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6)
2023(7139)
2022(5699)
2021(5660)
2020(4382)
2019(10299)
2018(10238)
2017(16900)
2016(10659)
2015(11705)
2014(12080)
2013(10687)
2012(9632)
2011(8961)
2010(9146)
2009(7858)
2008(7967)
2007(6934)
2006(6340)
2005(5972)
作者
(26855)
(22374)
(22210)
(21543)
(14304)
(10804)
(10355)
(8802)
(8494)
(8200)
(7656)
(7633)
(7323)
(7257)
(7255)
(7050)
(6936)
(6548)
(6488)
(6345)
(5840)
(5598)
(5414)
(5318)
(5212)
(5193)
(4986)
(4919)
(4611)
(4537)
学科
(28517)
经济(28471)
管理(20864)
教育(20287)
(18861)
(16042)
企业(16042)
中国(15845)
方法(10964)
理论(10649)
(9703)
(9650)
数学(9261)
(9216)
数学方法(9041)
教学(8844)
(8303)
业经(7406)
(7200)
(6457)
银行(6449)
(6305)
金融(6305)
(6239)
技术(6141)
体制(6115)
(6078)
地方(5403)
发展(5265)
农业(5188)
机构
大学(135373)
学院(131546)
研究(52454)
(43897)
经济(42600)
管理(40310)
理学(34422)
理学院(33856)
管理学(32943)
中国(32896)
管理学院(32633)
教育(32138)
科学(31227)
(30722)
(29066)
师范(28865)
(26731)
研究所(24283)
(24215)
师范大学(23889)
中心(21808)
(21796)
(20763)
北京(20445)
技术(20203)
(18966)
职业(18462)
财经(18028)
业大(17529)
(16967)
基金
项目(84257)
研究(68997)
科学(67562)
基金(57032)
(49922)
国家(49297)
教育(41523)
科学基金(40993)
社会(40411)
社会科(37933)
社会科学(37922)
(34426)
(31637)
编号(30280)
基金项目(28645)
成果(27726)
课题(25619)
自然(24675)
自然科(24098)
自然科学(24090)
自然科学基金(23662)
资助(22744)
(21561)
重点(21201)
(20587)
(20483)
规划(19225)
(19222)
教育部(18326)
项目编号(18053)
期刊
教育(55544)
研究(51770)
(49914)
经济(49914)
中国(41080)
学报(21026)
(18809)
(18357)
科学(18173)
大学(17097)
技术(16649)
职业(15671)
管理(15506)
学学(14331)
农业(12247)
(11550)
金融(11550)
技术教育(10575)
职业技术(10575)
职业技术教育(10575)
财经(9078)
经济研究(8197)
(8089)
论坛(8089)
(7940)
(7012)
业经(6963)
(6688)
高等(6520)
(6270)
共检索到2153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吉标  
<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角度,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统部署。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是通过系统性的变革,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关键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匡瑛  井文  
职业教育评价是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指挥棒,指引着职业教育的办学导向。职业教育评价改革的逻辑起点在于“确立科学的人才观”,真正认识到“高级技工、技师也是人才”,遵循破学历至上、立能力本位,破知识导向、立技能导向,以绩效评分和价值贡献为基本评价取向。然而,我国当前职业教育评价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具体体现在职业教育学校、学生、教师、教材、社会用人单位等方面,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改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查自力  郑方贤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展缓慢,高校办学自主权历经近四十载依然难逃"放乱收死"怪圈循环,主要源于政校不分,背后实际是改革思维存在二重逻辑:统制的逻辑与治理的逻辑。这二重逻辑造成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路径依赖十分严重。要克服这种路径依赖,由浅层型改革走向深层型改革,综合改革需要从统制的逻辑走向治理的逻辑,依法理清政府学校职能界限与活动方式,推进领导权与治理权分置,进行三级改革,落实社会参与治理的机制与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伟平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整体进行部署,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为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教育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为新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明确了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可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队伍保障。当然,前提仍旧是多方位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改革可以促发展,改革可以添动力。为着力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质量,需要在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上下功夫。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晓君  陈诺  何龙娟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运用政府—市场—社会相结合的现代治水理念,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保障国家水安全。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演变历程及内在逻辑,剖析了改革推进中的现实困境,明确了未来改革深化方向,并提出深入推进改革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经历了探索、试点、全面推进和攻坚四个时期。综合改革政策演变脉络为改革目标和主旨导向不断清晰化、改革任务从单一环节突破到全链条深化,改革手段和举措不断多样化。综合改革政策演变内在逻辑为基于改革对象复杂性,不同时期改革目标优先序不同;基于我国农田水利现状,改革采取了先立后破思路;基于我国“大国小农”基本农情,改革必须同时设计好水价形成和奖补机制。但是,当前综合改革还面临资金缺口大、地方政府和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末端用水管理“组织主体”缺位、改革进程区域不平衡等多重现实困境。为此,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方向包括进一步优化水价结构,探索建立合理水价分担机制、精准定价与补贴模式,健全水权制度改革。建议深入研究水价形成理论、将农田水利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将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纳入农业生产综合补贴、创新政府购买服务的多元管护机制、因地制宜确定水价综合改革分区域验收标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庄西真  
