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85)
2023(4435)
2022(3769)
2021(3187)
2020(2556)
2019(5644)
2018(5533)
2017(10961)
2016(5391)
2015(6915)
2014(7101)
2013(7332)
2012(6433)
2011(5891)
2010(6180)
2009(5945)
2008(5639)
2007(5123)
2006(4974)
2005(4605)
作者
(17236)
(14602)
(14454)
(14059)
(9416)
(6775)
(6569)
(5630)
(5541)
(5218)
(5112)
(4770)
(4666)
(4634)
(4533)
(4439)
(4304)
(4150)
(4122)
(3864)
(3851)
(3551)
(3471)
(3346)
(3338)
(3283)
(3082)
(2951)
(2840)
(2805)
学科
(53665)
经济(53642)
管理(17548)
地方(15655)
方法(13914)
(12877)
数学(12590)
数学方法(12536)
地方经济(11724)
中国(11702)
(10760)
企业(10760)
业经(9355)
(7766)
(7486)
经济学(6348)
环境(5903)
(5714)
(5693)
(5396)
金融(5396)
(5265)
(5143)
产业(5047)
(5004)
贸易(5000)
(4884)
农业(4823)
(4749)
(4641)
机构
学院(95553)
大学(92844)
(54100)
经济(53284)
研究(35412)
管理(34872)
理学(29407)
理学院(29110)
管理学(28763)
管理学院(28582)
中国(26276)
(21699)
(18715)
经济学(18268)
科学(18213)
(17580)
财经(17394)
经济学院(16023)
研究所(15706)
(15611)
中心(14785)
(14132)
财经大学(12658)
北京(12229)
(12195)
(11164)
(11009)
师范(10941)
科学院(10906)
社会(10767)
基金
项目(55784)
科学(44204)
研究(41959)
基金(40747)
(34191)
国家(33933)
社会(29624)
科学基金(29485)
社会科(28265)
社会科学(28256)
(21612)
基金项目(20688)
教育(18256)
资助(17321)
(17136)
自然(16572)
自然科(16146)
自然科学(16144)
自然科学基金(15823)
编号(15257)
(14101)
(13215)
经济(13113)
国家社会(12785)
重点(12435)
成果(12376)
(12333)
发展(12259)
(12109)
课题(11371)
期刊
(68761)
经济(68761)
研究(34010)
中国(15888)
(15704)
管理(14710)
技术(13189)
经济研究(12976)
科学(10812)
学报(10146)
财经(9914)
(9778)
业经(9189)
(8984)
金融(8984)
(8782)
问题(8534)
大学(8314)
学学(8050)
技术经济(6998)
(6521)
农业(6274)
统计(6218)
世界(6103)
商业(6059)
国际(5620)
经济问题(5541)
(5240)
物流(5231)
经济管理(5141)
共检索到1530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志  徐岭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极度膨胀,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凸现。为了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循环经济应运而生。当今世界的循环经济实践是在三个层次上展开的,包括企业内部、企业间和整个社会。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要求放弃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采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发展模式。相应的物流模式也应该在传统经济中正向物流的基础上,补充旨在资源回收利用的逆向物流,实现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双向物流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敬文  
通过对循环经济和逆向物流的内涵分析认为,逆向物流是循环经济实现的重要环节,循环经济是逆向物流发展的催化剂,它们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有机体。要树立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必须通过构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推进逆向物流技术创新,建立逆向物流信息网,发展第三方逆向物流等策略来促进逆向物流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亦欣  简旭  陈松南  
在论述逆向物流的概念、特征、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目前逆向物流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对我国企业如何加强逆向物流管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龚英  
本文认为,逆向物流发展的新趋势是采用租赁形式,从供应链的范围构建企业逆向物流系统,实施逆向物流回收物品导向以及组成战略联盟。文章提出,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从制造企业自身做起。第一,从企业生产的源头控制,注重再生资源产生,增加回收品种,回收包装物;第二,更新企业逆向物流观念,加强环保理念,外包逆向物流;第三,扩展企业逆向物流网络,正向物流网络和逆向物流网络相结合,使制造商尽量挖掘回收物空间。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丙臣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逆向物流逐渐引起企业的重视。许多企业都把逆向物流战略作为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增加顾客价值和扩大供应链整体绩效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我国逆向物流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法律、法规与责任机制不健全,企业缺乏对逆向物流的正确认识,缺乏相应的逆向物流处理技术与管理手段,供应链上的企业缺乏合作精神与有效整合能力等。因此,为高效利用资源,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促进逆向物流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指导逆向物流。要加快逆向物流法律法规建设,强化政府在逆向物流中的作用;要促进逆向物流资源的整合;企业要改变观念,高度重视逆向物流;要加快产品创新,加强回收处置技术设计和改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滢  
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进步,人们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受到了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极大伤害。人们对循环经济越来越重视,呼吁绿色生产,减少消耗,资源回收再利用,让经济发展与生活环境和谐发展,而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离不开高效、完善的逆向物流的支持。我国逆向物流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借鉴美国、日本发展逆向物流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给出了循环经济条件下逆向物流体系构建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滢  
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进步,人们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受到了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极大伤害。人们对循环经济越来越重视,呼吁绿色生产,减少消耗,资源回收再利用,让经济发展与生活环境和谐发展,而循环经济的良性发展离不开高效、完善的逆向物流的支持。我国逆向物流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借鉴美国、日本发展逆向物流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给出了循环经济条件下逆向物流体系构建策略。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党辉  蒋洪平  
在对循环经济和逆向物流相关问题阐述的基础上,构建了循环经济导向下逆向物流管理运作的模型,对模型中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闭环式物流流程进行了分析,从正向物流环节和逆向物流环节的衔接和集成方面构建了逆向物流管理运作模型,并对该模型的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加大逆向物流技术研发、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以及利用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对循环经济下促进逆向物流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濛  
大力推动循环经济能够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企业的相关实践活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中之重。而企业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逆向物流活动对发展循环经济尤为重要,它对循环经济的"3R"原则进行了完美体现。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建立了国内企业发展逆向物流的回收系统,期望能够为我国发展逆向物流提供一定帮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国秋  黄小勇  贾扬蕾  
通过把循环共生经济理念嵌入到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模式中,形成了包装物逆向物流回收的四种模式:包装物生产商、包装物使用商、行业统一回收和第三方负责回收。通过比较发现,POMT生产商回收模式信息反馈容易、快速,但物流成本高,无法解决"孤儿产品",适合于生产商规模较大的企业;PUT包装商模式信息反馈也比较容易、快速,物流成本也较高,但无法解决"孤儿产品",适用于使用商规模较大的企业;IROT行业联合组合模式可以解决"孤儿产品",而且回收物流成本比较一般,但是信息反馈不易,会较大地影响企业形象;TPT第三方负责回收模式,物流成本较小,能够解决"孤儿产品",但是信息必须通过契约获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晓霞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道路是走循环经济之路。循环经济与农业发展紧密相连,推行循环经济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点—线—面—体”的道路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良  教授  
发展循环经济是对自然经济、传统经济的否定 ,是解决我国农业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之一 ,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本质要求 ,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兼容农业清洁生产等。生态城市、生态省建设同时也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实践中的拓展。本文指出 ,推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措施在于加紧循环经济立法、发挥经济手段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公民绿色生产和消费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霞  黄培清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青  
传统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循环经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促进资源永续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有助于污染防治、改善生态环境;有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机会;有助于我国应对入世挑战、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