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09)
2023(13228)
2022(11013)
2021(10193)
2020(8449)
2019(19000)
2018(18543)
2017(35672)
2016(18937)
2015(20456)
2014(19665)
2013(19203)
2012(17207)
2011(15193)
2010(14716)
2009(13199)
2008(12412)
2007(10620)
2006(9006)
2005(7195)
作者
(52240)
(44405)
(43685)
(41435)
(27284)
(21329)
(19686)
(17510)
(16681)
(15147)
(14912)
(14610)
(13614)
(13455)
(13346)
(13206)
(13182)
(12860)
(12622)
(12283)
(10897)
(10645)
(10378)
(10241)
(10044)
(9777)
(9532)
(9406)
(8840)
(8808)
学科
(78967)
经济(78885)
(59076)
(50087)
管理(49358)
(37505)
企业(37505)
方法(35903)
农业(33237)
数学(32740)
数学方法(32352)
业经(23368)
(18567)
中国(18368)
地方(14712)
(14629)
贸易(14625)
(14333)
(13825)
(13144)
技术(12584)
农业经济(12420)
(12280)
(11243)
财务(11211)
财务管理(11188)
环境(11139)
(10951)
企业财务(10655)
(10376)
机构
学院(257544)
大学(252200)
(107806)
经济(106045)
管理(104353)
理学(92855)
理学院(91979)
管理学(90343)
管理学院(89897)
研究(80793)
(65853)
中国(61723)
科学(51191)
农业(50783)
(49393)
业大(48503)
(44472)
中心(40467)
(38899)
财经(36895)
研究所(36002)
(35821)
(34089)
经济学(32607)
农业大学(32446)
经济管理(30787)
(30480)
师范(30054)
经济学院(29850)
北京(28881)
基金
项目(191344)
科学(151713)
基金(141961)
研究(135761)
(125773)
国家(124663)
科学基金(107658)
社会(89832)
社会科(85056)
社会科学(85033)
基金项目(76404)
(75816)
自然(70528)
自然科(68997)
自然科学(68977)
自然科学基金(67743)
(62833)
教育(60270)
资助(55444)
编号(53825)
重点(42521)
(42065)
(41559)
(40900)
成果(39994)
国家社会(38434)
创新(38211)
(37756)
科研(37643)
计划(35836)
期刊
(111276)
经济(111276)
(69462)
研究(62511)
农业(47266)
学报(45306)
中国(43670)
科学(40723)
大学(35156)
学学(34114)
(32514)
管理(32133)
业经(26819)
(22552)
金融(22552)
(21973)
技术(20421)
财经(16982)
问题(16591)
教育(16512)
经济研究(15934)
(15577)
农业经济(14617)
(14528)
农村(14302)
(14302)
业大(13697)
科技(13087)
世界(12658)
农业大学(12263)
共检索到350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帅  
基于3 844个农民样本数据,对选举效能感及其与村民自治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选举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平均得分为73.78分,且横向上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明显,得分依次为76.76、72.57和73.03分;农民选举效能感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协商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影响系数分别为0.026、0.022、0.043和0.017,即农民的选举效能感越高,其参加村民自治的概率越大,自治的有效性就会越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裴志军  
本文以心理—态度—行为为分析框架,通过浙江等六省部分农村的数据,探讨了村民一般效能感、政治效能感和政治信任与其在村级选举参与态度的关系,探索了村民自治参与的心理机制。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村民人口特征变量的基础上,村民一般效能感与其选举的参与态度有关,村民的政治效能感在其一般效能感与选举参与的关系可起了完全中介作用,村民一般效能感对其政治效能感的影响、村民政治效能感对其选举参与的影响程度受到村民政治信任调节。在理论上,研究对村民选举参与问题作了心理角度的解释,对全面理解村民选举参与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上,研究得到的结论为村民选举管理实践提供了依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龙顺  
利用CSS2017全国微观调查数据,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遵循"能力—意愿—行为"作用链条探讨农民可持续生计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整体而言,我国村民自治的农民参与度严重不足;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村民自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金融资本影响效应最大,人力资本影响效应次之,社会资本影响效应最小,而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并不显著;人力资本层面的受教育程度、政治知识和能力贡献较大,金融资本层面的影响效应存在不确定性,社会资本层面的社会网络具有较大的显著正效应,而社会信任显著性正效应较小;政治兴趣和政治信任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村民自治影响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部分中介效应或遮掩效应,而政治兴趣中介效应量较大。因此,需要从参与整体现况、参与能力制约和参与心理意愿的维度提高村民自治中农民的参与水平。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娅  
本文从近两年实施民主选举后的农村现状出发 ,分析提出了当前村民自治所处的阶  段是起步阶段 ,而不是通常所说的全面发展阶段 ;规范民主选举的主要对象不是宗族等非  正式组织 ,而是乡镇操纵的问题 ;改变干部治村必须以村民自治章程取代村规民约 ;解决  决策的及时性和落实公开制度有助于实现村民真正成为自治主体。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高峰  
本文基于江苏农村的调研数据,通过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分析了农民非农就业市场上谈判能力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并比较个体异质性特征下的差异性,得出如下结论:(1)潜在生产力的不同使农民工愿意接受的最低工资与雇主愿意支付的最高工资之间产生了一个剩余,这一剩余的分配将主要取决于雇主与农民工在工资谈判中议价能力的大小。在农民非农就业市场不对称的情况下,雇主比农民工具有更强的谈判能力,这种不对称特征对最终工资的影响是负的。(2)就全样本而言,农民工的谈判能力使工资高出基准水平24.66%,而雇主所获剩余将使工资水平降低28.19%,两种力量相抵消,将会使最终的工资水平比基准工资低3.53%。(3)不同个体的谈判...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郑梦熊  
