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41)
- 2023(5343)
- 2022(4638)
- 2021(4577)
- 2020(3906)
- 2019(9103)
- 2018(9391)
- 2017(18834)
- 2016(10229)
- 2015(11556)
- 2014(11631)
- 2013(11364)
- 2012(10130)
- 2011(9272)
- 2010(9695)
- 2009(9120)
- 2008(8855)
- 2007(8157)
- 2006(7271)
- 2005(6427)
- 学科
- 济(46732)
- 经济(46695)
- 农(44696)
- 业(37370)
- 农业(29590)
- 管理(22085)
- 方法(20730)
- 数学(19413)
- 数学方法(18938)
- 企(17275)
- 企业(17275)
- 业经(14460)
- 制(9996)
- 中国(9981)
- 农业经济(9821)
- 村(8958)
- 农村(8952)
- 发(8347)
- 策(8328)
- 地方(8005)
- 土地(7521)
- 贸(7324)
- 贸易(7320)
- 易(7181)
- 银(7115)
- 银行(7110)
- 财(7067)
- 体(6981)
- 发展(6926)
- 展(6924)
- 机构
- 学院(147285)
- 大学(139586)
- 济(61740)
- 经济(60549)
- 管理(60071)
- 理学(52620)
- 理学院(52168)
- 管理学(50905)
- 管理学院(50692)
- 农(48812)
- 研究(45687)
- 中国(38524)
- 农业(37228)
- 业大(31264)
- 科学(29216)
- 京(28652)
- 财(23873)
- 所(23604)
- 中心(23249)
- 农业大学(22918)
- 江(22490)
- 研究所(21378)
- 经济管理(19896)
- 财经(19060)
- 业(18443)
- 州(17620)
- 北京(17406)
- 经(17349)
- 省(17231)
- 范(16969)
- 基金
- 项目(98384)
- 科学(77257)
- 研究(72075)
- 基金(71036)
- 家(61926)
- 国家(61360)
- 科学基金(52806)
- 社会(45267)
- 社会科(42540)
- 社会科学(42526)
- 省(40876)
- 基金项目(37511)
- 自然(34447)
- 自然科(33665)
- 自然科学(33659)
- 自然科学基金(33031)
- 划(32400)
- 教育(32110)
- 编号(31976)
- 资助(29559)
- 农(28535)
- 成果(24209)
- 发(21760)
- 部(21516)
- 重点(21423)
- 创(20384)
- 课题(20075)
- 业(19155)
- 创新(18993)
- 科研(18642)
共检索到215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屹 黄东 李晓晓 武拉平
为探究不同种植规模条件下,储备规模与农户储备损失的关系,更好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本研究基于中国23省1 196份玉米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在测算中国农户玉米储备损失的基础上,按照经营规模对农户进行分组,采用二次项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不同规模条件下储备规模对农户玉米储备损失的影响,并考察储备规模和农户玉米储备损失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中国农户平均玉米储备损失水平为1.78%,但不同规模农户间差异较大;第二,玉米储备规模与储备损失间存在先降后升的"U"型关系,临界点为38.11t;第三,除储备规模外,自用率、当地鼠害情况等变量与农户玉米储备损失显著正相关,储备设施与玉米储备损失显著负相关。对此,可通过鼓励更多的农户进行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政策补贴等形式促使农户采用先进储粮技术,降低农户粮食储备损失。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屹 黄东 武拉平 曹芳芳
为探究储粮损失对中国农户粮食储备决策的影响,更好地发挥农户储备对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利用中国23省1 199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将储粮损失引入农户储粮决策模型,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储粮损失对农户储粮规模的影响。为了克服模型中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本研究选取农户所在地年均降雨量和晾晒环节是否出现恶劣天气作为储粮损失的工具变量。结果表明:第一,储粮损失与农户储粮数量显著负相关,预期储粮损失越大,农户储粮规模将会下降;第二,储粮损失的系数绝对值呈下降趋势,表明储粮损失对储粮数量大的农户影响较小,受储粮损失影响较大的是中小规模农户。第三,粮食产量、市场发育程度、收入水平、牲畜饲养情况、节约意识等因素对农户储粮数量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政府应推广先进的储粮技术及减损方法,帮助农户减少储粮损失,实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建刚 鲁斯玮
基于系统相关性,农户的适度规模经营需同时考虑耕地面积扩大和部分农业生产环节外包。在阐发金融素养影响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机理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金融素养与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关系,发现金融素养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因农户所在地区和确权土地拥有情况不同,金融素养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同山 吴刚
农村人口乡城迁移必然要求农地资源在剩余农业劳动力中再配置。将劳动力转移与农户的农地经营规模调整需求、农业经营收益纳入统一框架进行理论分析,利用黄淮海农区6省523户农户的一手调查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估计农地资源错配造成的收益损失。研究结果表明:与想减少农地规模的农户相比,想增加农地经营规模者的亩均净收益更高,农地在农户间的错配造成了收益损失,其具有较好稳健性。农户需求、制度与自然因素是造成农地资源错配的主要原因。农地资源错配通过人、地和农作物影响务农收益。因此,为了提高农业效率和农户的农业经营收益,需要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在农地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加快消除农地资源错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谭银清 陈益芳
本文利用CHARLS全国调查数据,通过Probit模型检验了金融可得性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都能显著提高农户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概率,且正规金融的影响效应更大;但另一方面,无论是融资数量还是资金来源,非正规金融都是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正规金融对农户融资存在着严重的供给约束,金融需求与供给的脱节成为农户转变生产经营模式的重要障碍。因此要持续推进我国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就必须创新农村金融市场,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提高农户的金融可得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谭银清 陈益芳
本文利用CHARLS全国调查数据,通过Probit模型检验了金融可得性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都能显著提高农户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概率,且正规金融的影响效应更大;但另一方面,无论是融资数量还是资金来源,非正规金融都是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正规金融对农户融资存在着严重的供给约束,金融需求与供给的脱节成为农户转变生产经营模式的重要障碍。因此要持续推进我国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就必须创新农村金融市场,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提高农户的金融可得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闵锐 胡卓辉 马宇卿 黄炜虹
