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90)
- 2023(13049)
- 2022(11291)
- 2021(10484)
- 2020(9010)
- 2019(20758)
- 2018(20505)
- 2017(40409)
- 2016(22261)
- 2015(25060)
- 2014(25426)
- 2013(25201)
- 2012(23912)
- 2011(21721)
- 2010(22217)
- 2009(21331)
- 2008(21098)
- 2007(19227)
- 2006(16892)
- 2005(15655)
- 学科
- 济(89738)
- 经济(89622)
- 管理(69606)
- 业(64231)
- 企(53352)
- 企业(53352)
- 方法(39318)
- 数学(34695)
- 数学方法(34291)
- 财(28727)
- 制(28489)
- 农(24551)
- 银(24508)
- 银行(24363)
- 中国(23408)
- 行(22940)
- 融(19205)
- 金融(19201)
- 业经(18516)
- 学(17880)
- 务(17626)
- 财务(17576)
- 财务管理(17534)
- 贸(17156)
- 贸易(17144)
- 易(16719)
- 企业财务(16709)
- 体(15849)
- 地方(15787)
- 度(15711)
- 机构
- 大学(321170)
- 学院(320112)
- 济(134763)
- 经济(131755)
- 管理(120853)
- 研究(110664)
- 理学(102262)
- 理学院(101145)
- 管理学(99438)
- 管理学院(98821)
- 中国(90857)
- 财(69349)
- 京(67424)
- 科学(65653)
- 农(57741)
- 所(57322)
- 财经(53140)
- 中心(52055)
- 研究所(51406)
- 江(51248)
- 经(48103)
- 业大(47044)
- 农业(45575)
- 北京(42555)
- 经济学(42187)
- 州(40355)
- 范(39740)
- 财经大学(39388)
- 师范(39325)
- 院(39250)
- 基金
- 项目(203511)
- 科学(159787)
- 基金(148359)
- 研究(147831)
- 家(129203)
- 国家(128134)
- 科学基金(109096)
- 社会(93608)
- 社会科(88790)
- 社会科学(88764)
- 省(79009)
- 基金项目(77424)
- 自然(70637)
- 自然科(68992)
- 自然科学(68970)
- 教育(68717)
- 自然科学基金(67788)
- 划(66847)
- 资助(62156)
- 编号(59596)
- 成果(50560)
- 部(46454)
- 重点(46167)
- 发(42899)
- 课题(41928)
- 创(41872)
- 制(40897)
- 性(40136)
- 教育部(39761)
- 创新(39317)
共检索到498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欧阳远芬 李璐
本文利用Probit银行危机预警系统,并引入"交叉项"的处理方法,观察政府能否借由提高市场利率和银行系统流动性等逆房地产周期的调控政策,温和地挤出房价泡沫而不触发银行危机。实证结果显示,前期房价上涨会增加当期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且边际效应随前期房价上涨率的增加而提高。平均而言,实际利率需提高至6%以上,或银行系统流动性需达20%以上,才能有效防范银行体系不受房价泡沫破灭的影响而引发银行危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阿维纳什·佩尔绍德 王璞 王辰
金融危机的背后似乎总隐含着房地产泡沫崩溃所带来的影响。事实上,问题的根源在于监管规则的不合理导致了金融机构间流动性风险承担上的错配,如今被牵涉其中的已远非一个抵押贷款市场这么简单,不同流动性资产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配置平衡亦已受到了影响。系统性改革的最佳时机已然错过,适度调整的可能性依旧存在。建议金融机构应在维持合意长期稳定融资比率的基础上对长期资产的定义做出同步调整,在计算资产的风险加权值时应对负债期限因素加以考量。调整将有助于激励寿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推出自动调整抵押贷款产品,鼓励银行减持非流动性资产,或降低对短期资金的依赖,从而起到维持金融系统安全与稳定的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2011年1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房地产调控的"国八条",其要义有三:一是在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实施限购;二是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三是提高二套房贷款首付款比例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蓓 蒋东生
近几年,中国对房地产市场实施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但效果却不容乐观。本文从政策动态一致性的视角,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动态一致性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动态不一致产生的原因;然后,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历程和调控政策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我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动态不一致的原因;最后,指出为提高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效性,应制定兼具规则与灵活性的政策、建立政府良好声誉、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还要充分考虑公众反应。
关键词:
房地产 政策 有效性 动态一致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阿维纳什·珀森德 程覃思
房地产市场是全世界银行业危机的一大中心。伴随这些银行业危机的,通常是比普通经济衰退更为严重和持久的衰退。持续攀升的高房价和不断增长的失业率是导致社会不平等的一个主要来源。更多的资本可以使银行在面对经济周期变动时更加安全,但这并不能完全切断房地产周期与经济周期间的关系。资本结构良好的银行不会一直等待着资本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振宇 马瑞华 黄少安
从1998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改革开始到2021年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并进入下行周期,这24年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单边看涨周期。当前,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下行的背景下,对过去24年的单边看涨周期进行研究,探寻中国房地产市场周期演进的规律,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修正后的D-W模型对1991年日本房地产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将本轮中国房地产市场下行与1991年日本房地产危机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宏观经济层面不具备发生类似1991年日本房地产危机的条件。实证结果表明,对日本房价和房地产交易量增幅影响最明显的因素是利率、汇率、货币供应量和城市化率,短期内宏观政策急速调整,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率和汇率大幅波动是1991年日本房地产危机产生的最根本原因。本文认为,本轮中国房地产市场下行的本质不是源自宏观经济层面,而是源自微观层面,即“三道红线”政策刺穿了中国房地产不健康的“三高模式”。本文为深入探析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下行周期的演进规律、厘清影响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为政府部门和央行制定稳定房地产市场与内外部经济的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天静
