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79)
- 2023(10129)
- 2022(8297)
- 2021(7926)
- 2020(6363)
- 2019(14261)
- 2018(14036)
- 2017(25567)
- 2016(15027)
- 2015(16309)
- 2014(16075)
- 2013(15228)
- 2012(13944)
- 2011(12713)
- 2010(12964)
- 2009(11776)
- 2008(11656)
- 2007(10735)
- 2006(9696)
- 2005(8501)
- 学科
- 济(56088)
- 经济(56034)
- 业(46528)
- 农(44852)
- 管理(32828)
- 农业(29608)
- 企(25888)
- 企业(25888)
- 方法(22100)
- 数学(19959)
- 数学方法(19801)
- 中国(19338)
- 教育(19303)
- 业经(17002)
- 财(14439)
- 学(11671)
- 贸(11537)
- 贸易(11536)
- 发(11380)
- 制(11338)
- 易(11323)
- 技术(10401)
- 地方(10095)
- 发展(9952)
- 农业经济(9910)
- 展(9830)
- 策(9604)
- 理论(9541)
- 村(8929)
- 农村(8921)
- 机构
- 学院(205815)
- 大学(205575)
- 济(82609)
- 经济(81038)
- 管理(74280)
- 研究(72932)
- 理学(65788)
- 理学院(65049)
- 管理学(63878)
- 管理学院(63504)
- 农(58609)
- 中国(49453)
- 农业(45234)
- 科学(44370)
- 京(42570)
- 业大(39748)
- 所(37059)
- 财(34353)
- 范(34055)
- 研究所(33961)
- 师范(33726)
- 中心(32850)
- 江(31055)
- 教育(30412)
- 农业大学(28747)
- 财经(27886)
- 师范大学(27242)
- 北京(26578)
- 经(25635)
- 院(24774)
- 基金
- 项目(139919)
- 科学(111581)
- 研究(104625)
- 基金(100255)
- 家(88644)
- 国家(87663)
- 科学基金(74167)
- 社会(66704)
- 社会科(62788)
- 社会科学(62770)
- 省(56834)
- 教育(53834)
- 基金项目(53401)
- 划(48751)
- 自然(47216)
- 自然科(46194)
- 自然科学(46180)
- 自然科学基金(45386)
- 编号(44328)
- 资助(39081)
- 成果(35903)
- 农(33427)
- 部(32751)
- 重点(32300)
- 课题(32062)
- 发(31715)
- 创(29766)
- 业(28202)
- 教育部(28021)
- 创新(27467)
- 期刊
- 济(91279)
- 经济(91279)
- 研究(64486)
- 农(62492)
- 中国(47102)
- 教育(47026)
- 农业(42171)
- 学报(36632)
- 科学(31676)
- 大学(29143)
- 学学(26843)
- 财(24197)
- 业经(21829)
- 管理(21147)
- 业(19725)
- 融(19725)
- 金融(19725)
- 技术(18211)
- 问题(13878)
- 财经(13317)
- 农业经济(13277)
- 农村(13246)
- 村(13246)
- 经济研究(12727)
- 版(12260)
- 世界(11393)
- 经(11385)
- 业大(11259)
- 职业(11105)
- 农业大学(10222)
共检索到304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耿鹏鹏 罗必良
土地作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分配方式及其稳定性状态直接决定了农民的生计和对未来生活的预期。然而,中国农村地权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曾一度长期存在,既抑制农民生产稳定性预期的形成,也催生出农民的地权博弈策略。本文研究发现,长期地权不稳定的地区,农民更为认同“读书改变命运”,或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以“逃离”不稳定的生存环境,或通过教育信号显示以强化家庭地权竞争力量。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估计结果表明,地权稳定性不足的村庄农户具有更高的教育投资水平、受教育年限更长,且更不认同“读书无用论”;地权不稳定作为历史遗产会形塑“读书重教”的集体意识。本文强调,中国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隐含着深刻的产权经济学逻辑。
关键词:
地权稳定性 信号显示 地权博弈 教育投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庆 章元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受到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土地调整破坏了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性,从而削弱了农民的长期投资激励。本文将农户的长期投资划分为两类,“与特定地块不相连的长期投资”以及“与特定地块相连的长期投资”,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土地调整对农户的这两类长期投资决策的影响是不同的。本文的主要结论有:“减人减地”使农户的第一类长期投资大幅度下降,“增人增地”对农户的第一类长期投资没有什么影响;“减人减地”和“增人增地”对农户的农家肥使用量都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我们并不能把“减人减地”导致的以及大调整所可能导致的第一类长期投资的减少完全归咎于土地调整所导致的...
