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6)
- 2023(15282)
- 2022(13110)
- 2021(12265)
- 2020(10210)
- 2019(23219)
- 2018(23023)
- 2017(44381)
- 2016(24018)
- 2015(26954)
- 2014(26785)
- 2013(26259)
- 2012(23982)
- 2011(21422)
- 2010(21489)
- 2009(20059)
- 2008(18726)
- 2007(16510)
- 2006(14724)
- 2005(13152)
- 学科
- 济(87779)
- 经济(87670)
- 管理(71377)
- 业(68129)
- 企(58794)
- 企业(58794)
- 方法(39295)
- 数学(33581)
- 数学方法(33171)
- 中国(29226)
- 财(28514)
- 融(27406)
- 金融(27398)
- 银(25743)
- 银行(25692)
- 行(24768)
- 农(23655)
- 税(21763)
- 业经(21376)
- 制(21156)
- 税收(20325)
- 学(20206)
- 收(20163)
- 地方(19734)
- 技术(18910)
- 务(17976)
- 财务(17895)
- 财务管理(17867)
- 理论(17452)
- 企业财务(17067)
- 机构
- 大学(330170)
- 学院(329238)
- 管理(129571)
- 济(126486)
- 经济(123470)
- 理学(111851)
- 理学院(110650)
- 研究(109106)
- 管理学(108735)
- 管理学院(108139)
- 中国(86442)
- 京(70385)
- 科学(68012)
- 财(64961)
- 所(54549)
- 农(52221)
- 中心(51137)
- 财经(50642)
- 研究所(49464)
- 江(48740)
- 业大(48545)
- 经(45962)
- 北京(44713)
- 范(42434)
- 师范(41978)
- 农业(40759)
- 州(40070)
- 院(39875)
- 财经大学(37779)
- 经济学(37777)
- 基金
- 项目(225136)
- 科学(175989)
- 研究(166051)
- 基金(161917)
- 家(141229)
- 国家(140047)
- 科学基金(119989)
- 社会(103023)
- 社会科(97627)
- 社会科学(97600)
- 省(88646)
- 基金项目(85930)
- 自然(77662)
- 自然科(75864)
- 自然科学(75845)
- 教育(75640)
- 自然科学基金(74451)
- 划(74228)
- 编号(68674)
- 资助(66482)
- 成果(56358)
- 重点(50128)
- 部(48794)
- 创(47761)
- 发(47422)
- 课题(47071)
- 创新(44608)
- 项目编号(43489)
- 科研(42791)
- 国家社会(42149)
- 期刊
- 济(136242)
- 经济(136242)
- 研究(101981)
- 中国(65250)
- 学报(53886)
- 财(49161)
- 科学(47417)
- 农(46993)
- 管理(46826)
- 大学(40152)
- 教育(39148)
- 融(38885)
- 金融(38885)
- 学学(37727)
- 农业(32186)
- 技术(30211)
- 财经(23550)
- 经济研究(21905)
- 业经(21698)
- 经(19928)
- 图书(18306)
- 科技(16905)
- 问题(16888)
- 理论(16754)
- 务(16467)
- 技术经济(16020)
- 业(15991)
- 税(15784)
- 实践(15377)
- 践(15377)
共检索到493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武博华
互联网时代,逃税犯罪与网络金融犯罪呈交叉混合态势且普遍高发。逃税犯罪中形成的违法收入,经过网络金融形成的新型金融业态可以达到隐瞒来源、逃避监管与规避税收的目的,并引发包括洗钱犯罪在内的网络金融犯罪。本文通过对数据、制度和系统等主要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并整合技术要素,构建了逃税犯罪与网络金融犯罪分类场景治理应用模式,最终建立了涵盖识别与预防、监测与预警以及响应与决策在内的犯罪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晋康 刘卫军
金融犯罪是犯罪人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前者是内因 ,后者是外因。金融犯罪是一种较典型的“理性犯罪” ,犯罪人以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为目标 ,当实施犯罪行为的净收益增加 ,会带来犯罪人总效用的增加时 ,一个人犯罪的可能性相当大。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成本与收益或净收益 ,受犯罪人个人因素与外部条件影响。本文运用经济学方法 ,分析了金融犯罪行为的净收益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 ,提出金融犯罪防范的建议
关键词:
犯罪原因 犯罪成本 犯罪收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雁云
网络金融欺诈犯罪是网络信息技术与现代金融相结合的产物。作为未来金融业务发展的目标模式之一,网络金融交易促进了金融业的繁荣,但金融手段的更新给传统的刑事法律制度带来了严峻挑战。刑法作为重要的部门法,通过构建网络金融欺诈犯罪的刑事法律体系,维护金融交易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
金融欺诈犯罪 刑事规制 网络犯罪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利
