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6)
2023(1602)
2022(1307)
2021(951)
2020(722)
2019(1646)
2018(1428)
2017(2894)
2016(1421)
2015(1635)
2014(1715)
2013(1723)
2012(1790)
2011(1815)
2010(1844)
2009(1705)
2008(1513)
2007(1468)
2006(1436)
2005(1299)
作者
(4871)
(4266)
(4243)
(3945)
(2616)
(1860)
(1850)
(1680)
(1586)
(1512)
(1432)
(1377)
(1373)
(1301)
(1294)
(1287)
(1240)
(1182)
(1144)
(1083)
(1076)
(1031)
(1016)
(974)
(951)
(923)
(878)
(869)
(868)
(837)
学科
(16329)
经济(16325)
地方(7455)
地方经济(5972)
管理(3929)
中国(3374)
业经(2876)
(2605)
方法(2593)
(2524)
(2507)
环境(2368)
数学(2337)
数学方法(2335)
(2089)
金融(2089)
(1998)
资源(1993)
发展(1824)
(1820)
(1815)
产业(1792)
农业(1789)
(1748)
(1627)
银行(1624)
(1620)
总论(1608)
(1555)
企业(1555)
机构
学院(25351)
大学(24035)
(14161)
经济(13933)
研究(10606)
管理(8495)
中国(7653)
理学(7059)
理学院(6958)
管理学(6856)
管理学院(6804)
科学(5816)
(5409)
(5314)
(5047)
研究所(4791)
经济学(4665)
中心(4617)
(4155)
财经(4148)
经济学院(4093)
(3784)
(3734)
(3712)
(3522)
(3466)
师范(3443)
科学院(3428)
(3425)
(3345)
基金
项目(15126)
科学(12093)
研究(11658)
基金(10607)
(9013)
国家(8932)
社会(8179)
社会科(7770)
社会科学(7769)
科学基金(7626)
(6319)
基金项目(5326)
(5071)
(4864)
教育(4698)
编号(4435)
发展(4432)
(4357)
资助(4287)
(4000)
经济(3975)
自然(3905)
自然科(3803)
自然科学(3802)
自然科学基金(3713)
成果(3576)
国家社会(3498)
课题(3465)
重点(3443)
(3072)
期刊
(19777)
经济(19777)
研究(9293)
中国(5092)
(3983)
管理(3951)
(3627)
经济研究(3586)
业经(3239)
科学(3113)
学报(3003)
(2799)
金融(2799)
农业(2704)
问题(2477)
大学(2377)
技术(2369)
学学(2341)
财经(2259)
(1999)
改革(1865)
(1865)
经济问题(1819)
技术经济(1716)
教育(1656)
经济管理(1653)
商业(1635)
世界(1601)
统计(1563)
(1388)
共检索到42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吉喆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及时出台一系列"六稳"政策举措,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3季度,我国生产需求持续扩大,就业物价基本稳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新动能较快成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下阶段,尽管国内外环境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发展长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元  
受信息不对称、银行风险偏好和资本充足监管要求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商业性金融的信贷行为具有明显的顺经济周期性。以政府主管部门为调控主体的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干预措施在逆经济周期调节中具有间接、被动和刚性的特点,调控效果通常并不能完全达到反映调控意图。而作为市场主体的开发性金融,在逆经济周期的调节中具有直接、主动和示范的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部门宏观调节的不足。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经济周期,国家开发银行主动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以"顺市隐于市,逆市托举市"的实践,显示并证明了开发性金融平抑经济周期的功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成思  
本文运用随机波动模型分析1980年1季度~2008年4季度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性特征的动态变化,实证结果显示,20世纪90年代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趋向平稳化的分水岭。本文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增强了实体经济抗冲击的能力,推动了经济波动趋向平稳化转变。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准确划分不同区间分析经济周期问题提供了经验依据,同时对新形势下运用货币政策提振市场信心和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汪川  满向昱  
自2008年以来,经济周期平稳化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本文尝试从经济服务化和产业关联的视角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具体而言,本文在工业和服务业两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中间产品使用的产业关联,产业关联的引入使得模型产生了冲击放大机制,而放大机制的大小取决于两部门中间产品投入比例。研究表明,由于工业部门使用更大比例的中间产品,其冲击放大机制更大;而随着经济的服务化,工业部门增加值占比下降则降低了经济整体的冲击放大机制,从而产生了经济波动趋稳的现象。通过两部门中间产品比重的数值模拟,本文证实了冲击放大机制的存在;进而对1995—2007年和2008—2018年之间的模型参数进行校准,并对两个阶段的模型所产生的经济波动性进行分析对比,结论显示,2008年之后服务业对工业的替代导致了更低的经济波动性和更高的宏观经济稳定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辛树人  
