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6)
- 2023(15929)
- 2022(13090)
- 2021(11728)
- 2020(9768)
- 2019(21661)
- 2018(21232)
- 2017(41114)
- 2016(21355)
- 2015(23735)
- 2014(23335)
- 2013(22529)
- 2012(20072)
- 2011(17980)
- 2010(17680)
- 2009(16360)
- 2008(15219)
- 2007(12966)
- 2006(11466)
- 2005(10109)
- 学科
- 济(112186)
- 经济(112099)
- 管理(59534)
- 业(55297)
- 企(45755)
- 企业(45755)
- 方法(43768)
- 数学(37866)
- 数学方法(37439)
- 中国(25685)
- 地方(25588)
- 农(25014)
- 贸(23854)
- 贸易(23842)
- 业经(23797)
- 易(23088)
- 财(20715)
- 学(18080)
- 农业(16438)
- 产业(15991)
- 理论(15711)
- 地方经济(15618)
- 制(15156)
- 环境(14523)
- 融(14054)
- 金融(14052)
- 和(13835)
- 技术(13597)
- 银(13002)
- 银行(12993)
- 机构
- 学院(301912)
- 大学(298261)
- 济(141571)
- 经济(139262)
- 管理(117521)
- 理学(102419)
- 理学院(101434)
- 管理学(99680)
- 管理学院(99134)
- 研究(98554)
- 中国(72831)
- 财(59412)
- 京(59305)
- 科学(54937)
- 财经(48609)
- 所(46025)
- 经济学(45899)
- 中心(44940)
- 经(44228)
- 江(42635)
- 研究所(41727)
- 经济学院(41207)
- 农(39982)
- 业大(39221)
- 范(37603)
- 师范(37259)
- 财经大学(36161)
- 院(36120)
- 北京(36058)
- 州(33806)
- 基金
- 项目(205098)
- 科学(164325)
- 研究(153687)
- 基金(151348)
- 家(129580)
- 国家(128588)
- 科学基金(112764)
- 社会(102741)
- 社会科(97795)
- 社会科学(97778)
- 省(79984)
- 基金项目(79380)
- 教育(70145)
- 自然(69429)
- 自然科(67888)
- 自然科学(67878)
- 自然科学基金(66635)
- 划(65593)
- 编号(61401)
- 资助(60823)
- 成果(47777)
- 发(46345)
- 重点(46157)
- 部(45593)
- 国家社会(43818)
- 创(43675)
- 课题(41513)
- 创新(40860)
- 教育部(40503)
- 人文(40247)
- 期刊
- 济(155000)
- 经济(155000)
- 研究(88605)
- 中国(49789)
- 管理(45469)
- 财(45219)
- 学报(38251)
- 科学(37921)
- 农(36911)
- 大学(31136)
- 学学(29713)
- 技术(28395)
- 经济研究(27313)
- 教育(26295)
- 农业(25673)
- 业经(24961)
- 融(24867)
- 金融(24867)
- 财经(24615)
- 经(21490)
- 问题(21223)
- 贸(20104)
- 国际(17333)
- 技术经济(16310)
- 商业(15441)
- 统计(15290)
- 世界(14910)
- 策(13957)
- 现代(13711)
- 业(13244)
共检索到437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阳 张萌 李体欣
逆全球化背景下,外部冲击对经济平稳性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并成为重要议题。贸易冲击是外部冲击最直接和直观的测度方式,也是导致外向型经济体产出波动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产业关联理论构建动态Leontief模型,并结合中国42个产业的实证数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进出口贸易冲击通过产业关联对经济波动的压力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出口贸易冲击通过直接拉动效应、间接拉动和推动效应对经济波动造成压力,且该压力通过产业间关联扩大;进口贸易冲击通过进口替代产业发展反向拉动了经济增长。这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具有韧性,能够承受一定程度的外部波动压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已逐步呈现,应在关键领域的重点产业找准施策发力点。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雷鸣 葛敬光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传染和溢出效应是当下国际宏观经济学的热点和核心问题,而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正在向纵深发展,在危机传染机制下的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各种外部条件的冲击。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波及效应,文章基于开放经济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动态均衡模型并对中国经济波动特征进行了研究,模型引入了反映国际经济传导的两类关键冲击,即国际贸易条件冲击和国际融资利率冲击。参数校准后的数值模拟显示,开放经济模型能够较好地匹配我国实际经济的主要二阶距波动特征,进一步的波动性分解发现国际贸易条件冲击和国际融资利率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有很强的解释力。政府在开放经济框架下应该加强对经常账户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使得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走向纵深的背景下稳定增长。
关键词:
经济波动 开放经济 贸易条件 外部利率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宗良 贾晓楠
当前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与逆全球化浪潮紧密相关。本文分析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全球化发展规律和本轮全球化进程的不足之处,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格局中可以发挥关键作用、扮演贡献角色的大国,将推动全球化走向新型发展之路。逆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格局变化中的突出现象,显著地冲击了全球贸易增长趋势、全球贸易政治取向和全球贸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海燕 蒙英华
服务贸易在经济波动跨国传递中的冲击分解为需求冲击、供给冲击和名义冲击后,并运用美国与各东道国的双边服务贸易数据进行考察。结果发现:服务贸易占总贸易额的比例以及东道国对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对于服务贸易是否可以成为经济波动的跨国传导机制至关重要;服务贸易对东道国的需求冲击效应(反向冲击)占了主导地位,明显大于供给冲击(正向冲击)与名义冲击(正向冲击)效应的总和;服务贸易对东道国经济的净冲击方向与其他经济波动传导机制的冲击方向刚好相反,大小基本相同,而服务贸易冲击相对滞后。据此,可充分发挥服务贸易的逆向冲击作用,构筑缓和外部经济冲击的服务贸易"稳定器"政策。
关键词:
服务贸易 经济波动 跨国传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子联
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不确定性事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进而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显得更为有意义。在国内和国外不确定性事件的发生所带来的随机冲击中,国外事件特别是金融危机等经济事件对我国国际贸易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受滞后效应的影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自2009年1月开始对我国国际贸易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不确定性事件在对我国国际贸易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进一步冲击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引发了经济波动,产生了持久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车维汉 贾利军
