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02)
2023(2774)
2022(2310)
2021(2090)
2020(1680)
2019(3783)
2018(3676)
2017(6364)
2016(3311)
2015(3681)
2014(3777)
2013(3774)
2012(3520)
2011(3311)
2010(3238)
2009(3057)
2008(3184)
2007(2662)
2006(2457)
2005(2212)
作者
(10076)
(8649)
(8550)
(8060)
(5450)
(4118)
(3992)
(3420)
(3264)
(3052)
(2919)
(2846)
(2791)
(2730)
(2660)
(2630)
(2609)
(2459)
(2434)
(2414)
(2173)
(2089)
(2086)
(1946)
(1912)
(1887)
(1845)
(1756)
(1686)
(1680)
学科
(21206)
经济(21198)
地方(9517)
管理(8921)
(7356)
地方经济(6826)
方法(6240)
数学(5700)
数学方法(5661)
(5175)
企业(5175)
中国(5173)
(4210)
环境(3353)
业经(3264)
(3234)
农业(3117)
(3117)
金融(3116)
(2706)
(2616)
(2563)
(2529)
银行(2528)
(2487)
(2487)
(2471)
区域(2467)
关系(2456)
(2336)
机构
大学(52270)
学院(51736)
(23676)
经济(23246)
研究(20067)
管理(19434)
理学(16855)
理学院(16616)
管理学(16372)
管理学院(16266)
中国(14439)
科学(12193)
(10849)
(10019)
(9585)
研究所(9198)
中心(8782)
(7962)
师范(7906)
财经(7799)
(7789)
(7579)
经济学(7482)
(7048)
(6860)
经济学院(6720)
北京(6714)
师范大学(6512)
业大(6482)
(6389)
基金
项目(37165)
科学(30335)
研究(27990)
基金(27189)
(23879)
国家(23699)
科学基金(20356)
社会(18912)
社会科(18002)
社会科学(18000)
(14608)
基金项目(14280)
教育(12436)
(12421)
自然(12150)
自然科(11831)
自然科学(11828)
自然科学基金(11594)
编号(11213)
资助(10495)
(9506)
成果(9116)
重点(9033)
(8240)
国家社会(8235)
课题(7996)
发展(7957)
(7842)
(7734)
创新(7302)
期刊
(25768)
经济(25768)
研究(15855)
中国(9647)
科学(7370)
学报(6942)
管理(6626)
(6287)
教育(6031)
(5940)
大学(5170)
(4849)
金融(4849)
学学(4835)
技术(4364)
经济研究(4240)
农业(4039)
业经(3948)
财经(3785)
问题(3622)
资源(3550)
(3295)
(3029)
国际(2627)
统计(2599)
(2585)
商业(2539)
技术经济(2529)
科技(2518)
(2502)
共检索到77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邓兵  
内地20多个省区因各自资源条件,现有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应实际不同的开放策略。目前,内地对外开放的重点应主要放在沿江(长江)、沿边,沿线(沿欧亚大陆桥)区域。 1.沿江开放区域。长江流域内陆地带其自然条件、工农业经济基础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为沿江地带的开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一地带的开放主要是引进和利用外资,采用高新技术,发展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工业;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加强本地段与国际国内市场的联系,走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2.沿边开放区域,沿边地区主要是少数民族地区,其资源丰富,经济和文化的多样性十分突出,具有与周边国家民间经济贸易往来的基础。这一区域的开放主要是继续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亮  
近年来,区域化组织如风起云涌般在全球各地出现,而且规模也越来越大。一些人认为区域化这种趋势来源于西欧,即1992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另一些人把这归于美国,即美国丢弃了其反对区域组织的一贯态度于1988年与加拿大签订了自由贸易协议。区域化大潮引发了人们的争议。人们并没有因区域化浪潮及其带来的实际机会而欢欣鼓舞,反而忧虑其可能给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所倡导的全球自由贸易带来强烈的负面效应。早在1950年,维拉就提出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的概念。为减少贸易转移的负面效应,减少社会财富减少的可能性,开放的区域化概念被提出。正如在关贸总协定中麦克米兰所提出的建议:成员国必须降低其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冯兆一  
中国改革开放25年来,以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为标志的开放区域,以其独特的经济增长路径,深刻地影响了周边地区以及整个国家的改革开放步伐。本文探讨了开放区域的竞争力形成的机制、竞争要素构成、作用机理与变迁趋势,尝试构建评价体系,从而为探讨竞争力的内生性可复制性以及外化趋势奠定一个实证研究的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沈贵进  
我国1980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和1984年进一步开放沿海十四个城市及海南岛后,1985年初又确定长江三角洲、闽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经济对外开放地带。从而形成了南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带组成的绵延万里的沿海开放经济区域。在当前世界经济背景下,正确地认识我国开放经济区域所而临的挑战,科学地制定开放经济的发展战略,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改革开放至今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10%左右的较高增长速度,东部沿海地区甚至达到了12%,但西部地区年均增长幅度较低,从而造成东西部经济差距逐渐拉大。这种状况的发生,固然与我国实施率先发展东部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有关,但这并非其本质原因。王金营教授的《区域人力资本积聚和开发机制研究》一书深邃地洞察到资本存量低和人力资本流失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书中采用数理统计、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了西部人力资本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沈雷洪  李峰源  
城市中心、交通枢纽、高强度开发的商业商务区等城市地下空间重点开发的区域,开发深度大、层数多、功能复合、系统繁杂,常规的单一层控规图则无法全面、清晰、明确地表达出地下各维度空间的控制要素。结合地下空间的特性与常规控规图则编制体系,构建地下空间控规图则的控制指标体系,并详细探讨了城市地下空间重点开发区域的分层图则编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红梅  王茹  
为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提高国际竞争力,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构想。我国国土空间将被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磊  