近年来,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上两个万亿大台阶,同时“平稳”特征鲜明,经济增长波动趋缓现象显著。从与全国经济的关系来看,山东省经济增速与全国经济增速同频变化,但经济波动整体强于全国水平;充当全国经济的“风向标”,与全国经济增长存在“领先—滞后”关系;具备“挑大梁”优势,有效带动全国经济增长;充分发挥“稳大盘”作用,经济增长趋稳化特征强于全国水平。进一步从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视角拆解山东省经济波动来源,结果发现第二产业波动是近年来山东省经济波动的最大贡献因素。从经济周期视角来看,投资既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第一拉动力,也是山东省经济波动的最大贡献因素。建议山东省充分发挥领先带动、预警引领及辐射影响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展现山东担当;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优势,结合经济周期波动规律与发展态势,力求在经济扩张期牵头引领,在经济收缩期率先反弹;驱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同向发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程极明  
21世纪的头 4年 ,世界经济由低向高 ,平稳发展。从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起了某种本质性的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自我调节能力强。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大国经济情况比较好。世界经济的前景是比较好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范子英  王倩  
本文利用全国工业企业数据和税收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1998~2012年我国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和增值税实际税率对经济周期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存在由顺周期向逆周期转变的趋势,并且这一逆周期效应具有长期稳定性。增值税实际税率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一方面原因在于增值税本身的税制特征,经济上行时下游产业的相对价格指数上升,税基扩大导致实际税率下降;经济下行时上游产业的相对价格指数上升,税基缩小导致实际税率上升。另一方面,经济下行时扩张性财政支出产生的融资压力可能也是增值税实际税率具有顺周期性的重要原因。本文研究结论意味着,未来逆周期调节税收政策的重点工作应放在增值税上。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1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谋划明年发展听取意见建议。李克强说,今年以来,全国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积极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经济在高基数基础上保持平稳运行,新动能蓬勃发展,城镇新增就业提前实现全年目标,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但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变化给经济运行带来了新的下行压力,实体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十一五"时期,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发展,多边、双边和区域经济贸易合作日益活跃。我国在严格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税减让承诺义务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关税政策体系,政策目标不断向加强宏观调控和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方向转变.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黄宪  熊启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后,如何通过资本充足率监管缓释银行信贷行为的亲周期效应、增强银行业在经济周期波动中的稳健性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议题。本文对宏观经济波动下银行资本缓冲的调整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1998~2011年全球100个国家1708家商业银行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商业银行不具备逆周期调节资本缓冲的行为特征,其资本缓冲与宏观经济波动呈现负向变动关系;第二,银行资产风险承担水平在经济上行(下行)周期的提高(降低),是造成资本缓冲呈现亲周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松成  龙玉  
2021年我国经济平稳增长,GDP增速达8.1%,但每个季度GDP同比增速都持续下滑,四个季度分别为18.3%、7.9%、4.9%和4.0%。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经济已运行在底部区间。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经济会企稳,下半年会回升。如果政策有效落实,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时间还可能提前。2022年1月17日,人民银行超量续做中期借贷便利(MLF),同时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OMO),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琪  杜崇珊  
近年来,由于全球传统货币政策空间不足等原因,财政逆周期调节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该作用的发挥主要通过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和自动稳定器来实现。相较而言,主要发达国家往往拥有较为强大的自动稳定器。特别是受困于深度经济衰退的压力,一些国家设计并应用了"第二代财政自动稳定机制",该机制可以说是融合了相机抉择和自动稳定器的优点。我国囿于历史和现实条件,自动稳定器发育不良,长期依靠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来平抑经济波动,不仅影响了逆周期调节的效率,也造成了政策依赖症等经济社会问题。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过多依靠传统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方式不仅不符合主要经济体调控手段的发展趋势,而且也难以满足抵御风险、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确定性的要求。笔者梳理了主要发达国家财政自动稳定器的制度设计及调控机理,以此为借鉴,提出我国增强财政自动稳定器功能、构建财政双重调节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关礼  
2018年上半年,广西各级财政部门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