本文将国际贸易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分解为供给冲击、国外需求冲击和名义冲击三个方面,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贸易冲击效应进行经验检验,识别了国际贸易结构性冲击,并考察了各种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预测期内,在国际贸易三种结构性冲击中,国外需求冲击与供给冲击能在较大程度上解释中国经济波动,所不同的是前者为正效应,后者为负效应,前者短期效应较明显,而后者长期效应较明显;名义变量(贸易条件)对经济波动的冲击效应则不显著。随着中国汇率制度的改变,贸易条件冲击成为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应引起重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启斐 范超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对称均衡瓦解,世界经济的波动性增大。这样的经济环境会对服务贸易产生何种冲击?为了分析这个问题,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STAN Database中2000—2010年24个国家的双边服务贸易数据,从服务进口和出口两视角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服务贸易存在本土市场效应。第二,国家的经济稳定有助于提高服务贸易量,并且对服务业进口的促进作用高于服务业出口。第三,全球化不仅可以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服务贸易;还能强化经济稳定国家在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本文的研究构建了一个全球化、经济稳定和服务贸易的研究框架,为扭转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全球化 双边服务贸易 引力模型 经济稳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丁娅楠 毕振豫
我国实际产出与通货膨胀主要受到供给因素的影响,其中实际产出主要受到技术冲击的影响,而通货膨胀则主要受到价格加成冲击的影响。因此,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政府在适度刺激总需求的同时,要对总供给管理政策给予充分的重视,配合使用稳健性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有效管理经济运行风险因素与通货膨胀的形成,保持"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双重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羽珊 张鹏龙
如何加强和推进南南合作是所有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以1980—2020年53个发展中国家为样本,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探究贸易条件冲击对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虽然同属于支出法GDP核算体系,但生产端GDP与支出端GDP在核算发展中国家经济活动时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条件不同;第二,支出端GDP核算方法与宏观调控政策可以更好地解释贸易条件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可将解释程度从已有文献的10%提升至40%;第三,发展中国家多采用加剧经济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无法起到熨平周期的作用,因为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持汇率稳定双重目标不能同时实现。本文从核算方法视角解释了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之间存在分歧的原因,为加强南南合作以期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苏芳 郑川辉 叶芳
本文通过构建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实证分析国际贸易冲击、汇率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广义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需求冲击对中国GDP影响较大,波动周期长;中国GDP对欧元区需求冲击反应迅速,波动较小。而广义预测方差分解发现欧元区需求冲击对中国GDP波动的贡献率高于美国需求冲击。人民币升值会导致中国净出口下降,从而使GDP下降,但GDP下降幅度小于净出口,同时人民币升值有助于缓解国内通货膨胀。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有效应对贸易冲击、汇率冲击的关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晓维
经济模式转换过程中的消费支出,有强烈的自发波动性,这种内在的不稳定是我国近年经济持续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消费支出对宏观经济活动的影响,寻求实现消费支出内在稳定的途经,是缓和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之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急剧增加。1979年,我国居民货币总收入还仅2044.3亿元,到1989年已达10494.3亿元,十年增加四倍;同期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从215元提高到944元,增加了约3.5倍。但是,囿于长期所习惯的贫困型或温饱型生活方式,加上产品结构的滞后调整和转换形成的限制,在收入迅速提高的同时,居民家庭不能同步建立起与新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的、更高层次的日常消...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本文对近二十年来历次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波动的特征进行经验比较后发现:贸易波动的幅度均高于经济波动幅度,同时贸易收入弹性值有逐步增大的趋势,而危机冲击时期贸易收入弹性值呈现明显的"放大性"并有出现负值的可能。因此,贸易增速历来高于经济增速的事实,很难准确解释危机冲击下的贸易大幅度波动。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波动特征的演进规律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应从国际分工演进和国际贸易自身特点入手,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大课题。
关键词:
危机冲击 全球贸易 贸易收入弹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梅冬州 马振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迅速上升,新冠疫情的暴发更是给世界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多重风险叠加严重影响了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本文采用面板局部投影法,考察风险冲击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发现杠杆率较高、金融市场摩擦较大、经济周期处于衰退阶段的新兴经济体,会遭受更严重的负面冲击。基于此,本文构建一个小国开放DSGE模型,详细分析全球金融风险冲击影响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对于杠杆率较高和金融市场摩擦程度较大的新兴经济体,风险冲击会使企业风险溢价上升幅度更大,对经济造成更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资本流动顺周期性较强的新兴经济体,风险冲击会显著抬高国家主权风险溢价,使国内基准利率上升,放大风险冲击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认为,新兴经济体通过控制宏观杠杆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逆周期调节跨境资本流动等手段,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风险冲击 新兴经济体 宏观经济波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文莉 陈丽丽
本文借鉴Dornbusch(1987)模型,通过建立投资国-受资国-国际市场的三国框架,分析多国汇率冲击对跨国企业公司内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1)受资国汇率的单边波动对公司内贸易余额的影响取决于汇率的出口数量弹性、价格弹性以及母公司在跨国生产中附加值比重;(2)当投资国和受资国汇率均出现波动时,公司内贸易的综合汇率弹性等于"加权"的单边汇率弹性;(3)市场结构因素在决定汇率对公司内贸易传导效果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汇率波动 公司内贸易 汇率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