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94)
2023(3185)
2022(2614)
2021(2482)
2020(2021)
2019(4666)
2018(4518)
2017(8962)
2016(5077)
2015(5355)
2014(5458)
2013(5424)
2012(5096)
2011(4600)
2010(4432)
2009(3930)
2008(4002)
2007(3606)
2006(2988)
2005(2862)
作者
(15355)
(12886)
(12491)
(12070)
(8017)
(6235)
(5655)
(4814)
(4716)
(4619)
(4369)
(4285)
(4249)
(4201)
(4087)
(3846)
(3836)
(3746)
(3635)
(3567)
(3194)
(3076)
(3063)
(2974)
(2947)
(2863)
(2785)
(2689)
(2643)
(2583)
学科
(19414)
经济(19391)
管理(13772)
(13578)
(10431)
企业(10431)
方法(10295)
数学(9326)
数学方法(9228)
(6832)
(5339)
(4907)
中国(4161)
(3930)
(3629)
贸易(3628)
(3587)
财务(3582)
财务管理(3569)
(3559)
业经(3510)
企业财务(3489)
(3425)
市场(3420)
银行(3419)
农业(3415)
(3323)
金融(3323)
(3281)
产品(3183)
机构
大学(70626)
学院(70186)
(30276)
经济(29702)
管理(26039)
研究(25811)
理学(22989)
理学院(22717)
管理学(22290)
管理学院(22156)
中国(19860)
(18033)
科学(16619)
(14671)
农业(14579)
(13950)
(13800)
业大(13351)
研究所(12710)
中心(12064)
财经(11436)
(10665)
(10636)
经济学(9516)
(9097)
农业大学(8986)
财经大学(8909)
北京(8837)
经济学院(8649)
(8638)
基金
项目(49638)
科学(39238)
基金(37777)
(34731)
国家(34493)
研究(32875)
科学基金(28842)
社会(21523)
社会科(20551)
社会科学(20545)
自然(19999)
基金项目(19877)
自然科(19573)
自然科学(19565)
自然科学基金(19244)
(18582)
(16213)
资助(15897)
教育(14811)
编号(12004)
(11425)
重点(11367)
(10434)
(10277)
科研(10146)
计划(10046)
(10010)
创新(9721)
国家社会(9614)
教育部(9461)
期刊
(28900)
经济(28900)
研究(18788)
(15738)
学报(14486)
中国(13302)
科学(12296)
农业(11080)
大学(10559)
(10442)
学学(10238)
管理(8824)
(7060)
金融(7060)
(6347)
价格(6197)
理论(6088)
财经(5799)
实践(5731)
(5731)
教育(5313)
(4977)
经济研究(4938)
技术(4879)
业经(4477)
业大(4201)
问题(4039)
(4026)
农业大学(3623)
统计(3513)
共检索到102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声俊  
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公布,今年7月份,我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6.5%,创37个月以来的新高。在导致物价上涨的诸多因素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38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2.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4个百分点。由于粮价是百价之基,所以立即引起了人们对粮价的广泛议论。例如,有种看法认为,这轮物价上涨是国家提高粮价领跑引起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佳颖  谢锐  赖明勇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粮食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外粮食价格的关联性日益增强,然而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和下跌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作用机制存在差异。本文基于时变概率马尔科夫区制转移(MSTVTP)模型,实证分析在粮食市场的不同运行阶段下,中国的合成粮食价格以及小麦、大米、大豆、玉米四类粮食价格受到国际价格的非对称性影响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国际粮食价格通过贸易途径对国内粮食价格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效应,国内粮食价格倾向于对国际粮食价格上涨时的波动产生过度反应,而对国际粮食价格下跌时的波动反应不足。大豆受到国际价格影响最为显著,其正向影响作用在国内大豆价格上涨阶段大于下跌阶段;小麦、大米、玉米受到的非...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帆  龚芳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内粮食价格与国际粮食价格的关联性在不断增强。本文以1997年4月至2012年3月国际国内粮食价格数据为样本,借助协整分析和VEC模型得知国际国内粮价存在长期稳定的同向波动关系,相对于国际整体粮价、大米、大豆、玉米和小麦波动1%,国内对应品种的粮价分别波动0.614%、0.413%、0.849%、0.576%和0.362%。整体上国际国内粮价存在1~5个月的传导时滞。贸易传导和信息诱发是国际粮价影响国内粮价的两种基本方式,当前国际价格首先借助贸易或汇率渠道的直接传导影响国内大豆价格,其后国内大豆价格借助替代效应等信息诱发渠道影响其他品种和整体粮价波动。从上述结论出发可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蒙红  
根据FAO的数据,分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研究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的原因,据此分析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价格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提高国内粮食产量、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等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密   牛浩   魏超   陈盛伟  
