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63)
2023(10005)
2022(7967)
2021(7141)
2020(6068)
2019(13703)
2018(13642)
2017(26539)
2016(14987)
2015(17131)
2014(17535)
2013(17132)
2012(15993)
2011(14465)
2010(14795)
2009(13954)
2008(14201)
2007(13063)
2006(11436)
2005(10319)
作者
(45572)
(38480)
(38393)
(36639)
(24318)
(18253)
(17481)
(14881)
(14412)
(13702)
(13106)
(12812)
(12272)
(12213)
(12108)
(12000)
(11836)
(11330)
(11220)
(11039)
(9606)
(9568)
(9500)
(8832)
(8706)
(8697)
(8586)
(8542)
(7827)
(7788)
学科
(65317)
经济(65250)
管理(40946)
(40806)
(32161)
企业(32161)
方法(28920)
数学(25007)
数学方法(24762)
(20656)
中国(17908)
(15812)
业经(15249)
(14609)
农业(13295)
(13159)
地方(12871)
(11999)
贸易(11997)
(11621)
(9998)
(9983)
金融(9980)
银行(9963)
(9962)
理论(9872)
(9803)
财务(9777)
财务管理(9749)
(9471)
机构
大学(226727)
学院(224851)
(91245)
经济(89296)
管理(82653)
研究(79415)
理学(71142)
理学院(70270)
管理学(68897)
管理学院(68470)
中国(58366)
科学(49989)
(48294)
(43108)
(41816)
(41552)
研究所(38048)
中心(35916)
业大(35325)
(34950)
农业(34097)
财经(33598)
(31149)
师范(30818)
(30416)
北京(30083)
经济学(28879)
(28051)
(27295)
经济学院(26272)
基金
项目(148386)
科学(116010)
研究(107369)
基金(107042)
(94279)
国家(93505)
科学基金(78478)
社会(67942)
社会科(64183)
社会科学(64160)
(57955)
基金项目(56544)
自然(49988)
教育(49460)
(49343)
自然科(48801)
自然科学(48782)
自然科学基金(47907)
编号(43881)
资助(42939)
成果(36967)
重点(34249)
(33110)
(32662)
课题(30630)
(30245)
科研(28549)
创新(28410)
国家社会(28355)
教育部(27923)
期刊
(101641)
经济(101641)
研究(64117)
中国(42240)
(40425)
学报(39352)
科学(35270)
(32796)
大学(29227)
管理(28100)
学学(27508)
农业(27149)
教育(23818)
(19835)
金融(19835)
技术(18581)
业经(16900)
财经(16765)
经济研究(16148)
(14442)
(14436)
问题(14332)
(12780)
技术经济(11306)
(11162)
图书(10749)
理论(10396)
商业(10388)
世界(10245)
统计(10047)
共检索到329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伟光  郭晴  
以新自由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全球化在推动全球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由于存在国内治理失范、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失调、全球治理与全球化不匹配等问题,导致了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为了缓解民众对全球化的负面情绪,西方发达国家制定了去全球化政策,最终导致逆全球化的产生。当前的全球化范式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大国操纵了全球化,国家主义与全球化存在巨大冲突。为此,需要对当前的全球化及其治理范式进行重塑,从理念、内容、目标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中国的大国角色和作用,以提振全球经济。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球化的浪潮正席卷而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问题,成为21世纪一个重要的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向红  袁瑞娟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卫平  
美国次贷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步履蹒跚,逆全球化成为今天经济学领域和国际经济关系领域讨论的重要话题。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制度安排,它是一个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过程,必然是在起伏中进展着的。目前,经济全球化正在酝酿着转型。共商共建共享,构建互联互通的新平台,在形成世界新的价值链过程中更加注重世界相对落后国家的普惠型经济发展,这些是经济全球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一带一路"愿景的推进,将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不同于过去的机会,在互联互通的新平台基础上构建新的世界价值链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个经济体之间内在的经济联系,给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郎昆  郭美新  龙少波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数字经济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传统增长动能衰减,治理体系失序,逆全球化趋势加速形成。在这场变局中,以西方知识体系为主导的全球化理论也陷入困境,既无法完全解释近年来的逆全球化趋势,也无法分析数字经济对全球化的影响,解决方法是提出超越西方知识体系主导的全球化理论。本文在梳理已有经济学、政治学和历史学对全球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逻辑分析和历史案例检验,提出了全球化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全球化发展需要满足三个要素,即技术革命、大国主导和国际机制,且全球化发展会经历四个阶段,即萌芽期、发展期、巅峰期和衰退期。本文发现,数字经济将引领新型全球化,当前正处于数字全球化的发展期。未来数字经济的全球化潜能能否充分释放,有赖于能否形成公认的国际机制。中国方面应不断完善国内数字经济的治理机制,持续提高数字经济领域的全球竞争力,有策略地参与全球数字治理合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徐鑫  王步芳  
