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4)
- 2023(6640)
- 2022(5384)
- 2021(5210)
- 2020(4200)
- 2019(9467)
- 2018(9135)
- 2017(18375)
- 2016(9795)
- 2015(10760)
- 2014(10733)
- 2013(10928)
- 2012(10023)
- 2011(9111)
- 2010(9420)
- 2009(9131)
- 2008(9211)
- 2007(8685)
- 2006(7911)
- 2005(7220)
- 学科
- 农(48552)
- 济(46747)
- 经济(46707)
- 业(40122)
- 农业(32163)
- 管理(20852)
- 企(16833)
- 企业(16833)
- 方法(16487)
- 业经(16193)
- 数学(15322)
- 数学方法(15241)
- 中国(13396)
- 制(12849)
- 农业经济(12273)
- 银(11138)
- 银行(11137)
- 险(10981)
- 保险(10890)
- 行(10627)
- 融(10072)
- 金融(10072)
- 财(9472)
- 村(9397)
- 农村(9379)
- 发(9233)
- 地方(8841)
- 策(8655)
- 体(8392)
- 贸(8363)
- 机构
- 学院(145356)
- 大学(140186)
- 济(67949)
- 经济(66706)
- 管理(59035)
- 理学(49836)
- 理学院(49468)
- 管理学(48854)
- 管理学院(48594)
- 研究(47258)
- 中国(46805)
- 农(45048)
- 农业(33767)
- 财(32002)
- 京(28144)
- 业大(26547)
- 中心(24984)
- 科学(24923)
- 财经(24859)
- 所(23226)
- 经(22723)
- 江(22713)
- 研究所(20396)
- 经济学(20298)
- 农业大学(20060)
- 经济管理(19259)
- 银(18718)
- 经济学院(18384)
- 财经大学(18268)
- 银行(17913)
- 基金
- 项目(90408)
- 科学(72110)
- 研究(69592)
- 基金(67596)
- 家(57374)
- 国家(56736)
- 科学基金(49564)
- 社会(46774)
- 社会科(43911)
- 社会科学(43899)
- 基金项目(35631)
- 省(35155)
- 自然(29988)
- 编号(29477)
- 自然科(29324)
- 自然科学(29320)
- 教育(29231)
- 自然科学基金(28829)
- 划(27871)
- 资助(27619)
- 农(27383)
- 成果(22970)
- 部(21247)
- 发(20067)
- 国家社会(19641)
- 制(19121)
- 重点(19082)
- 性(18787)
- 人文(18485)
- 创(18412)
共检索到232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建波
由逆向选择导致的农村信贷市场失灵和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逆向选择和农村信贷市场失灵既有农户等农村经济组织自身的原因,也与农村金融市场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有关。消除信贷市场上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性、推行联保贷款制度、完善农村抵押市场有助于解决农村信贷市场失灵问题。
关键词:
农村信贷市场 逆向选择 市场失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晓红
农户的声誉是信用社借贷决策中主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声誉能够反映农户能力与品格的综合信息,那些能力较强、品格好的农户才会有较高的声誉水平。文章利用信号传递博弈模型,阐明在农户与信用社的非对称信息借贷博弈中,农户声誉如何成为信用社识别可信赖的贷款农户的有效信号,从而克服农村借贷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关键词:
声誉 农户 信用社 逆向选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庆海 陈金鹏 郁杨成
本文基于山东和江苏两省2013年的农户田野调查数据,使用具有样本选择性的Probit模型,考察了抵押对农户信贷违约风险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其异质性,有效解决了以往文献往往忽略的样本选择问题引致的估计偏误。研究发现,抵押对农户信贷违约风险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即主要降低了银行与农户的事前信息不对称,缓解了逆向选择引致的信贷风险,而非缓解了事后的道德风险引致的信贷风险。但考虑农户的异质性后,农村金融市场同时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其中抵押对没有还贷意愿和还贷能力的农户的贷款主要起到缓解道德风险的作用,而对具有还贷意愿和还贷能力的农户的贷款主要起到缓解逆向选择的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敢 袁永德
信贷市场中的买卖双方是一种博弈关系 ,信贷营销中存在“逆向选择”风险。作为银行客户经理如何判断、分析“逆向选择”风险 ,其中重要的信息采集来自于非财务因素分析。非财务因素分析要准确采集来自目标企业的相关信息 ,并着重从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等方面来进行 ,并要紧抓重点 ,依靠对会计政策的熟练掌握来感知企业。
关键词:
信贷管理 逆向选择 风险 非财务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肖兰华 金雪军
非对称信息下的逆向选择和抵押品缺失是引致我国农村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重要原因。本文通过运用数理方法,就抵押在信贷市场上对逆向选择抑制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我国农村中小企业的现实,提出要缓解其银行信贷配给,并减少信贷融资逆向选择,应切实解决我国农村中小企业信贷抵押品不足问题。就此本文提出了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转让流转机制,允许基于土地用益物权抵押;明晰农村土地产权,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完善信贷抵押制度,推广农村中小企业信贷联保贷款等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磊 姜博 王静曦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的全国基线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论证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在是否参加新农保决策中不存在逆向选择问题,而在新农保参加档次的选择中存在着显著的逆向选择问题,即预期寿命越长越可能购买新农保的最高档。新农保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可能增大个人账户基金缺口,影响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在政策改进过程中应该探索建立个人账户统筹基金,优化保险合约设计,强化新农保分散社会养老风险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冬兰
本文从合作医疗制度中逆向选择的概念与产生机理入手,通过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农民逆向选择的成因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解决逆向选择的对策,通过这些对策措施可以更好的完善我国的合作医疗制度。
