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75)
- 2023(9442)
- 2022(8145)
- 2021(7360)
- 2020(6413)
- 2019(14714)
- 2018(14011)
- 2017(27832)
- 2016(15727)
- 2015(18013)
- 2014(18594)
- 2013(18273)
- 2012(17340)
- 2011(15710)
- 2010(15905)
- 2009(14083)
- 2008(13976)
- 2007(12755)
- 2006(10904)
- 2005(9745)
- 学科
- 济(74154)
- 经济(74103)
- 管理(40148)
- 业(39734)
- 方法(32684)
- 企(31115)
- 企业(31115)
- 数学(29216)
- 数学方法(29011)
- 农(19143)
- 地方(18892)
- 中国(17412)
- 财(16232)
- 业经(14815)
- 学(14027)
- 农业(12629)
- 贸(12467)
- 贸易(12466)
- 制(12409)
- 易(12011)
- 地方经济(11702)
- 技术(11359)
- 理论(11317)
- 产业(11112)
- 环境(10065)
- 融(9839)
- 金融(9837)
- 和(9836)
- 务(9817)
- 财务(9797)
- 机构
- 学院(234205)
- 大学(225029)
- 济(97897)
- 经济(95948)
- 管理(85150)
- 研究(77862)
- 理学(73745)
- 理学院(72833)
- 管理学(71623)
- 管理学院(71179)
- 中国(56251)
- 科学(48695)
- 京(47103)
- 财(42181)
- 所(40247)
- 农(40213)
- 研究所(36783)
- 江(36145)
- 中心(35514)
- 业大(34507)
- 财经(34344)
- 农业(31838)
- 经济学(31234)
- 经(31133)
- 范(30996)
- 师范(30690)
- 技术(30076)
- 北京(29158)
- 州(28690)
- 经济学院(28614)
- 基金
- 项目(155468)
- 科学(122256)
- 研究(115782)
- 基金(109781)
- 家(95391)
- 国家(94610)
- 科学基金(80547)
- 社会(71870)
- 社会科(68256)
- 社会科学(68235)
- 省(64457)
- 基金项目(58775)
- 教育(55847)
- 划(53386)
- 自然(50957)
- 自然科(49740)
- 自然科学(49724)
- 自然科学基金(48859)
- 编号(48784)
- 资助(44910)
- 成果(38179)
- 重点(36301)
- 发(36047)
- 课题(35012)
- 部(34695)
- 创(32834)
- 创新(30633)
- 科研(29707)
- 教育部(29579)
- 国家社会(29315)
共检索到331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陆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结构的对接至关重要。在厘清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等领域研究现状、分析浙江省11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专业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评价两者发展水平和对接效应的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加以计算和评价,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提出提升两者对接效应的策略,包括地区产业发展规划对接高职专业数量结构、产业集群布局对接高职专业布局结构、技能型人才水平对接专业层次结构、支柱和新兴产业对接专业质量结构、产业技术水平和结构对接专业科技服务结构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尹玉珍 陈光曙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应是新技术的使用者,随着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产业结构朝着不断优化升级的方向演变,带来高职人才在数量、结构、质量等方面的变化,促使高职教育在专业种类、专业规模、专业层次和专业质量内涵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高职教育 专业结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俊青
高职教育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有效性,可具体表现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通过对2011-2018年间广西产业发展和专业发展相关数据的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中低端人才供给过剩、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偏低、专业建设目标与人才需求目标错位等突出问题。需要提升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程度,作为"需求端"的产业界要真正参与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的全过程,作为"供给端"的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的多元需求,走特色化专业建设道路,建立起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力、有效对接的良性互动关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守可 丛彬彬
文章从江苏省南通市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角度,分析了区域社会经济现状、人力资源现状、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从专业规划、专业设置、专业服务三个维度描述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契合的现状,从规模适应、结构适应、质量适应三个维度揭示了问题所在,提出了规划契合、主体契合、微观契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契合度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玉 胡亮
本文以泛长三角地区为例,结合该地区的具体产业结构特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变动对泛长三角各地区产出和各产业部门产出的具体影响。本文运用VAR模型和多因素方差分析实证检验得出:我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表现明显并且与各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关。而且,在货币政策的变动的过程中,产业部门的影响效果要突出于地区影响效果。最后本文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货币政策的合意性提供参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沈陆娟
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的输送方,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深入研究适应产业结构演变的专业结构改革方向和策略。基于对浙江省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专业结构的现状分析,利用统计软件进行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适配性分析、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适配性分析、专业就业相关度分析,阐明高职高专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的策略,包括以存量结构调整方式优化专业,以特色发展道路建设专业,以中长期预测分析规划专业,以专业课程结构优化提升专业,以就业动态跟踪反馈预警评估专业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劳甄妮
职业院校承担着为所在区域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其专业设置是连接区域产业结构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纽带。当前一个时期,肇始于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始在多个领域“全面开花”,职业院校也难以“独善其身”,其专业设置应紧紧围绕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调整来进行。基于此,文章从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出发,结合当前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机构的适配性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学良