关键词:
土地调整 土地产权稳定性 长期投资激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翁艺青 胡新艳
就近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方向之一。以往农民在县域定居多归因于户籍制度和生活成本等因素,但却难以解释在户籍制度松动和经济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农民就近进城的基本趋势。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村社中,农民将土地视为“命根子”,地权稳定性成为农民行为决策的重要准则。因此,本文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权稳定性对农民进城路径选择的影响,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农地确权对农民就近进城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地确权产生的财产功能效应和生产功能效应分别给农民带来了“离乡非农就业”“留乡守土务农”两种激励导向,而就近进城则成为农民选择的兼容性策略。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地确权更能促进东中部地区农民和家庭女性劳动力占比低的农民选择就近进城。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在农地确权情况下,农民农业兼业的意愿增强,从而促进其就近进城。笔者认为,农民进城路径选择隐含着深刻的产权经济学含义,这有助于增进我们对以县域经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的理解。
关键词:
地权稳定性 农地确权 就近进城 农业兼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孟晓志 谢琳
地权稳定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影响已经备受关注,但对外出务工农民性别差异的讨论尚不多见。基于宗族非正式组织在乡村治权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 2016年和2018年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地权稳定性与不同性别劳动力非农转移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农地调整表征的地权不稳定对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女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影响不显著。其次,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村落宗族非正式治权的强弱是影响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选择的关键情境。其一,宗族绝对势力的强弱使得地权稳定性对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影响产生分化。其二,与宗族相对势力对比非均衡相比,宗族相对势力对比均衡可以有效弱化地权不稳定对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抑制作用。其原因在于,相互制衡的宗族非正式治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地权变动对农地纠纷产生的影响,确保农地调整中土地分配相对公平,从而起到维护地权稳定的作用。本文的结论对于理解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性别差异现象,以及如何发挥非正式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地权稳定性 非正式治权 务工农民性别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邹秀清
定性分析了农民土地产权稳定性意愿对土地产权稳定性的可能影响,并利用抽样调查的数据对农民土地产权稳定性意愿与土地产权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揭示,在调查区域,农民的土地产权稳定性意愿并未得到尊重,即农民意愿对土地产权稳定性未能发挥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民意愿 产权稳定性 土地承包经营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兰 蒋建初
利用向量场的散度及单调流方法讨论三维合作与竞争Kolmogorov系统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所得结果包含了已有文献的研究结论,并且推广应用到更多的生态模型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菲琼 范良聪
战略联盟,自诞生之初就一直经受着稳定性的考验。战略联盟是冲突性力量发展的点的集合,这些力量内生地对其稳定造成了影响。本文基于辩证法中的矛盾原理与Das和Teng(2000)提出的内在张力框架,深入探讨了影响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其中一对张力——合作与竞争,并利用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结果验证了本文的核心假设——战略联盟的不稳定性将随着联盟内合作与竞争力量之间的差异程度的扩大而上升。基于此结论,我们强调了在现代竞争环境下,基于合作竞争战略追求合成式租金对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合作 竞争 战略联盟 稳定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祖辉,钱文荣,毛迎春
文章通过对浙江省已进城农民的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表明,进城农民大多在城市社会的融入度较高。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还有1/4左右的人有重新回农村的想法;户口依然是判断进城农民是否“市民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如何有效地帮助新进城农民尽快适应城镇的工作和生活,对于实现农民市民化具有重要意义;类似浙江省这样经济发达的农村已具备较好的创业环境,因此一些受教育程度高、创业能力较强的进城者回乡创业的欲望较为强烈,城镇如何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进城农民 稳定性 市民化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彭雪梅 邓啓平