本文首先基于非竞争型区域环境投入产出模型,估算2002-2007年新疆国内外贸易中的隐含碳,分析了贸易隐含碳的行业分布特征及新疆贸易隐含碳的失衡问题。计算结果表明,国内外贸易对新疆均造成碳泄漏,但绝大部分碳泄漏来自国内贸易。运用两地区环境投入产出模型的模拟分析显示,国内贸易有助于显著减少新疆本地的CO2排放量,特别是中间投入品的贸易往来对新疆的环境正效应更大。但由于新疆目前的贸易模式不利于本地区的节能减排,因此不可盲目扩大国内贸易规模,应从降低资源型产业的能耗强度、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等方面着手,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贸易结构低碳化调整协调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佳丽  
论述了主体功能区划在国土空间布局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意义,认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向中部地区转移是一次全局性的战略抉择。着重阐明了重点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即:通过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聚集,培育促进全国经济长期持续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增长区域,提出了推进形成重点开发区域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及人口管理政策,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继昌  郭贯成  陈添悦  张辉  
街道尺度单元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地结构是主体功能区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的基础。以山东省省级重点开发区域——德州市德城区为研究区,建立"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借助TOPSIS和障碍诊断模型,探究2010年和2019年德城区12个街道(镇)"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性特征。结果表明:1)德城区生产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市区核心区向外逐渐降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空间连片特征明显,生态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呈点块状空间分布,"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呈"中心-外围"空间分布。2)生产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存在协同关系,生产与生态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权衡转向协同关系,生态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协同转向权衡关系。3)德城区"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的主要障碍因素地类为湿地生态用地、公共服务用地、城镇居住用地和商服业用地。基于障碍度结果,识别划分适度优化区、协同优化区、重点提升区和优先提升区,根据重点开发区域的用地指导原则提出相应调控措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继昌  郭贯成  陈添悦  张辉  
街道尺度单元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地结构是主体功能区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的基础。以山东省省级重点开发区域——德州市德城区为研究区,建立"三生空间"分类体系,借助TOPSIS和障碍诊断模型,探究2010年和2019年德城区12个街道(镇)"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性特征。结果表明:1)德城区生产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市区核心区向外逐渐降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空间连片特征明显,生态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呈点块状空间分布,"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呈"中心-外围"空间分布。2)生产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存在协同关系,生产与生态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权衡转向协同关系,生态与生活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由协同转向权衡关系。3)德城区"三生空间"用地结构合理度的主要障碍因素地类为湿地生态用地、公共服务用地、城镇居住用地和商服业用地。基于障碍度结果,识别划分适度优化区、协同优化区、重点提升区和优先提升区,根据重点开发区域的用地指导原则提出相应调控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育填  樊杰  韩晓旭  孙威  陈小良  
重点开发区域是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重要区域,以广西的省级重点开发区——梧州市为例,通过对梧州市2006—2009年招商引资的数据分析发现:梧州市承接转移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承接产业转移与地方资源禀赋相关性强,产业转移来源地以广东、广西和福建为主,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进一步分析认为:东部地区生产成本上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推力因素,较为宽松的资源环境压力和地方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是梧州产业集聚的拉力因素,开放程度提高与资源依赖性增强、以及廉价的运输成本使得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和集聚成为可能。寻找企业最小综合成本的区位是我国现阶段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因此,重点开发区域产业集聚是地域功能属性、综合成本和产业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银莺  余亮亮  
重点开发区域农户参与农田保护性耕作的机会成本极大,农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刻不容缓。本文以武汉市为实证,从保护性耕作的视角入手,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探讨了重点开发区域农田生态补偿农户受偿额度,在此基础上,通过Tobit回归模型检验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化肥、农药的减少比例从50%,农户的受偿额度分别由4 687.50元/(hm2·a)、4 750.05元/(hm2·a)增加到7 720.65元/(hm2·a)、10 227.30元/(hm2·a),且在同等减少比例下,农户对农药减少的受偿额度要大于化肥减少的受偿额度;2性别、距离城镇远近、改善农田...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朱祥宇  
2020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该试验区位于新疆西北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是我国对中亚合作、向西开发的重要窗口。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包括塔城地区三市四县城区及部分重点乡镇、建设兵团第九师部分团场,面积为15951.43平方公里,人口64.7万,边境线长462.6公里,拥有巴克图国家级口岸。党的十八大以来,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口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