近年来逆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我国纺织出口面临着众多的反倾销措施、技术障碍以及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纺织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我国纺织出口应对贸易壁垒时要积极主动,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我国纺织产业集群的长处,采取措施弥补结构和研发的短板,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新冠疫情供给受阻的机遇,化解挑战,把逆全球化的副作用降到最低,稳步提升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佟家栋  刘程  
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长河看,以大宗商品价格趋同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过程经历了两个高潮期和两个中断或调整期;逆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步积累,生长出反对全球化的要素。当这种力量足够大时,代表这种力量的政党会在选举中执政,将反全球化付诸逆全球化的政策或行动之中;从世界角度看,逆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正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英国和美国分别都扮演过全球化倡导者的角色,它们也分别在两个逆全球化的调整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从一国内部的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选择的转换中,伴随全球化过程不断拓展,受损的利益集团及其受损程度,在规模和深度上积累起来,成为逆全球化的发动者、倡导者和支持者,它们反对全球化的实质是反对由全球化带来的要素收入的变动;在第二次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将生产过程推向全球带来了一些利益集团在就业以及收入机会的丧失,导致其不惜支持会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不确定性的政府和政策;从国家层面看,这种不确定性来自于政府在"全球化的不可能三角"中更倾向于选择保护主义,这是政府付出较小代价的战略。美国对逆全球化的纠结来源于自己所建立的国际经济秩序成为保护和鼓励其他经济体获取国际经济合作利益的保护伞。因此,它的目标既是要求世界补偿过去的损失,又要建立能够保护自身利益的新秩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勇  
本文利用当期DEA和序列DEA两种方法测算了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1952—2007年的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及曼奎斯特(Mala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份额,并对这三大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效应进行了检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周先平  向古月  皮永娟  
欧美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但中国承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本文利用KOF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全球化指数,以及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层面检验了逆全球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部逆全球化冲击显著降低了中国企业投资率和知识产出水平。在短期,导致经济下行;在长期,抑制经济增长。其短期影响渠道为国际贸易渠道和融资约束渠道,长期影响渠道为创新抑制渠道。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创新驱动促进价值链升级,可以缓解外部逆全球化冲击对企业投资及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利用GMM方法弱化了内生性之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政策启示认为,中国应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突破,进一步扩大开放。面对外部逆全球化的持续冲击,中国需要备足政策工具箱。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葭  
全球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但必须注意弄清楚主导力量和方向的两层含义,即是由多数人主导的还是少数人主导的全球化?狭义的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随着这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各国反全球化的斗争也愈加广泛和激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自上世纪就开始席卷人类社会。全球化的影响如今似乎无处不在,互联网的兴起、跨国投资的兴旺、国际分工的深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全球化"似一股浪潮汹涌澎湃,扑面而来.无论是一种"必然"的事实,还是"应然"的价值,无论它是否为人们欣然接受,我们都已经很难抛开"全球化"讨论和分析教育,教育也很难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马瑞克·科维克  周一  
国家科学系统已融入全球科学系统,各国尽其所能利用全球知识以满足国家经济需求,然而只有科学家才能获取和利用丰富的全球知识。因此,国家的研究能力依赖于个体科学家的研究能力,他们进行国际合作和利用全球网络科学的能力是关键。全球科学之不断发展、自下而上、自治、自我监管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本质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解其动态的最好方法为探讨是什么推动了学术科学家的工作。笔者对全球科学作为一个主要由私人管理和规范性自我调节的机构与全球科学作为全球集体公共产品的贡献者之间的对比特别感兴趣,科学由国家驱动而非好奇心驱动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在实证方面,本文使用2000—2020年的发表、合作和引文数据来描述科学的全球化。科学的全球化意味着两种不同系统类型中的两种不同过程:科学增长在西方世界几乎完全归因于国际合著的发表,在发展中国家则是由国际合著和国内发表推动的。全球科学网络为新来者(国家、院校和研究团队)带来难以置信的机会。全球系统嵌入科学家自己制定的规则中,并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进行维护,民族国家在其科学政策中还有另一个主要的全球层面需要考虑。科学全球化为嵌入国家科学结构和参与全球网络的科学家提供了更多的代理权、自主权、合作性和自我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