本文在作者长期观察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以村民自治的惟一主体和实践者——农民对农村基层民主的切身感受和看法为依据,针对当前对村民自治的一些不同看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具体包括:农民民主思想观念的确立是村民自治"搞好了"的主要标志;"选错了人"是农民在学会民主过程中必须付出的成本;"贿选"这一消极现象能够反映出积极意义;民主实际上是粗茶淡饭,民主与生产力水平和公民素质只是一种相对关系;村民自治与党在农村基层的领导核心地位是能够统一起来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翠改  宋惠敏  张甜甜  赵思雨  
民主选举,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前提。过多农民的流动导致传统的民主选举出现了以下问题:第一是村民文化素质整体不高;第二是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第三是选举成本高;第四是缺乏针对性的监督指导。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的对策为:加强民主教育;适当调整选举时间;完善选举制度;健全管理机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翠改  宋惠敏  张甜甜  赵思雨  
民主选举,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前提。过多农民的流动导致传统的民主选举出现了以下问题:第一是村民文化素质整体不高;第二是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第三是选举成本高;第四是缺乏针对性的监督指导。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的对策为:加强民主教育;适当调整选举时间;完善选举制度;健全管理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裴志军  
本文关注制度刚性下的村民自治参与。基于多省农村村民自治参与的调查数据,考察了社会资本、政治效能感对村民自治参与影响的独特效应和差别效应,并检验了政治效能感在社会资本与村民自治参与间的中介效应。发现了社会资本、政治效能感与村民自治参与之间的关系模式具有"相对专门化"的特点,政治效能感在社会资本与村民自治参与之间的中介效应,初步揭示了在制度刚性情况下社会资本和政治效能感对村民自治参与作用的具体过程和机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田翠杰  刘洪银  林霓裳  
本文在对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广东7个省市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宏观统计资料与微观调研数据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多维度的就业转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将城镇化与农民就业转型协同发展划分为协同型、基本协同型、城镇化超前型和滞后型4种类型,并据此为各省市城镇化发展和农民就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秦勃  
宗族是村庄政治生活函数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在农村场域中,宗族依然扮演着农村社会自我运行中的重要角色,并显示着其强大的影响力。本文选取了湘南一个村庄中两个势均力敌的异姓宗族,分析他们在村民选举中的博弈行为。通过个案研究可以显见,在双方或几方宗族势力相当的情况下,如果村民们只是各自投自己一方的选票,进行非合作博弈,其结果只会是选举失败,而导致这种状况的深层次原因包括宗族非理性的认同、宗族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农村社会的面子观等。缓和或者消解这种宗族之间的非合作博弈,发挥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采取的措施应该是"疏",而不是"堵"。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裕元   陈芙蓉   刘彩艳   赵一夫  
基于15个省(区、市)5971份农户微观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村干部领导力通过农民村庄认同感和民主参与两个渠道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产生独立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其中独立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7.3%和9.0%,链式中介效应占11.1%;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西部地区,东、中部地区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应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增强农民村庄认同感和完善民主参与机制,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裕元   陈芙蓉   刘彩艳   赵一夫  
基于15个省(区、市)5971份农户微观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村干部领导力通过农民村庄认同感和民主参与两个渠道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产生独立中介效应和链式中介效应,其中独立中介效应分别占总效应的57.3%和9.0%,链式中介效应占11.1%;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西部地区,东、中部地区村干部领导力对农民乡村治理效能感的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应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增强农民村庄认同感和完善民主参与机制,以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吕素洁  朱莉华  陈俐静  温亚利  
文章对宁夏固原市4县1区315户农户进行典型调查,首先分析了该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的整体状况;其次对参与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与未参与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生计资本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生计资本对农户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影响,并提出了推动农户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明璐  李景刚  钟爱嘉  陈泽淦  李颖妍  
研究目的:厘清村民认知错觉内涵,分析认知错觉对村民留用地安置意愿的影响,为破解留用地安置困局提供政策优化路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产权认知错觉显著抑制了村民对留用地安置方案的接受意愿,尤其是禀赋效应的存在,使村民在留用地使用上利益导向突出,阻碍了村民接受留用地安置方案;(2)锚定效应引致村民对留用地价值产生认知错觉,继而显著遏制了村民对留用地安置方案的接受意愿;(3)正面的政府动机刻板印象,即村民在冲突经历、公平程度、认可度方面对基层政府和村委的正面评价,显著促进了村民留用地安置决策进程。研究结论:亟需重视村民对留用地政策的认知偏差带来的工作障碍,应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渠道地提升村民对留用地政策的认知水平,同时,重塑基层政府的公信力,消融村民对政府的负面刻板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