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5)
2023(10378)
2022(9194)
2021(8924)
2020(7474)
2019(17629)
2018(17520)
2017(34675)
2016(18553)
2015(20857)
2014(20836)
2013(20629)
2012(18898)
2011(16781)
2010(16559)
2009(15282)
2008(14886)
2007(12823)
2006(11346)
2005(9973)
作者
(52745)
(43409)
(43032)
(41230)
(27787)
(20847)
(19776)
(17090)
(16619)
(15480)
(15058)
(14537)
(13787)
(13535)
(13510)
(13285)
(12985)
(12752)
(12447)
(12311)
(10687)
(10616)
(10602)
(9891)
(9779)
(9773)
(9708)
(9650)
(8713)
(8422)
学科
(68853)
经济(68777)
管理(53149)
(50941)
(43838)
企业(43838)
方法(34724)
数学(30150)
数学方法(29849)
(21707)
银行(21560)
(20207)
(20177)
(19259)
中国(18197)
(16820)
(15955)
金融(15954)
业经(15319)
(14891)
地方(13447)
(13244)
财务(13183)
财务管理(13155)
企业财务(12570)
理论(12279)
(11844)
贸易(11833)
(11681)
制度(11667)
机构
大学(255581)
学院(252048)
管理(105335)
(98432)
经济(96101)
理学(91103)
理学院(90168)
管理学(88721)
管理学院(88285)
研究(80890)
中国(69364)
(54401)
科学(49975)
(47044)
(40759)
(39764)
中心(38989)
财经(38077)
业大(37598)
研究所(36408)
(36219)
(34749)
北京(34497)
农业(32121)
(31747)
师范(31464)
(30434)
(29302)
经济学(29278)
财经大学(28870)
基金
项目(175850)
科学(138020)
基金(128616)
研究(128273)
(111362)
国家(110447)
科学基金(95529)
社会(79794)
社会科(75580)
社会科学(75560)
基金项目(69234)
(67630)
自然(63402)
自然科(61911)
自然科学(61901)
自然科学基金(60807)
教育(58391)
(57231)
资助(53436)
编号(52489)
成果(42177)
(38915)
重点(38458)
(36536)
(35977)
课题(35037)
创新(33963)
科研(33882)
教育部(33570)
大学(33200)
期刊
(102387)
经济(102387)
研究(78229)
中国(45084)
(40590)
金融(40590)
学报(39615)
管理(37058)
科学(36408)
(36001)
(35449)
大学(29892)
学学(28138)
教育(25410)
农业(23228)
技术(20325)
财经(18697)
经济研究(15919)
业经(15895)
(15576)
理论(15499)
实践(14543)
(14543)
图书(13693)
问题(13081)
科技(12110)
技术经济(11749)
(11676)
现代(11516)
(10823)
共检索到371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坤  苏扬  
本文主要考察我国银监会在2013年实施的逆周期资本监管对银行信贷的政策效果,政策前后可以视为一个典型的"准自然实验",构建了双重差分模型(DID)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逆周期资本监管政策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监管压力较大银行的信贷增长,而且还降低了监管压力较大银行的信贷风险。说明了逆周期资本监管政策的逆周期操作效果显著。2逆周期资本监管政策实施后,因逆周期资本监管对风险权重的不同影响,监管压力较大银行在信贷结构中更侧重于抵押贷款、长期贷款和个人贷款。研究结论为我国开展逆周期资本监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金城  李成  
商业银行信贷和资本监管具有顺周期性。银行信贷顺周期性导致经济繁荣时期的贷款扩张和经济衰退时的贷款紧缩。《巴塞尔资本协议Ⅱ》下的资本监管约束,在经济衰退时会促使银行形成信贷萎缩效应,影响和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发挥,次贷危机为《巴塞尔资本协议Ⅱ》下的银行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创新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减轻顺周期的影响,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需要建立逆周期动态调整的资本监管制度,构建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并协调运用与宏观经济运行相逆的货币政策,协调各宏微观监管部门,完善风险预警体系和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肖飞  史璐寒  
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顺周期性仍然是金融监管的重点,过度的银行顺周期性使金融市场失去了长期均衡,导致经济过度波动,从而引发危机。《巴塞尔协议Ⅲ》提出逆周期监管工具,用于抑制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性问题;我国在2013年也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加强对逆周期的监管。虽然《巴塞尔协议Ⅲ》对商业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是实际效果仍待检验。基于此,围绕商业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的产生、成因及经济后果等方面,系统梳理了银行信贷顺周期性及其逆周期监管的相关研究,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宋洪吉  李慧  
银行的贷款减值准备与监管资本存在紧密关系,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系统的顺周期性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金融监管部门、国际会计准则机构都对贷款减值准备的逆周期计提提出了监管要求和改革设想。本文根据国内上市银行数据,研究发现国内银行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以及发现了银行通过贷款减值准备计提进行资本充足率管理的经验证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闫丽瑞  
本文采用1998—2012年我国上市银行的年度面板数据,就资本约束对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监管当局的最低资本要求约束下,银行普遍存在着紧缩信贷规模的倾向,资本充足率水平对银行贷款行为产生显著影响;这一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且这一影响在2004年前后存在显著差异,2004年以后资本充足率对贷款增长率的影响小于2004年以前;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对贷款增长率的影响强于小银行,但这一差异在统计上不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龙菊  汪长春  
