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75)
2023(17697)
2022(14878)
2021(13904)
2020(11571)
2019(26441)
2018(26063)
2017(49383)
2016(26808)
2015(30135)
2014(29793)
2013(29557)
2012(26921)
2011(24438)
2010(24126)
2009(22222)
2008(21484)
2007(18582)
2006(16307)
2005(14622)
作者
(78658)
(65297)
(64812)
(61769)
(41721)
(31365)
(29324)
(25697)
(24871)
(23022)
(22225)
(22099)
(20671)
(20623)
(20179)
(20095)
(19516)
(19455)
(18765)
(18644)
(16327)
(15996)
(15748)
(14767)
(14619)
(14472)
(14406)
(14313)
(13106)
(12929)
学科
(108934)
经济(108820)
管理(71979)
(69273)
(56027)
企业(56027)
方法(49151)
数学(42202)
数学方法(41824)
中国(31654)
(29341)
(28587)
贸易(28570)
(27791)
(25223)
业经(24699)
(23149)
地方(20777)
(19564)
农业(19513)
(17606)
金融(17605)
(17562)
银行(17495)
理论(17440)
(16767)
环境(16732)
(16649)
技术(16045)
(15049)
机构
大学(384273)
学院(380264)
(159481)
经济(156459)
管理(146415)
研究(136531)
理学(127080)
理学院(125619)
管理学(123506)
管理学院(122846)
中国(102565)
科学(84119)
(82391)
(69224)
(68656)
(67070)
研究所(63800)
中心(59911)
业大(59585)
财经(55958)
农业(53067)
(52790)
北京(52217)
(51279)
(49355)
(49313)
经济学(49005)
师范(48768)
经济学院(44368)
(42953)
基金
项目(263698)
科学(205959)
基金(192487)
研究(188357)
(170747)
国家(169403)
科学基金(143275)
社会(120053)
社会科(113883)
社会科学(113853)
基金项目(101855)
(99865)
自然(93691)
自然科(91532)
自然科学(91504)
自然科学基金(89881)
(85713)
教育(85288)
资助(79219)
编号(74541)
成果(60153)
重点(59608)
(58454)
(56408)
(54447)
课题(51610)
创新(50950)
科研(50601)
国家社会(50298)
教育部(49783)
期刊
(168360)
经济(168360)
研究(113323)
中国(69619)
学报(66798)
(61054)
科学(59166)
管理(52515)
大学(49795)
(48902)
学学(47041)
农业(42505)
教育(38068)
(35255)
金融(35255)
技术(29387)
经济研究(29250)
财经(27055)
业经(26549)
(24204)
(23379)
国际(23322)
(23310)
问题(23205)
科技(18912)
世界(18798)
图书(18299)
(18211)
技术经济(17398)
理论(17262)
共检索到556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德功  曹文婷  
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本文基于"两国模型"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贸易的影响机理;然后选择代表人民币国际化的多元指标和贸易竞争力指数,运用协整、VAR模型实证检验了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长期内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扩大、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对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有正向作用;人民币直接投资(RFDI和ROFDI)的增加对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有负面影响,但影响较小,说明人民币直接投资提升贸易竞争力的动力在现阶段还未被充分释放。中国应进一步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循序渐进推动资本市场开放,提高人民币的使用程度和国际地位,实现人民币国际化与贸易发展的良性互动,让中国的对外贸易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真正受益。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玚  李万新  王学龙  
通过使用2012年6月至2018年2月各国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月度数据,构建汇率变动的溢出指数,利用递归方差分解测度主要国际货币间相互关联程度和人民币汇率对外影响力,结果显示,总溢出效应和人民币汇率对外溢出效应都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且进出口总额与跨国并购规模均是影响溢出指数的重要变量,但进出口总额的影响效果更加显著,反映出经济逆全球化通过贸易保护等方式抑制了人民币汇率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利用事件分析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重大跨国并购事件能够在短期提升人民币汇率溢出指数。因此,建议鼓励跨国并购,并将此作为提升人民币对外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璐  
本文应用TVP-SV-VAR方法,从贸易规模、贸易竞争力和贸易地理方向三个维度研究了我国对外贸易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发现:贸易规模扩大对人民币国际化有促进作用;贸易竞争力TC指数显示影响为负,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不能长期依靠贸易顺差,而进口扩大将逐渐发挥更大作用;我国贸易地理方向(对世界货币发行国偏向)的影响为负,表示贸易若集中于与美国、欧盟等主要世界货币发行国和地区之间,将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此外,本文选择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投产、人民币加入SDR和人民币计价原油期货挂牌交易三个重要时点,研究了相关重要事件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对人民币国际化影响的时变特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项圆心  王雪梅  
金融服务贸易不但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国内外要素流动和配置的重要渠道,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然而现有文献缺乏对货币国际化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本文认为,一国的货币国际化水平提高使本国货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认可度增强、使用范围和领域扩大,可以降低其金融服务贸易中货币兑换产生的显性交易成本和汇率波动带来的隐性交易成本,也有助于其国内金融业发展质量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进而扩大金融服务贸易的有效需求,并提升和优化金融服务贸易的供给质量和结构,从供需两端发力提高本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只有当货币国际化水平持续显著提高时,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才会显现,而金融业开放则会显著强化该效应。基于货币的三大职能构建货币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澳元、加元和瑞士法郎等8种货币的国际化水平,进而采用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货币国际化水平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逐年上升,呈快速发展趋势,但仍落后于SDR货币篮子中的其他货币;样本国家(地区)货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对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总体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表现为纳入SDR货币篮子的货币国际化具有显著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而未纳入SDR货币篮子的货币国际化未产生显著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金融业FDI对货币国际化促进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具有调节作用,表现为金融业FDI流入规模的增加会显著增强货币国际化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相比现有文献,本文进行了如下拓展和深化:一是从金融服务贸易的角度拓展了货币国际化的经济效应研究;二是以当前8种主要的国际货币为样本,实证分析货币国际化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其货币异质性和金融业FDI的调节作用,为货币国际化促进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验证了货币国际化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充分发挥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秋菊  