技能的内涵、功能及其形成方式在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特点:技能形成的主要方式经历了从领悟、传递到体验的变迁,技能形成的主体内容经历了从具身认知、人机互动到数字技能的变迁,而技能形成的主流认知则经历了从作为人力资本的私有性到作为社会资源的准公共性的变迁。受信息传递延迟、制度变革路径依赖等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发展存在与当下技能形成特征的错位,包括技能形成去中心化与职业教育治理中心化的矛盾、技能形成的终身化与职业教育与培训断裂的矛盾、技能形成的多模态与职业教育课程形态间的矛盾。未来应以课程为抓手推动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设计与发展,提升工作场所学习的制度化和结构化水平,基于零工就业模式提升职业教育的可及性和灵活性,推动技能形成的国家、公共和私人话语融合与协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教育政策价值观是关于教育政策活动价值取向模式的总的规范性引导和调节,是教育政策价值主体对教育政策活动关系、政策活动方式及其结果的认识与选择。在教育政策活动中,政策价值观的确立是首要和必需的条件。就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而言,政策导向性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特征,在新时代背景下,系统分析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逻辑,明确未来政策发展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从我国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来看,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方针,把职业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初步建立起世界上规模最大、层次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同时,职业教育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数以亿万计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正如有研究者所提出的,中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是盲目的而是自觉的,不是自发的而是有目的的,不是无序的而是有规划的。纵观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从1991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到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直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主要是通过其与当下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互动作用呈现出来的:一是助推经济增长,二是提高就业水平,三是完善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秋霞  陈晓乐  肖斌  
揭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生成逻辑,对纠正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唯产业论、唯就业论等片面认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生成理论的视角审视,职业教育是以技能存在为适应性的逻辑起点、技能或技术存在依附于人的实践活动。在职业教育孕育期、萌芽期及发展期,演绎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实践、历史、辩证生成逻辑,逐渐形成了人与技术统一的理性认知。坚持人的生命实践意义与技术的人本价值,是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本质所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查吉德  
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矛盾关系构成了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实践逻辑,职业教育是运用职业范畴将个人、社会和经济问题转化为职业教育自身的系统逻辑。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职业的教育"而不是"与职业有关的教育",职业性并非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与文化密不可分,以职业为实践逻辑的职业教育也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因此,在学习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成功经验时,必须考虑特定的文化背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南旭光  
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与社会多元需求之间存在的显著性不匹配造成了结构性矛盾,而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内涵及其与职业教育治理改革之间的逻辑来看,推动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创新又是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大制度红利。然而,我国职业教育治理还面临着一系列突出困境,比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差距较大、治理技术及其实践手段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治理主体间的价值认知和参与理性异化明显、治理的制度设计难以激发供给侧活力。为此,我国应着力提升职业教育参与主体的治理能力、加强职业教育治理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弛  
我国经济经历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进入转型升级期,经济发展模式不再是需求侧主导,而是转型为供给侧与需求侧改革兼顾的模式。基于供给侧经济学理论,职业教育改革的逻辑是"一体两面"的关系模型,由外部需求侧和内部供给侧两层面关系构成。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应以外在需求侧改革逻辑为触发,从内在供给侧发力,加强职业教育体系供给侧结构要素的调整,有效调节各项资源的配置,着力于教育结构的完善、治理体制的现代化、质量内涵的深化与受众的大众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匡瑛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各级各类教育评价改革吹响了号角。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职业教育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全局。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评价作为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手段,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导向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剑萍  
党的二十大对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出“三位一体”统筹谋划,一体推进,要求“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高等职业教育是作为类型教育——职业教育的高端,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如何以“三融”贯彻落实“三位一体”重大部署,还面临着一系列亟待破解的实践难题,需要厘清理论逻辑,提出新发展阶段的建议。一、聚焦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培养,厘清“三融”理论逻辑,破解“三融”实践难题科技创新依靠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高端,培养创新人才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大任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剑萍  
党的二十大对于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出“三位一体”统筹谋划,一体推进,要求“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的高端,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如何以“三融”贯彻落实“三位一体”重大部署,还面临着一系列亟待破解的实践难题,需要厘清理论逻辑,提出新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淑云  祁占勇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演进经历了以扩大规模为重点的政策发展阶段(1978-1984年)、注重规模与质量并行的政策提升阶段(1985-1996年)、以巩固提高为主的政策转向阶段(1997-2001年)、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的政策可持续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四个阶段。在这一演进中,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遵循着以多元主体利益为驱动的动力形成机制、由注重效率到注重公平为目标的政策价值取向、以课程与教师及经费的规范为保障的政策实施过程、以经济学与政治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展望未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应建立以"统一协调、简政放权"为根本的动力形成机制、渗透以"多元取向"为中心的政策价值取向、强化以督导与评估为抓手的政策实施过程、体现以民意表达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