了"谨慎人规则";(3)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的监督效应、股利偏好方面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揭示着我国各类机构投资者可能存在趋同的投资风格;(4)我国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将现金股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霍晓萍  
以沪深证券市场2006—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Logit模型和OLS模型分别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两个方面,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是否影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负相关,但统计意义不显著,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是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的重要影响因素;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来看,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性,公司的股利发放率并不因盈利能力增强而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曼舒  齐寅峰  
2004年Baker和W urgler提出了股利迎合理论,并进行了经验验证。迎合理论放宽了MM股利无关论中“市场有效性”的假设,提出如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现金股利政策就应由企业特征决定;如果市场不是完全有效的,那么公司制定现金股利政策时,就会迎合投资者的偏好。本文运用逻辑回归和线性回归方法,采用我国股市1994—2003年数据,计算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是否支付现金股利并非由企业特征决定,也并不受反映投资者偏好的市场反应的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宝新  王建琼  
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较晚,发展程度不高,上市公司融资决策及股利分配政策与西方成熟市场仍有一定差距,投资者的理性水平也尚未达到西方国家成熟市场上的投资者水平。在我国市场上,投资者对融资方式和股利政策的偏好与国外投资者有很大的区别,上市公司对于再融资方式和股利分配的选择也与其他国外市场大相径庭。那么,我国资本市场上这些特殊的投资偏好是如何形成的?本文试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加以分析。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玲玲  王宗军  毛磊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我国企业社会绩效、经济绩效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关系,以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的道德偏好以及经济准则对这种偏好的影响。基于2006-2010年沪深两市902家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显示:(1)企业社会绩效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即机构投资者制定投资决策时表现出了一定的道德偏好;(2)企业社会绩效与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相关性差异较大,其中只与基金持股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经济准则对机构投资者持股的道德偏好存在显著影响,不考虑经济绩效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偏好企业社会绩效好的公司,但按经济绩效优劣分组检验表明这种道德偏好仅存在于高经济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永祥  赫明玉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凭借其专业优势,能够对被投资单位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减少投资的盲目性,提高投资效率,已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力量。本文以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偏好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机构投资者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等结论,据以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松涛  傅勇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的方法(Differences-in-differences)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对机构投资者投资选择的影响。文章发现,虽然在股改之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都增加了,但是,机构投资者对那些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增持的幅度更大。换句话说,机构投资者更倾向于持有那些治理水平较高的公司。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玲玲  王宗军  毛磊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社会绩效的互动关系,以剖析机构投资者的道德偏好能力和道德改善能力。基于2006-2010年沪深两市918家样本的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偏好持股企业社会绩效好的公司,表明机构投资者具有道德偏好能力;(2)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企业社会绩效存在微弱的正面影响,表明机构投资者具备道德改善能力,但非常有限;(3)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社会绩效的互动关系差异较大,仅基金表现出道德偏好能力和道德改善能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永祥  赫明玉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凭借其专业优势,能够对被投资单位进行系统的研究,从而减少投资的盲目性,提高投资效率,已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力量。本文以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机构投资者的持股偏好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机构投资者更加关注上市公司盈余持续性等结论,据以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