探析资本依赖程度与正规信贷约束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土地规模经营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基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等四个水稻主产省份906户种稻农户样本数据,采用产出最大化目标下的D-G生产函数测算适度经营规模,识别尚未达到最适经营规模的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方法定量分析资本依赖、正规信贷约束对其适度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中游水稻生产的适度经营规模区间为13.33~20 h㎡,达到最适经营规模的农户数量占比不足20%。资本依赖程度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其中转入耕地比重、投入机械原值等指标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均具有正向影响;雇佣劳动力比重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意愿并未产生显著影响。正规信贷约束的影响方面,受到需求型信贷约束的农户,愿意扩大经营规模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可能性更高。据此,应加快培养适度规模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提高政策实施精确度,创新各类金融机构支农服务,提高农户金融市场参与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谭银清 陈益芳
本文利用CHARLS全国调查数据,通过Probit模型检验了金融可得性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都能显著提高农户从事适度规模经营的概率,且正规金融的影响效应更大;但另一方面,无论是融资数量还是资金来源,非正规金融都是农户融资的主要渠道,正规金融对农户融资存在着严重的供给约束,金融需求与供给的脱节成为农户转变生产经营模式的重要障碍。因此要持续推进我国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就必须创新农村金融市场,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提高农户的金融可得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姜宇博 李爽
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我国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以位于黑龙江省玉米核心产区的现代农机合作社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生产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生产效率及适度经营规模,探讨典型样本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调查样本中27.2%的现代农机合作社是DEA有效的,现有条件下样本合作社适度经营规模为873.3-966.7 hm2。生产和管理水平低导致产出不足是影响低效率样本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在资源配置合理的前提下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将对所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针对目前粮食主产区农机合作社在规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艳 石志恒 孙鹏飞
[目的]适度规模经营是提高农户经营效率、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对解决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问题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甘肃省280份玉米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的微观数据,利用DEA模型,在对玉米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对比玉米种植大户和普通农户经营效率的差异,探究规模经营能否真正提高玉米种植大户的经营效率。[结果](1)甘肃省经营效率实现最优的玉米种植大户占比较低,大多数玉米种植大户生产效率有待提高;(2)玉米种植大户的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明显高于普通农户。[结论]绝大部分玉米种植大户经营效率有较大的提升和优化空间,可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种植大户的经营效率,使之不断逼近最优经营效率;种植大户的生产力水平高于普通农户,规模经营能够提高玉米种植大户的经营效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钟伟
论中国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钟伟国际储备不仅是平衡国际收支和稳定汇率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偿还外债的最后屏障,但国际储备必须在总量和结构上保持适度,以使其带来的收益达到极大化。本文拟采用特里芬比率法和阿格沃尔成本一收益法对我国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孟菲
国际储备规模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及政策取向等重大问题。应根据国际惯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确定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本文阐述了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标准,分析了我国国际储备过量的成因及危害,提出了我国政策调整的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冀 王乐
外汇储备余额持续积累加剧了外汇储备资产潜在损失的进一步扩大。文章通过对中国外汇储备积累方式的分析,认为造成外汇储备损失的主要路径有三个:冲销债券的利息支付、国际短期资本的投机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在此基础上,文章数值模拟了不同路径下的外汇储备潜在损失,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人民币过快升值会加重我国外汇储备损失,应根据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逐步改革汇率体系,令人民币更富弹性;二是改变中国外汇储备管理模式,从以往的被动型、防御型模式变成主动型、投资型模式,一方面逐步放松资本账户管制,允许个人和机构海外投资,另一方面加大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公司的投资力度和规模,通过市场化手段获得更高收益。
关键词:
外汇储备 损失 人民币升值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柯福艳 徐红玳 毛小报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浙江省蔬菜产业为例,基于倒U曲线理论,采用二次回归方法,比较分析不同目标下的适度经营规模及农户的经营行为特征。结果表明,微观目标下农户的适度经营规模要远高于宏观目标下农户的适度经营规模,但均能保证农户获得高于社会的平均收入水平。与非适度规模经营农户相比,适度规模经营农户综合素质较高,且其综合生产经营行为更加审慎、积极与科学;扩大生产规模而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适度规模经营农户能够获得更高总收入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应根据政策调整目标确定重点支持的生产规模范围;出台统一土地流转指导价格,主导发展有序的土地流转市场;大力提高农民经营决策的综合素质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