研究产业结构升级与失业率的关系作为判断产业结构升级就业效应的重要指标,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全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失业率的非线性阈值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呈非线性动态变化,并且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对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在产业结构趋于成熟时,就业效应反而不显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邹一南 石腾超
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就业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以工业化和重工业化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升级,既会因为提高资本劳动比而对劳动力就业产生挤出效应,又会因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扩大经济规模从而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本文通过将产业结构升级分解为结构变迁和效率提升两个部分,构建了一个综合考虑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反两方面的就业效应测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对1997~2002年、2002~2007年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进行了测算,并得出结论:产业结构升级的总就业效应为负;但工业化和重工业化并没有加重就业挤出;结构变迁的就业效应有所提高,效率提升的就业效应有所降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德成 李昊 方璘
文章选取结构偏差系数、结构偏离系数、结构变动协同系数作为衡量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适配性的系数,引入以复相关系数为基准的滞后期,选取2004—2012年的数据对我国四大经济区域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进行评价。并采取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衡量系数的权重,建立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适配性的指标体系,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对我国各省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进行排序。结果表明:我国第一、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普遍不足,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过剩,东部区域和西部区域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适配水平不均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少芸
广东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配置布局和专业设置有较大影响。为了促使广东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融合发展,文章对广东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的适配性进行了分析,发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错位,各区域内部特征差异明显。因此,建议提高人才供给总量与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匹配度,确保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对标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巩固提升重点专业,对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设置新专业集群。通过调总量、调结构、“双对标”等改革措施来提高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配性,助力广东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广东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适配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曾克强 罗能生
社会资本对经济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测度社会资本和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模型和经验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路径及其区域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符合市场比较优势的产业集聚、市场信息认知度的提升和交易成本的降低是社会资本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理论路径;社会资本对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呈现出了U型路径,其中社会网络起主要作用;社会资本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呈现出了倒U型路径,其中社会规范起主要作用。在不同经济区域,社会资本及其构成的影响路径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殷新红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提出要求,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既要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要引领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为建设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群和规划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结构。高职院校还应该重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咨询作用,通过部门联动和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加强与产业的对接,开展专业建设研究工作,以此保障专业结构调整的科学性。
关键词:
产业结构 高职院校 专业结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徐生霞 刘强 陆小莉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动态变迁既反映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又为新阶段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因而对区域协调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通过聚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呈现出的非线性、阶梯型、空间辐射异质性等特征,利用1992—2018年中国省域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半参数、有序Logit响应和空间SARAR面板进行建模,以此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变迁中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从省级层面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进行了等级划分。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抑制作用呈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态势;从分类结果看,不同地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在不同时期呈现出较强的阶梯型特征;从空间效应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经济空间辐射作用强于地理区位。此外,虽然技术水平、教育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在不同程度上可以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