在深化保险业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重心转向开放对保险公司风险的影响。本文利用2006~2019年79家寿险公司的数据,评估了外资持股对寿险公司财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论支持“开放-稳定”观点,即外资持股比例越高,寿险公司财务稳定性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外资持股通过公司治理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了公司财务稳定性。从公司治理角度看,当外资股权制衡越强、持股期限越长或为等股比合资时,寿险公司财务稳定性越高。从技术溢出角度看,外资持股的寿险公司偏向于选择更稳健的“负债驱动型”经营模式,并通过控制资产端风险促使公司整体财务状况更稳定。另外,外资持股可以缓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寿险公司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为实施深化保险业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也有助于理解外资在寿险业稳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外资持股 寿险公司 财务稳定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敏敏 张国琰
政府对企业的过度干预及歧视性干预造成了竞争的缺失和竞争的不公平,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对政府规制行为的再规制,是竞争政策的具体化,可以发挥优化资源配置效应和竞争逃离效应提升企业生产率。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出台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研究发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对受冲击企业的平均生产率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随制度推行逐渐深化。这一正向影响在低初始生产率及国有企业等低效率企业中尤为显著,说明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中显著提升了市场主体而非生产要素的公平竞争,以致竞争逃离效应显著而优化资源配置效应不足。而抑制企业寻租活动、破除地方保护和规制行政垄断是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提高市场竞争程度,进而激发低效率企业竞争逃离效应的重要渠道机制。研究结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及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地位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孔祥建
本文从地权稳定性、农地长期投资及农业绩效之间逻辑关系的文献综述出发,利用农地投资回收模型主要分析了农地地权期限对农户投资水平、农业技术选择、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农地流转的影响。基于效率与公平权衡中国农地所有制改革,当前最有效率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完善家庭承包制,推行使用权创新——土地承包权物权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体欣 朱蕾 伍海涛
本文从金融的供需主体——金融机构和农户的角度,来探讨农村金融发展问题。通过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和金融机构的成本收益分析,得出了地权稳定性越好,则农村金融供需双方的供给和需求越大的结论。以此得出政策启示,稳定农地产权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地权 农地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海 黄季焜 Scott Rozelle Loren Brandt 张林秀
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性、土地流转等农地产权制度对农地资源的影响一直是农村经济改革和农地制度绩效评价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建立土壤肥力变化的社会经济及政策影响因素模型 ,利用 6省 1 5县市 1 80个样本地块在 2 0世纪 80年代初期和 2 0 0 0年的土壤实验数据 ,结合同时期这些样本地块所在生产小组的社会经济调查数据 ,对于地权稳定性、农户间非正式土地流转等社会经济及政策因素如何影响农地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估计结果表明 :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有助于改善农地土壤的长期肥力 ;农户之间的非正式土地流转容易造成农地土壤长期肥力的衰退 ,但对土壤的短期肥力无显著影响 ;同...
关键词:
地权稳定性 土地流转 土壤肥力变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洪炜杰 胡新艳
农地产权具有财产功能和生产功能,两者从相反的路径影响农户劳动力非农转移,两条作用路径的相对强度随着农地制度改革的进程而发生变化,导致地权稳定性如何作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直存有争议。本文整合农地产权的财产与生产双重功能,构建"2(两种功能)×2(两种权益诉求)×2(两种作用方向)"的分析框架,进而从农地是否调整、调整次数和调整幅度等不同角度分析产权稳定性如何影响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地权不稳定主要通过弱化农地产权的生产功能而促进劳动力非农转移,从边际效应看,农地"大调整"较"小调整"对劳动力非农转移的促进效果更大;以同县不同镇的农地调整率为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后结论依旧稳健。
关键词:
农地产权 非农转移 财产功能 生产功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殷开睿 姚君
文章按照理论视角、变量估计、影响机理与实证结果三个部分对文献进行梳理,一是按照竞争—脆弱和竞争—稳定两大视角总结了已有研究中的理论文献;二是总结了文献中对于银行竞争度与银行稳定性的计量指标选取;三是总结了实证研究中出现的房价波动渠道、多元化业务渠道、效率绩效渠道以及决策行为渠道等四个银行竞争度对稳定性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并对相关实证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最后,文章就当前已有研究普遍存在的不足,并且结合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