中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一直缺乏竞争力,论文基于农产品贸易顺差、农产品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中国农产品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等,从数量关系的角度分析了2005年之后中国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地位的变化。并采用实证模型具体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农产品贸易进出口额的影响方向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具有正效应。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涂永红  黄健洋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于2009年开始正式启动,在人民币不断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首都金融产业无论是从制度架构还是从经营模式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转变。金融业是北京经济增长的第一支柱产业,也是服务首都经济转型的核心产业。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北京金融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北京顺应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抓住"十二五"金融业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而且对于其重新认识与定位核心优势,推动金融产业的"大协同、大服务、大发展",探寻以金融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科学路径,迈向世界金融中心城市,都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彤  刘崇献  
本文通过对2005年7月到2009年3月我国贸易竞争力指数与人民币汇率的月度数据进行现实考察分析,对1981年至2008年的我国一般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加工贸易竞争力指数与人民币汇率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关结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瑶雯  温健纯  
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人民币逐渐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文章对9种组合情景的宏观经济与金融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中国1996—2015年宏观经济与金融的季度数据对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条件实施量化。以量化后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对因变量实施一般回归分析,探寻决定人民币国际化竞争力的显著变量,以及这些变量对货币国际化竞争力的影响程度。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源源  于津平  
当前逆全球化思潮兴起引发国内外关于贸易政策取向选择的重新审视。本文将关税、补贴等显性贸易壁垒和央行竞争性贬值政策引入两国一般均衡模型,深入分析各类贸易保护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最后通过反事实模拟系统考察经济开放度日益提高情形下贸易保护政策的经济福利变化。研究发现,尽管关税、补贴等贸易保护政策短期能达到"奖出限入"目的,但其对宏观经济亦存在显著负面效应;贸易保护政策的利率影响机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对显性贸易壁垒更大且国际货币政策对本国经济存在较大溢出;经济开放程度的提升会削弱显性贸易保护政策的挤入效应并抑制货币政策有效性。鉴于此,本文认为贸易保护主义不应成为中国贸易政策的现实选择,同时央行有必要通过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以降低外部经济对本国经济的负面冲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潘倩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原油计价面临着重大机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出口国利益互补、亚洲缺少原油定价中心、全球出现"去美元化"的趋势以及人民币国际化具备强有力支撑等条件,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本管制与原油期货市场流动性的冲突、较低开放度的中国金融市场无法为人民币提供畅通的回流路径以及"新特里芬难题"等挑战。借鉴相关发展经验,应积极推进人民币原油期货市场建设、推进金融市场开放构建人民币环流、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贸易往来、借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民币计价功能等,努力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原油计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旭  贾媛馨  
数字货币的出现对传统的货币概念、理论与运行带来前所未有的颠覆和挑战,数字金融基础设施面临重要改革,国际货币竞争增加了数字化新维度。随着数字货币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以主要国际货币为锚的稳定币的不断发展,可能会对国际货币体系带来冲击。作为应对,各国央行对于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态度变得更加开放和积极,未来数字货币竞争可能会改变甚至重塑国际货币体系。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走在世界前列,如果能将这种优势转化为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在支付清算和跨境流通方面的"先发优势",将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对于国外使用者的吸引力,从而对人民币国际化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学君  宋敏  
由于我国种业研发创新能力薄弱,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少,缺乏海外知识产权部署,再加之国内种业企业组织零星分散等原因,导致中国种业在国际种子市场竞争中,获取的市场份额有限,市场扩张能力不足,同时国内种业市场也正面临国际大型种业集团的渗透蚕食。因此,完善制度机制,提升国内种业企业的育种创新能力,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支持和鼓励国内育种者走出去,战略性地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部署,同时多途径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中国种业大型企业集团是快速提升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种子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的关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惺惟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需要认真挖掘贸易摩擦背后真正对中国危害最大的金融摩擦的影响,也需要运用全方位的战略思维,维护自身的金融安全。稳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必将增强中国应对外部冲击风险的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中国需要重点防范的金融风险,进而探讨了人民币国际化在防范外部冲击风险过程中所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研究了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主要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燕春蓉  张秋菊  
本文运用出口相似度指数测算了1999~2008年间中国与德国在欧盟15国市场和在世界市场细分商品上的竞争性,结果表明:虽然从变化趋势来看,中国与德国在欧盟15国市场上的贸易竞争性在逐渐下降,但是从绝对值来看中国与德国的贸易竞争性仍然比较激烈。在世界市场上,中国和德国在燃料、机器和运输设备以及其他制成品三类商品上都是竞争程度上升。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了中国和德国的总体以及细分商品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中国从90年代中期以来出口产品结构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地位已经趋于稳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地位开始上升,德国则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本文还运用贸易互补指数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孟丽君  李钢  
在国际贸易方面,媒介舆论作为一种新型非关税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可以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在逆全球化背景下,利用网络爬虫(Python)技术、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和情感分析技术对媒介舆论进行量化,定量分析媒介舆论环境变化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检验得出,媒介舆论环境发生变化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一定影响。其中,舆论环境恶化会遏制中国出口,舆论环境改善则会显著促进中国出口。进一步将该影响力分解到产品层面进行考察时发现,舆论环境的改善将有助于工业制成品,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而舆论环境的恶化则会从消费者层面产生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