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2)
2023(10879)
2022(8973)
2021(8154)
2020(6779)
2019(15247)
2018(15089)
2017(27727)
2016(15076)
2015(17097)
2014(17121)
2013(16865)
2012(15939)
2011(14699)
2010(15209)
2009(14409)
2008(14250)
2007(12829)
2006(11708)
2005(10854)
作者
(45177)
(37875)
(37575)
(35960)
(24366)
(17836)
(17105)
(14488)
(14455)
(13690)
(13465)
(12674)
(12522)
(12300)
(12096)
(11851)
(11116)
(11103)
(10964)
(10735)
(9811)
(9373)
(9227)
(8907)
(8624)
(8577)
(8558)
(8224)
(7609)
(7429)
学科
(79633)
经济(79525)
管理(48042)
(39297)
(33047)
企业(33047)
方法(25855)
数学(22282)
数学方法(22015)
(18951)
地方(18717)
中国(18709)
(18405)
业经(16025)
(16011)
(15780)
(14198)
金融(14195)
(14017)
(13875)
银行(13847)
(13328)
地方经济(12694)
环境(11510)
体制(10984)
理论(10876)
农业(10601)
(10448)
财务(10413)
财务管理(10379)
机构
大学(226389)
学院(224417)
(101175)
经济(99089)
研究(82614)
管理(80187)
理学(67480)
理学院(66653)
管理学(65504)
管理学院(65079)
中国(64831)
(50417)
科学(47503)
(47502)
(42182)
财经(38533)
研究所(37644)
中心(37011)
(36399)
(34765)
(34562)
经济学(33167)
北京(30370)
(29919)
业大(29683)
经济学院(29422)
(29325)
师范(29014)
财经大学(28519)
(28135)
基金
项目(142475)
科学(112134)
研究(104818)
基金(104034)
(91084)
国家(90381)
科学基金(76633)
社会(68654)
社会科(65049)
社会科学(65034)
(54544)
基金项目(53845)
教育(48924)
自然(47349)
自然科(46202)
自然科学(46188)
(45941)
自然科学基金(45367)
资助(42728)
编号(40451)
成果(34824)
重点(33215)
(32446)
(30994)
(30809)
课题(30110)
国家社会(29555)
(29197)
教育部(28181)
创新(27628)
期刊
(122377)
经济(122377)
研究(74640)
中国(50456)
(40763)
学报(34435)
管理(33556)
科学(32305)
(32035)
大学(26850)
(26498)
金融(26498)
学学(25417)
教育(24459)
农业(21021)
技术(20951)
财经(20807)
经济研究(20273)
(17977)
业经(16026)
问题(15422)
(12059)
技术经济(11982)
世界(11594)
国际(11120)
统计(11064)
(11016)
(10858)
理论(10139)
现代(9837)
共检索到362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颖  尹一婷  
传统准备金制度仅对已出现的损失计提专项准备,是对风险的事后(ex-post)估计,提取比例的差异反映的是损失程度的不同,这样的准备金制度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银行的利润和清偿能力,其亲周期效应性是引发危机的原因之一。在西班牙的实践表明,动态准备金制度纳入了对未来经济周期的预测因素,对贷款损失准备金的周期波动起到了削峰填谷的作用,平滑了银行扣除准备金后的净利润,有助于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震  牟雯波  
本文采用DSGE模型,考虑银行部门存在杠杆率监管约束的情况下,研究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波动和信贷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将法定准备金率作为逆周期货币政策工具更倾向于放大银行部门和通货膨胀率的波动性,但是有利于稳定实体经济波动;在贷款价值比处于较高水平的情况下,上述结论依旧成立;时变法定准备金率的政策安排将会有效地降低银行部门的顺周期特征,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但是本质上来讲,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属于行政调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我国资金供求关系,造成融资效率损失并且放大了银行部门主要指标的波动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震  牟雯波  
本文采用DSGE模型,考虑银行部门存在杠杆率监管约束的情况下,研究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宏观经济波动和信贷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将法定准备金率作为逆周期货币政策工具更倾向于放大银行部门和通货膨胀率的波动性,但是有利于稳定实体经济波动;在贷款价值比处于较高水平的情况下,上述结论依旧成立;时变法定准备金率的政策安排将会有效地降低银行部门的顺周期特征,有利于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但是本质上来讲,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属于行政调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我国资金供求关系,造成融资效率损失并且放大了银行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伟钢  
中国银监会于2011年颁发了《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建立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监管标准。贷款拨备率(贷款损失准备占贷款的比例)不低于2.5%,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占不良贷款的比例)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包勇恩  