网络犯罪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犯罪。与传统犯罪相比,网络犯罪具有波及范围广、侵害客体多、社会危害大、主体年龄轻、智能程度高、侦破取证难等特点。防治网络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综合运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和教育手段,才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网络犯罪的发生。
关键词:
网络犯罪类型 网络犯罪特点 网络犯罪防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培娥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网络犯罪是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对网络犯罪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危害性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网络犯罪法律防控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以法律防控为主体的网络犯罪综合防控体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网络犯罪 法律防控 防控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曹廷生 李巍
我国《刑法》中的"直接性期货犯罪",都无一例外地采取了与证券犯罪合并规定的方式,即在相应条文的"证券"二字后面加上"期货"二字。期货犯罪罪名的这种依附性状况,引发了学界对期货犯罪罪名体系的讨论。本文试图以期货犯罪与证券犯罪罪名的"分""合"之争为切入点,探讨如何构建独立的期货犯罪罪名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莉 万佩真 孙莉
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成为吸纳、交换、传递、品味信息和分享文明进步的大平台,增加了青少年吸收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但是,在我们惊叹于网络的强大功能的同时,还应清醒看到网络世界并不安全。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虽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但是随之而来的青少年计算机网络犯罪也成日益增长的趋势。对此,学校与社会在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技术教育的同时,要提高青少年网络法制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
关键词:
网络安全技术 管理 网络 建设 犯罪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晓培 杨涛
经济犯罪与计算机技术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及复杂性,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容易成为经济犯罪的借力工具,但另一方面,也能为有效防控经济犯罪提供技术保障和平台。本文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向复杂化、新型化为背景,分析了计算机技术与经济犯罪的关联性,并就测谎技术、模糊技术、芯片技术以及DNA技术、激光技术等计算机技术在经济犯罪防控中的综合应用进行了研究,认为应从技术层面最大限度地降低由经济犯罪所带来的法律与科技的差异化,使科技对法治建设提供保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群 杨月斌
本文通过综合研析刑法理论界颇具代表性的客体、行为、混合等诸种分类法之优劣,紧密结合我国现行刑法所作的立法分类,提出以混合分类法为基本思路,依据金融犯罪所侵犯的客体的相同性,兼顾犯罪方法的特殊性,作进一步的分类细化。以此,希望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金融犯罪分类设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金贵平
当前,金融职务犯罪案件上升,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大惩处力度,规范金融经营秩序,才能有效地预防金融职务犯罪的发生。
关键词:
金融职务犯罪 犯罪成因 对策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兴乾
金融犯罪扫描龙兴乾触目惊心的犯罪:震惊全国的"大案要案"金融职能部门的一些不法之徒"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疯狂地、贪婪地吞噬着共和国的财富,人民的血汗,成了防不胜防的"职业杀手"。一桩桩震惊全国的金融大案要案频频曝光。镜头一:建国以来金融界的大贪污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杨月斌
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法制经济,完备的市场经济中应该没有欺诈犯罪行为的容身之地。然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特别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期,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伺机大发横财,猖狂地进行金融欺诈犯罪活动,严重扰乱了国家正常金融秩序。金融欺诈是经济生活中一种变异现象,已引起法学界、金融界等关注和探讨。然而,当前在我国,从理论与实务上对金融欺诈进行比较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总结与探讨,尚处初步阶段。鉴于此,本文拟就金融欺诈犯罪内涵、构成、类型、特点、成因及控制诸方面试作肤浅论述。金融欺诈犯罪内涵 科学合理的内涵是从事一项研究课题的出发点和基本点。根据刑法理论的基本要求,一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