关键词:
农村 合作医疗 逆向选择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茂波 沈红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本身具有对风险的逆向选择,这是其保障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政策目标决定的。国家助学贷款产生的社会福利效应是公共产品,其风险应该由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分担,同时政府要完善配套措施并通过加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来降低其风险。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风险逆向选择 解析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珺 高峰 孙楠
本文的目的是考察国内车险市场中是否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并试图分离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影响,即分离出二者对信息不对称的贡献。利用国内一家大型财险公司某省份2008~2009年商业第三者责任险数据,论文通过Probit模型验证了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同时,论文利用分组控制住了逆向选择(风险异质性)的影响,并利用对照组剔除了学习效应的贡献,证明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市场中不存在道德风险;因此该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完全是由逆向选择贡献的。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 学习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晓萍 刘民权
文章研究在不确定且信息非对称情况下,信贷市场上投资项目逆向和正向选择的一般条件。这里假设投资项目的结果只有两种,即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我们定义并证明在一组仅具有两种结果的项目中,在成功概率—回报空间上存在一个逆向选择"区域"和一个正向选择"区域"。Stiglitz和Weiss(1981)以及DeMeza和Webb(1987)早先关于逆向选择和正向选择的案例实际上是一种特例,因为取决于所考察的项目情况,可以有无数个逆向和正向选择的情况。文章也考察了参数变化对企业家选择投资项目的比较静态影响,以及通过银行的某种决策组合把逆向选择转化为正向选择的可能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揭鸿篇 陈永忠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资产证券化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成了各界关注的热点。选取资产池质量和发起机构对逆向选择进行度量,利用我国2014年2016年相关数据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定价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据此研究逆向选择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定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资产池质量与次级证券比例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提出: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应对不同发起机构进行区别监管,消除信息不对称,缓解逆向选择问题,提高银行资产证券化发行价格及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市场认可度。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大鹏 齐中英
本文在Stiglitz和Weiss的信贷配给(Credit-rationing)理论框架下,建立了企业资产抵押贷款过程中“逆向选择”的生成机理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银行在“逆向选择”情况下采用的信贷策略,提出通过资产证券化来降低“逆向选择”造成的商业不良资产比例和减少银行惜贷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
抵押贷款 逆向选择 金融创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葛晶 李翠妮
自2008年底经济刺激计划实施以来,中国企业杠杆率迅速上升,但经济增速却逐渐放缓。与此同时,企业间的杠杆率出现了明显分化。为探究其背后的机制,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模型来分析信贷扩张如何导致了企业杠杆率分化。进一步,以2009年的经济刺激计划为政策冲击,运用双重差分法对理论命题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对于硬预算约束企业,信贷扩张对软预算约束企业投资意愿的激励作用更大,并在这些企业内部催生出大量需要软预算约束才能完成的项目,导致其融资需求膨胀,从而在两类企业间形成杠杆率分化和企业绩效差距。若市场制度能够有效地控制软预算约束,则能够缓解信贷扩张的这种负面效应。本文研究对中国未来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动态平衡,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信贷扩张 杠杆率 逆向选择 制度环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揭鸿篇 陈永忠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资产证券化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成了各界关注的热点。选取资产池质量和发起机构对逆向选择进行度量,利用我国2014年~2016年相关数据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定价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据此研究逆向选择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定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资产池质量与次级证券比例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提出: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应对不同发起机构进行区别监管,消除信息不对称,缓解逆向选择问题,提高银行资产证券化发行价格及银行资产证券化的市场认可度。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 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艳 何泽荣
信贷配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面对较高的贷款需求和不确定的风险客户,商业银行宁愿对其部分借款人实行少贷款甚至不贷款以规避风险,这是理性的选择。但是如果信贷配给在没有逆向选择的情况下频繁出现则说明已经发生了变异,这种变异直接导致的是信贷资源的分配有失公允,形成严重的“马太效应”,从而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逆向选择 银行 信贷配给 变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