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32)
- 2023(15500)
- 2022(12690)
- 2021(11724)
- 2020(9733)
- 2019(21935)
- 2018(21697)
- 2017(41714)
- 2016(22653)
- 2015(25350)
- 2014(25365)
- 2013(25223)
- 2012(23398)
- 2011(21156)
- 2010(21816)
- 2009(20553)
- 2008(20555)
- 2007(18835)
- 2006(17185)
- 2005(15954)
- 学科
- 济(107045)
- 经济(106916)
- 业(96029)
- 企(77202)
- 企业(77202)
- 管理(74857)
- 农(48788)
- 方法(41689)
- 业经(33790)
- 数学(33195)
- 农业(32768)
- 数学方法(32596)
- 中国(29991)
- 财(28494)
- 地方(27030)
- 制(22549)
- 技术(20235)
- 务(19657)
- 财务(19604)
- 财务管理(19570)
- 企业财务(18471)
- 策(18266)
- 理论(17833)
- 贸(17473)
- 贸易(17450)
- 和(17118)
- 易(16890)
- 银(16490)
- 银行(16477)
- 划(16427)
- 机构
- 学院(330767)
- 大学(320769)
- 济(140988)
- 经济(138090)
- 管理(131967)
- 理学(112093)
- 理学院(110982)
- 研究(109385)
- 管理学(109142)
- 管理学院(108545)
- 中国(88784)
- 京(68090)
- 农(66517)
- 财(64488)
- 科学(64420)
- 江(55559)
- 所(55152)
- 中心(52160)
- 业大(50915)
- 农业(50547)
- 财经(49561)
- 研究所(49159)
- 经(44645)
- 州(43558)
- 北京(42724)
- 范(42003)
- 师范(41661)
- 经济学(40948)
- 省(39455)
- 院(38716)
- 基金
- 项目(209620)
- 科学(166988)
- 研究(157336)
- 基金(150735)
- 家(129410)
- 国家(128121)
- 科学基金(112069)
- 社会(101897)
- 社会科(96398)
- 社会科学(96371)
- 省(87377)
- 基金项目(78931)
- 教育(71316)
- 自然(70537)
- 划(69444)
- 自然科(68978)
- 自然科学(68963)
- 自然科学基金(67735)
- 编号(65210)
- 资助(61476)
- 成果(51422)
- 发(50232)
- 重点(46607)
- 创(46140)
- 部(45654)
- 课题(45212)
- 业(43239)
- 创新(42391)
- 国家社会(41285)
- 发展(41024)
共检索到525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志杰
本文分析了陕西各地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生产要素的分布特点,阐明了集约化经营的三种转换模式及其六个区域分布特征,总结了经验,评价了效益,提出了今后的思路和做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威毅 李在永
我国当前的基本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即实行家庭联产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内部低效率与外部不经济性 ,论证了在农业组织形式上创新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建立以家庭农场为基本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十分必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柏槐,戴雄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戴雄武
在我国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转轨时期,对中外农业粗放经营与集约经营加以国际比较与实证分析,不仅能使我们从质量上明确其不足,而且从数量上做出量化比较找出差距,以便为国家制定农业发展目标、重点和政策取向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文拟从如下11个方面加以分析。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嘉浩 王国军
在无风险RCK模型的基础上逐步引入风险、保险和保费补贴,先通过理论模型探讨了保费补贴的规模效应和风险分散效应通过微观农户对宏观总产值产生的影响,之后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各级保费补贴额度对农业生产水平的影响,并使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机制检验,最后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保费补贴主要通过规模效应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风险分散的作用不显著,其中中央保费补贴是主导因素;配套补贴制度下,财政压力和应收保费不利于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业保险应提高补贴弹性,建立地区差异化、险种精细化的补贴比例动态调整机制,扩大保障广度和深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和平 张岳恒 温汝波
对“九五”期间广东省发展“三高”农业的思路和对策进行了细致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东省发展“三高”农业的战略目标与总体思路,以及相应配套的农业科技政策与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荫国 邹继海
发展“三高”农业振兴山区经济罗荫国,邹继海高州地处粤西山区,是一个人多田少的山区市。改革开放以来,高州致力于农村改革,大胆调整农业作物布局和农村产业结构,逐步地形成了以粮食为基础,以果菜为龙头,以养殖为依托,以股份制为特征的种、养、加并举,鱼、畜、果...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唐丽桂
家庭承包经营模式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模式,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相对单一的家庭承包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订单农业"经营模式、以专业合作社为组织的合作生产经营模式、种养大户生产经营模式以及家庭农场经营模式等新型经营模式逐渐发展起来。目前,在西南山区,由于特殊的农业生产条件,"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双赢,但其存在的先天缺陷使其发展速度减缓,乃至衍生出工业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绩效显著,但成功的不多;大户经营模式受制于规模偏小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凌峰
实现小康是民心所望,也是我们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地处苏鲁边界的东海县,曾是苏北财政倒挂的穷县,这里的百万农民用自己辛勤劳动的汗水,连续10年每年向国家提供3亿多公斤的粮油,人均占有粮食、粮油商品率、调出量、出口量均居全省前列。然而,农民的贡献多与收益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高产穷县”如何摆脱困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舒惠国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农业生产和农业开发中,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群众相结合,在发扬我国传统农业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创造了发展立体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认真总结、研究发展立体农业的经验,是推动农业再上新台阶的一项重要工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才津津 王丹
文章构建了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3—2019年的数据,采用模糊物元模型、空间自相关与障碍因子诊断方法测度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从空间自相关性来看,各省份间绿色农业生产水平表现出强依赖性,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省份的发展逐渐具备独立性;影响我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的障碍因子较多,主要包括农药使用量、面源污染与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才津津 王丹
文章构建了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3—2019年的数据,采用模糊物元模型、空间自相关与障碍因子诊断方法测度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从空间自相关性来看,各省份间绿色农业生产水平表现出强依赖性,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省份的发展逐渐具备独立性;影响我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的障碍因子较多,主要包括农药使用量、面源污染与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宝洋
发展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农业",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特别是西部农业发展仍然主要停留在石化农业阶段,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污染严重,低碳农业不仅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诸多难题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西部 低碳农业 对策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诗嫚 卢新海 祝浩
构建“权属调整—农地细碎化—农业生产效率”的逻辑框架,基于湖北省江汉平原、武陵山区的483份种植户调查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双重差分模型揭示不同整治模式下权属调整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探求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结果表明:权属调整通过治理农地细碎化,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政府主导模式相比,新农主导模式下权属调整治理农地细碎化更为有效,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也更为明显;与丘陵山地相比,平原地区更有利于大规模实施权属调整,实现农地集中连片经营,更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应充分发挥权属调整在治理农地细碎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中的重要作用;在巩固和完善政府主导模式的同时,不断加大新农主导模式的支持力度,不断推进土地整治模式的创新发展;并结合自然禀赋特征,因地制宜开展权属调整工作,全面促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雪瑛
[目的]休闲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为了全面了解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驱动因素,对陕西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为陕西省发展现代化农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文章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陕西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基于该结果,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各指标打分,计算出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根据得分情况,确定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结果]层次分析法结果表明功能效益的权重最大为0. 422 4,产业发展的权重值次之为0. 269 9,经营模式的权重值最小为0. 135 1;模糊评价打分结果表明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为3. 99;休闲农业发展水平驱动力分析表明物质基础、形成条件、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都会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结论]陕西省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驱动因素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为了促进陕西省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建议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产品文化内涵,促进陕西省休闲农业的整体化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