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36)
2023(14567)
2022(11679)
2021(10509)
2020(8286)
2019(18221)
2018(18073)
2017(34195)
2016(18602)
2015(20443)
2014(19894)
2013(19168)
2012(16986)
2011(15338)
2010(15525)
2009(14914)
2008(14272)
2007(13022)
2006(11824)
2005(10722)
作者
(50390)
(42771)
(42183)
(40054)
(26585)
(20130)
(18862)
(16223)
(16063)
(14812)
(14541)
(14109)
(13301)
(13154)
(13061)
(12962)
(12581)
(12370)
(12186)
(12128)
(10538)
(10381)
(10218)
(9720)
(9640)
(9576)
(9477)
(9285)
(8465)
(8288)
学科
(75406)
经济(75296)
(56711)
管理(50666)
(49891)
(35201)
企业(35201)
农业(33476)
中国(25742)
业经(24946)
方法(21474)
(20090)
(19288)
地方(18245)
数学(18203)
数学方法(18010)
(15069)
(14826)
(12667)
银行(12655)
农业经济(12618)
(12404)
贸易(12397)
环境(12381)
发展(12316)
(12298)
(12257)
(12175)
(12035)
(11604)
机构
学院(258994)
大学(250836)
(107948)
经济(105530)
管理(95936)
研究(88357)
理学(82176)
理学院(81313)
管理学(79922)
管理学院(79467)
中国(68263)
(58238)
(52458)
科学(51786)
(49699)
农业(44053)
(43123)
业大(41780)
中心(41457)
(41033)
研究所(38506)
财经(38288)
(34874)
(34712)
师范(34594)
经济学(32638)
(32085)
(31819)
北京(31790)
经济学院(29328)
基金
项目(172733)
科学(137546)
研究(132822)
基金(124710)
(107344)
国家(106310)
科学基金(92017)
社会(87310)
社会科(82315)
社会科学(82297)
(69586)
基金项目(66078)
教育(59439)
(56580)
编号(55920)
自然(55240)
自然科(53918)
自然科学(53907)
自然科学基金(52882)
资助(47383)
成果(44723)
(39745)
重点(38703)
(38591)
课题(38546)
(37707)
国家社会(36602)
(36255)
(34085)
创新(33871)
期刊
(132248)
经济(132248)
研究(77650)
(63391)
中国(57275)
农业(42499)
(37654)
学报(37313)
科学(36551)
管理(32783)
大学(30264)
学学(28906)
教育(28422)
业经(28151)
(27688)
金融(27688)
技术(21629)
(19811)
问题(19791)
经济研究(18715)
财经(18584)
(16064)
农村(15629)
(15629)
农业经济(15403)
(14864)
世界(13901)
现代(12954)
经济问题(12748)
资源(11890)
共检索到395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发萍  
当下中国农村劳动力的逆城市化催生了返乡农民工职业发展的新需求与新转型。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化、专业化、市场化属性赋予了返乡农民工再农化的独特性,返乡农民工与新型职业农民之间的主体性互嵌成为返乡农民工再农化的动力机制。因此,关于返乡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再农化转型要聚焦主体性,从主体引导、主体支持与主体培育多个维度进行构建,借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更多技能型与专业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建设  
城市化发展使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工人。新型城市化的重点之一是"人"的城市化,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其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有利于为城市建设带来大量劳动力,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既注重实践,强调技能应用,提高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同时亦着眼于长远,注重提高其在城市"扎根"生活的能力。当前相关工作已经在部分发达地区试水开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亦存在诸如缺乏制度保障、教育内容单一以及教育成本高等现实问题,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鑫  王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拥向城市,导致交通拥挤、污染严重、子女就学难等多种问题的出现,并引发了一系列其它的社会问题。因此,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已出现了人口向农村回流的所谓"逆城市化"现象,并且这种现象并不是孤立和单独存在的,所以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逆城市化"的产生原因和表现模式,仔细研究"逆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从而为我国城市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蔡瑞林  陈万明  王全领  
逆城市化是西方国家城镇化进入成熟阶段的现象。中国当前的农民工逆城市化,则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新趋势和新问题,在城镇化发展阶段、资源协同流转、城乡福利均衡水平、迁徙人群的福利诉求等四个方面区别于西方国家的逆城市化。由于西方经典人口流动理论不足以全面剖析中国情境下农民工逆城市化的驱动因素,据此运用建构扎根理论方法,经初始编码、聚焦编码、轴心编码、理论编码和饱和度检验,构建了农民工逆城市化的驱动理论模型。研究表明: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是来自城市的驱动推力,土地因素和亲情因素是来自农村的驱动拉力,社会因素在亲情因素、土地因素、经济因素与逆城市化关系之间起调节作用。虽然逆城市化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胜利  何小勇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动力是基于成本收益的比较,而农民工自身条件、政府的有关政策等是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成本和收益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要采取一系列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丽华  
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走上返乡创业之路,逐渐成为就地城镇化的中坚力量,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助于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并缩小城乡差距,是一种正常的由生存诉求转向发展诉求的经济现象与社会现象,但由于受到创业技能、创业资金、创业政策以及创业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延缓了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进程,因此有必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重阻碍。本文首先阐述了就地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内涵和意义,并从就地城镇化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支撑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就地城镇化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帆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各级政府在土地制度、融资渠道以及创业项目等方面给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各种便利与支持。河南作为劳务输出大省,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热情持续高涨。大多数返乡农民工选择创办经验型企业、小商小户型企业、依靠本地资源型企业以及产业集群型企业等。但由于缺乏项目指导等原因,对于返乡农民工来说,最可行的创业路径仍是创办小商小户型企业,但该类型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因此,为了卓有成效地解决当前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新趋势,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河南省乡村建设的新格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世勇  
