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46)
- 2023(3186)
- 2022(2646)
- 2021(2377)
- 2020(2062)
- 2019(4718)
- 2018(4461)
- 2017(9347)
- 2016(4827)
- 2015(5190)
- 2014(5271)
- 2013(5447)
- 2012(5194)
- 2011(4692)
- 2010(4734)
- 2009(4338)
- 2008(4038)
- 2007(3667)
- 2006(3129)
- 2005(2941)
- 学科
- 济(28289)
- 经济(28274)
- 业(14697)
- 管理(12250)
- 企(12016)
- 企业(12016)
- 方法(10579)
- 数学(9246)
- 数学方法(9188)
- 产业(8375)
- 地方(7638)
- 业经(7032)
- 结构(6918)
- 农(6674)
- 中国(6357)
- 财(5367)
- 制(5157)
- 技术(4914)
- 地方经济(4885)
- 农业(4344)
- 体(4307)
- 学(4205)
- 贸(4164)
- 贸易(4161)
- 易(3998)
- 产业结构(3785)
- 体制(3776)
- 融(3252)
- 金融(3252)
- 银(3052)
- 机构
- 学院(72308)
- 大学(70967)
- 济(36430)
- 经济(35913)
- 管理(28674)
- 研究(26084)
- 理学(24958)
- 理学院(24677)
- 管理学(24389)
- 管理学院(24260)
- 中国(18564)
- 京(14885)
- 科学(14731)
- 财(14478)
- 所(12707)
- 经济学(11864)
- 财经(11664)
- 研究所(11526)
- 中心(11221)
- 经济学院(10787)
- 农(10757)
- 江(10749)
- 经(10538)
- 业大(9839)
- 院(9661)
- 北京(9348)
- 范(8802)
- 师范(8680)
- 财经大学(8650)
- 农业(8418)
- 基金
- 项目(49123)
- 科学(39829)
- 研究(36432)
- 基金(36159)
- 家(31177)
- 国家(30968)
- 科学基金(26938)
- 社会(24799)
- 社会科(23846)
- 社会科学(23842)
- 省(19751)
- 基金项目(19104)
- 自然(16296)
- 划(16003)
- 自然科(15927)
- 自然科学(15923)
- 自然科学基金(15679)
- 教育(15649)
- 资助(14799)
- 编号(13790)
- 发(12612)
- 重点(11206)
- 部(11057)
- 发展(10669)
- 创(10633)
- 国家社会(10578)
- 展(10538)
- 成果(10481)
- 创新(9999)
- 课题(9821)
共检索到106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克莎
本文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或新阶段的条件下,国内需求增速下行使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相当一段时期内保持L型增长也主要是依靠宏观调控的作用。为了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必须坚持实施适度扩大总需求的政策,创造稳定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适度扩大总需求是为了适度稳增长,使实际增长率不过多偏离潜在增长率,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完善需求管理政策的基本取向是贯彻落实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根据形势变化加强政策的微调预调。依靠深化需求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消费较快增长,积极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保持价格总水平相对稳定,防范结构性通缩与结构性通胀的交错影响。发挥需求侧协同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作用,要协调好总量政策与结构政策的关系,协调好稳增长政策与防控金融风险的关系,协调好国内宏观政策取向与国际政策环境变化的关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柳凯 冯伟
进口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扩大进口有助于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基于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扩大进口、消费需求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整体而言,扩大进口战略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结论较为稳健;从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等角度看,扩大进口只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和科技发展水平较强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影响;优化消费结构和扩大消费规模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进一步进行调节效应检验后发现,金融发展在扩大进口助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且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和科技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调节作用更强。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夏杰长
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投资与净出口占GDP比重逐步增加,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降低。单纯依托投资与净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正逐步不可持续,需求结构转型已成为今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议题。2011年较高的通货膨胀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意愿,而信贷紧缩、房产调控等因素在短期内也影响到部分耐用品零售,这导致名义与实际消费增速较2010年出现明显下降。在"十二五"期间有效扩大消费需求,调整经济结构,稳定经济增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关键词:
需求结构 消费需求 收入分配 扩大消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晶
消费需求不足会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阻碍作用,消费需求不足体现为消费需求的总量不足和消费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升级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受到消费需求的影响。本文对消费需求不足延缓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扩大消费需求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消费 城乡收入差距 可支配收入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斌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作为今后5年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并进一步明确指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我认为,当前我国内需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税收制度不完善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下面从四个方面对"扩大消费需求与税制结构调整"作一阐述:一、我国内外需结构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兴洲
2005年,我国经济呈现高位平稳增长的特征,各项经济指标总体上继续向好。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006年,针对部分生产资料行业产能过剩等突出问题,应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同时,应将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宏观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关键词:
调整结构 扩大消费 经济形势 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勇
本文讨论在全球经济危机及国内需求不旺的情况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着重分析1979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及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重复建设和生产行业的滞后发展的形成原因,探讨以产业结构调整来拉动消费需求增长,用消费需求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通过二者相互影响,互动共振,最终保证有效需求增长,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成定平
本文利用动态投入产出技术和中国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以单位产出所能诱发出的消费和出口额度为依据,分析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结果发现:要通过改善产业结构来扩大消费和出口,应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服务业,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保障资源类产品的供给。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消费 出口 投入产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丽莎
产业结构反映了经济增长的结构,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是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作用的关键。研究如何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与均衡来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对扩大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趋势分析、结构偏差系数以及取对数线性回归的就业弹性分析等方法,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样本数据,分析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的变动趋势,并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视角提出了扩大就业的政策。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期刊] 改革
[作者]
左大培
扩大总需求要讲究效率左大培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招待会上,朱基总理指出:“我们必须确保今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达到8%”,为此要“提高国内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要实行适度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采取适度刺激总需求的措施。但是,今后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晓英
从1999年~2008年10年间国内需求的结构及变化趋势看,我国国内需求存在的结构失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甚至出现加剧。因此,调整内需结构,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更好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晓冬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急需调整。但这次调整与以往几次调整相比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性。“十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任务应该是产业升级,即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加速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并且积极使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也就是通过产业技术的升级来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关键词:
结构性矛盾 产业结构 技术密集型产业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岳平 王亚平 王云平 李淑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市统计局联合课题组 姜再勇 魏小真
第三产业发达是首都经济的显著特征。根据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发布的《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数据修订结果的公告》,2008年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高达75.4%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洪谊雅 林怀艺
当前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的科技与产业革命,给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机遇,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再是靠总量扩张的过程,而主要是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增速下降可能带来某些难以预料的挑战,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紧迫要求。本文在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新形势,提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并重发展,向工业3.0、4.0迈进,向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是向高收入国家、高质量城镇化、制造业强国、服务业大国迈进。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调整方向 升级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