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3)
2023(1667)
2022(1395)
2021(1294)
2020(1151)
2019(2632)
2018(2563)
2017(4875)
2016(2731)
2015(2830)
2014(2813)
2013(2883)
2012(2759)
2011(2349)
2010(2575)
2009(2459)
2008(2603)
2007(2540)
2006(2268)
2005(2105)
作者
(8057)
(6839)
(6538)
(6465)
(4064)
(3262)
(3048)
(2500)
(2476)
(2447)
(2277)
(2217)
(2175)
(2155)
(2102)
(2089)
(2006)
(1946)
(1931)
(1912)
(1730)
(1643)
(1607)
(1562)
(1551)
(1502)
(1459)
(1433)
(1364)
(1363)
学科
(12636)
经济(12632)
管理(9418)
(9171)
(8142)
企业(8142)
方法(5757)
(5630)
数学(5267)
数学方法(5234)
(4441)
财务(4439)
财务管理(4436)
企业财务(4335)
中国(2673)
关系(2615)
(2375)
(2246)
业经(2149)
(2025)
金融(2025)
对外(2015)
外经(1971)
经济关系(1938)
对外经济(1914)
地方(1787)
农业(1728)
(1693)
银行(1683)
技术(1639)
机构
大学(39802)
学院(38647)
(17813)
经济(17432)
管理(14938)
研究(13537)
理学(12545)
理学院(12450)
管理学(12284)
管理学院(12223)
中国(10196)
(9791)
(8140)
财经(7482)
(7028)
科学(6983)
(6810)
研究所(6140)
(6104)
(6026)
中心(5918)
财经大学(5599)
北京(5462)
经济学(5375)
业大(5155)
(4885)
(4857)
经济学院(4845)
农业(4822)
商学(4585)
基金
项目(23386)
科学(18329)
基金(17348)
研究(16926)
(15385)
国家(15258)
科学基金(12904)
社会(10786)
社会科(10313)
社会科学(10307)
基金项目(9036)
自然(8528)
自然科(8346)
自然科学(8339)
(8291)
自然科学基金(8189)
教育(8024)
(7583)
资助(7427)
编号(6568)
(5743)
成果(5579)
重点(5386)
教育部(4951)
(4791)
人文(4732)
(4659)
(4595)
课题(4584)
国家社会(4554)
期刊
(20595)
经济(20595)
研究(13056)
(8890)
中国(8188)
管理(6099)
学报(5910)
(5334)
科学(4968)
(4950)
金融(4950)
大学(4535)
学学(4315)
教育(4236)
财经(4045)
国际(3871)
农业(3553)
技术(3538)
(3481)
(3449)
经济研究(3124)
问题(2886)
财会(2489)
会计(2460)
技术经济(2425)
(2176)
业经(2029)
世界(2014)
现代(1904)
统计(1760)
共检索到63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立峰  丁凡凡  
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是以长远眼光、积极行动推进基础设施投资,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长远需要。同时,又尽量不脱离要素支撑和财务承受能力,对可持续发展造成过多负担和风险。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要求基础设施实现优化发展;大国竞争和地缘政治动荡日趋激烈,基础设施必须实现安全发展;面临世纪疫情和重大灾害冲击,需要基础设施实现韧性发展;更好服务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全局,基础设施必须实现绿色发展。当前,我国基础设施投资体制与政策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面临多重难题和条件约束。必须妥善处理新旧体制转换与衔接的关系,既充分利用现有的制度优势和政府资源,又规范各类投资主体行为,防范潜在财政金融风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明源  
我国当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依赖政府财政靠前发力,而财政可持续性问题成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面临的最大阻碍。本文的研究表明,虽然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在基建投资中的占比持续走低,但是政府财政仍然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关键角色。基建投资不是造成地方政府债务较高、影响我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根源。从估算结果来看,虽然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但是2020—2022年政府资金的平均资金撬动效应高达2.7倍,民间资金依赖政府资金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带动作用。预计至2035年,我国每年基建财政支出空间在5.5万亿—7.3万亿元,“十四五”期间政府资金预计平均每年拉动其余资金16.2万亿元。因此,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开展基建投资的关键在于优化专项债使用机制、提升政府投资决策能力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建立健全政府投资、补贴与价格的协同机制,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财政预算资金撬动民间投资,带动经济系统整体健康平稳运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秀转  
基础设施投资与BOT孟秀转基础设施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瓶颈”问题日益严重,每年全国约有40%的工业生产能力因电力不足而难以发挥,大量原材料、物资因运力不足而积压。据估计,由于基础设施“瓶颈”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潘雅茹  高红贵  
利用2008~2017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在分别测算各省(区、市)资本错配指数和劳动力错配指数的基础上,采用系统GMM方法考察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的纠正程度。研究发现: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有助于降低资本和劳动力错配指数,而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资本和劳动力错配;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随着基础设施投资的调整表现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其中,科技型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本和劳动力错配均呈现先加剧后改善的非线性关系,一般性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本错配则呈现先改善后恶化的非线性特征;分地区估计结果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宏  葛顺奇  