以若干返乡新生代农民工打工生活史深度访谈资料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借助生命历程理论中转变、轨迹和持续等概念和原理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流动意愿的转变。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意愿抉择是与其家庭角色调适相伴随的决策过程,家庭角色在很大程度上锁定了他们最终的生活期望和社会归属。应该正视新生代农民工逆城市化流动现象,在政策调整上做出有针对性的回应。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兆明  鲁燊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引发了林业领域的创业活动。农民工返乡开展集体林业创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依托,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内生性动力、提高创业绩效是激励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究对农民工创业者实现高创业绩效产生影响的组态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农民工自身和外部环境作用于创业绩效的构型”作为核心研究问题,从归因理论和因果复杂性的视角,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为研究方法,对江苏省13个市收集的223份返乡创业农民工问卷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了5条高创业绩效构型。结果表明:(1)农民工返乡高创业绩效的取得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存在多条实现路径。(2)不同性别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实现高创业绩效的路径组态并不相同且导致不同性别取得高创业绩效的核心条件存在差异。(3)职业培训与专业技能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代际创业与政府补贴、职业培训也存在替代关系,代际创业与家庭情感支持、政府补贴、职业培训间均呈现互补关系。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文章提出政策启示:(1)要进一步加大对返乡农民工林业创业的支持力度。(2)要进一步加强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3)要通过政府支持和家庭关怀提高女性创业者高创业绩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冠华  宣云  
随着我国当前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一些农民工看到了农村经济发展机遇,放弃城市中的打工生活投入到农村中开展返乡创业,从而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能够得到全面的提高。城镇化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创业仍遇到资金、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文章建议政府方面要加强农民工培训、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对农民工创业给予多方位的引导和支持,高校也要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肩负农民工社会培训和教育的使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加加  杨文杰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其市民化问题日益成为政府工作重点。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民工自身而言有利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实现其自身的现代化,同时对于提高城市化水平,拉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工市民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以农民工市民化为支点,即实现农民工向新市民转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不仅包含农民工自身因素,也包含外部制度性因素。本文从城乡分割户籍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劳动就业制度、教育制度五方面制度因素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并提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完善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展祥  
结构主义发展理论表明,农民工城镇就业是城镇化发展的主旋律。我国城镇化发展基本符合这一规律,但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表面是对城镇化趋势的背离,实则是城镇化新阶段的主动适应性调整,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和巩固我国实现更高城镇化水平的能力。应调整城镇化战略,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建立利于生产要素流入农业部门长效机制,巩固持续城镇化所需的农业后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赛特  陈子云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在破解农村“空心化”难题、补齐“三农”短板、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农村创业环境存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政策制定不精准、落实不到位,市场规范缺失,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不强,文化认同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应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精准制定、严格落实创业政策,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增强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营造返乡创业文化氛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不断优化农村创业环境,让农民工等返乡创业群体愿意回到家乡创业、留在家乡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蔚  
面对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的到来,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先后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一系列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需求猛增,但同时仍存在着资金、人才、设施配套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需求状况分析,提出在现有条件基础上加大政府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人才帮扶等对策,以期满足农民工返乡创业需求,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水琼  边一民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新特征,它在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事业发展和缓解三农问题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研究首先阐述当前我国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内涵及其意义;从社会流动视角下探讨制约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性问题和金融问题;从革新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制度体系及优化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给出社会流动视角下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具体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