金融业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已成为当今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方向,学界当前研究主要集中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基本理论问题、监管工具、与宏观经济政策相互关系、监管组织机构改革和国际协调制度这五方面。虽然学界在上述五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现有研究仍存在众多不足,今后需特别重视从制度构建层面出发,研究国际监管合作和国内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倩  
本文认为 ,存款准备金的作用主要是满足支付需要、货币政策工具、强制征税等等。但目前我国在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方面的条件不成熟。而采用法定准备金制度这一过渡性工具 ,以稳定过多的流动性 ,对金融领域实施一定的控制 ,是比较现实的做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勇  姚驰  
本文基于我国52家主要银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监管压力和经济周期对宏观审慎政策效果的影响。相关实证结果表明:(1)监管压力的上升能够显著促使银行增加资本缓冲,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在总体是有效的。(2)监管压力的上升会促使银行加快其资本缓冲的调整速度,这在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表现得尤为明显。(3)经济周期会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一影响在不同性质的银行中有所不同。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济上行期的政策效果相对较弱,而在经济下行期,政策效果相对较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勇  姚驰  
本文基于我国52家主要银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监管压力和经济周期对宏观审慎政策效果的影响。相关实证结果表明:(1)监管压力的上升能够显著促使银行增加资本缓冲,逆周期的宏观审慎政策在总体是有效的。(2)监管压力的上升会促使银行加快其资本缓冲的调整速度,这在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等中小银行表现得尤为明显。(3)经济周期会对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一定影响,但这一影响在不同性质的银行中有所不同。对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济上行期的政策效果相对较弱,而在经济下行期,政策效果相对较强。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经济周期的影响恰好相反。(4)在顺周期性机制下,银行行为存在过度承担风险以获取高收益的倾向,通过提升监管压力可以有效抑制这一倾向,从而促使银行降低风险,提高稳定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课题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王胜邦  
本轮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银行体系的亲周期效应(procyclicality),亲周期效应是指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正反馈机制),这种相互强化的互动扩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和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虽然亲周期效应是银行体系重要的内在特征,但现行监
[期刊] 征信  [作者] 许艳霞  
政府能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适当的措施,打造良性的逆周期的银政企合作关系,将会大大减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政府性担保性基金,改善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艳霞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一方面银行盲目乐观,过度投放信贷;另一方面企业获取金融资源相对容易,资金来源充足,易于盲目扩大投资。在衰退和萧条阶段,银行相继抽贷、惜贷,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正是银行和企业这种顺周期的银企关系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如果政府能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适当的措施,打造良性的逆周期的银政企合作关系,将会大大减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因此,通过研究给出相关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建立政府性担保性基金;三是改善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差额准备金制度,是我国进一步完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制度。这项制度的引入,符合国内外金融管理的发展趋势,对于加强和改进逆周期调节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朴  奚莉莉  
从国际上看,传统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制度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并且不能有效地确认和弥补银行的不良贷款和损失。近年来,部分国际组织和监管当局开始研究引入动态准备金制度(dynamic provisioning)。西班牙是较早实行动态准备金制度的国家之一。本文分析了西班牙动态准备金制度的内在机理、基本内容,探讨了实施动态准备金的方法和意义,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恩涛  
研究发现,在我国,准备金付息制度的扭曲效应很弱。因此,它赋予存款准备金制度工具以新的内涵和工具功能,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我国转型期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而且可以将准备金付息制度打造成更为有效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