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4)
- 2023(2253)
- 2022(1876)
- 2021(1742)
- 2020(1500)
- 2019(3392)
- 2018(3335)
- 2017(6450)
- 2016(3393)
- 2015(3844)
- 2014(3667)
- 2013(3764)
- 2012(3562)
- 2011(3395)
- 2010(3248)
- 2009(3115)
- 2008(2920)
- 2007(2679)
- 2006(2375)
- 2005(2264)
- 学科
- 济(15339)
- 经济(15325)
- 方法(7816)
- 业(7760)
- 管理(7727)
- 数学(6971)
- 数学方法(6938)
- 企(6834)
- 企业(6834)
- 财(3745)
- 中国(3736)
- 贸(3626)
- 贸易(3623)
- 易(3547)
- 融(3487)
- 金融(3487)
- 银(3398)
- 银行(3388)
- 行(3248)
- 制(2882)
- 业经(2789)
- 务(2522)
- 理论(2521)
- 财务(2514)
- 财务管理(2511)
- 农(2461)
- 企业财务(2418)
- 学(2319)
- 地方(1951)
- 策(1936)
- 机构
- 大学(48637)
- 学院(47240)
- 济(24788)
- 经济(24379)
- 研究(19965)
- 中国(17745)
- 管理(16359)
- 理学(13668)
- 理学院(13525)
- 管理学(13355)
- 管理学院(13280)
- 财(11414)
- 所(10403)
- 科学(10195)
- 京(10063)
- 中心(9674)
- 研究所(9460)
- 财经(9236)
- 经济学(8673)
- 经(8627)
- 融(8148)
- 金融(8081)
- 经济学院(7928)
- 农(7895)
- 财经大学(7247)
- 银(7039)
- 院(6920)
- 银行(6834)
- 人民(6758)
- 江(6622)
- 基金
- 项目(30517)
- 科学(24291)
- 基金(23862)
- 家(21467)
- 国家(21349)
- 研究(21077)
- 科学基金(18004)
- 社会(14296)
- 社会科(13698)
- 社会科学(13694)
- 基金项目(12096)
- 自然(11662)
- 自然科(11433)
- 自然科学(11432)
- 自然科学基金(11284)
- 资助(10809)
- 省(10262)
- 教育(9483)
- 划(9450)
- 部(7571)
- 编号(7210)
- 重点(7155)
- 国家社会(6641)
- 教育部(6553)
- 中国(6245)
- 创(6177)
- 成果(6081)
- 发(6077)
- 科研(6057)
- 人文(6005)
共检索到77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何青 甘静芸 刘舫舸 张策
2017年5月2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中引入逆周期因子。本文利用引入新因子以来外汇市场交易数据,通过新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价机制,测算了逆周期因子数值。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和EGARCH模型研究了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汇率走势和人民币汇率波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引入逆周期因子降低了人民币汇率波动性,但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没有显著影响。逆周期因子修正了投资者对汇率变动顺周期性的过度反应,有利于引导市场预期,完善人民币汇率宏观审慎管理。
关键词:
逆周期因子 人民币汇率 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立晟 张潇
2017年5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引入"逆周期因子",人民币汇率周期性问题开始引发大家关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明确表示:"汇率根本上应由经济基本面决定……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可能仍存在一定的顺周期性,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惯性驱使,放大单边市场预期,进而导致市场供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增大市场汇率超调的风险。"汇率周期性周期性,是描述一个经济量与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立晟 张潇
2017年5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引入"逆周期因子",人民币汇率周期性问题开始引发大家关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告明确表示:"汇率根本上应由经济基本面决定……当前我国外汇市场可能仍存在一定的顺周期性,容易受到非理性预期的惯性驱使,放大单边市场预期,进而导致市场供求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增大市场汇率超调的风险。"汇率周期性周期性,是描述一个经济量与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超 宫飞
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等货币政策正常化操作标志着美国率先进入了货币紧缩周期,美元相对于欧元等G7货币首先紧缩,造成了美元指数的趋势上行。美元指数上行让新兴市场国家货币面临贬值压力,这几乎是每一轮美元升值新兴市场国家都要面临的考验。目前美联储依旧处于加息通道,同时美国经济表现不
关键词:
美元指数 汇率走势 中间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前进 武磊
本文根据有效汇率指数的特点,将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分解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美元有效汇率指数之乘积。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利用2016年4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汇价数据和BIS日度美元指数,实证考察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变动特征,结果显示美元指数、人民币汇率收盘价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同向变动,美元指数和人民币汇率收盘价的变动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有"自动稳定器"效果。其次,通过Logit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调整的非对称性,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贬值有持续变化的动能,具有一定的惯性;相反人民币汇率升值没有惯性,市场存在汇率调整的非对称性。最后,利用M&S模型和GARCH-M模型考察了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有何影响,结论表明逆周期因子与人民币汇率波动反向变化,意味着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过度贬值有抑制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彭红枫 李鹤然 罗宁欣