对顺周期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把握金融运行的规律,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本文旨在通过对资本充足率监管顺周期性和贷款损失拨备顺周期性的进一步研究,探讨缓释顺周期性的主要解决方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海涛  林学冠  
本文在分析我国资本监管亲周期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逆周期资本、跨周期资本计提和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三种方法,以缓解资本监管的亲周期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擎  刘鹏  田娇  
本文依据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逆周期资本监管思想,以各类信贷指标为基础,通过绘制ROC曲线并计算AUC值,选取适合我国的具体锚定指标。本文认为,好的锚定指标需要满足及时性、稳定性、可解释性以及可获取性等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趋势缺口、房地产贷款趋势缺口、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趋势缺口以及消费贷款趋势缺口等指标符合锚定指标的标准,可作为逆周期资本监管锚定指标使用,并且组合锚定指标的预警能力和稳定性优于单个锚定指标。本文从落实锚定指标和提高挂钩变量预警效果的角度,提出了更为精细的信贷类别指标,为推动我国逆周期资本计提及监管实施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韩宁  魏旭辉  
选取了2007—2016年我国32家银行作为样本,构建相关的计量模型,分析了资本监管、内部治理对银行信贷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监管中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能够减弱商业银行进行信贷扩张的动机和意愿,即资本充足率越高的银行,贷款规模越小;内部治理结构对银行信贷行为也有显著的影响;资本监管和内部治理之间存在交互作用,会影响资本监管对银行信贷行为的约束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冲  郭峰  傅家范  周强龙  
金融监管制度的有效执行依赖于针对监管者行为的激励设计。在中国,与地方官员类似,监管官员的职位升迁也往往由上级选拔决定,即面临政治激励,本文将代表中央金融监管的省级银监局局长与代表地方银行的城商行特征数据进行匹配,考察监管官员的政治激励是否通过影响其监管行为对城商行的信贷投放产生作用。实证分析发现:首先,在资本、资产质量、流动性等监管指标中,资本监管绩效显著影响银监局局长的升迁;其次,银监局局长在政治激励下的监管行为,促使城商行提高资本充足率,进而抑制了其信贷投放;最后,地方政府信贷干预、经济周期、货币政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蒋海  罗贵君  
近期全球金融危机表明,以微观审慎监管为核心的《巴塞尔协议Ⅱ》,不能有效解决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问题,同时还加剧了银行体系的顺周期性。各国金融当局和学界开始关注宏观审慎监管和逆周期监管问题,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国"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金融管理制度的目标。为了反映这一最新研究进展,更好地为我国金融监管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在对微观审慎监管缺陷的相关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全面归纳、梳理了关于逆周期宏观审慎银行监管的最新研究成果。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树生  王文峰  
《巴塞尔协议Ⅲ》要求各国监管当局制定逆周期缓冲资本监管框架,并根据需要计提逆周期缓冲资本,以保护银行业免受信贷过度投放导致的潜在损失。本文选取1994~2013年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对逆周期缓冲资本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逆周期缓冲资本机制在中国金融监管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由此,本文提出完善逆周期监管指标体系以及制定逆周期监管政策和工具的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曹麟  彭建刚  
本文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逆周期资本测算方法,该方法不同于《巴塞尔协议Ⅲ》将信贷/GDP指标作为逆周期超额资本提取的参考基准,为金融监管部门提供了一种新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依据发放相同数量贷款所需的监管资本不出现波动这一逆周期调整原则设置宏观压力情景,监管资本等于8%的最低监管资本要求加上根据宏观压力测试结果计提的逆周期超额资本。实证研究结果及其相关分析可与《巴塞尔协议Ⅲ》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相互佐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宇  
随着资本监管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实施,资本充足率成为影响银行信贷行为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次贷危机后,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考虑,巴塞尔协议提高了银行监管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并主张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通过建立监管资本约束下的银行信贷最优选择行为的比较静态分析表明,银行资本金下降或资本充足率要求提高,那么在宏观经济波动时,银行信贷的波动幅度会更大。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与资本监管标准和银行信贷供给对经济波动的敏感性紧密相关,而银行的资本缓冲是信贷顺周期波动幅度的决定性影响因素。该分析表明巴塞尔协议Ⅲ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会增强银行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效应;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经济扩张时期要求银行提高资本缓冲...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蒋海  袁典  
商业银行的亲周期性被认为是导致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它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加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对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危机过后各国学界与监管当局纷纷提出逆周期监管的设想。本文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总结了引发银行系统亲周期的因素,分析了实施逆周期监管的必要性,总结了逆周期监管政策在各国的实施情况,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归纳了学界对于实施逆周期监管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