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
- 2023(1206)
- 2022(1027)
- 2021(1009)
- 2020(886)
- 2019(1955)
- 2018(1897)
- 2017(3742)
- 2016(2176)
- 2015(2485)
- 2014(2412)
- 2013(2557)
- 2012(2298)
- 2011(1892)
- 2010(2002)
- 2009(1817)
- 2008(1960)
- 2007(1796)
- 2006(1558)
- 2005(1497)
- 学科
- 济(9630)
- 经济(9610)
- 业(5682)
- 管理(5474)
- 方法(5277)
- 数学(5013)
- 劳(4938)
- 数学方法(4930)
- 劳动(4921)
- 中国(3864)
- 农(3821)
- 法(3802)
- 动(3083)
- 企(3035)
- 企业(3035)
- 农业(2858)
- 动力(2318)
- 劳动力(2295)
- 人口(2248)
- 农业劳动(2110)
- 农业人口(2068)
- 财(2041)
- 贸(1762)
- 贸易(1762)
- 易(1746)
- 制(1489)
- 业经(1436)
- 家(1265)
- 学(1217)
- 劳动法(1205)
- 机构
- 大学(30095)
- 学院(29293)
- 济(13361)
- 经济(13122)
- 管理(10507)
- 研究(9191)
- 理学(8811)
- 理学院(8725)
- 管理学(8459)
- 管理学院(8407)
- 中国(7661)
- 财(6646)
- 京(6332)
- 财经(5158)
- 科学(5147)
- 所(4746)
- 经(4697)
- 经济学(4670)
- 江(4566)
- 农(4487)
- 中心(4476)
- 经济学院(4217)
- 北京(4108)
- 研究所(4107)
- 业大(3942)
- 财经大学(3831)
- 省(3731)
- 农业(3466)
- 范(3458)
- 师范(3419)
共检索到48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程延园
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我国事业单位劳动者约有3000万人,从2000年开始,国家加大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人事制度改革的配套文件,特别是2002年7月国办转发了《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规范了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制度。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实现了聘用合同管理与《劳动法》的接轨。本文分析实现聘用合同管理与《劳动法》的接轨,对转制中的企业改革有极强的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周福明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林安民
判断在校生的行为是否适用劳动法,关键在于判断其行为之性质。若在校生的行为属于勤工助学活动时,则不应适用劳动法;若属于实习,则属于教学活动的延伸,也不适用劳动法;若属于自行进行在校外兼职的,则一般应适用劳动法;若属于毕业前的"准就业",则也应适用劳动法。但由于目前法律规定的空白,理论界与实务界对在校生适用劳动法都存在争议,需要立法对其加以明确。
关键词:
在校生 劳动者 劳动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明姬
一、我国事业单位用工现状与1994年颁布的《劳动法》相比,2008年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在适用范围上有所扩大,把事业单位的大部分人纳入到了《劳动合同法》的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石娟
本文从税国松维权系列纠纷申请监督案件入手,分析了案件中雇员受损赔偿纠纷和工伤保险待遇纠纷并存并被判双重赔偿的判决冲突及其法律上的原因。"事实劳动关系"在税国松的工伤认定案件和工伤赔偿案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深入地分析了事实劳动关系能否对劳动关系的三要素进行突破以及法律拟制的界限。实践中,这类"事实劳动关系"广泛存在的重要根源在于"用人单位"概念及功能的错位。笔者主张用"雇主"和"雇员"概念代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概念,以便受雇于自然人的从属劳动者能够直接获得劳动法的保护,解放"用人单位"不应有的从属劳动者识别功能和劳动关系判断功能,以及变革劳动法律一元保护方式至多元保护。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邵珠同
单一调整模式下,高级管理人员如何适用《劳动法》成为司法裁判的难题。判决书统计结果表明,由于高级管理人员弱势地位的模糊、《劳动法》与《商法》规范的冲突以及法院裁判的机械,司法裁判呈现出差异化样态。在总结地方性规定和司法经验的基础之上,推进立法精细化,针对书面劳动合同制度、加班补偿制度等制定特殊豁免规则。同时,裁判者应注重个案的调适裁判,把握职责为主、薪酬为辅的高级管理人员身份认定标准,并充分尊重公司治理权利,达致实质公平的裁判目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春岭 姚海琴
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除存在在编工作人员外,还存在有大量的非在编工作人员。如何正确认定非在编工作人员的法律适用,依法对非在编工作人员进行劳动合同管理,已经成为维护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降低劳动人事争议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了事业单位编制的特点,并通过经典案例等分析了对非在编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依据劳动法对非在编人员进行管理的缘由和适当做法。
关键词:
事业单位 非在编人员 劳动合同管理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林嘉
劳动法法典化,即要求全面总结我国劳动领域立法、司法和执法各方面成熟经验,对现行劳动法律进行系统编订纂修,将相关劳动法律规范编纂成一部综合性法典。编纂劳动法典有利于促进具有中国特色劳动法的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发展,维护劳动法律规范的统一,补充劳动法律规范之不足。编纂劳动法典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我国现有的劳动法律制度、劳动法治实践和劳动法学研究基础上持续推进。根据我国国情和法治特色,劳动法典编纂的体系结构应采"总分"结构,通过"先补齐单行法、后编纂劳动法典"的"两步走"径路实现。
关键词:
劳动法典 法典编纂 体系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丁月宾 张照东
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中有关用人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没有作出解释何种情况属于劳动者"不能胜任",资方常以"末位淘汰""消极怠工""工作失误"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合同,认为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为此,给劳动争议立法和司法实践带来了挑战。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不能胜任"的界定做一个说明,防止用人单位解除权的滥用给弱势地位的劳动者造成不公。完善"不能胜任"制度对我国劳动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不能胜任 末位淘汰 消极怠工 工作失误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林嘉
劳动法法典化,即要求全面总结我国劳动领域立法、司法和执法各方面成熟经验,对现行劳动法律进行系统编订纂修,将相关劳动法律规范编纂成一部综合性法典。编纂劳动法典有利于促进具有中国特色劳动法的科学化、体系化、规范化发展,维护劳动法律规范的统一,补充劳动法律规范之不足。编纂劳动法典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在我国现有的劳动法律制度、劳动法治实践和劳动法学研究基础上持续推进。根据我国国情和法治特色,劳动法典编纂的体系结构应采"总分"结构,通过"先补齐单行法、后编纂劳动法典"的"两步走"径路实现。
关键词:
劳动法典 法典编纂 体系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