本文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方法,对我国金融政策在房地产调控中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指出我国金融政策对房地产价格和成交量有一定的影响,其中银行信贷对房价的影响比较明显,而利率对房价的影响滞后期比较长。为了解决金融政策在传导过程中的时滞和变异性,本文在最后提出建立房地产检测预警体系指标,以及我国在制定金融政策时考虑区域性。
关键词:
金融政策 房地产调控 向量自回归 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凯
文章根据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基于资产组合与效用函数理论,从房地产需求入手,探讨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性,并且根据实证模型的结果和对目前市场主要困局的解读,提出政策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
资产组合理论 房地产调控政策 有效性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世美 曾昭志
房地产调控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可以分为理论有效和实施有效。从利率传导和货币供给量传导进行理论有效性分析可以得出,利率传导对房地产价格产生影响必须满足一定的边界条件;由于基础货币和派生货币的可控性问题,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制约了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有效性。进一步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数量型的信贷工具是影响中国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原因,而价格型的利率工具对房地产调控的有效性很低,利率对房地产价格产生了正向影响。提高房地产调控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关键是改变利率传导的边界条件,有效控制货币供给量过快增长。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房地产调控 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明超 黄徐星 赵戴怡
货币或者财政政策调控是世界各国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普遍采用的手段,宏观调控对市场的影响自然成为所有市场参与者及学术界关心的问题。本文构建了居民基于非住房消费、住房消费的二元效用函数,居民投资选择包括无风险投资、住房投资与金融投资,理性居民通过效用最大化来应对房地产税收、首付贷款比例和贷款利率等宏观调控政策。本文结合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参数校准,对政府可能采用的政策组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给定参数下居民对贷款首付比例的政策变化最为敏感,其次为利率政策、税收政策。本研究结果为政府的反周期房地产政策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能够有效降低政策制定成本。
关键词:
效用函数 经济周期 反周期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恒
随着近年来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房价一路走高,出现过热现象。政府为了应对房价过快上涨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政治性和经济性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调控政策,效果差强人意,收效甚微。针对房地产业"屡调屡高、屡高屡调"的怪相,本文从房地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着手,深入剖析调控有效性偏低的原因,并给出合理的建议,以期对制定调控政策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政府调控 政策回顾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易斌
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年实施了多轮房地产调控,调控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住房需求抑制和土地供给调节两种类型。对于这两类调控政策效果的优劣,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文章通过构建考虑信贷摩擦和房地产抵押担保效应的新凯恩斯模型,考察了住房需求抑制和土地供给调节这两类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抑制住房需求在促使房价下跌的同时,也会减少房地产投资和财政支出,进而降低总产出,但有利于增加私人消费和优化社会资本结构;而增加土地供给在抑制房价方面同样有效,且对宏观经济特别是非房地产部门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从整体上看,在不考虑土地供给限制的情况下,相对于住房需求抑制,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郭娜 李政
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背景下,本文采用有向无环图(DAG)技术和基于DAG的预测方差分解方法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主要源于其自身惯性的推动;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效果方面,货币供应量和金融信贷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果比较明显,而实际利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则十分有限。进而得出,在我国以数量机制为主导的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较之以价格机制为主导的调控体系更为有效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对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执行和政府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艺枞 关禹
文章采用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提取新型房地产业景气指数,并以该指数作为代表房地产市场景气的内生变量,根据房地产周期转折点判别结果选取代表性时点,基于TVP-SV-VAR模型的时点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周期非对称效应。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房地产行业在增长和波动两个层面均存在周期阶段的非对称效应,一方面,行业主体的预期使货币政策对房地产行业增长存在顺周期的非对称影响;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波动上自我运行的惯性使货币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波动也存在非对称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攀
通过建立因子增广向量的自回归模型(FAVAR)体系,选择涵盖了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土地政策三方面因素共计156个变量指标,对我国住宅价格指数影响进行了多视角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住宅价格指数受信贷、利率、土地三方面政策调控的影响较为显著,且均存在着滞后效应。减少信贷供给特别是房地产业的信贷供给,能有效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提高利率能紧缩流动性从而抑制投资性购房需求,而这种效果会在滞后三期、四期中体现;土地量价齐升是导致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的最主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