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47)
2023(14858)
2022(12445)
2021(11178)
2020(9204)
2019(20672)
2018(20043)
2017(38410)
2016(20465)
2015(22400)
2014(22163)
2013(22322)
2012(21338)
2011(19418)
2010(19886)
2009(18157)
2008(17670)
2007(15868)
2006(14532)
2005(13473)
作者
(63742)
(53178)
(53111)
(50250)
(33927)
(25714)
(23745)
(20663)
(20275)
(18858)
(18534)
(17553)
(17436)
(17086)
(17026)
(16383)
(15831)
(15402)
(15346)
(15299)
(13519)
(13455)
(13080)
(12339)
(12114)
(11838)
(11788)
(11629)
(10950)
(10536)
学科
(109353)
经济(109251)
(56041)
管理(53874)
(42038)
企业(42038)
方法(36369)
数学(31700)
数学方法(31478)
中国(29737)
地方(28955)
(28463)
业经(23318)
(22858)
(21883)
农业(20013)
(18170)
贸易(18158)
(18055)
地方经济(17672)
(17518)
(15993)
金融(15993)
(15670)
银行(15610)
产业(15268)
(15114)
环境(14972)
(14496)
技术(14312)
机构
学院(303363)
大学(303228)
(140319)
经济(137867)
研究(118037)
管理(110446)
理学(94285)
理学院(93112)
管理学(91643)
管理学院(91098)
中国(87818)
科学(71623)
(65630)
(61777)
(60583)
(59737)
研究所(56088)
中心(51068)
业大(47614)
财经(47415)
(47166)
农业(46853)
经济学(44637)
(43090)
(42266)
北京(42043)
经济学院(40014)
(39316)
师范(38756)
(36680)
基金
项目(200367)
科学(157550)
基金(146495)
研究(140715)
(131676)
国家(130263)
科学基金(109130)
社会(93378)
社会科(88760)
社会科学(88740)
(78498)
基金项目(76704)
自然(69740)
自然科(68085)
自然科学(68063)
自然科学基金(66918)
(66122)
教育(61801)
资助(59662)
编号(52601)
(49886)
重点(46085)
(43670)
成果(42349)
(41780)
国家社会(39916)
发展(39668)
创新(39239)
(39053)
课题(38263)
期刊
(165389)
经济(165389)
研究(96542)
中国(65422)
(55212)
学报(53729)
科学(48988)
(44711)
管理(43639)
大学(40046)
学学(38265)
农业(37323)
(30371)
金融(30371)
经济研究(28411)
教育(26671)
业经(25921)
技术(24909)
财经(24639)
问题(21649)
(21554)
(20044)
(17008)
技术经济(16894)
世界(16521)
国际(15678)
商业(15031)
科技(14725)
(14389)
统计(14309)
共检索到476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沈春苗  
本文基于李嘉图框架和熊彼特式创新方式构建了包含逆向外包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了逆向外包作为一种发展中国家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新战略将如何对后发国家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等发生作用。研究表明:从增长视角看,逆向外包能够促进后发国家创新强度增加、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潜在经济增长力提高。从分配视角看,逆向外包对后发国家收入分配结构发生作用,当逆向外包程度深化并超过一定阀值后,收入分配格局越来越偏向于高技能劳动力。研究结论背后的政策含义是: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弥补低技能劳动力相对收入下降的转移支付手段和降低逆向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羽  黄晶磊  谭蓉娟  
当代国际分工的突出特征是以"内部化"和"外包"两种方式开展的"产品内分工"不断深化。在外包方式中,欠发达国家作为发包方从发达国家进口中间产品的"逆向外包"最近才进入研究视野。本文通过三个方面的理论分析得到一些关于"逆向外包"的理论命题:首先以Romer的中间产品模型为基础,针对逆向外包模式的逆向特征、阶段性、先决条件等进行讨论;进而基于一般化企业租金与全球价值链租金理论分析了逆向外包分工中的租金来源;并从"获得在位权"、"横向拓展"、"纵向拓展"、"链间超越"四个层面探讨了欠发达国家的逆向外包策略以及产业升级路径,重点针对链间升级的多层次性进行了创新性讨论。文章以中国本土手机品牌的发展历程和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敢  
国民经济是由相互联系的各部门组成的有机整体,投入产出分析中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反映了部门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从而反映了各部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荆林波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中国利用外资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5 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已突破 600 亿美元, 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 (FDI) 流入国之一。低廉的劳动力以及高速的经济增长使中国至 2005 年累计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 6224.26亿美元, 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2007年 1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 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 FDI 接受国, 在全球位居第四, 2006 年流入中国的 FDI 为 700 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就业、技术进步等方面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  
产业结构的软化,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内涵式软化和外延式软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渗透,是产业结构软化的根本动力和基本内容。产业结构软化有助于增强国民经济素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翠花  
文章从理论层面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创业增长的影响及其机理,并利用2010~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有效优化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和产业间的协调程度。(2)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激活劳动力市场创业热情,无论是生存型创业还是机会型创业均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效应,且数字经济发展对机会型创业的影响大于生存型创业。(3)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通过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和社会分工深化助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创业增长。文章认为,应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以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切实促进创业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村璞  何静  
文章使用非线性平滑转换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结果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之间、产业结构和失业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产业结构升级的增长速度(第三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的比率增速)分别超过14.44%、83.26%时,两组关系表现出非线性特征。而且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之间更容易表现出非线性特征,产业结构升级达到了一定水平时才能降低失业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少浪  李华  赖晓燕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总量(GDP)、速度和结构变化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和澳门11个国家和地区(以下简称:金砖国家及亚洲主要地区,经济增长的特征①,以及与产业变化的关系,并总结了经济增长与产业变化可供借鉴的经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波  
在国内外文献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我国1978~2010年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的税收收入、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对统计变量数据的平稳性与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第二产业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很快并且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从推动经济增长的视角提出可操作性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亚南  董吉哲  吴亮  
文章采用经验实证分析方法,对转型国家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跨国面板数据研究,论证了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中收入分配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转型国家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基尼系数为40.21是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由正变负的拐点;中国农业就业比重与城乡差值基尼系数和全国基尼系数存在二次函数关系,收入分配差距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由扩大到缩小的倒U型演变轨迹,而拐点正处于迈进刘易斯第一转折点的2005年左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应积极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以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亚南  董吉哲  吴亮  
文章采用经验实证分析方法,对转型国家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跨国面板数据研究,论证了中国二元经济转型中收入分配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转型国家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基尼系数为40.21是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影响由正变负的拐点;中国农业就业比重与城乡差值基尼系数和全国基尼系数存在二次函数关系,收入分配差距随着农业劳动力转移出现由扩大到缩小的倒U型演变轨迹,而拐点正处于迈进刘易斯第一转折点的2005年左右。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应积极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以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云龙  常先林  黄承锋  
基于1990年至2019年的中国历史数据,运用ARDL方法研究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抚养比对人均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均碳排放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和抚养比的增加在遏制人均碳排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人均GDP的增加则可能会导致人均碳排放的增长;人均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对人均碳排放量分别存在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在三个影响因素中,经济增长是样本期内对人均碳排放量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孟欣,王俊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小鲁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