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25)
- 2023(6557)
- 2022(5617)
- 2021(5315)
- 2020(4249)
- 2019(9515)
- 2018(9452)
- 2017(18255)
- 2016(9832)
- 2015(10719)
- 2014(10315)
- 2013(9805)
- 2012(8764)
- 2011(8091)
- 2010(8117)
- 2009(7860)
- 2008(7356)
- 2007(6497)
- 2006(5882)
- 2005(5239)
- 学科
- 济(33207)
- 经济(33178)
- 管理(27711)
- 业(25063)
- 企(20511)
- 企业(20511)
- 方法(13000)
- 农(11664)
- 数学(11471)
- 数学方法(11277)
- 财(10266)
- 中国(10053)
- 贸(9740)
- 贸易(9735)
- 易(9532)
- 策(8423)
- 业经(7891)
- 制(7499)
- 农业(7088)
- 银(6621)
- 银行(6613)
- 地方(6434)
- 行(6379)
- 务(6052)
- 财务(6028)
- 财务管理(6019)
- 融(6011)
- 金融(6010)
- 及其(5992)
- 理论(5979)
- 机构
- 学院(128970)
- 大学(123810)
- 济(54256)
- 经济(53005)
- 管理(48391)
- 研究(42714)
- 理学(40801)
- 理学院(40441)
- 管理学(39730)
- 管理学院(39500)
- 中国(34923)
- 财(27346)
- 京(24715)
- 科学(23839)
- 所(20921)
- 财经(20657)
- 中心(20408)
- 江(20124)
- 经(18678)
- 研究所(18504)
- 农(18388)
- 范(16583)
- 师范(16463)
- 经济学(16413)
- 州(16271)
- 业大(16008)
- 北京(15561)
- 院(15477)
- 财经大学(15119)
- 经济学院(14737)
- 基金
- 项目(80581)
- 科学(63656)
- 研究(63228)
- 基金(57275)
- 家(48461)
- 国家(48029)
- 科学基金(41508)
- 社会(39205)
- 社会科(37178)
- 社会科学(37176)
- 省(32289)
- 教育(29581)
- 基金项目(28839)
- 编号(27794)
- 划(26878)
- 自然(25611)
- 自然科(25014)
- 自然科学(25008)
- 自然科学基金(24542)
- 资助(24260)
- 成果(23085)
- 课题(19411)
- 重点(18103)
- 发(17937)
- 部(17698)
- 创(17149)
- 项目编号(16969)
- 性(16959)
- 年(16905)
- 创新(15961)
共检索到201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文生
目前,在实体方面,总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地产、基建投资增速回升,制造业投资增速下行;在金融方面,信贷大幅扩张,信用债券违约案例大幅增加货币非中性:信贷有结构性效应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宏观经济?这是判断未来经济和政策走向的关键问题。传统观点认为价格短期黏性、长期自由调整,因而货币短期并非中性,而长期是中性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邢源源 王雪源
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宏观调控内涵更加丰富,货币政策应国家要求需要做好经济跨周期调节工作,维护经济平稳运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采取逆周期调节提振经济,并取得亮眼成绩,但同时也引发一些问题,值得深入分析总结并思考跨周期调节下货币政策需要把握的重点。文章用经济数据对逆周期调节的现状进行梳理与展现,并反思了逆周期调节存在的问题,认为逆周期调节缺少长期问题的解决方案、本身存在隐患、政策实施的力度与时机难以把控、政策调节不够灵活、工具不够丰富。在跨周期调节背景下,提出需要做好政策设计、守住安全底线、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加强与相关政策协调配合等建议。
关键词:
跨周期调节 宏观调控 经济发展 货币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祝林 何剑
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稳增长”和“防风险”的重要调控方式,调控效果和如何协调配合是两个关键问题。本文在运用TVP-FAVAR模型测算中国金融稳定状况的基础上,通过CF带通滤波法和转折点法识别金融稳定周期,结合TVAR模型和TVP-VAR模型重点考察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逆周期和跨周期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第一,中国金融稳定状况经历了五轮周期性波动,呈现出风险“快聚集、慢消融”的特征;第二,在金融稳定恶化阶段,宏观政策可以有效平抑金融风险,在金融向好阶段,宏观政策也能够防止金融过热,两个阶段均能体现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控的意图;第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同向性,2017年以后宏观政策具有明显的跨周期调控偏好且调控效应逐年增强。据此,本文提出跨周期和逆周期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现实方案,并为维护金融稳定、促进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跨周期调控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金融稳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建江 李巧琴 金小平 孙诗雄
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的上升和下行两个不同阶段的作用力具有不对称性。在经济下行与资产价格下跌叠加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要采取总量扩张的方式予以应对,并在投向上支持扩大消费、就业以及中小企业、"三农"等领域。为此,要克服信贷的顺周期倾向,以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在金融体制上积极创新,推行资产证券化,扩大担保体系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关键词:
经济周期 货币政策 不对称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一 代桂霞
本文采用TVP-VAR模型对我国金融周期与实体经济周期间的关系、不同周期阶段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及当前货币政策选择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当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于实体经济时,刺激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可以稳定通胀水平,但这种效用受到金融市场所处周期阶段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2)不同金融周期阶段政策调控效果同样存在非对称性,特别当金融市场收缩至过冷萧条时,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微弱。(3)针对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及实体经济所处阶段,当金融市场温和扩张时不必通过额外的政策手段干预;而当其温和收缩时则可通过货币政策刺激同时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另外本文还证实了其中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应结合不同的市场状况及政策目标选择相应的政策调控手段。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何德旭 张捷
