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4)
2023(9277)
2022(7629)
2021(7155)
2020(5921)
2019(13078)
2018(12657)
2017(23140)
2016(13163)
2015(14999)
2014(15086)
2013(13717)
2012(12117)
2011(10692)
2010(11244)
2009(10482)
2008(10352)
2007(9362)
2006(8265)
2005(7536)
作者
(34054)
(28301)
(28119)
(26725)
(18110)
(13546)
(12842)
(10957)
(10752)
(10313)
(9519)
(9372)
(9132)
(8798)
(8777)
(8587)
(8571)
(8559)
(8509)
(7941)
(7121)
(7017)
(6762)
(6676)
(6504)
(6468)
(6253)
(6188)
(5706)
(5562)
学科
(69466)
企业(69466)
(63684)
管理(56149)
(48514)
经济(48431)
(21289)
业经(20701)
方法(19893)
(17978)
财务(17963)
财务管理(17956)
企业财务(17045)
理论(16896)
技术(14988)
企业经济(12212)
中国(12120)
(11861)
数学(11818)
数学方法(11610)
(11424)
(11235)
(11169)
(11134)
教育(10608)
经营(10508)
技术管理(10180)
(9350)
决策(8750)
(8458)
机构
学院(183093)
大学(175391)
管理(70156)
(68073)
经济(66558)
理学(59795)
理学院(59185)
管理学(58170)
管理学院(57837)
研究(51346)
中国(38372)
(36136)
(34909)
(29754)
科学(29242)
财经(27357)
技术(25494)
(24632)
职业(24611)
(24450)
(24214)
师范(24018)
(23767)
中心(22788)
北京(22516)
研究所(21753)
业大(21734)
(20866)
商学(20732)
商学院(20532)
基金
项目(112209)
科学(90571)
研究(90228)
基金(78786)
(65934)
国家(65153)
科学基金(58309)
社会(55649)
社会科(52444)
社会科学(52430)
(47985)
教育(46573)
基金项目(40762)
编号(40031)
(38786)
自然(36401)
自然科(35645)
自然科学(35634)
自然科学基金(35032)
成果(32758)
资助(31649)
课题(28949)
(26425)
重点(25617)
项目编号(25315)
(25157)
(24633)
(24302)
(24035)
创新(23966)
期刊
(82186)
经济(82186)
研究(54019)
中国(40315)
教育(39398)
(32832)
管理(32504)
学报(22147)
科学(21698)
技术(21139)
大学(18796)
(18669)
学学(16268)
业经(14966)
财经(14795)
职业(14489)
(13125)
金融(13125)
(12937)
农业(12550)
经济研究(12500)
财会(11040)
技术经济(9548)
(9512)
论坛(9512)
问题(9289)
会计(9144)
(8831)
现代(8785)
商业(8646)
共检索到277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丹清  
本文首先对校企合作运作模式下中山地区职业院校学生的幸福感现状进行调查和探讨,结合逆转理论对于人主观认识和情感进行结构化分析,讨论在校企合作背景下,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孕育具有较高"幸福感"的高职大学生的方法和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金明  王雷  李小红  
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入手,探讨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为高校开展幸福感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媛媛  
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其社会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状。因此,研究高职学生的社会心态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塑造整个社会的健康心态十分重要。文章概述了当前高职学生社会心态的基本表现,阐述了塑造高职学生积极健康心态的意义,指出了以校企合作塑造高职学生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的可行性,并从学校和企业两个层面探讨了塑造高职学生积极健康社会心态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洁  王春凤  
促进大学生形成积极社会心态是心理育人的重要目标。心理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为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高校要落实"大力促进心理育人"的要求,完善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管理制度,协调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落实机制,促进心理育人全方位联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北群  储杨  
受积极福利理念影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社区就业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趋势。我国社区就业的潜力巨大,政府可以通过推行积极福利政策、提升社区经济发展水平、培养社区组织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到社区就业,大学生则应转变就业观念,认同并参与社区就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利  
每一个个体都是具有积极品质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挖掘。大学生心理社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文章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对其存在的意义、指导实践进行了探讨,提出心理社团建设的"一二八"模式,并对深入建设心理社团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丽  蔺子雨  
积极心理学改变了以往心理学关注消极心理品质的特点,将关注点转向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情绪,提倡用欣赏、开放的眼光看待个体发展。文章在阐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探讨了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柴巧莲  
当代大学生具备健康的心理,不仅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益,也关乎和谐社会的建设。积极心理学与当前“预防为主、干预为辅”的心理教育理念相符,将其用于高职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文章分析了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研究特点,探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方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峰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日趋严重,已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认为,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其他手段和方法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促进大学生心理的良好发展与健康心理的形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丹  郑永安  
本文从提高培育主体对培育活动的认知水平、深化培育客体对培育价值的理解程度、把握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的精神诉求以增强培育内容的感染力、发挥舆论环境对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正向引导作用等方面进行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培育的路径探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凤娟  孔庆娜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和媒介的依赖性使用给大学生在认知和行为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危机事件也逐年增多。高等学校要强化底线思维,有效建立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警机制和干预机制,了解学生的心理冲突表现,立足培育遵循,从价值引领、健康心理、媒体素养、心理服务社会协同等方面培育积极社会心态,激发大学生的生命意识、成才意识和规范行为的心理动力,推动国家治理和文明发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健  刘书梅  张沛超  吴海艳  迟新丽  
为了探讨积极心理干预技术对抑郁症状大学生的影响,将64名自愿参加研究的抑郁症状大学生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将实验组分配到不同单位实施"利他行为"的活动。干预前后对两组进行抑郁量表(BDI)和主观幸福感等级量表(SHS)测试,并进行专家访谈,评定实验组的情绪及身心状况。结果发现,干预后两组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干预前后差异显著;专家访谈评定变量中,除身体健康状况外均有极其显著改变。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干预技术可以作为提升抑郁症状大学生的幸福感、抑郁情绪降低的有效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洵  陈姣  
工匠精神、高等职业教育与积极心理学三者紧密相连,这主要体现在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在一种尊师重道、敬业乐业、勤奋创新、知行合一的积极职业心理美德下开展的。提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策略,加强高职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学习;加强高职学生现代工匠精神培育;借鉴先进国家地区经验,为现代工匠精神培育和传承提供教学参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琪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目标偏离、内容片面化、师生关系不和谐等方面的弊端。用积极心理学去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其教育的内容、目标、途径及环境等方面就要有所改变,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得以体现,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进  
文章梳理了学习倦怠和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分析了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解决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思路:抓住大学生的有效需求点,明确学习目标;调整认知,用理性思维看待大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践行大学生学习和知识主体地位;助力大学生成功,以成功孕育成功;提高大学生运用社会支持系统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