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14)
- 2023(4040)
- 2022(3333)
- 2021(3212)
- 2020(2590)
- 2019(5944)
- 2018(5774)
- 2017(11215)
- 2016(6174)
- 2015(6694)
- 2014(6698)
- 2013(6428)
- 2012(6014)
- 2011(5609)
- 2010(5760)
- 2009(5429)
- 2008(5314)
- 2007(4867)
- 2006(4538)
- 2005(4075)
- 学科
- 济(21335)
- 经济(21311)
- 管理(20103)
- 业(18490)
- 企(15137)
- 企业(15137)
- 农(7842)
- 财(7514)
- 策(7447)
- 方法(7378)
- 中国(7160)
- 数学(6411)
- 数学方法(6266)
- 贸(5381)
- 贸易(5379)
- 及其(5302)
- 制(5274)
- 易(5266)
- 政策(5135)
- 业经(4927)
- 农业(4830)
- 税(4526)
- 方针(4515)
- 地方(4489)
- 述(4461)
- 阐(4461)
- 阐述(4461)
- 银(4433)
- 银行(4426)
- 税收(4421)
- 机构
- 学院(85224)
- 大学(82979)
- 济(37102)
- 经济(36232)
- 管理(33715)
- 研究(30122)
- 理学(28554)
- 理学院(28263)
- 管理学(27843)
- 管理学院(27668)
- 中国(23810)
- 财(18949)
- 京(17095)
- 科学(16750)
- 所(14926)
- 江(14041)
- 中心(13962)
- 财经(13912)
- 研究所(13244)
- 农(13180)
- 经(12618)
- 范(11214)
- 师范(11152)
- 院(11058)
- 北京(11003)
- 业大(10915)
- 州(10814)
- 经济学(10710)
- 农业(10239)
- 财经大学(10117)
- 基金
- 项目(52720)
- 科学(42314)
- 研究(41114)
- 基金(38139)
- 家(32559)
- 国家(32243)
- 科学基金(27880)
- 社会(25651)
- 社会科(24299)
- 社会科学(24297)
- 省(20530)
- 教育(19192)
- 基金项目(19096)
- 自然(17623)
- 划(17558)
- 编号(17342)
- 自然科(17220)
- 自然科学(17216)
- 自然科学基金(16929)
- 资助(16214)
- 成果(15104)
- 课题(12585)
- 部(12046)
- 重点(11810)
- 发(11788)
- 策(11395)
- 性(11078)
- 创(10970)
- 项目编号(10521)
- 教育部(10413)
共检索到136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明明 周成华
在强化逆周期调节和结构性去杠杆并存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目标决策机制是以信贷为锚、结合物价水平,最终实现稳增长2019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经济内生增长动能较弱叠加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加强逆周期调节成为宏观政策主线。始于2018年的以定向降准和小微、民营企业定向支持政策为主的,以促进宽信用为目标的宽松货币政策在持续了半年时间后,信用扩张效果却差强人意,市场风险偏好未明显改善,经济中顺周期因素继续累积,加之贸易摩擦不确定增强、全球经济逐步步入下行通道,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自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成都市财政局课题组 何西龙
2018年12月1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一年多来,成都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加快落实逆周期调节政策,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但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复杂,建议加强政策研究和发展预判,抢抓逆周期调节政策执行窗口期,努力实现最优政策组合和最大整体效果,推动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逆周期调节 成都 稳增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三期叠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放大,统筹实现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防风险等多重目标,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财政政策和财政宏观调控面临着诸多"两难"问题。预算报告指出,2014年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增效,预算执行良好;2015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适当加大力度,同时,强调增加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生态环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赵桂芝
在国际经贸环境恶化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凸显的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逆周期调节成为我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本文聚焦我国税收政策宏观经济逆周期调节,在梳理税收逆周期调节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税收政策宏观经济逆周期调节的主体特征和潜在问题,并立足长远提出税收政策逆周期调节绩效的优化策略与措施。
关键词:
税收政策 逆周期调节 自动稳定机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邓磊 王美玲 修宁宁
税收政策具有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的效应,而且在积极财政政策中发挥逆周期调节的作用显著。经济理论和实证研究普遍认为,研发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对于研发可能带来的经济非稳定效应却缺少足够的重视。本文对我国研发强度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发现两者关系在2007~2008年出现逆转,研发从经济稳定效应转为非稳定效应。通过对这种效应逆转背后的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我国研发强度对经济波动转为非稳定效应的主要原因,为税收政策逆周期调节提供介入的切入点。结合上述原因,以科技创新战略为背景,指出研发的经济非稳定效应下税收政策逆周期调节应作出哪些调整,以及税收政策如何借助研发间接实现逆周期调节的效果。
关键词:
科技创新 逆周期调节 税收政策 经济波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言
过去的2019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总体看,面对国内错综复杂、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以及国际经济下行的局面,我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逆周期调节,坚持"六稳",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运行态势。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8万亿元,增长6.1%,人均国民总收入折合美元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成绩可喜可贺。同时,由于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IMF数次下调了