中国与东盟在基础设施领域开展合作,有利于促进各自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本文在考察东盟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现状和特征,指出东盟日益显现的投资机会、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动机、从海外合同获得收入增长的战略以及中国政府的鼓励措施,促进了中国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迅猛增长;中国企业对东盟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特征体现为多样化的投资动机、非股权安排为主导、"点式"和分散的投资形式。未来需要通过强化政治互信、完善投资合作机制、整合国际国内资源,进一步推进中国与东盟基础设施投资合作。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昱睿  
目前中国企业海外基础设施投资已经成为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海外基础设施投资风险管理的现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剖析了企业在海外基础设施投资过程中所遭遇的风险类型,在此基础上,从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全程预警防控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沛龙  苗居楠  张文龙  
基础设施投资有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利用2003~2012年的31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双对数模型估计了基础设施的投资乘数效应。全样本回归结果表明教育投资对国内总产出的促进作用最大,培育人才对促进经济的作用显著。分区域回归结果显示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对中部地区总产出的促进作用最大,教育投资对西部地区总产出的促进作用最大,水利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总产出的促进作用最大,表明基础设施投资在各区域存在不均衡效应,各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进行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梅波  卢冬艳  
非洲共有40%的人口生活在内陆国家, 国家和地方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自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在同非洲的发展合作中就非常重视基础设施建设。截止到2011年,中国在非洲的884个全套(交钥匙)工程中有500个是关于基础设施的。近年来,中国加大了同非洲的发展合作的力度,逐渐成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一、非洲基础设施的现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峥  
自首批产品上市以来,REITs产品在二级市场表现抢眼,运营表现和分红达到预期,成为资本市场令人瞩目的新投资品REITs相关的定价方法REITs的交易定价是买卖双方关注的核心。从交易过程来说,涉及资产评估(即资产或资产组的评估值)、股权评估(即对应的项目公司100%股权的评估值)、股权交易价格(即100%股权的转让价格)、基金单位份额定价等价值相关事项的确定。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钟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地位的重要性,决定了它直接关系到统筹城乡发展的状态、规模和后果。统筹城乡发展中,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形成建设中的"市场化",使用中的"社会化",管理中的"规范化"的基础设施运作模式。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强  
把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放入到理论模型中进行分析,得出基础设施投资和教育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假定,来判断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是否存在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挤出效应",以及这个"挤出效应"是否阻碍经济持续有效增长;利用1980~2010年的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投资已经对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挤出效应";人力资本投资显示出比基础设施投资更强的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缪仕国  蔡笑  
基础设施投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文章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1993—2003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对社会其他部门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对社会其他部门投资具有明显的挤入效应,其中西部地区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最后提出政策建议: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加快基础设施领域改革,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曦   张中华  
基于2003—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基础设施投资抑制了产业结构优化,其中经济基础设施投资抑制了产业结构优化,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机制分析发现经济基础设施投资通过人力资本挤出效应和集聚效应抑制产业结构优化,社会基础设施投资通过创新效应和财政收入结构效应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强,社会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仅存在于西部地区;时期异质性分析发现经济基础设施投资在工业化后期阶段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抑制作用有所减弱,而社会基础设施投资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在工业化中期和后期没有差异。研究结论说明了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为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调整以产业结构为核心的供给结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