[目的]探究农业保险对粮食生产韧性锻铸的影响效果,寻求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思路。[方法]该研究基于2008—2022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对粮食生产韧性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双向固定效应模型、IV-2SLS、调节效应模型等分析农业保险对粮食生产韧性的影响与演进路径。[结果]第一,农业保险与粮食生产韧性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当保障水平跨越拐点值82.39%时,农业保险对粮食生产韧性呈现由“促进”到“抑制”的变化;第二,农业保险对三大功能区粮食生产韧性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粮食主产区尚未呈现显著的“倒U型”影响特征。第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在农业保险影响粮食生产韧性中具有显著调节效应,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倒U型”曲线形态渐趋平缓、拐点右移,抑制效应得到缓解;[结论]仍需在适度区间内着力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注重保险科技应用与风险减量服务推广,对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风险保障需求,为粮食生产韧性的锻铸提供长效支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志红  
问题的提出如何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重点问题。2004年以来,粮食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农民收入也同时扭转多年颓势,实现较快增长。于是有人认为应将解决农民增收与粮食价格联系起来,认为粮食价格的持续提高将直接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但纵观我国1978年以来反映市场粮食价格变化的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反映社会物价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世一  
研究粮食价格的传导机制,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状态稳定至关重要。本文运用STL-NAR组合模型在价格分量基础上对四种粮食(稻谷、玉米、大豆、小麦)价格进行预测,采用符号动力学将粮食价格涨跌描述为不同的价格状态。同时,运用隐马尔科夫链模型构建了粮食价格与粮食安全的状态转移矩阵。研究结果表明,STL-NAR模型对稻谷、玉米、大豆和小麦价格具有良好的预测性。预测结果显示:2024年稻谷价格呈小幅上涨趋势,小麦价格呈倒“V”型趋势,玉米和大豆价格呈下降趋势。粮食安全稳定程度与价格传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两者并不完全一致。当粮食安全稳定时,价格传导相对顺畅,粮食价格往往呈下降趋势;而当粮食安全的稳定性与粮食价格传导受阻时,则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政策调控措施,保障粮食安全和粮食价格稳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国安  王颖  龚波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和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与国际粮价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稻谷产量的IMF2分量、小麦产量的IMF3分量,分别与对应的国际价格波动分量存在负相关性;玉米产量与其国际价格的IMF2波动分量在2007年前呈负相关性,之后呈现正相关性;大豆产量与其国际价格之间的波动相关性不明显。为此,政府应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新型价格支持体系以减少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国安  王颖  龚波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和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与国际粮价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稻谷产量的IMF2分量、小麦产量的IMF3分量,分别与对应的国际价格波动分量存在负相关性;玉米产量与其国际价格的IMF2波动分量在2007年前呈负相关性,之后呈现正相关性;大豆产量与其国际价格之间的波动相关性不明显。为此,政府应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新型价格支持体系以减少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国安  王颖  龚波  
运用经验模态分解和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我国粮食生产与国际粮价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稻谷产量的IMF2分量、小麦产量的IMF3分量,分别与对应的国际价格波动分量存在负相关性;玉米产量与其国际价格的IMF2波动分量在2007年前呈负相关性,之后呈现正相关性;大豆产量与其国际价格之间的波动相关性不明显。为此,政府应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完善新型价格支持体系以减少国际粮价波动对我国粮食市场的冲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俊  
近年来,我国粮食供求总体上呈现紧张平衡状况,结构性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面对国内外粮食生产、需求和贸易环境的新变化,应从国情出发,完善粮食价格机制,保持粮食价格水平的稳步提高,提高政府价格干预政策的前瞻性和稳定性,健全粮食支持政策体系,严格保护耕地,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统筹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立足于国内保障粮食安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迎军  
我国民工"流动"自1992年"民工初潮"至2004"民工高潮"止,已进入到拉尼斯—费景汉(Ranis-Fei mod-el)理论(以下简称"拉—费理论")转移的第二个阶段。其中每一次的起伏变化都直接影响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2004年以后,民工"流动"逐渐趋于平稳,粮食价格也开始出现"温和型"上涨趋势。本文试以灰色相对关联度为工具,结合我国1978~2014年粮食价格波动指数,粮食产量增长、人口数和第一产业比重等数据,揭示民工"流动"与粮食价格波动的内在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石宇  
自2006年开始,全球粮食价格就开始显著上涨,国际玉米价格上涨72%,国际大豆价格上涨了121%,国际小麦价格上涨了112%。国际粮食价格的显著上涨,对我国粮食价格上涨也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有专家认为本轮的粮食价格上涨源于投机资本的炒作,世界粮食市场的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瑞娜  
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全球粮食价格,但塑造市场结构的主导权力限制着供求关系并决定了全球粮食市场价格的长期趋势,把握住塑造粮食市场结构主导权力的特征及其目的,就能判断出全球粮食价格趋势的基本走向。全球粮食市场中最有竞争力的主体可以凭借对国内市场结构的塑造并通过国家权力将这种市场结构推广到世界市场中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目前全球粮食市场体系中的主导权力是美国的私营资本。私营资本对垄断利润的追求主导着目前全球粮食市场的基本走向,因而全球粮食市场价格呈现出一种持续的高位震荡局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