关键词:
周期调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余辉
近来人们常常讨论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核心是逆周期调节。笔者认为,逆周期调节中针对金融机构的一些工具,如逆周期资本缓冲、预期损失准备金等可以大致理解为:金融机构为应对经济周期波动,在时间轴上建立的"损有余,补不足"机制。也就是在经济高涨期留存储备以冲销经济衰退期的损失,进而为熨平经济周期作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付敏杰
实现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有机结合,是“十四五”时期财税政策的重要方向。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设计的理论基础是经济周期理论。比较分析经济周期理论,得出跨周期政策的主要驱动力是创新与重大技术进步、基础设施与房地产,逆周期政策的主要驱动力是存货、投资、信贷、利率、就业等。通过分析我国长期以来的财政支出顺周期状况,结合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周期特征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的宏观形势动态,可以探讨跨周期与逆周期财税政策基本组合和当前重点。在中美周期错位的情况下,我国财税政策必须面对国内经济和美国实体经济扩张与宏观政策紧缩溢出的挑战,以及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给国内经济带来“二次探底”的可能。为此,需要集中释放跨周期政策,加大逆周期政策力度,加大对受疫情和防疫影响较大行业和群体的临时性救助。
关键词:
财税政策 稳增长 逆周期调节 宏观调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璐
银行业的顺周期性既具有内生性,也与现行资本、拨备、公允价值计量政策有关。缓解顺周期性和建立逆周期调整机制,被一致认为是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国际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关监管当局已在朝着建立资本缓冲、实行前瞻性的拨备制度、改进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修订新资本协议这些方面努力。但银行业内生的顺周期性很难消除,确定合理的资本缓冲技术上非常困难,动态拨备机制的建立尚存争议,当前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改变也并不能改变经济的实质。因此,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仍然是永恒的主题,各种逆周期监管工具的设计还应抓紧研究,监管者应提高对经济变化和风险变化的敏感度。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逆周期 资本 拨备 公允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金鹏辉 张翔 高峰
商业银行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必然会承担一定的风险。因此,相比已有的讨论货币政策和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研究,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货币政策对银行过度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本文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用银行业贷款审批条件指数来测度银行过度风险承担行为,经实证发现,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银行会放松贷款审批条件,从而承担过度的风险。本文建议央行在货币政策调控过程中应同时采取逆周期的资本调节措施来抵消货币政策对银行过度风险承担产生的影响,并对央行实施逆周期资本调节的频率、步幅和时机,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逆周期调节作用提出了明确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穷志 岳明阳 李晓淳
财政政策工具实际操作偏离最初设计将会降低政策工具的调控效果,导致宏观经济波动加剧。针对地方政府财政政策的逆周期性调控目标,本文关注财政分权深化和政府债务增发的逆周期性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政策总体呈现顺周期特征。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放大了地方财政政策的顺周期性。地方政府债务增发使地方财政政策呈现逆周期特征。地方政府财政政策及其收入面、支出面均呈现顺周期性,由"顺"转"逆"的债务平衡点分别为0.137,0.113,0.209。当前绝大部分地区的债务规模都在债务平衡点之下。驱动地方政府债务逆周期调控的内在因素是官员晋升激励。晋升激励的程度越高,地方债务逆周期调控的力度就越大。但外部市场融资环境的波动削弱了地方政府债务逆周期调控的力度。本文的政策主张是,不宜过度财政分权,应该扩大地方债发行规模,促使地方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
关键词:
财政政策周期性 财政分权 政府债务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昊宇
经济社会生活中日益表现出来频繁的经济波动以及非确定的经济发展周期,给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应对不断增强的不确定性和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波动对经济活动的消极影响,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波动给予各种不同的解释和说明,进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应对政策与管理方法,逆向政策选择成为一种必要的应对措施。本文在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下,从效用的饱和性角度来说明经济波动的内在机制以及逆向政策选择的意义。
关键词:
经济波动 饱和性 非饱和性 逆向政策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文生
目前,在实体方面,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地产、基建投资增速回升,制造业投资增速下行;在金融方面,信贷大幅扩张,信用债券违约案例大幅增加货币非中性:信贷有结构性效应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宏观经济?这是判断未来经济和政策走向的关键问题。传统观点认为价格短期黏性、长期自由调整,因而货币短期并非中性,而长期是中性的。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张方 国文婷 张云
采用2000—2019年SDC全球并购数据库中国企业的并购案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并购行为,增加并购完成数量且缩短并购完成时间。机制分析表明,企业代理问题和管理者过度自信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该现象。异质性检验发现,经济下行期、垂直并购和非跨境并购、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并没有阻碍企业的并购行为,在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的背景下,政策出台和实施方案需要科学评估,防范企业管理者的非理性动机。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企业并购 逆周期调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