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2)
- 2023(925)
- 2022(804)
- 2021(734)
- 2020(518)
- 2019(1131)
- 2018(1115)
- 2017(2326)
- 2016(1253)
- 2015(1322)
- 2014(1290)
- 2013(1309)
- 2012(1363)
- 2011(1307)
- 2010(1313)
- 2009(1224)
- 2008(1172)
- 2007(1003)
- 2006(1024)
- 2005(972)
- 学科
- 济(7052)
- 经济(7043)
- 管理(3479)
- 业(3337)
- 地方(2642)
- 企(2343)
- 企业(2343)
- 策(2196)
- 农(2119)
- 及其(2066)
- 政策(2019)
- 中国(1932)
- 方针(1870)
- 述(1832)
- 阐(1832)
- 阐述(1832)
- 方针政策(1785)
- 业经(1568)
- 地方经济(1543)
- 贸(1412)
- 贸易(1412)
- 易(1371)
- 农业(1366)
- 制(1297)
- 税(1179)
- 税收(1159)
- 收(1155)
- 财(1108)
- 环境(1102)
- 发(1064)
- 机构
- 学院(18121)
- 大学(16809)
- 济(9407)
- 经济(9238)
- 研究(7624)
- 管理(6647)
- 中国(5716)
- 理学(5422)
- 理学院(5373)
- 管理学(5330)
- 管理学院(5297)
- 财(4543)
- 科学(3915)
- 所(3846)
- 京(3569)
- 研究所(3377)
- 中心(3299)
- 财经(3179)
- 江(3010)
- 院(2917)
- 经(2837)
- 经济学(2731)
- 农(2616)
- 经济学院(2431)
- 州(2424)
- 北京(2383)
- 省(2351)
- 发(2308)
- 科学院(2292)
- 范(2273)
共检索到30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武少俊 董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制定的外资优惠政策,目前已经不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现行优惠政策给外资企业带来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原则,带来了市场扭曲效应。从宏观上看,存在着对国内资金的大规模挤出效应;从微观上看,导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溢出效应不强;从制度影响看,导致内资企业出现寻租现象,外资企业则争相避税;从经济利益上看,导致我国资源被廉价利用,出现“打洋工”现象。根据我国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外资政策,纠正一味追求外资规模的倾向,适当控制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注重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水平,“招商择资”;逐步取消一般性的外资优惠政策,内外资公平竞争。
关键词:
外资优惠政策 政策弊端 政策调整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南客
现代大文化建设 ,需要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保障性并且具有积极导向性的文化发展公共政策。本文就此从文化法规政策、文化管理政策、文化产业政策、文化区域政策、文化人才政策、文化科技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协调发展 公共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建霞 程书华 李进英
近十年来,河北经济快速增长,出现了曹妃甸、沧州渤海新区、秦皇岛港口等经济发达区,冀中、冀南正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省内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后凯
一、要正确对待当前我国的地区差距 当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西差距的扩大。自6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东西差距就一直在不断扩大。1965年,我国沿海与内地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对差距为22.5%,到1980年已提高到37.6%,1988年又提高到40.5%。在三年治理整顿期间,虽然沿海与内地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对差距略有缩小,但之后又呈现出急剧扩大的趋势。1990—1994年,沿海与内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由40.6%迅速提高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谢伏瞻
本文认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提出,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梯度转移,发挥东部地区辐射带动作用是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提高区域政策有效性和针对性,将区域政策与功能性政策有机结合,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和重点;理顺要素价格,消除价格扭曲,完善税收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发展战略 经济政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贵华
一 遂宁市市中区是1985年撒县建市时新设立的一个县级区,是一个典型的资源贫乏、从口众多、经济结构十分单一、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的丘陵农业大县(区)。国民经济结构极不合理,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调。1985年,在全区社会总产值中,农业占了76%。工业仅占11.5%;在国民收入中,农业收入占87.9%。在工业内部,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也很单一,主要是机械和食品加工两大行业,并且规模很小,主导能力不强。由于经济结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綦群高
从我国的生产力布局看,东部沿海地区主要是加工工业,而中西部地区主要是能源和原材料基础工业。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由于长期以来初级产品价格偏低,这些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理顺资源型产品价格体系,对于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东西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志安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税收政策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对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群力
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渤海新区开发开放”。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标志着天津滨海新区开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俊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童锦治 黄克珑
1.推进增值税改革,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适当降低间接税比重。首先,继续扩大"营改增"范围,推进增值税改革,以消除重复征税,优化流转税税制。同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降低流转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例如,适当调低增值税税率,将销售货物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适用高税率下调至15%,低税率下调至11%。其次,合理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并适当调整有关税目的适用税率:取消部分生活必需品如汽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后凯
本文重点探讨了中央政府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几个政策问题,认为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既需要依靠各级地方政府的努力,更需要中央政府在财政、信贷、投资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支持。针对国家在扶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中央区域政策调整的着力点:1.科学确定国家经济开发区域;2.建立国家区域共同发展基金;3.实行企业投资补贴制度;4.设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5.制定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潘明星 张静
结合我国当前东西部经济差距拉大的区域经济现状,设计了我国跨世纪区域财税政策的整体目标,并提出在西部、东部、中部地区分步实现这一目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财税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铁堆 岳学鲲
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状况十分严重。东北部和中北部凭借区位优势和英国的殖民统治历史率先发展起来,形成了"制造业地带",是美国的"第一世界",而西部和南部则主要生产农产品和初级品,工业发展迟缓,在社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立伟 沈满洪
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政策领域为产业生态化政策、消费绿色化政策、资源节约化政策、生态经济化政策、生态科技创新政策、生态制度创新政策等,按照符合阶段与适度超前相结合、相对统一与区别对待相结合等原则,提出了提高产业发展的环境准入标准等24条建议实施的重点政策。在专家调查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的基础上,对重点政策做出了政策优先序评价,认为中国现阶段既重要,又紧迫,且有效的重点政策是提高产业发展的环境准入标准,制订产业梯度转移的环境管制政策、综合的政绩考核政策、自然资源产权改革政策、企业清洁生产激励政策,强化绿色消费的宣传政策、政府绿色采购、居民绿色消费鼓励政策、废弃物回收利用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