为了对冲外汇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市场中的羊群效应,中国人民银行于2017年5月26日在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中引入"逆周期因子"。本文基于TVP-VAR模型,构造了时变的溢出指数,通过量化分析方法考察了"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基准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逆周期因子"的引入导致人民币中间价对其他汇率的溢出效应降低,中间价的基准地位被削弱。第二,从整个人民币汇率体系来看,"逆周期因子"的引入提高了汇率体系的总体溢出水平,系统的联动效应增强。第三,"逆周期因子"的引入对短期汇率体系的影响大于对长期汇率体系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应进一步完善"逆周期因子"的构成,实现逆周期与保持中间价基准地位并存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爱俭 王韩
文章基于2014年3月19日至2019年12月27日国际外汇市场交易数据,运用DAG(有向无环图)和VAR模型的动态信息溢出指数的方法,分阶段对启动"逆周期因子"与否以及人民币与国际外汇市场主要货币间汇率收益率及其波动率的溢出效应方向和规模进行了研究,考察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市场的参与度和影响力的动态变化,进而分析"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逆周期因子"增强了人民币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货币的互动,提高了市场参与度和国际影响力;人民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接受了外界信息溢出;与其他国家相比,人民币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信息溢出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国际影响力与国际货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总体而言,引入逆周期因子有利于人民币收益保持稳定,波动性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币国际化程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文 尚玉皇 李建勇
本文基于离在岸汇率传导机制,阐释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离在岸价差的理论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了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离在岸价差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逆周期因子通过影响商业银行外汇资产配置影响人民币离在岸价差,逆周期因子在有效抑制人民币离在岸价差的同时显著降低价差的波动幅度。在中美贸易摩擦等重大不确定性因素冲击影响下,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离在岸价差的调节效果依然稳健。值得注意的是,逆周期因子对人民币离在岸价差的调节具有显著的非对称特征。人民币贬值情况下,逆周期因子显著缩小了人民币离在岸价差和波动幅度;人民币升值情况下,逆周期因子无助于抑制人民币离在岸价差,仅能降低价差波动幅度。鉴于此,建议我国央行进一步强化逆周期因子政策的规则化和透明化,切实发挥逆周期因子的预期引导功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志杰
【事件】2017年5月底,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组织各美元报价行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在原有"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报价模型中加入"逆周期因子",以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新机制实施后,"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有序运行,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双向浮动的特征更加显著,汇率预期趋于稳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汇率管理 逆周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慧
从汇率决定理论看人民币近期走势赵慧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在周边国家货币大幅贬值的情况下,却一枝独秀,保持币值坚挺,1998年初,朱钅容基总理公开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许多人担心这种人为保持人民币坚挺的政府行为会促使人民币贬值压力的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纲 范敏
本文通过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国际收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用购买力平价分析发展中国家时要做修正。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时期可能有较高的通胀率而其汇率并不按比例贬值。因为在经济起飞的一段时间里,发展中国家的非贸易品(住房,服务)的涨价幅度远高于贸易品的涨幅。第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可贸易品生产力的提高速度一般高于发达国家。这也是人民币未来可能趋强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利率平价对人民币走势的解释和预测能力会越来越强。第四,中国应考虑在贸易项下基本平衡,在经常帐户下有赤字,在资本项下有盈余的格局来保持外汇供求平衡和汇率的稳定。第五,靠减少再贷款对冲中央银行买汇放出基础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学慧 卢新生
本文首先回顾了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历程,从理论上阐述了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在充分考虑我国经济条件和实际运行的情况下,从人民币对澳元这一中小型经济体的汇率入手,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对经济发展状况、国际收支、利差、通货膨胀、政府干预与人民币汇率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管涛
1995年人民币汇率走出了上下起伏的曲线变化,年中一度升至8.28元人民币/美元,但随即有所反弹,下调到8.32元人民币/美元,下半年基本在8.30和8.32之间徘徊。纵观全年,人民币汇率整体走势仍呈稳中趋升之势,由上年底的8.45元人民币/美元升至当前的8.31元人民币/美元左右,升幅达1.7%。一、1995年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主要原因及意义:1995年人民币汇率能够保持稳定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艺欣
1997年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危机,使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货币对美元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贬值。其中从1997年2月到1998年1月,东南亚各国(包括韩国)货币贬值达20%~50%不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人民币汇率受到了贬值的压力。但另一方面,到1997年为止,我...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东南亚金融危机,国际收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