从周期特征来看,经济"L"型触底与金融周期下半场叠加,货币政策框架相应变化,货币政策锚体现为"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货币稳定"三者的权衡,工具上更加注重宏观审慎政策的运用。2018年我国货币政策难以脱离全球同步收紧的大环境,但外部掣肘减弱、有更多空间着眼"对内";"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定向降准"政策组合将更有利于服务于高质量发展主线;加强与微观审慎政策协调配合,推进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向纵深处落,防控金融风险将贯穿2018—2020年;今、明两年要核心关注通胀及预期上行。
关键词:
金融周期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 利率走廊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铁峰
反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董铁峰一、经济周期经济周期,西方经济学一般称之为商业循环(BusinessCycle)或经济危机(EconomicCrisis),指的是经济活动不断的波动或起伏,可以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就业和失业等变量的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黎黎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国、欧元区、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很多经济体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着资本流动规模迅速扩大,资本流动的方向也更加易变,波动性加大,对这些国家的宏观调控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将就金融周期的理论发展、表现特征,及其与资本流动的相互关系、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
资本流动 商业周期 金融周期 独立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彼得·普雷特 司马亚玺 胡静宇 陈文科
金融稳定的政策制定者要面对金融周期的两个相关问题:第一,如何确定合理干预周期的时机?第二,如果干预是合理的,应该采取哪方面的政策在全球经济中,金融资产价格和信用创造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起伏的特征——我们将这种模式泛称为"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源于两个紧密相关的因素:一是偶然引发"非理性繁荣"的一种自然趋势,如对前景广阔的科学发现或技术进步的反应,会使投资者大幅提高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二是金融中介通过信用创造将未来收益增加的预期传导到现在的能力,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韩文宾
1970年以来,美元指数有三次下跌上涨大周期,分析美元指数周期离不开美联储货币政策,它是影响美元指数最重要的因素。文章从历史出发,分析了美元指数三次大周期与美国经济基本面、美联储货币政策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历史,站在美联储2022年大幅加息、利率预计在2023年见顶的当下,试图看清美元指数未来波动的方向。
关键词:
美元指数 美联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明虎 魏肖
现金周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指标,它除受企业内部管理影响外,还受到货币政策、区域市场化进程等宏观和中观因素影响。文章以2008—2015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区域市场化、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周期的影响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1)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企业现金周期较短;(2)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企业现金周期延长;(3)相比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企业在货币政策紧缩期现金周期变化较小。研究结果为现金周期与货币政策和市场化进程关系之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苗文龙
把握金融周期规律对金融稳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政府换届是影响金融市场运行不可忽视的因素。在观察国际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和交叉谱分析实证得出: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存在显著的"政治金融周期",政治周期是影响本国金融周期的重要因素;本国金融周期亦受到核心国货币政策的显著影响,但影响效应小于本国政治周期;各国金融周期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但密切程度高低不一,未出现统一变化的周期性规律。因此,为了熨平跨境资本流动、维护本国经济平稳发展,应测算和把握国际金融周期规律,实施主动的货币政策,并在保持货币
关键词:
政治金融周期 国际金融周期 货币政策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明虎 魏肖
现金周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指标,它除受企业内部管理影响外,还受到货币政策、区域市场化进程等宏观和中观因素影响。文章以2008—2015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区域市场化、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周期的影响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1)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企业现金周期较短;(2)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企业现金周期延长;(3)相比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企业在货币政策紧缩期现金周期变化较小。研究结果为现金周期与货币政策和市场化进程关系之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张靖岚 陈雨露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尝试在"金融——实体经济"内生性框架下重建宏观经济学理论的努力渐成潮流和趋势。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内生性金融周期变量的宏观经济模型,为分析金融周期、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实证分析得出了三个基本结论:一是金融周期对经济周期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影响;二是金融周期波动成为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三是包含金融稳定因素的货币政策有助于在正常时期维护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双稳定",而且能在压力时期显著降低金融波动对实体经济的不利冲击。
关键词:
金融周期 经济波动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同时受到了来自国外的多种因素影响。但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的下行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货币政策贡献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文章回顾了相关理论研究;其次,针对我国货币政策、经济周期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并对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我国经济下一步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经济周期 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